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一战胜国-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些积分砸下去,却是买了很多飞机制造设备,飞机制造能力可以提升到每天二十架最大的鲲鹏轰炸机,二十四小时不停的话,每天造个三十架不是问题。

至于发动机制造厂,夏钧最终没有在德国建造,毕竟只是需要发动机的话,华东发动机制造厂可以先往德国储备几千台发动机,储备个五千台总够用了吧

……

杭州湾内,一支庞大的船队正在装货。

一箱箱军火被小心的搬上船,这些军火种类繁多,但大多是冲锋枪、轻机枪、狙击枪、子弹、炮弹。

夏钧站在远处看着,心里憧憬着。

这些全是华东自治政府之前一年里储备起来的军火,总成本达到两亿五千万元。这些军火被搬上船,夏钧想,这批军火起码能从德国人手里弄到五亿元的黄金吧

除了这些军火,还有战车制造厂和飞机制造厂的设备。

夏钧并未傻到去德国建造什么子弹制造厂,虽然德国人需要子弹、炮弹等诸多军火,但你开到德国人国内,那是用德国人能弄到的原材料进行生产,他们自然是把原材料给本国军火公司生产了,例如克虏伯工厂等等,哪里会傻到把原本就很紧缺的原材料交给中国军工厂去生产。

当然,如果成本有优势的话,倒也是可以的。不过那样的话,夏钧要投入的成本也自然就高了。

他也不知道在德国的商业会运作的如何,所以并不想投入太多的东西进去。

就当前的投入来说,就算亏本了没什么,只要德国佬能坚持住,夏钧就能从英国佬、法国佬那里把钱赚回来。

船队在当天傍晚装货完毕,然后在五艘潜艇,以及刚下水的海盾Ⅰ型巡洋舰和三艘镇东Ⅰ型驱逐舰的护航下驶出了杭州湾,船队中还跟随着两艘补给船。

这支船队将驶往德国。

德国已经在那里提供了地皮,华东自治政府可以在那里修建工厂和仓库,另外德国政府还提供了几个免费仓库以供华东自治政府使用。

……

与此同时,随着战争的阴云在靠近,华东自治政府想以商业方式进行贷款的可能性就大大的降低了。

各国银行基本上对亚洲的业务都没兴趣了,两个阵营的各国都在从海外抽调资本,以对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准备。

到1914年初,人们普遍都意识到,两个阵营要开战了。

华东自治政府上下也对委员长的眼力佩服得不行,战争爆发之前并非是毫无预兆的,但问题是在明显的预兆出现之前就能看出战争的到来,这种眼力却不是谁都能有的。

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战争,各工厂各企业都在努力的扩大产能,机械制造厂更是因此一天三班倒二十时小时不间断的进行机械制造,以满足各工厂对新设备的需要。

纺织业发展最快了,由于有大量的棉花供应,以及良好的市场竞争力,纺织业扩张速度是任何行业所不能相比的。

服装业也因为纺织业的带动,出现了很大的增长。

中国的纺织业从卖纱线、卖棉布,转向卖服装,深加工能力因为夏钧提供的各种服装设计而加强。

采煤业也因为杭州到太原的铁路开通后而飞速发展,其国内的烧煤基本上能够自己供应上了。

英国在中国的采煤业算是滚蛋了。

钢铁业因为煤炭的供应充足,而且随着澳大利亚大铁矿的矿山建设投产后,也在飞速的发展着。

更重要的是钢铁行业有足够的内需支撑,繁多的工程和到处都在修的铁路,这都需要大量的钢铁做为支撑。

这三个行业已经走好了足够的准备,就等着英国佬一开战,就取代他们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

而在运输业上,现在华东远洋运输公司的商船数量已经增加到了一百二十艘的地步,一部分是由华东船舶制造公司制造的,还有一部分则是夏钧偷偷兑换的。

由于华东自治政府在大量造船,其他国家也没有感觉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就连内部也没怎么察觉其中的诡异之处。

而华东近海运输公司,随着集装箱码头的使用,利润大大增加。

就以原先削价竞争的价格来说,华东近海运输公司还要亏损的,都是靠华东的那些工厂支持才撑下来。

而使用了集装箱以后,就算是削价的价格,也是有略微盈利的。

怡和洋行这下算是彻底撑不住了,加上英国正在抽调资本,英国商人都忙着回国准备战争。

所以怡和洋行在年初也随着太古洋行而倒闭,倒闭的怡和洋行开始出售他们的商船,但结果却没人买,只有华东近海运输公司开出了一个白菜价。

谁都看得出来现在中国的近海运输已经被中国人所垄断了,因此没有哪个傻子愿意将资本投入到这个深渊中来。

最后怡和洋行只得将手上的船以白菜价卖给了华东近海运输公司,从此华东近海运输公司独霸国内运输。

不管是沿海港口间的,还是长江水道的。

这无疑在运输上形成了一个隐性的贸易壁垒,这让其他国家在中国的市场迅速丧失,忙于准备战争的各国也无心应对。

日本想应对,但暂时缺乏有效手段。

美国还能在投资中分到一杯羹,华东自治政府在美国的投资也有很大盈利,双方都在往对方国内加大投资。

夏钧在美国加大投资的项目也就是军火了,他和塔娜合股的阿布洛特集团此时已经发展得初具规模。

由于是美国的企业,这时候依旧可以从美国那里拿到贷款。

美国不是参战国,在贷款业务上不是很受影响,因此华东自治政府唯一能以商业名义贷款的对象也就只有美国了。

阿布洛特公司基本上也把能抵押的都抵押出去了,换取到了近两亿美元的贷款,这些贷款全投入到了军工业之中。

——————

第三更到

一万六更新完毕,呼唤月票

第一百零五章:一战爆发

第一百零五章:一战爆发

“一二一,一二一。”

“效忠民族,效忠校长。”

“一二一,一二一。”

宽敞的校场内,华东军事大学的学生正在晨跑,带头的一人高声喊道,后面跟着大喊着口号。

从第二、第三到第四届,大多数学生都还未毕业,不过有些学生已经是团长了,更有些第一届的学生,现在已经是旅长了。

这些学生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军中的低级军官,或者是立了功的普通士兵,他们在经过扫盲之后,被送入了华东军事大学。

另外一个来源就是报名入校的学生。

这两类人各有不同,从军中入校进修的有一定的武功,而那些学生则有一定的文功。

一般来军校进修,回到军中基本上就等着被提拔了,而那些没有军事基础的学生,在学完理论之后,很多则是要从基层做起了,除非是成绩特别优异的。

所有学生都很努力,如果不努力,将会被剔除出去。

在军校中受到的教育,让他们对夏钧忠心不二。此时的中国,已经初步走向富强,这样的变化使得无人质疑夏钧的威信。

尽管夏钧还没很多学生来得年纪大。

夏钧目前已经很少在军校授课,授课方面都交由下面的人去进行,其中陈轩宇和和刘文洪两个参谋则任副校长。

刘文洪算是进步最大的一个了,由于在军部担任参谋,加之出了军校也十分努力,因此成为了最有出息的几个毕业生。

杨烈和吴峰二人则是第一师的两个旅长,第一步兵师被人暗地里称作‘禁卫师’,因为委员长亲任师长。

那些赶在前几届的都有很大的出息了,但并不意味着就没有后来者的机会。

一个偌大的中国,其国防就需要庞大的兵力。

中国不是美国,美国只需要几万士兵就可以维持一个国家的安定,但中国绝对需要更多的兵力。

夏钧虽然不怎么在军校里授课,但还是会经常来军校的,基本上隔三岔五的来视察一次,问及最近的考试成绩时,刘文洪说道:“第三届的学生里,就属这个张自忠最为优异,文考必得第一,武考也不错,算是上等。”

“嗯这个学生要重点培养。”夏钧对刘文洪说道,“等明年把他调入华东突击营里实习。”

“突击营”

刘文洪不由惊叹,这个叫张自忠的小子走什么狗屎运了,竟然被调入了华东突击营,这可是陆军精锐中的精锐,这是理论上的机械化部队啊

虽然说机械化部队还在摸索之中,但就理论上来说已经横成熟了,而且先进的战车也有了。

而且据刘文洪所知,战车工厂已经研制出了一种不错的战车。

被调入华东突击营,基本上也就意味着今后将被抽调去组建机械化装甲部队,这绝对是陆军未来的王牌。

……

杭州,这个城市此时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大,最繁荣的都市。

新的建筑在低矮破旧的老城区中耸立了起来,街上不时能看到一些洋人,这些洋人的身份很复杂。

一些是公开身份来考察的,一些是来经商的,一些则是来搞特务的,当然大多数都是华东集团等企业聘用的外籍技工、工程师等等。

每一条街上都能看到警察在巡逻,这些警察身上有配枪,一些警长的车后甚至有配备冲锋枪。

每个警察都很警惕的在街上巡逻着,他们对街区的情况很了解,因为没天都在巡逻。

作为一名警察,他必须把负责区域内的各种违法行为制止,如果有渎职,被举报就很惨了。

基本上没座城市,没个县城里都有警察在不断巡逻,小到鸡毛蒜皮,大到扒窃、抢劫,都是他们需要第一时间制止的。

这些巡警多是从警校毕业,素质都很不错。每个巡警都各自负责的区域,这个区域内的民众每个月都会受到访查,如果他们不对当前巡警不满意,可以更换新的巡警。

热闹的街区可能有两到三个巡警,不是很热闹的街区可能只有一个,也有的地方一个巡警负责两个街区。

到了夜晚,巡警则是三四人一起行动,对城市进行巡视。在这样的力度下,各地城市的治安都很不错。

特别是上次严打之后。

这个是华东自治政府与后世某裆的粗放管理所不同的,因此基本上不会出现什么大街上有人撒泼打架、诈骗的情况。

大街上也看不到有什么乞丐,若是真的乞丐,一律都被收容了。

至于杂耍之类的现象,倒还是有的。这年头江湖卖艺的挺多,不过都被集中到特定区域去了,也不允许他们卖什么大力丸之类的三无产品。

近期耍猴的项目被禁止了,因为猴子变成了保护动物,一旦发现有人耍猴,是要抓到法庭去受审的。

在华东自治政府治下,法律无处不在。

这些巡警经常多管闲事,打个老婆都要被控告家庭暴力,就算是被打的老婆还在边上求情,结果还是一样。

所谓民不举官不究,华东自治政府完全不是这样的情况。就算是你情我愿,犯法就是犯法了,检察官是不会放过他们的。

经常有人无意间犯法被抓,如果是小事,基本上只会被判处几个月的监禁,监禁也就是被单独关起来,里面的条件还算不错。

如果情节比较恶劣,那就要服刑了,天天得干活的。

大部分人都是能自觉守法的,毕竟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下来。

但那一小部分要钻空子的,则被当前政府的严格制度给打了下去,因此各地治安都很不错。

那些外来工也增多了,不过在政府的安排下,这些外来人员的生活有保障,也没给治安带来太大的影响。

经过几年的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