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一战胜国-第4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内部的运输业上,夏钧在1921年初,再次对火车速度进行了提升,火车在平原地区的平均时速提高到了每小时150公里,这大大提高了铁路系统的运输效率,减轻了一些当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而运力短缺的问题。

航空业在政府的支持下开始迅猛发展,全国陆续出现了十六家航空公司。

这些航空公司都有政府的补助,拉动了民用飞机制造业,使中国的飞机制造业保持着运转。

航空你技术上暂时不用再作弊了。

同时夏钧在1921年,购买了许多电器技术,电视制造技术是其中之一,夏钧直接就整出了黑白电视技术。

电视的出现,可以更好的对国家政策进行宣传,同时也能更好的对外宣传。

当然,电视这种东西,人们很难说是一个绝对有利的东西。电视的出现,使得社会犯罪率提高这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也许电视上放的东西是假的,但往往是这这些情节,容易让人在犯罪手段上‘开窍’,也许就是一个看似是在警告民众不要犯罪的案件侦破节目,都能够给一些犯罪分子提供灵感,以及学习到一些基本的反侦破手段。

当然,中华帝国会在这方面做出一些管制,建立一个比较严格的审核机制。

娱乐节目可以有,但不能过火。

电视的主要目的,还是宣传国家政策,以及提高国民素质。

——————

第二更到

第365:美国开始大跃进了

第365:美国开始大跃进了

电视的确是一种很好的宣传工具,这可以加强政府与国民的沟通,舆论造势也更为简单,以往舆论造势得早报纸上进行,受众面还是不够广泛,也不够快速。

当然以往还有广播这个东西,但无法播放画面,也不太的具体,因此效果来说,广播确实也是不错的,但相比电视还是差了一些。

若是有了电视,那么不仅有声音,而且有图像。

夏钧可以用电视将他的意志快速传达给每一个国民,这也是电视最为便利的地方。

在夏钧购买了黑白电视技术之后,很快电视技术就被吃透了,华东集团很快便造出了一台比较粗糙的黑白电视机。

虽然说包装上看起来很粗糙,但技术上却是过硬的,质量上也是没问题的。

1921年3月,中华帝国成立了中华帝国电视台,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电视台,而中华帝国迅速建立起了一条黑白电视机的生产线。

同时中华帝国成立了广电局,对电视线路进行建设。

电视的出现,顿时轰动了世界发达国家。

随着中国不断涌现出各种科学发明,世界各国对于中国的看法都改观了很多。

“十年之内,让每一个公民都能看上电视。”这是中华帝国政府最新制定的一个目标,十年的时间还是很宽裕的。

可能根本不需要十年。

十年前的中国,还是一穷二白。

十年后会发展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谁又能知道呢?起码速度会比上一个十年快很多。

已经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中国发展的脚步了。

……

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美国的经济已经是到了一种随时都将被赶超的状态了,对于美国的资本家们来说,他们之所以能够在这个霸权主义横行的世界上拥有一席之地,那就是因为他们有更强大的经济。

如此强大的经济,每有一个国家是可以和他们相比的。

德国人尽管可能更懂得发展,但德国的地理条件就是那样,这是先天性不足,而美国则拥有广袤的领土。

加上美国是一个资本国家,一切都是为资本服务的,资本要发展,政府是不可阻碍其前进的。

美国也正在利用他们强大的经济实力,去完成一些他们当初不敢想象的目标。

但一群人很有钱,都可以自己印票子来盘剥整个国家的时候,那么这群人还有什么好追求的呢?

称霸世界,这是一个不错的目标。

但美国发现,中国竟然以无比飞快的速度追赶上来了。

美国在经济上的优势,相比版图同样广袤,而且比美国还要更大的中国,已经所剩不多了。

美国的银行资本家们召开了不止一次会议,商讨对策以甩开中国的发展速度。

“只要我们永远在经济上占据优势,那么我们就能够将中国击败。”

“我觉得透支消费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不仅能够加快发展速度,而且最终发展的成果也是我们的。”

“但如果印刷太多钞票的话,出口上将不好与竞争。”

“要知道,我们美国靠不靠出口是无所谓的,只要我们内部经济可以发展,只要通过一些操作,我们可以继续发战争财。”

“问题是,现在的世界局势,不容易再让我们发战争财了,因为我们出现了竞争对手,如果不把中国打倒,我们就永远无法独享这道盛宴。”

“但要打倒中国的话,也必须靠透支消费的模式来发展。我们只要把门关紧,不让中国人的东西卖到美国来就可以了。最多,也只是损失一些黄金而已。”

“没错,外部市场的盘剥,相比内部市场的高速发展来说,确实不算什么。”

……

这次会议,美国的垄断银行资本家们终于是统一了意见,有一个靠透支消费的发展模式开始出现。

这是他们的首次尝试。

这是美联储成立以来,他们第一次玩这样的游戏。

不过在理论上来说,这的确是个不错的发展路线。

如果是靠透支消费来发展的话,那么整个国家都会疯狂的进行建设,疯狂的对新的生产技术进行研究。

那么其结果就是,不仅基础建设上去了,而且生产技术也将提升。

当然,最终这些劳动成果,都属于他们这些美联储的股东们。等于说,整个国家都被彻底的奴役了。

这种模式,可以说,简直就是现代版奴隶社会。

只是不把努力拴住而已,而且剥削方式更加高明。

对于美国来说,中国是他们当前最具威胁的敌人。采取透支消费的前提就是狂印票子,所谓增发货币。

他们印钞票叫增发货币,别人印就是印刷假币。

从竞争角度上来说,这是不公平的。

当然,增发货币的结果就是,美元可能在国际货币竞争上与中国的亚元相比就会处于劣势了。

从而让中国的国际信贷等等占据上风。

然而这个时代的世界生产力还比较落后,那些盘剥虽然有利润,但此时中国插一脚进来,利润对于一个疯狂生产建设的国家所创造的财富来说只能说是小得可怜。

因此美国并非一定要与中国在国际货币上一争高下,到时候把中国打倒了,把中国的黄金抢到手,这世界还是美元的天下。

暂时的优势,在此时的美国看来,已经是浮云了。

而且增发货币,也不会让美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上一败涂地,最多只是处于下风,但还是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的,整个国际市场并非是全丢。

所以,这种透支消费的发展模式,实际上对于美国的这些银行资本家们来说是利大于弊的。

美国的银行资本家们的手段是非常邪恶的,其空手套白狼的模式,基本上是把世界都奴役进去了。

例如后世花旗银行一年可能会盈利30以上,这对于普通的银行来说根本就是望尘莫及的,普通银行一年可能就能盈利个5上下,顶多可能就10。

能有这么高的盈利,对于一般的银行只从事贷款等业务来说,是完全无法达到的。

美国的这些银行盈利那么高,那是因为他们几乎控制了整个国家大部分的实体产业,例如整个美国的不动产,可能大部分值钱的都是银行的。同时这些银行在其他国家还控制了很多产业。

这些产业单个可能每年不会有很多钱,但是产业多了,那么其结果就非常的恐怖了。

比喻成封建时代的地主的话,可能就那么十几个地主,把整个国家的耕地都占据了,那么每年靠收租所得的钱就都挥霍不完。

在资本时代,土地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美联储于1921年5月,开始下调了贷款利率,并且放宽了贷款限制,不管是商家还是个人,都开始能够非常容易从银行拿到贷款。

而美联储的印钞机一天二十四小时加大马力不断运转,疯狂的印刷着钞票。

……

美联储的动作,马上引起了中华帝国的高度关注。

“美国开始走大跃进了。”

这就是夏钧的第一念头,美国的这种模式,可以说是非常极端的模式,国民可以疯狂的挥霍,虽然说内耗很大,大创造出的物质也非常多。但最终结果就是财富全部集中在银行家手中,资源又高度集中。

极端浪费,又高度集中。

这和集权**,有一些异曲同工之妙。

**就是集中资源进行发展,而这种疯狂透支消费,等于是给国民发去一箱箱烂橘子,他们用这些烂橘子不断的去消费。

一个普通民众,他发现贷款几乎没有利息,那么他自然会去贷款,比如说他要贷款买一栋房子。

他会想,反正等要还钱的时候,从别的地方借一笔钱还上,再从银行贷款。

就算真的还不上了,到时候大不了把房子给卖了,房子目前还在涨价呢绝对亏不了。

但真正到了收线的时候,银行开始提高贷款利率了,同时钱也不那么好贷到手了,整个社会的资金链一崩溃,买到手上的房子,以及工厂的不动产的价值将疯狂贬值,因为所有人都欠银行钱,手上都没钱了。

而原本能卖一百块钱的房子,可能到时候你卖十块钱都没人要。

银行此时手上不仅有大量的钱,而且还能够廉价的将不动产买走,原本一百块钱的房子,可能银行只花一块钱就买到了。

对于经济萧条的原因,后世各国的解释都是,资本家缺乏理智疯狂扩大生产而造成的。

这个解释根本没有切中根本,若是没有疯狂的消费,何来疯狂的扩大生产规模?

一切问题,都出在银行家身上。

夏钧把这种发展模式,称之为‘资本版大跃进’,或者是‘资本版空手套白狼’。

中华帝国是否要马上跟进,这成了此时中华帝国头疼的问题。

跟不跟美国一样的玩这种把戏,还是要看国情的。起码近期内,中华帝国的国情不太适合这么玩。

因为此时中国的基础就那么点,发展方面已经有些极限了,再刺激就需了不是。

美国不同,美国有底子摆在那里,人家毕竟是一个完成了第一次工业**的国家,此时的铁路总长虽然没有五十万公里那么夸张,但也有十六万公里。

美国的国民在战后,其生产潜力还是没有完全发挥的。此时银行一刺激,马上就能够以疯狂的速度进行生产。

——————

状态不太好,抱歉

第366章:不完全跟进政策

第366章:不完全跟进政策

就是否跟进的问题,夏钧召集了各相关人士,包括金融学家、战略学家等等进行商讨该问题。

并且连续召开了几次会议。

翰林院大学士马寅初首先发表了观点:“属下以为应当跟进,如果我们不跟进的话,那么我们将会被美国甩开,美国之前之所以能够使经济超越英国,正是因为他们通过类似手段形成了投资热潮,只是美联储成立之前,还不如这次彻底。”

马寅初,乃是此时中华帝国经济学家第一人,其出生非常好,是马年、马月、马日、马时,又姓马,谓之五马俱全,人也极为长寿,历史上活了99岁。

按照八字上的说,这种命比较奇特,必是有所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