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1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两百九十九章 意外突发
 残酷的消耗战足足持续了七八天,一开始明军每次派遣过江偷袭的部队还有两三百百人,但是慢慢的就只派了百人左右,等到了第八天晚上的时候,明军就只派遣了十几个人过来,试图靠近大唐新军的阵地捣乱了。
 而这个过程中,明军也算是死伤惨重,仅仅是被大唐新军杀伤的明军士兵就足足有五百多人,另外还俘虏了几百人。
 而大唐新军自己也是损失不小,前后死伤两百多人。
 如此明军固然损失不小,但实际上大唐新军还要更难受一些。
 毕竟明军的兵力本来就多,他们上万人呢,死伤个几百人根本不算什么,但是大唐新军死伤的两百多人就让李轩他们比较心痛了。
 大唐新军一共也就四千人不到,死伤两百多,就代表着伤亡率已经是达到了百分之五了。
 好在这些伤亡是累计起来的,并且新兵都还在不断补充,如果是一次战斗中死伤这么多人,恐怕就要影响士气了。
 好在明军他们伤亡更惨重,死伤几百人,被抓了几百人的俘虏,哪怕剩下的明军都能够安全回到对岸,但是明军的损失累积下来也应该能够达到七八百人。
 不过这并不会影响明军主力部队的实力,因为通过审问战俘,发现这些被派遣过江偷袭的明军都是卫所兵居多,此外还有一部分是青壮。
 换句话说,这些明军都是炮灰,真正的主力,也就是那些宋志文招募训练的募兵都还好好的呢。
 不过也许是死伤的人数多了,因此明军在第八天后就是停下了大规模派遣部队过江偷袭,至于他们偷偷摸摸少数人过来当探子,这种事大唐新军也很难全部发现,因此明军肯定是还有继续派人过来,不过规模太小,隐蔽性太强,大唐新军一时间难以发现,因此也不好判断。
 毕竟大唐新军能够偷偷的派遣斥候过江查探情况以及搞破坏,人家明军自然也就能够派遣斥候过来打探情况。
 毕竟双方隔着的都是同一条澜江,而且双方也都是对江面进行了监视,你做不到的话,对方也做不到,你能够做到的,对方自然也就能够做到。
 总体而言,在明军主力抵达澜江渡口后的这八天时间里,双方一方面进行战略准备,一边是打起了小规模的战斗,虽然影响不了大局,但是也能够试探出来对方的一些虚实。
 至少通过这些战斗,李轩就知道,明军的主力部队都还好好的在澜江东岸。
 如果明军的将领不是太傻的话,那么他们也能够察觉出来,今时今日的大唐新军,在战斗力上比之前已经是更强悍了。
 你得知道,这几天的小规模战斗里,往往都是第一混成营和第二混成营单打独斗的,一开始几天双方的参战兵力都不多,甚至明军都还要更多一些。
 并且这种战斗也不可能是发生在滩头,而是在明军顺利登陆后的阶段。
 毕竟明军偷偷渡江的地方是不固定的,大唐新军的两个混成营只能在好几个渡口都安排人手进行监控,一旦发现明偷渡上岸了,混成营的主力部队才会前往拦截。
 也许有人要问了,万一明军的主力部队也偷偷渡江怎么办?
 李轩表示,如果明军这么干他能做梦都笑醒?
 数千上万的明军要偷偷渡江?
 这是不可能的事,除非他们能直接飞过来,要不然的话就只能用大量的船只和木筏,竹排这些渡江工具,仅仅是准备这些渡江工具,都够明军忙乎好几天了。
 如果明军主力是直接从澜江渡口里带着这些木筏,把他们扛上岸到其他地方渡江,大唐新军的探子们又不眼瞎,第一时间就能够发现并传回消息。
 到时候大唐新军的主力也会跟着明军一起运动,他们往下游走,大唐新军也是跟着往下游走,他们往上游走,大唐新军也会跟着往上游走。
 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一旦明军主力走,不管是去其他地方渡江还是跑到哪里去,这就得等于澜江渡口这一边,明军主力已经不在了,这个时候如果李轩带着大唐新军渡江,然后直奔兴泉府城的话,那些明军还不得被吓死。
 明军也是害怕伪唐贼军们渡江攻打兴泉府城啊,要不然也不会在这里和伪唐贼军们对峙好几个月了。
 不过他们还不知道,李轩暂时不打算这么办!
 兴泉府城是要攻打的,但不是现在!
 如今他还个更重要的目标,那就是先把眼前的这一万明军先灭掉再说,等干掉这一万明军,整个兴泉府都是他的囊中之物,唾手可得。
 要干掉这一万明军,最好的办法还是依托澜江,打一场防守作战,如此才能够最大的发挥自己的地利以及火器优势。
 如果贸然渡江,然后被对岸的明军来一个半渡而击或者是走着走着就被伏击了,那麻烦可就大了。
 现在的李轩可不想去冒这个风险。
 所以他等,等着明军渡江的那一天!
 反正现在明军也已经来了,而且看情况一时半会的明军也不看再继续派遣大军前来增援,这一万大军就已经很看得起他李轩了,再来好几万明军的话,李轩都要怀疑自己走大运,让明军提高了百分之三百的重视程度了。
 自己小小一个土匪头子的造反,哪怕是已经打下了正泰县,但是县城都还没有拿下来呢,明军就算重视,但也应该是重视的有限,派一万人来就已经很给他面子了。
 李轩耐着性子等着明军的下一步动作,而对岸的明军也是没有让李轩等太久,明军主力抵达后的第十天,澜江渡口的东岸就是出现了众多的小船以及木筏等渡江工具。
 之前明军也是准备了不少渡江工具,但是根据那些渡江工具的数量来看,顶多也就是能够带两三千人同时渡江,然而这一天,明军却是不知道那里一下子弄到了这么多的小船。
 有这么多的小船和木筏,已经足以将七八千明军运输过江了,而上万的明军也不可能都是战斗部队,卫所兵和募兵加起来估计也就六七千人。
 如此也就代表着,这些船只已经足以将明军的主力运输过江了!
第三百章 黎明前的黑夜
 李轩猜着,这些船只应该是他们在后方打造的,然后直接用了大量的人力搬运过来。
 他们打造的小船和木筏都很小,用多一点的人完全可以抬着走。
 如此也就怪不得大唐新军的探子们没有发现他们大规模打造渡河工具的踪迹了。
 “看来,他们近期是要准备渡江了!”西岸的山坡上,曾子文如此对李轩道:“而且这渡江恐怕是会很迅速,他们这是要一鼓作气打上岸来!”
 明军故意瞒着,在后方打造渡河工具,肯定是带着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想法。
 要不然他们大大方方的直接在河滩上打造渡河工具也不碍事啊!
 李轩此时转头对谢梓炜道:“炮队这边准备好,只要伪明贼军的船只密集出现在河滩上,就开炮!”
 明军是早已经知道大唐新军的火炮能够打到差不多四百米远的河滩上,所以他们虽然也在河滩上修筑了一些防御工事,但是都是零零散散的修,而兵营更是修在了距离河边数百米远的地方,如此就能够有效避免大唐新军这边的火炮袭击了。
 但是明军如果想要渡江,他们总得把船只搬运到河滩上,甚至是直接放入到河水之中的,明军士兵也是要从军营里走出来,然后拥挤在河滩上登船的,而这个时候,他们将会成为炮兵队的靶子。
 密集的人群将会让炮兵队每一炮都不至于落空。
 唯一可惜的是,河滩上的土地过于松软,实心弹打过去后其动能会被松软的土地迅速吸收,大大减少了实心弹的杀伤力。
 谢梓炜此时也是道:“臣遵旨,只要伪明贼军一踏上河滩之地,我炮兵队就会六炮齐发!”
 谢梓炜的炮兵队如今拥有一门八百斤五门五百斤的火炮,八百斤的哪门意大利炮就不用说了,威力相当强悍。
 就算是五百斤的小炮,实际上它也不小,只是比那门意大利炮小一些而已,其最远的有效射程也能够达到四百米左右。
 这个距离,已经足以有效杀伤东岸的河滩地带了。
 这两种火炮,其实除了重量不一样,构造基本一致,你可以简单的认为五百斤的火炮就是八百斤火炮的缩小版。
 由于是同样款式的火炮,这重量和体型都缩小了,其威力自然也就相对的缩小了一些,不过缩短了百米的有效射程并不放在这种小炮澜江防御战上的实际效能。
 果然,和预料的一样,明军他们在当天晚上就是趁着黑夜的掩护开始往河滩上搬运小船木筏等渡江工具了。
 此时,谢梓炜的炮兵们也是第一时间进行开火!
 这也算是大唐新军的第一次夜间实战炮击,不过之前他们也是在大晚上打过几炮,一是用来吓唬吓唬明军,顺带着看能不能打中几个人,第二个嘛,也是为了训练。
 加之他们在这个鬼地方都已经待了三个多月了,不说东岸的每一寸土地他们都熟悉,但是至少东岸的那几百米河滩之地,他们绝对是了如指掌,不提上一次的澜江之战,就是过去三个月里,他们一看见有数量比较多的明军在河滩上出现,就会打上那么一炮。
 有时候看见明军的将领到江边视察之类的,也会打上那么几炮,看能不能蒙中一个明军大官。
 虽然过去三个月的战果屈指可数,更没打中什么大官,但是这炮打得过了,自然也就成老司机了,如今谢梓炜他们对那边的地形相当熟悉,哪怕是黑暗中,都知道该怎么调整炮位,然后开炮。
 随着隆隆炮声响起,这澜江上的夜晚又是变的热闹了起来。
 西岸这边,大唐新军修筑的胸墙上的六座炮位不时的腾起一团橘红色的火光,随着火光闪现,隆隆炮声也是随之传遍了方圆数里的澜江江面。
 此时河对岸的河滩上,一个个黑不溜秋的实心铁球就会从黑夜中闪现,然后砸在河滩的土地上。
 炮弹挑起又落下,击穿了刚被送上来的木筏,让这些明军打造的木筏四分五裂,木屑横飞。
 有些炮弹则是击中了搬运这些船只、木筏的明军士兵,这被实心球炮弹打中的明军士兵,多数都是一声不吭当场身亡,因为这么大一个实心铁球高速撞到人的身上,整个人都能被撞的粉碎。
 那些没当场死亡的就是一些被击中了四肢的人,但是他们顶多也就是多惨叫几声,因为他们的四肢大多已经是被炮弹带着飞走了,断手断腿的他们很快就会因为失血过多而死亡。
 不过虽然隆隆炮声中惨叫声不断的传出来,然而明军运输渡江工具到河边的举动却是没有停止,反而是加快了进度。
 也是,谢梓炜的炮兵队虽然很卖力的不断开炮,但是这三百多米的距离也是有点远了,不可能说做到指哪打哪。
 而且很重要的是,现在是晚上,河对岸的明军也没傻乎乎的点着大量的火把搬运渡江工具,他们只点燃了少数火把,借着微弱的火光搬运着。
 而这些微弱的火光隔了几百米后,江对岸的炮兵们也就看不太清楚了,只能是依稀看见一些人影吗,根本无法把炮弹打向有密集明军的地方,如此自然也就降低了炮弹的杀伤力。
 毕竟这种实心炮弹,得直接命中敌军了,才能够造成杀伤效果,不然的话,就算是这个炮弹从明军的身旁几厘米之外飞过去,都是没有任何用的。
 如此也就代表着,要想取得良好的杀伤效果,就得往人堆里打,如果是敌军散的很快,那么实心炮弹的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