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村长-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的?定下来了?”陈诗文两眼放光,“好啊,我儿子也终于有出息了!祖坟冒青烟了啊。嘎子,快,过来吃饭!”

    “恩!”看着陈诗文的兴奋劲,二嘎心里很高兴。

    农村人,没啥理想,与世无争。能吃饱穿暖,就是最大的幸福。但是能搞个小官当当,那怕是比芝麻还小的官,就已经很满足了。

    知足者常乐!

    安静的度过一天,这一天二嘎显得焦躁不安,因为他在等村里的通知,让他去上班。这种等待是焦人的,也是喜悦的。

    第二天,胜利村发生了三件大事。这三件大事轰动了整个胜利村。

    第一件事,就是陈二嘠进了村部。从一开始二嘎进村部的事传的沸沸扬扬,到后来出了二嘎被抓的事,大家都以为二嘎进村部算是黄了,再到今天,村部通知陈二嘠正式在村部任职。这一切如同演电视剧般,辗转反侧,捉摸不定。

    第二件事,新任职的村部干事,凌阳乡乡长的侄子,吴用,昨天晚上回家的路上被人给胖揍了。到现在还在医院里住着。肋骨断了两根,大拇指骨折,身体其他部位也有不同程度的受伤。

    第三件事,最让人意想不到的。胜利村村长陆玉明主动辞职,不干了!同时乡里下达指示,让吴用接替陆玉明的位置。

    陈二嘠琢磨开了,前两件事是大快人心,可最后一件事让二嘎头疼。一是陈二嘠不愿意看到吴用得志,二是吴用当上了村长,那自己以后进村部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啊。自己跟吴用的梁子算是结上了。还有就是陆玉明的主动辞职,肯定是因为自己的事。

    堂堂一个村长对村民下黑手,使坏,这事被捅了出去,他陆玉明还有脸在人前晃来晃去嘛?而且这事还是通过村部的大喇叭在全村给直播了。

    吴用被人下了黑手,估计吴用也不是傻子,绝对能猜到这事是陈二嘠指示人这么做的。但没证据,明着对陈二嘠不能怎么样。可是两人一旦到了同一个屋檐下,又是陈二嘠的上司,那吴用以后能不给陈二嘠小鞋穿嘛?

    陈二嘠郁闷啊,看来进了村部的生活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美好!不管怎么说,绝对不能临阵脱逃,哪怕就是跟吴用斗个鱼死网破,也不能让那小子在自己面前嚣张。

    操,我本农民,光脚的还怕穿鞋的。就是被斗下来了,大不了到时候让韩风把自己弄县里去。

    陈二嘠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二嘎换了身新衣服,将张茜茜给自己买的“屁儿卡蛋”给穿上,别上手机,人模狗样的去了村部,报道!

    村部,办公室!

    笃笃笃……敲门声显得很急切。

    “请进!”一个男子的声音,听声音就能感觉此人很憨厚。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第一卷  第六十四章 报道(下)

    门开,一个帅气而又狂显富贵之气的年轻人立在门口。屋内男子憨憨一笑,竟然没认出敲门的人。

    “你好……呵呵,你是……”憨厚男子正是胜利村的村支书,杨飞。

    “我是?杨支书,我是二嘎啊!”陈二嘠被杨飞搞的莫名其妙,然后看了看自身的穿着,再看看杨飞身上都已经洗的发白的蓝色衬衫,这才明白过来。

    汗,原来是自己人模大变狗样,对方一时没认出来。

    “哦,陈二嘠啊!你看我这眼神,哎,老啦!”杨飞憨憨的笑着,“嘎子,过来坐。都已经给你安排好了。本来还在为你的工作发愁呢,找不到给你安置的职务。现在陆村长走了,小吴顶了上来,你正好可以顶替以前小吴的干事一职。”

    “哦,呵呵,以后杨支书要多多指导指导我啊。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还希望领导批评教育。”陈二嘠道。现在村长是吴用,二嘎考虑一定要和杨飞打好关系。不然以后工作上的事,估计就是寸步难行了。

    “嘎子,我们都老啦,哪还能给你们什么指导教育,现在村里来了两个年轻人,我这支书终于可以清闲段时间了。嘎子,等小吴回来了,你们俩一定要把我们胜利村给搞上去啊。这两年我们胜利村在凌阳乡可是排倒数的。”

    杨飞接着道,“各项工作都搞不上去。先不说面子上的事。那都是虚的,最关键的是经济发展不上去,村民的生活质量也就跟不上,苦的永远是乡亲们。不过你们年轻人有干劲,有精力,有魄力,能不能带着我们胜利村脱贫致富就看你俩的了。”

    二嘎讪讪的笑了笑,带着胜利村脱贫致富陈二嘠愿意。但是跟吴用共事,难!自己可以不计前嫌,但是陈二嘠可不敢保证那吴用不跟自己较劲。

    工作中最怕的是什么?相互下拌子。这就好比拉车。两个人向一个方向拉,车子跑的呼啦啦。如果相反方向使力,搞不好还会倒着走。

    要真是拉车的话,陈二嘠不怕吴用。但是做工作,搞经济,那这事可不是力气大小就能决定的了的。陈二嘠越想越觉得有难度。

    但跟吴用之间的关系,陈二嘠又不好直接说出来,只能对杨飞的话表示赞同。

    “好,呵呵,年轻人就是有干劲。二嘎,你今天来报个道就行了,我放你一天假,明天来上班。”杨飞说道,“正好村里在想办法提高村民的收入。你今天回去好好想想,看看有啥好点子。明天开会,提出来,大伙讨论讨论。”

    陈二嘠领了命,屁颠屁颠的回去了。

    一路上,陈二嘠的脑中都是吴用的名字跟杨飞叮嘱自己的事。

    “吴用那小***,先不管他了,到时候见招拆招吧。现在最关键的就是把杨飞给笼好了,不然以后工作难做啊!”

    “发展经济?提高收入?我们胜利村就是一农业村,能整出啥项目来?乡亲们除了知道种田,就还是种田了。一亩田的产量就那么多,累死累活,也增不了产,不减产就已经阿米头佛了。”

    “要是种田能发财,还会有民工的出现嘛?”

    陈二嘠一头雾水,怎么样才能给乡亲们带来更多的财富,成了二嘎的困扰。

    农村,水稻,小麦……

    搞几个蔬菜大棚呢?陈二嘠觉得有搞头。但是又觉得有点不妥,具体哪里不妥,自己也搞不清楚。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第一卷  第六十五章 突然(上)

    到底整啥项目呢?

    搞蔬菜大棚吧,确实能有个好赚头。但是有一个问题,现在正是七八月份,要大棚干嘛?要搞也得等到入冬以后。

    搞花卉?花卉的利润确实大,但是市场不大。谁没事买你的花花草草,饭都没得吃,谁有那闲情逸致?再说了,就这么巴掌大点的市场,早就被人给占据了。种出来东西,也没处销售。

    二嘎想到了自己的鱼池。

    养鱼。野生的鱼在老百姓的眼中还是相当的受欢迎的。野生鱼的味道跟饲料养出的鱼的味道,那是天差地别。如果能批量的将这些鱼送到城市里,肯定买的非常好,而且在价格上也绝对有搞头。

    但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胜利村的东边有条河,每到八月份中旬,汛期一到,特容易发洪水。洪水一来,啥鱼都跟着水走了。那这鱼不就是白养了嘛?劳力就不说了,这鱼一跟水跑了,那投资进去的钱可真的是打水漂了啊。而且养鱼,特别不是饲料鱼,每年才有一次捕获的时机。这个周期有点长了。

    陈二嘠想了很多主意,但最终还是都否决了。一下午,陈二嘠就这么躺在床上,思来想去。

    正当陈二嘠深陷思考中时,传来了陈诗文的牢骚的声音。

    “妈的,田里的水全没了。干干净净,还得老子重新上水。”

    二嘎一听,觉得奇怪,便翻身出了卧室。

    “爸,咋啦?田里的水怎么都没啦?”陈二嘠也郁闷,这水稻要是没了水咋长庄稼现在七月底,还没到烤田的时候。水稻的生长在一开始的时候,水是要跟的上的,但是一旦水稻抽过穗子之后,对水的需求量就不大了。到了打浆的时候,更是需要把水给放的一干二净,烤田。

    “昨天晚上刚抽的水,现在全没了。估计是虾子搞的鬼。”陈诗文气呼呼的道。

    陈二嘠一听明白了,虾子爱打洞,有的虾子打洞会把田埂给打穿的,那样田里的水全漏了。实在可气!辛苦一天抽的水,就被一个小小的虾子给坏了菜,谁不恼火?

    不过陈诗文的话,点醒了陈二嘠。

    养龙虾!对,不能养鱼,咱们就养龙虾。

    现在的虾子越来越少了。记得陈二嘠小时候,那虾子是海了去了。随便到田地里,水沟里,拨拨弄弄,就能抓一篮子虾回家。多的时候,人们也不当回事,反而觉得没什么,可等到这虾子快灭绝的时候反而变的珍稀起来,价格高的有点吓人。

    虾子的繁殖是很快的。一只虾子产子,能产多少,陈二嘠不知道,反正多的吓人。而且虾子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只要有水,有草,就能长。哪怕没草,就是啃泥巴,那玩意也能长。而且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虾子的生长周期比较短。一般五十天左右就能成功。如果是专门饲养的话,那估计时间会更短。应该在三十到四十天左右就可以成功了。这里说的生长周期是指从生下来,到可以拿到市场上去买的时间。

    虾苗很好弄。市场上有卖虾子的,专捡小的买,而且便宜。然后再放养到鱼池里,估计二十几天就能成熟。

    现在市场上的虾子,大点的七八块一斤。小点的也要四五块。一亩地能产多少粮食?算收成好的,一千斤够多了吧?去掉化肥农药,人力物力,柴油等等,一亩地赚不了几百块钱,人还累的要死。

    但是虾子就不一样了,一亩地一次可产多少虾?两百公斤没有问题。两百公斤的虾去掉成本,至少也能划到五块钱一斤。一次就是一千块啊!

    而且虾子的生长周期这么短,人工饲养,一个月多点就能出一批,从四月份就开始开始养虾了,一直持续到十月份,虾子都可以存活。整整七个月,那就可以出七批。如果把握的好的话,一亩田可以赚七千块钱啊。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第一卷  第六十五章 突然(下)

    陈二嘠算着算着,自己都不敢往下算了。艰难的吞了口吐沫,一亩田,七千块?什么概念?就算折半,也有三千五啊!陈二嘠不敢想象,始终觉得这有点虚,是假象。

    二嘎使劲摇摇头,妈的,不管了。能不能赚到七千都不要紧,哪怕两千块一亩的赚头,也比种田好的多。养虾子多舒服。将虾苗扔池塘里就不用管它了。最多每天去割点草什么的扔进去就行了。再想想种田,苦的要命,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盯着个大太阳,弄死人了。而且万一遇到水涝或者干旱还得歉收。

    拿定注意,陈二嘠决定明天将这个想法在会上提一提。不管能不能通过,总算是想出了主意。二嘎心里还有其他的想法,就算村部不同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