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13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民营企业嘛,说实话,李轩对他们不太放心。
 石油行业过于暴利了,而钱财动人心,一旦让民营资本参与进去,很容易搞出麻烦来。
 反正大唐帝国的皇资企业以及国资企业,也都是需要遵照普通商业公司的运营方式,该收的税不会少,该遵守的法律也不会少,只是股东是皇室资产科或者是国企部而已。
 这些上层的变动,自然是和左成生他没有关系的,他的西海贸易公司,根本就不参与石油开采和提炼,他只是一个二道贩子而已。
 他一直认为,这做生意,就要做自己最擅长的,最熟悉的行业。
 他在贸易这个行业里也算是折腾出来了不小的名堂,一家西海贸易公司,其第一季度的营收已经是达到了上百万唐元。
 尽管他们这个贸易公司,做的是二道贩子的生意,加上如今西海贸易的利润趋向于正常化,普通货物的利润比较低了。
 但是煤油这玩意的利润却是高的很。
 在奥斯曼地区的煤油生意做的不错后,他又是准备着搞萨菲王朝那边的市场了。
 作为目前皇家石油公司以及帝国石油公司,在海外销售的第一大,嗯,或者说仅有的那么一家海外代理商,西海贸易公司还是很受到这两家石油公司的重视。
 尤其是帝国上层看到这两家石油公司的利润这么高,已经是对他们进行了拆分,其中的皇家石油公司更是以油田为主题,直接拆分为六家公司,就连肃州油田都是被拆分了出去成立了新的西北石油公司。
 就连这巴库地区的油田,也是被一分为八,几乎八家石油公司都拥有了巴库油田的部分油井。
 当然了,作为主体的皇家石油公司依旧还是最大的一家,他们依旧掌控着巴库油田大概百分之六十左右的产能。
 同时整个巴库炼油厂也是被他们给继承了下来。
 虽然他们已经是重新投资建设更多的炼油厂,但是一时半会的其实他们有不少的原油都需要转卖给其他几家新成立的石油公司了,尤其是分到了库里炼油厂的大唐标准石油公司,更是成为了他们的大客户。
 目前来说,巴库油田里的部分油井以及巴库炼油厂,已经成为了皇家石油公司最重要的资产。
 他们正在准备扩大产能。
 其中的大部分产能虽然还是会运会本土销售,但是也能够腾出来一部分产能用以满足西亚市场。
 其中的奥斯曼地区乃至更远一些的中欧地区,其实都已经被他们开拓了出来,而接下来嘛,他们准备进军萨菲市场了。
 本来之前,也有零碎的贸易公司往萨菲王朝倒腾煤油赚钱。
 但是他们没有代理权,也没有太多的进货源,所以规模没上来,去年一年也不过销售了十多万而已。
 现在嘛,皇家石油公司准备趁着其他几家石油公司在西亚地区的供货能力不足之前,巩固奥斯曼地区的煤油市场的同时,也是积极开阔萨菲地区的煤油市场。
 作为老合作伙伴,西海贸易公司自然也就成为了他们的首选。
 同样有这个想法的还有帝国石油公司,他们也是在巴库投资建设了一座炼油厂,虽然规模小了点,但是也算是如今巴库地区仅有的两家炼油厂了。
 他们也是受到了国内拆分石油行业的冲击,试图提前抢占西亚市场。
 当然更重要的是,过去一段时间里,皇家石油公司和帝国石油公司,通过投资等方式,对西海贸易公司持续增持股份。
 而在萨菲地区的代理权签订之前,左成生已经是把股份又让出去了十几个百分点,到如今,其实左成生手里头剩下的股份已经只有百分之四十八了。
 但是左成生对此依旧却是兴奋的很!
 这两家石油公司虽然拿出了公司的股权,但那也是给了钱的,帮助公司发展壮大了的,可不是白拿走。
 并且他依旧是第一大股东,该他的钱一分不少,反而还更多了。
 因为股权发生变化后的西海贸易公司,就是获得这两家石油公司在萨菲地区的煤油代理权。
 还有更重要的是,还获得了至关重要的煤油进货渠道。
 如今的煤油可是供不应求呢,库里炼油厂的产能,几乎都是需要供应本土市场的,哪怕是巴库炼油厂的产能,大部分也是需要供应国内市场的。
 为了保障国内市场上的煤油供应,进一步扼制煤油价格,让更多人能够用得起煤油,帝国的多位大佬已经是对石油行业的企业发出了善意的警告,并引用了圣天子的话,说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
 什么是责任感?
 优先供应国内市场就是社会责任感啊!
 要不然的话,你把大量的廉价煤油运往国外销售,你石油公司是赚钱了,但是你让国内民众怎么办?继续用昂贵的鲸鱼油或者其他高价油?
 还是说抹黑不点灯?
 因此,新成立的北方石油公司、大唐新标准石油公司、西北石油公司、南洋石油公司、大洋石油公司、东方石油公司这六家新石油公司,还有皇家石油公司以及帝国石油公司这两家被拆分后的老公司,其实都是受到了极大的政治压力。
 其绝大部分的煤油产量都得优先满足国内市场,这也就意味着能够用于出口的煤油份额是非常少的。
 算下来的话,本年度巴库这边几个炼油厂能够分出来大约每年一万五千吨的煤油产量用于出口,此外西丹炼油厂也有大约五千吨的配额。
 换句话说,这加起来一共才两万吨的煤油出口配额呢!
 而他们西海贸易公司就是独占了其中一万两千吨!
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平息众怒
 对于目前的大唐王朝的煤油生意来说,因为是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供货的配额要比其他方面更加重要,尤其是和西海贸易公司等销售渠道商而言,能够拿到多少的货源就意味着能够赚多少钱。
 不管是国内市场还是最近一两年开始的海外市场,都是如此。
 只是最近一段时间,帝国高层为了改善民生,平息众怒,不惜用行政手段逼迫炼油企业把煤油优先供应国内市场,这就使得了可以用于出口的煤油就更少了。
 早几年的时候国内的鲸鱼油价格非常的昂贵,煤油刚出来的时候因为产量少,同样是保持了昂贵的价格,那个时候民众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毕竟鲸鱼油以及煤油两者相加,他们的产量总体少嘛。
 但是随着各大报纸不断的报道石油以及煤油相关,很多人都是知道了石油产量大幅度攀升,练出来的煤油是一天比一天多,从一开始得到十万吨再到五十万吨,然后到百万吨。
 按照众多人的看法,这么庞大的产量实际上已经是足够供应国内市场了。
 但是,人们却是发现自己依旧很难买到煤油,于此同时原来的皇家石油公司以及帝国石油公司却是把相当多的一部分煤油用于出口。
 哪怕是出口赚的钱更多,但是人们还是不爽。
 凭什么我们都不够煤油用,你还要拿去出口啊?
 这搞的国内的煤油供应依旧紧缺,从而导致价格昂贵。
 如此人们就怒了!
 这一层一层反应上来,最后就是迫使帝国高层开始了对石油工业放开了牌照限制,让石油企业从两家一口气变成了八家,刺激石油行业的内部竞争,迫使石油企业开发更多的油田,提炼更多的煤油,进而拉低国内的煤油价格。
 同时以社会责任感的名义,直接通过间接干预的方式,让石油公司优先满足国内市场的供应。
 从帝国高层的做法来看,自然是正确的,毕竟出口赚钱虽然也算重要,但是满足国内市场的供应更加重要。
 而对于石油公司来说,其实问题也不大,因为他们都是国企部直属企业或者皇室资产科直属企业,赚不赚钱什么的其实不重要,重要的还是要相应上头的号召,完成各种生产任务。
 反正他们的煤油目前是供不应求,在国内市场贩卖还是用于出口都一样赚钱。
 只是,这对于西海贸易公司这家搞煤油出口贸易的公司而言,伤害就比较大了。
 如果连煤油配额都拿不到,那么又谈何出口赚钱呢。
 不过为了先行培育国外市场,皇家石油公司以及帝国石油公司还是决定拿出一定的货源用于培育萨菲地区的市场。
 当三方坐下来签订了相关合同后,左成生立即就是组织了大约一百吨的煤油运往萨菲地区,以打开当地市场了!
 而结果也是和他预料的一样良好。
 一百吨的煤油不算多,为了安全和规避风险,左成生还特地雇佣了两艘船分别进行运输呢,而等这一百吨的通过西海抵达了萨菲人控制的港口后,很快就是被当地的商人哄抢一空。
 煤油非常适合作为照明用油,而且价格又不贵,别说在萨菲王朝这些地方了,就算是在大唐帝国这个捕鲸业非常发达的地方里,都是把鲸鱼油杀的七零八落。
 而且之前也有小商人往萨菲地区贩卖煤油了,虽然量不大,但也已经是让萨菲的商人们知道了煤油这东西,如今一听到有大批煤油抵达,很多商人就是跑上来直接求购,然后运往萨菲各地贩卖。
 萨菲地区的市场开阔,比左成生预料的更容易,也更快速。
 第一批的百吨煤油不用多久就是被收购一空,紧接着左成生是趁热打铁,建立了一整条从巴库抵达萨菲煤油运输渠道,然后招募更多的零售经销商。
 但是这一次和在奥斯曼地区直接把煤油大批量的批发给大型渠道商不同,这一次左成生打算把市场做的更细,除了大型渠道商外,他也是找了众多小型渠道商,尤其是靠近西海几个港口的附近地区,他都是采取了直接面对当地零售商的方式进行销售。
 这样虽然更麻烦一些,但是却是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
 不过这也只局限于在港口附近地区,至于萨菲地区的内陆地区,左成生就懒得这么搞了。
 因为这意味着要在土著控制区里建立完善而密集的运输渠道、零售渠道,这意味着风险以及巨大的成本。
 这年头的大唐商人们,跑到各个土著控制区做生意,其实是并不怎么深入到当地,并不会把触角直接接触当地的土著。
 而是倾向于走上游渠道,并不接触到零售环节。
 其大体上都是差不多的模式,都是从国内采购各类货物,然后运输到距离土著控制区比较近的大唐的海外领地或者海外本土地区,比如说临近奥斯曼、萨菲王朝的巴库、又或者是印度半岛上的戈河州、又或者是覆盖北非、欧洲一带的休达。
 大批货物经过数千吨的轮船船只运输到这些海外领地、海外局部本土后,然后大唐人的贸易公司就会把这些货物分散运输到他们在土著控制区的商站、分行。
 比如说伦敦、马德里、君士但丁堡等地区,然后在这些土著城市里,把货物批发出售给当地的商人,也就是下一级的渠道商,再有土著商人把货物完整零售终端的铺设。
 简单来说,大唐的商人们,一般不直接面对当地土著消费者,只和当地的下级渠道商进行接触。
 有些实力差一些的贸易商,一般会和当地的大型渠道商合作,让利比较大,而实力强悍一些的贸易公司,往往会把分行开设到更多的土著城市,直接面向当地的零售商。
 虽然有强有弱,但是整体模式上都差不多。
 西海贸易公司也是同样如此,以前他们都是直接面向那些大型的渠道商,但是现在,左成生却是想着把渠道建设的更加完善一些,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
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流口水的左成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