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14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双轮自行车
 大唐很多城市的公共马车线路里,有一些公共马车公司也会打造超大型的六马马车,以单趟运输更多的乘客,以乘客乘车难的问题。
 如果你有钱,完全可以找马车公司租上一辆这种超大型的公共马车,然后一个人坐在上面享受天子驾六的感觉。
 只是这种行为在当代大唐人看来算是非常的丢脸,非常的不体面的,真干了,官方懒得找你麻烦,但是你以后自己都很难混了。
 一个失去了体面的大唐人,在当代的大唐社会里是很难混的。
 最近几十年随着国力的提高,子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吊打全球所带来的国民自信大幅度提高,让大唐人开始注重一些以往根本不会去注重的事。
 尤其是礼仪方面,更是到了近乎病态的程度。
 随便个普通人出门,都会换上一套职业装或者长袍,把头发梳理的干净整洁,带上一杆手杖或者折扇。
 因为这些年文人雅士们一直在鼓吹,着装整齐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体现对别人的尊重。
 如果你穿的一身邋遢去拜访好友,放在以往的某些时候,兴许会说你有什么君子之风,不拘小节。
 但是现在,人家会觉得你这是在羞辱他!
 怎么说呢,如今大唐整个社会都把体面两个字挂在嘴边,说白了就是吃饱了撑着!
 以前天天饿肚子,现在能吃饱饭了,就开始想要其他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酒足饭饱思啥啥也!
 这马车,在最近二十年里,同样也是大唐社会里‘体面’的一个象征。
 能不能拥有私人马车,能拥有什么样的私人马车,这几乎就是判断此人的社会地位高低的最直接标准,普通人自然是别指望能够拥有私人马车,他们大部分甚至日常都舍不得乘坐公共马车,因为公共马车或者公共火车的价格虽然不算太贵,但是经常做也坐不起。
 普通中产阶层,日常出行实际上也是只能依赖公共马车或者公共火车之类的,当然了必要时候他们也能乘坐出租马车。
 但是,哪怕是收入比较高的中产家庭,也很难拥有一辆私人马车。
 而愿意并不是说因为马车本身有多贵,其实马车有贵有便宜,除了专门面向中产和富豪接触的高端马车外,普通马车其实不用多少钱,不外乎就是木架子加两个车轮而已,广阔的农村地区一大把的各种简陋马车。
 但是一个体面的士绅,是绝对不会去乘坐那些简陋无比的马车的,他们宁愿乘坐公共马车或者乘坐出租马车,实在不行,走路也比这好!
 通常来说,在大唐里,一辆比较体面的双轮马车,最少也需要上百唐元。但是有了车还不行,你还得还有马,还得请一个专门的车夫兼顾马夫。
 这一匹马购买的价格不便宜不说,吃的还贵。
 车夫兼马夫的薪资也不低。
 这林林总总加起来,一年的花销可大了去。
 此外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就是,养马你得有马厩,仅仅是这一点,对于没有独立庄园的人家来说,就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
 相对比之下,这年头想要拥有一辆马车,可比后世想要买一辆宝马奔驰难多了。
 这也是为什么如今的大唐社会里,中产阶层很难拥有一俩私人马车的缘故。
 一般只有富豪阶层,才能拥有一辆私人马车。
 在当代的大唐社会里,判断一个家庭是不是真正的上流士绅家庭,其实很简单的。
 首先看他住那,士绅家庭一般都不会住在真正的市中心或者商业区里的,人家一般都是住在比较僻静的部分地区,又或者干脆就是郊区。一个标准的上流家庭,通常在市区有备用的豪宅,嗯,这个是当旅馆用的,一般不住,只有进城办事的时候才住一下。
 他们日常都是住在郊区或者更远的乡下老家。
 因为他们不想死……
 大唐的诸多城市,尤其是越发达的城市雾霾也就越严重,这个雾霾问题已经是引起了大唐各界的注意,很多地方城市已经是开始着手解决环境问题了,比如迁移污染严重的工厂,减少居民的煤球使用量,但然并卵!
 大唐的整个工业体系,乃是社会体系,都是建立在蒸汽机之上的,建立在煤炭之上的。
 每天所消耗的无数煤炭,才支撑起来了大唐的无数工厂在运转,无数居民,尤其是城市居民才能生火做饭烧水,不让或者减少煤炭的使用量,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至于说通过技术手段降低污染力度,同时还能不大幅度增加成本,你也太高看大唐的科学技术了。
 因为城市日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再加上华夏传统的乡绅居于乡的,因此富豪们的日常住所,通常都是在郊区或者更乡下的老家,当然了,那都是大宅院,富丽堂皇的很。
 除了郊区豪宅、市区住宅外,通常还会在外地,尤其是风景好的地方购置度假专用的宅院。
 富豪如此,中产也会尽可能的住在郊区,节假日的时候也会带着家人外出旅行。
 至于一年到头住在城市的,那都是社会里中底层的人,因为他们无法逃离城市。
 马车数十年的发展过程里,很多方面都是看出来大唐整个社会的变迁的。
 现在的汽车,同样也是大唐整体社会变迁的一个具体象征,因为某种程度上来说,汽车也只是马车的升级版本而已。
 这个变迁过程里,有人恐惧,有人害怕,有人欣喜,有人期待。
 而汉阳府,汉阳府内最大,同时也是大唐帝国内唯一拥有双轮踏板自行车的技术专利,在五年前推出了踏板自行车后,彻底引领了整个中产阶级年轻人潮流的‘李氏自行车公司’内。
 一个年轻人看到报纸上的汽车描述之后,整个人的眼睛都是发亮了!
 “就是它,就是它,这才是我的双轮自行车需要的!”
 “蒸汽机太笨重,煤气机不安全,只有这个汽油机,才是唯一的解决方安!”
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次子们的成家立业
 李育博拿着报纸兴奋的大喊起来:“有了它,我就能够造出真正的双轮自行车了,不需要脚踏就能够自己跑起来的自行车!”
 不用多久,李育博就是拿着报纸出现在一间办公室内。
 办公室内,李氏自行车公司的老板李阳东看着在个年轻次子,听着他说什么真正的双轮自行车,但是内心里却满是失望。
 他这个儿子过于痴迷什么真正的自行车了,甚至为此都荒废了学业,去年为了折腾这个,躲在自己的实验室里一个多月都没去学校报到,以至于被湖广大学勒令退学,这事传遍了整个汉阳上流阶层,简直丢尽了他李家的所有脸面。
 他李家好歹是士绅之家,在整个汉阳府里那都算得上是体面人家,他李东阳更是年轻的时候考入过陆军武学堂,在军中一直服役到三十多岁,最后以上尉军衔退役,退役后一度进入行政部门任职,不过没几年就是辞官回乡,最后接管家业,并且还创办了李氏自行公司。
 他李阳东前半身的履历,才是一个标准的上层社会子弟的人生经历。
 少年读书,青年报考军校,然后从军,等到中年时期退役从政或者从商,这个经历几乎是当代绝大部分上流家族子弟的标准经历。
 其中从军经历更是不可或缺的。
 这倒不是说他们愿意从军,实际上很多人也并不是真的想要从军,毕竟哪怕是去当军官那也是辛苦累人的很,而且还会被派遣到边疆或者干脆到海外服役。
 其中的辛苦不是普通人能够想象的。
 但是,大唐如今这个社会,从军却是上流社会子弟所必须有的一个经历,尤其是那些贵族继承人们,更是一个个都是想尽办法在军中立功。
 因为大唐帝国里的贵族制度,采取的是减等世袭,哪怕是有极少数功臣会有承袭原爵数代的优待,又或者是减等至勋爵或男爵、子爵等世袭罔替。
 但是这些获得优待的贵族是极少的,大唐如今有贵族五千多人,获得承袭原爵两代或三代的贵族,只有区区数十人,而减等世袭到勋爵等能够世袭罔替的,不足十指之数。
 上述的每一个家,那都是帝国开国功臣,而其他的绝大部分贵族都是减等世袭后直接削爵。
 当然了,李轩也是给了自己的臣子们一个方法,那就是每年都会特地恩准少数爵位继承人能够原爵承袭。
 但是条件也非常的苛刻,那就是该爵位继承人必须是于国有功。
 不管你是去当科学家搞出科研成果,还是说从军立下功勋,都得立下大功才可以。
 要不然的话,只能是减等世袭,而一个爵位减等世袭几次之后,那可就减无可减变成平民了。
 帝国三十多年来,可是出现了不少贵族家庭承袭数代后,削爵为民。
 哪怕帝国的贵族人数一直都是维持在五六千人的规模(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勋爵),但是帝国却是每年都会册封一大堆的贵族。
 这也意味着,每年实际上都有贵族失去爵位变成平民。
 要想保证自家的爵位一直流传下去,难度可不小,当科学家这条路子对于绝大部分人而言都不靠谱。
 难度比一人灭一个国还要难,大唐可是有不少探险队跑到海外随随便便就能灭掉一个土著王国的!
 但是要以科研封爵,这难度可就大了去。
 家庭出身基本不可能给你提供任何的帮助,因为这玩意考验的是智商,智商不足那可是没办法弥补的,脑白金什么的可提高不了智商。
 别说以科研封爵了,就算是想要考入皇家理工学院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因为皇家理工学院每年才招收数百名学生,然而帝国多少人口?好几个亿呢。
 这里头有多少天才?
 而最关键的是,大唐重视科学,采取的也是精英教育,这也就使得了大唐帝国的官方,尤其是地方官府的官员们对天才、神童之类那可是求之若渴,治下如果出了个智商超群的天才,当地负责教育的官员恨不得是当爹又当妈培养出来,然后送去报考皇家理工学院。
 这考进去了,不仅仅考生自身获益终身,就连地方官员那都是能获得不少的政治加分项。
 至少,一个教育有功的评语是少不了的,升官发财是一分分钟的事。
 如果哪天这个天才某天因为科研成为高官甚至封爵,就等于是提前抱上了一条大腿。
 所以很多地方官员还是满世界搜刮天才,并给这些天才们提供最好的环境,通常都会提前把女儿,孙女什么的嫁给他,就想着能够挖掘出一个未来的科学贵族女婿。
 整个情况,比前明时期官员注重神通的风气还要更加严重一些。
 因此如今的大唐帝国里,不少预科学校里都是或多或少有几个超级天才等着报考皇家理工学院,至于在皇家理工学院里,更是天才满地走。
 想要报考皇家理工学院,对于几乎所有人而言,都是不太可能的事,哪怕是权贵知道照样不行。
 对于很多权贵子弟们来说,除非是真的超级天才,不然的话是没人会奢望到能够考入皇家理工学院,通常都是以报考陆军军官学校或者海军军官学校为目的,当然也有部分人会选择报考国子监、金陵大学等四年制的大学。
 李阳东自己,当年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成功考入了当年的陆军武学堂,但是他的几个儿子,却是没一个成器了,三个儿子,一个都没能继承他的读书天份,连个军校都考不进去。
 最后只有他这个次子李育博勉强考上了湖广大学。
 但是,这个次子去年竟然还因为不去上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