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当宋青书-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书推开石门。在古墓之中踱步漫行。顺着这条道走,不多时便至一间大厅,右首有石室数间,左壁之上有数幅图谱,整个厅中甚大,空旷无物,上好青石铺作地板,几处都有剑痕;前边一条通道,不知通往何方。

青书看得微微点头,心道:“这里想必是一处练功之所了。”再顺着那条通道一路走下去。但发现前边无路,但有一条大道左右通行,青书随意选了左边走下去。一路到底,便至一处石室,他见再无前路,便推开石门,走了进去。便见这座石室形状甚是奇特。前窄后宽。成为梯形,东边半圆。西边却作三角形状,黄衫女子在东边那处半圆形状地方缓缓运使一柄长剑,法度严谨,姿势飘逸,甚是美观。

青书施礼道:“杨姑娘,有礼了。”他昨日实在太过疲惫,也未来得及问她姓名,便只顾着一头蒙睡了,现今方一开口,猛然间发现自己竟是还不知这小姐芳名,委实是大不敬了。但甫一见面,便问姓名,终究不好,他受宋远桥谆谆教诲十余年,熏陶甚深,先落落大方的施过礼后,便欲再问姓名。

却不料少女见他来了,只略一点头,道声“好”,剑势一转,青书便见一点明晃晃的亮光在眼中陡然扩大,却是少女手中长剑剑尖微颤,迅捷无伦,直指他上三路要害,不由脱口赞道:“好剑法!”他知轻功不如此女,又不能以力相压,唐突佳人,是以唯有以招数之巧,破其剑法,方显本事。

“抱球势”的架子展开,青书浑身松松垮垮,仿佛都是破绽,又仿佛全无破绽,他右手懒懒搭在剑柄之上,却不拔出,左手五指箕张,伸出半尺,好似抱住什么东西。

少女只觉这武当地宋公子出招当真是怪异无比,真为生平之仅见,她长剑一颤,便待刺他肩头,迫他出手防御,但蓦地心头一震,好似猛然发现了什么,急忙抽身后退,却见青书忽地足踏奇步,右手轻轻一带,拔出长剑,淬出一道雪亮精芒,堪堪横斩身前三尺,左手五指飘然一拂,使得是“流云手”的拂穴功夫,步法转动间,覆盖三丈方圆。

好在少女事先惊觉,先行退出三丈,否则青书右手长剑横斩,定然卸去她凌厉攻势,而左手拂穴迅捷无伦,自己闪避不及,定会被他制住。她凝神细想,忽觉这少年不过左手出指,右手横剑,左右开弓的在画一个圆,觉得大有道理,连连点头,又一剑精妙招数使出,向青书攻去。

两人便在这东边半圆之地,斗起剑来,黄衫少女每一剑都是极为凌厉的妙招,法度森严,俨然是大家风范,放眼江湖也是极为精妙的。但青书却只是以“太极十三势”为架势导引,随意出剑,“探势”“单推势”“扑势”凌厉无方,青书往往随意刺出一剑,都让少女不得不回剑自守;而“担势”“托势”“分势”“抱球势”借力卸力,借势使招,让人防不胜防,若非少女心细,只怕便被青书利剑使钝,点了穴道了;而“起势”“收势”“下势”,青书偶尔顺“起”“收”“下”势出剑。气势起,则一往无前;收,则干净利落;下,则如银河之水,滔滔不觉,奔流之下。而“化势”,却是更加神妙,往往青书一剑刺出,少女洞察出破绽来,便出剑相攻,但往往剑到一半,便发现对手已然换招,自己这一剑却是空门大露,也是急忙变招,也是她精研剑术,虽是对敌经验远远不及对方,但却胜在剑招繁多,信手拈来的,俱是极为精妙的招数。

黄衫少女的资质极高,这一番比斗下来,先前出剑的斧凿渐渐化为虚无,每出一剑都仿佛羚羊挂角一般不着痕迹。青书手上渐渐加紧,不在留情,只是暗暗心惊这女子资性之强。

少女蓦地身子一晃,十分诡异地出现在青书左侧,一剑刺向他左肋空门。青书微微一笑,右手一抛,长剑被抛向左手,倏忽一圈一挑,将少女来剑格挡开来,跳出六丈,至西边三角形那处空地,长剑“铿”的一声还鞘,却听他朗朗笑道:“杨姑娘剑术精奇,青书拜服。这便不打了吧?”

第六十三章 … 九剑

少女见他还剑入鞘,点点头,也是将剑收回,说道:“宋公子好强的剑术,我是远远不及了。”她话语说的淡淡,眼中却尽是激赏之色。

青书笑道:“有成昆这等大高手一路陪练,青书所得裨益,又岂会少了?”心中却是疑惑:“成昆开始怎地不出全力?也不使出那阴阳交杂的掌力指力?真的好像是专门为我陪练似的,不过依他性格,如此作为,如非不得已,则必有阴谋。”

少女叹道:“不错,成昆的功夫,愈发高明了,较之先父当年虽有不如,但也不输多少了。”青书听她提到古墓老主人,脑中蓦地闪过一道闪电,但只一瞬间便模糊起来,青书甩了甩头,问道:“成昆和令尊很熟么?”

黄衫少女道:“十二年前,他来古墓之时,先父兀自和他有说有笑,两人谈文论武,倒也颇为相宜,应该算是十分熟稔了。可七日之后,两人不知怎地大打出手。成昆不是先父对手,轻功也远不及先父,在三十七招上被制住。我那时候恰好远远看到,先父似是大声质问成昆些什么,可成昆却不知如何,竟能忽地自己冲开穴道。先父措手不及,被他在胸口印了一掌,口中狂喷鲜血,自那之后,他的身体…便一日不如一日了。成昆一击中的,却狂奔逃走。我再见他时,已经是七年之后,先父便是那时去世的。”

青书蓦地想起《神雕侠侣》中,“重阳遗刻”似乎镌写了冲穴解穴之法,听得黄衫少女这般说,不由大是愕然:“《九阴真经》里不是有解穴冲穴之法么?”

少女惊道:“你怎地知道?”

青书随口道:“我太师傅学究天人,见识渊博,自然知道有这门功夫。”顿了顿,又道:“姑娘。那成昆不是学了《九阴真经》吧?”

少女摇头道:“我也曾问过先父,先父说成昆虽然与他相熟。但古墓中所藏诸般绝技,他都未曾传予成昆,是以成昆都未曾看过。”

青书沉吟道:“杨大侠当年艺深如海,姑娘。恕青书冒昧,不知古墓之中,可有逆行真气,至阳转至阴的武功?”黄衫少女摇头道:“曾爷爷传下的功夫极多极繁。分门别类来说,主要分剑、索、暗器、拳掌四门,又有棒法、棍法、爪法以及七门内功,到我这里已历三代,俱是择一门内功精修,循序渐进。我自幼修炼《九阴真经》,招数上修的是九阴神爪,三年前开始习百家剑术,其他功夫倒是未曾看过,倒不知有何功夫能够逆行真气。”

青书心中暗道:“欧阳锋的逆行经脉之术。杨过应该会吧?但成昆没学到么?奇怪,奇怪。那他怎地发得出这等阴阳交泰的雄奇掌力?”口中却问道:“无怪乎姑娘剑术繁多,信手拈来皆是精妙招数。但艺多则芜。姑娘不妨先精修一门,再循序渐进,触类旁通。”他见黄衫少女出剑凌厉,攻多守少,已趋融而为一。圆润无暇之势。但毕竟年纪尚轻,又没悟通类似“化势”这等地神妙功夫。距离融会贯通,尚有一线之隔。

黄衫女子摇头道:“这门剑术自曾祖传下剑意而始,经先祖父、先父两人毕生创制,承袭而下,乃至于今。我须得先修习天下各门各派剑法,而后再学破尽万法之法,两相融合之后,或能小成。”

青书奇道:“或能小成?那大成又是什么?”黄衫少女摇头道:“我也不知,先祖父毕生研习剑术,早到巅峰,本来天下少有人敌,但到得晚年,却忽然起了一个念头,想要创制一门无法不破的神剑,可惜天不与时,他只来得及以易学为基,参考《九阴真经》总纲,别出机杼,镌了一篇总诀,但到底年老神衰,总诀出世之日,他哈哈大笑三声,便溘然长逝了。”

青书心头一动:“这剑法可有名称?”黄衫少女点头道:“先父说此法当有九剑破开万物。而曾祖地剑法得自昔年的剑魔独孤求败,也就是公子腰间长剑的前任主人,是以这套剑法,便叫做独孤九剑。”青书听得这句,心里顿时翻起滔天大浪,暗道:“原来独孤九剑竟是杨过几代后人合力创制!也难怪,独孤求败隐居之所以及剑冢并无剑谱一类物事。《笑傲江湖》中出现的独孤九剑,想是杨过后人不愿忘本,假借独孤求败之名传下地吧。”

黄衫女子谈到此路神剑,谈性渐浓,续道:“九剑之始,第一剑当是总诀式,以总诀式总领大纲,督有进无退之意。总诀式为先祖父所创;先父精修掌法,而后又修索法剑法,渐至神而明之的境界,触类旁通,创制破掌式,破鞭式,破索式。再于这间石室,由杨伯发暗器,先父运剑抵挡,因而创出破箭式,破尽天下暗器。杨伯是服侍先祖的老人,也是暗器、刀法的大行家,精通百余门精妙刀法,快刀单刀柳叶刀无一不精,爹爹承他之助,又创出破刀式。”顿了一顿,神色忽地一黯,叹道:“可惜他去年已经过逝了。”

青书叹道:“可惜青书来晚一步,与杨伯缘铿一面,实是憾事。”

黄衫女子点头道:“杨伯豪迈慷慨,原来在江湖上便是一位广结天下英雄地大豪。若得见你这位诚信小友,也会很高兴的。”原来自她见青书起,知青书未曾翻看“红尘炼心大阵”中藏书时,就已觉得此人乃是诚信之辈,古墓的秘密虽不能告之,但这剑术一道,自己还不如他,是以告之也无妨。

黄衫少女一谈及剑术,似乎略显兴奋,又道:“这剑术若是创制成功,定能万古流芳,遗泽后人。”

青书笑道:“时至此时,还有三剑未曾出世了。不知又是哪两剑?”黄衫少女淡淡微笑,说道:“我自幼修习百家剑术,为的正是创制这破剑式。可惜破剑式未成,破不去公子剑法。再有两剑,分别为破气式、破枪式。”

青书见她谈及“独孤九剑”,竟而破天荒的微笑了一次,便如同春风化雪般和煦动人,陡然有惊艳之感。

黄衫少女见他定定望着自己,不由奇道:“宋公子,你看什么?”

青书“啊”了一声,急忙顾左右而言他,四下望望,问道:“这间石室…布局倒是十分奇怪。”

黄衫女子道:“这是当年的全真教主王重阳钻研武学的所在,前窄练掌,后宽使拳,东圆研剑,西角发镖。”青书在屋室中缓缓踱步,只觉莫测高深,布局的大有道理。他颔首道:“当年王重阳号称天下第一高手,创立全真教,果然大有名堂。”心中却道:“不过仍是及不上我太师傅高博如山,渊深似海。”四下一望,wωw奇Qisuu書网他蓦地抚掌笑道:“杨姑娘,若你不嫌弃,青书愿助你创制余下三路神剑。”

黄衫女子大喜道:“宋公子剑术通神,若能得公子相助,汐晴感激不尽。”

青书听她自称汐晴,忍不住摇头晃脑一番,叹道:“汐晴,汐晴,杨汐晴么?意兴飞扬,柔而不妖,好名字,好名字。”

杨汐晴听他这般说,不由谦道:“哪里,宋公子饱读诗书,青书之名,方才名副其实。”

青书笑道:“咱们在这儿相互吹捧,给人听见了,还不笑死?哈哈,汐晴姑娘,咱们便说说破剑式之事吧。”

杨汐晴含笑点头,不知怎地,她见祖孙三代心愿又能更进一步,连笑也多了起来。原本杨汐晴修炼《九阴真经》,秉道家清心之境,以古墓玉女功为参照,承“十二少,十二多”要诀,修炼起来有事半功倍之效,却无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