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色古香] 蒹葭 作者:八爪南宫(完结)-第2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雷宇晨呵呵一笑,脾气可好了,“哎哎,尔敏,管他真的假的,都是兄弟一片心意。你要喜欢别的,赶明儿我再去给你寻来。不就是让你帮个小忙么,推脱什么?快快快,你足智多谋,快帮我想个把嘉宁家人弄到身边来的法子。”

  闫子航真是恨自己多事,当初干嘛要同情这傻大个子,插手他的那点情感破事?现在好了,隔三差五就要被他骚扰一番,简直永无宁日!

  闫子航咬牙,“皇上派你去南楚海疆,你打算什么时候上任?”趁早滚吧,滚得越远越好。

  “早着呢,怎么也得丞相过了狼突江以后,”雷宇晨嘿嘿笑,在桌上铺开纸张,“快快快,我等着记你的点子呢。”

  说罢他还补充一句,“对啦尔敏,你不是说过,让我把嘉宁的弟弟弄到帝都最好的学堂去?帝都最好的学堂就是崇文堂,挂在丞相名下,到时候你给我说句话啊,我好塞人。”

  闫子航腾地站起身咬牙切齿,“雷宇晨……”

  “好啦好啦,激动什么,你又打不过我,”雷宇晨把闫子航摁回座位上,“我脑子没你灵性,但还没傻到放着你这么个人精不用。快点帮帮兄弟啦,晚上我拎一条黄羊腿去你家,陪老太太吃饭。”

  说到这个闫子航就气不打一处来。雷宇晨这贱人不知道得了谁的指点,居然打亲情牌打到他老娘身上去了!一到休沐就往自己家钻,讨好闫老太太。他人热情直爽,几个羽林军大小伙子弄得闫家热热闹闹,老太太乐得合不拢嘴,天天儿就盼着雷宇晨来。

  雷宇晨还跟闫老太太嚎,“老太太,我今年都三十了,还是大老光棍一个。我人粗,在军里混日子,家里娘走得早,连个知冷知热的人都没。年后,皇上就要派我去南楚督战水军,这仗一打至少四五年,我还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说不定就这么栽了,连个媳妇都没有。”555555555……

  那可怜的哟,闫老太太一听就红了眼睛。想起自己儿子情路坎坷,也一起跟着5555555。

  闫子航简直烦的想把雷宇晨扔出去。自己嚎就罢了,还来招惹他老娘!

  可是闫老太太就是很吃这一套,抹着眼泪把雷宇晨的大头疼爱的抱进怀里,“没事,如果雷将军不嫌弃的话,以后就把老太太我当干娘。子航就是你兄弟,你的事儿,子航必须要管!”

  闫子航头疼,“娘——”

  雷宇晨甜蜜的拱在闫老太太怀里,“老太太,有娘真好!您说这话,我可就当真了?”

  闫老太太显然很喜欢这只巨婴,不住抚摸他的后脑勺,“那还能有假?想讨媳妇是好事,你一个大小伙子,总和大老爷们混在一处怎么能成?天天校场里面摸爬滚打,回家连口热汤热饭都吃不上,这日子过的是个什么滋味?何况,你家里一定早就在盼着开枝散叶,多生些姑娘小子承欢膝下呢……”

  闫子航冷冷睨过来一眼,“娘,你还当真呢!他又不是什么贫苦人家,穷的说不上媳妇,他是正二品的羽林将军,京城炙手可热的人物!只要雷大将军愿意,帝都一条街的贵女都由他选,你就由他作死吧!”

  闫老太太不舍的摸着雷宇晨泪汪汪的大头,“混说。一条街又怎么了?过日子要找的是知心知意的姑娘。那些大家小姐躲在深闺后院,谁知道过起日子来合适不合适?讨媳妇啊,还是要挑个自己中意的。”

  雷宇晨使劲儿点头,“闫老太太不愧是尚书的娘,见识就是不一样!”

  闫子航犹自挣扎,“娘……”

  “你行了,”闫老太太一句话堵住儿子,“成亲是人生大事,绝对不能随便!你也不看看你自己,马上而立的人了,还是精光一个。当初也不知道是谁在我跟前跪了三天三夜,坚决不愿意说亲的?你自己愿意荒着就荒着,不要妨碍我抱干孙子!”

  闫子航被老娘噎的一声不吭,悻悻然坐在桌旁。雷宇晨得了老太太的圣旨,乐得脸上开花,“老太太,等儿子娶了媳妇生了孙子,一起来孝顺您!”

  ******

  卫家嫂子一开门,结结实实的给吓了一跳。

  门口,站着十来个一身军甲、高头大马的羽林卫,几个人堵在那,塞得小巷子满满当当。

  卫家嫂子哪里见过这种阵仗,吓得膝盖发软,扶着门框,“军爷,您,您找我家有什么事?

  一位羽林卫指了指村口的马车。

  村子里的路窄,宽大的四轮铜马车到了村口就进不来,只好停在田埂上。车上下来一个锦袍中年人,端着手规规矩矩给卫家嫂子作了个揖,徐徐说明了来意。

  卫家嫂子本来以为这人是哪家的达官贵人,一身派头如此吓人,细细一问才知道这人是羽林将军府的管事。她心里咂舌——到底是帝都的大将军,一个管事就这么大方气派!

  人们怵军爷,邻里都躲在门里不敢出门,也就卫嘉勇和卫老太太探出门来看究竟。他们一听到将军府管事的来意,顿时懵了。

  “将军要买我们的田地和宅子?”卫老太太咂舌,回头看了看。

  自家小院儿简陋破败的可以,一堵灰青色的石墙,院子里连棵大点的桂花树都种不下。屋子一共就三间,出了门就是台阶。京郊的关镇虽然很繁华,可卫家并没有在镇子里,只是贴着镇子边种了几亩薄田。一个帝都大将军,怎么能看上这犄角嘎达?

  “不是买,是租。”管事笑眯眯的,“宅子是民产,我们将军不会随便买卖的。我们将军在川西有属下来京城办事,想着没必要给他另外买宅子,租一个就好。于是将军就看中了太太家的宅子,距离京畿大营也近,来往方便。”

  帝都里人口密度大,地价金贵的跟什么一样,寸土寸金。大部分人根本买不起宅子,不少人都是租宅子过活。甚至,有些家境不好的翰林现在还住着朝廷提供的廉价宅子。就是租,京城的房子也不是人人租得起,所以不少人只好往郊外挪,越是郊外,越能便宜些。

  卫嫂子噎住,“租给你,那我们住哪儿?我家就这一处宅邸,没地方挪去。”

  管事笑,“太太尽管放心。我们将军早就考虑到了。给您和老太太在京城里另外租了一处院子,两边租金正好抵消。只需要太太带齐细软家私挪去城里住,就算是帮了我们将军大忙。”

  卫嫂子差点晕过去,好容易送走了管事,关起门来和婆婆面面相觑,也不知道天上砸的是哪块馅饼。

  羽林将军说的很轻松,用京里的宅院换租她们郊区的宅子,可是会算账的人都知道,这京城的宅子和郊外的宅子能一个价么?

  卫家卖了江南几百亩地和祖宅,才在京郊的镇子外买了这么一个三间房的小院儿,可见两地的宅子价格差距有多大。而帝都城里和城外的差距就更大了!一处两间房、不带院落的小宅子,单是租金也要将近四十两银子一年!

  因此,有不少重臣的府邸都是皇帝御赐的。否则就凭他们的俸禄想在京城买那么大的宅院,简直就是做梦。有不少官员致仕之后就举家搬走,回老家去住,就是因为帝都消费实在是让人吃不消。

  卫家的小宅子和田地如果出租,一年顶多十两银子。可雷宇晨在帝都城里为她们租的宅院,哪怕是在最差的地段,一年也得有五六十两的租金!

  将军不让她们补钱,只说换租,实际上等于是将军府花钱,让她们白住到帝都里去。

  住到帝都里面的好处就不用说了。日后卫嘉勇上学,可以在家里吃饭睡觉,省下一大笔租房和买饭的开支,也省下一大笔车马费,卫嫂子和卫老太太也能时常照拂上卫嘉勇。

  更何况,要见女儿卫嘉宁也方便的多。

  她们早就想住到帝都去了,只是财力不足而已。帝都那么繁华,卫家又是江南织造府的绣娘出身,随便做点绣工上的小生意就又是一笔进项。

  卫老太太笑开了花,“没有把这等好事往外推的道理,赶紧去答应了他们。咱们在郊外住着,守着这点田地也没什么意思,咱两个女人家种不出什么来,还是搬到帝都里的好。”

  卫嫂子还有点犹豫,“可帝都的物价也实在是高……”

  卫老太太摇头,“东西是贵,可咱们做点小生意,弄个小铺子,生意也好做不是?何况又能省出来勇哥儿吃用的花销,还能给宁丫头再攒点嫁妆。”

  女儿的嫁妆一直是卫嫂子的心头病,便连声答应了将军府的管事。隔天就按手印,弄好了换租的文书。

  ******

  纵然是有心理准备,卫家人还是被城里的宅子给活活吓了一大跳。

  宅子挨着将军府,三进的院子!还是临街的!

  院子里桂花桃树都排列的很有品味,一错一落,冬日里看不出花朵的成色,但都是成年累月的老树了。院墙用湖青石整整齐齐码着,院外的瓦片居然还是混了琉璃砂的石棉瓦,顶着一沿细细的白雪。

  房里的家具都是现成的,新新的榆木,倒把卫家人拖在车后带来的老家具比了个不堪入目。

  “这宅子,这宅子……”卫老太太吓得魂不附体,看向儿媳妇,“这宅子,每年没有二百两租不下来吧?”

  管事微微笑了,打开院落的门请卫家人入住,“两百两恐怕是不行。我们将军府挨着朱雀大街,是帝都最繁华的一条街,普通的门面也要五百两一年。”

  吓!卫老太太张口结舌,差点身子一软摔在地上。

  管事微微一笑,把老太太扶起来,“老太太不必顾虑。您就安心住下,这宅子至少能给您住个五六年。您要想做些小生意,或者把宅子隔一隔,租一半儿出去,都没有问题。”

  他可不是要吓老太太,说出来不过是要卫家人承将军的情罢了,谁也不是无名无姓做好事的。

  这宅子,别人别说租了,等闲人连摸一摸都是没有份的。将军府的这条街生意最是繁华,治安却是最好的。你想想啊,谁敢在将军府跟前闹事?出去不锁门都丢不了东西。而且,宅子就在将军府隔壁,万一有什么事,将军那边很快就能照应的到。

  卫家人就这么在将军府隔壁住了下来。初时还惴惴不安,后来看万事平静,也就缓缓安下了心。

  卫家就三个人,断然占不了这么大的地方,便将三进的宅子隔了大半租出去。租给一家刚来帝都办事的富户,她们就算什么也不干,每年守着那半间宅院吃租也有好几百两的进项,这是以前想也不敢想的。

  哪知道惊喜还没完。这宅子前端临街,是个现成的铺子,正好拿来做点生意。将军府的管事就来说了,“卫太太,您是江南人,听说还是织造府出身,对丝绸肯定懂得多,不如做些丝绸生意。”

  这倒是一条好路,江南的丝绸比北方的好许多,帝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桑州丝绸。卫嫂子祖上是江南的,最知道去哪里收好绸子,她们又懂得绣织工艺,能做出最好的花样来。本来卫家人手里没有余钱,现在一半宅子租出去,手里就有了些家底儿,一点一点的进货,也就能慢慢做起来了。

  管事还笑,“年后,新建的兴国渠就开了。兴国渠直通帝都和桑州,走水路要不了一个月就能到。以前各地的漕米和丝绸都走陆路车马,如今都要走船了。船运比陆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2 8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