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3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领不经过系统的学习是带不了大唐王师的部队的。
 而文官上,其实李轩也不认为非得要用这些明王朝的高级官员,一步步考进士出身的官员不见得就比现在大唐王朝下的那些只有普通文化的官员能干得更好。
 当官嘛,学识一般般就行了,主要是要政治嗅觉要灵敏,不客气的说,随便让只狗去当官,都能比一大票明王朝的官员干的更好,至少狗不会贪污!
 所以有时候骂一个官员为狗官其实是不恰当的,因为这会侮辱了狗!
 所以李轩对明王朝的降官,所看重的重来都不是他们的个人能力,而是他们的政治影响力。
 如果有几个明王朝的高级官员反正投诚自己,并公开进行呼吁的话,所造成的政治影响力将会是巨大的,将会动摇更多人的抵抗之心,他们会想,那些大人们都投诚伪唐贼军了,自己为什么还要抵抗?
 自己是不是也能够和这些大人们一样投诚呢?
 说不准还能够捞到高官厚禄爵位呢!
 而攻破梧州城后,大唐王师对这些降官们的处理方式也是和以往一样,尽可能的让他们反正,不过即便是这样,真正愿意投诚的人还是不多。
 如今出现在沈希仪面前的这几个人,除了一个是负责看守这些高级战俘的近卫军上尉外,其他几个都是明军的降官,有文有武。
 其中一个还是广西都指挥佥事钟广俊,此人在城破之时曾经一度率领残兵凭借两广总督府进行顽抗,而且还是给大唐王师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两广总督府就是这么被打成废墟的。
 后来因为死伤惨重,而且大唐王师也是投入了重兵进行进攻,他才被迫无奈率领了近千残兵投降。
 因为此人在战斗中打的不错,也是引起了部分大唐王师高级将领们的注意,同时也是以为此人乃是广西都指挥佥事,政治影响力极大,乃是明王朝里正儿八经的高级将领了,以至于等他投降后,李轩都是亲自见了他并招揽之。
 一开始他还是扭扭捏捏的不肯答应,但是在知道梧州城内的一家老小都还在城内,并已经是被控制了起来后,加之李轩给的条件还算不错,答应他投诚后会给予他三千降兵统帅,如果不愿意带兵了,那么就去兵部任职,当然了,侍郎这种级别的高官是别指望了,但是他却是可以给他一个兵部的司长职务,也可以去枢密院去当一个高级作战顾问。
 后面的两个条件钟广俊自然是看不上的,兵部的实权职务他肯定接触不到的,而后面什么枢密院里的顾问,一听这词就知道是个虚职,倒是让他继续带兵这个条件值得考虑。
 三千降兵的话也不少了,至少足够自己在这个什么伪唐王朝里站稳脚跟了。
 家人的安危再加上李轩答应给他实际的统兵权力,所以后来还是没能忍住,最终接受了大唐王朝的招揽,穿上了大唐王朝的深蓝色军服,并担任了新编第七守备旅下面的第十四团长,授予陆军中校衔,按照大唐王师守备军的编制,一个守备团将近三千人,由此可见李轩是履行了承诺的。
 当然了,李轩肯给他一个守备团带,那也是因为钟广俊也是拿出了自己的投名状,亲自奔走劝说其他人也是一起投诚,效果相当好,在他的劝说下,一部分明军中高级官员都是表示愿意为大唐效忠。
 并且还亲笔书写了一封反正书信,信上自然是说伪明多么多么坏,大唐多么多么好,李轩更是万年不出的千古圣君,并号召广大军民投奔大唐王师,一旦来投荣福富贵不在话下!
 然后经过大唐王朝的渠道广布天下,这书信现在都流传到了肇庆去了。
 王越得知此事后,可是大发雷霆,因为钟广俊还是目前明王朝里投诚伪唐贼军级别最高的将领,他的投诚,这可是能够引发巨大轰动的,至少,当初提拔过、重用过钟广俊的人都会背上一个识人不明的黑锅。
 更恶劣的是,连堂堂都指挥佥事这样的高官都投诚了,还不得引起更多的人投诚啊!
 钟广俊如此识趣,李轩自然是不会违背自己的承诺,毕竟招揽钟广俊也是千金买马骨,优待此人的话,后续就会有更多的明军将领主动投降。
 能让更多的敌人主动投降而不是顽抗,仅仅是从这一点来说,钟广俊就值得李轩去拉拢。
 当然了,第七守备旅还没有编成,第十四守备团里的士兵们也都还在战俘营里,后续还得经过兵部募兵司的挑选,然后经过训练司的简单训练后,才会补充进入第七守备旅。
 因为自己的部队还只是空架子,所以这段时间里,钟广俊干的工作是另外一项,那就是劝说其他人也是反正,并加入大唐王朝,尤其是那些具有重大政治影响力的明王朝高级文武官员。
 而沈希仪,这个广东副总兵,就是他劝说的重要目标!
 不过他刚进门来呢,就听沈希仪冷哼一声道:“卿本佳人,奈何为贼!”
 听到这话,钟广俊脸色就是有些不自然了,饶是他已经是写了广布天下的书信,天下人都知道他已经背叛了明朝,然后投身贼军了,但是被人当面这么说出来还是脸上有些挂不住。
 不过即便如此,他也是没有做出了是动怒的反应,他今天来是劝说沈希仪也投诚大唐王师的,只要能够成功,自己这功劳可就大了。
 因为沈希仪可是广东副总兵,这级别可比他钟广俊高!
 如果说钟广俊的投诚顶多就是在两广地区造成震动的话,那么沈希仪一旦投诚了,那么绝对会是一件轰动全国的大事,甚至足以把京师里的大人们的下巴都给惊掉!
 堂堂一个大明副总兵,竟然投贼了?这说出去估计都没人会相信!
 但是今天钟广俊来劝说沈希仪的时候,效果却是不太好,哪怕是旁边有个来充当白脸的人说,大唐王朝已经是攻克了贵县,沈家一家老小尽数被软禁的时候,沈希仪依旧不为所动。
 所以钟广俊他们是做了个无用之功,等李轩得知此事后,也是感到有些失望。
 如果沈希仪也投诚的话,那么政治影响力就大的多了,但是他不愿意,他也是没有什么好办法,毕竟李轩要都不仅仅是俘虏,要的是他自愿加入,并为大唐王朝呐喊,他要是不愿意这么干的话,自己顶多就是和以往一样,伪造他的文书进行宣传了。
 但是这年头的人也不傻,前头李轩干过这么几次后,后来外头就没什么人信了,当事人不公开露面并宣扬大唐王朝有多么好,伪明多么坏,是很难让人相信他们已经真心投诚伪唐了。
 所以李轩干脆也就不搭理了,反正不肯投诚大唐王朝的降官多了去,也不多他这么一个。
 所以李轩亲自下旨,把这个沈希仪和其他死活不肯投诚的中高级降官们关押在一起,这些人杀了话,传出去以后也就没多少人会率军投降了,毕竟不是每一个投降的人都是奔着反正,然后为大唐效力而来的,他们很有可能是为了保住部下的性命,保住自己的性命而已,但是也只限于此了,让他们直接为大唐效力是不太可能的事。
 这也是为什么抓获的中高级官员这么多,但是却没有几个人愿意主动反正的缘故,同样也是钟广俊能够受到优待的缘故。
 这些降官们不能杀也不能用,所以都是先看押起来,继续以战俘的身份待在战俘营里,至于以后怎么处理以后再说。
  当然了,他们也有可能等到朝廷反攻回梧州的那一天,只是到时候看到这些降官们,明王朝会不会第一时间杀了这些降贼的官员。
 降贼虽然比投贼的罪名轻了那么一点,但是也绝对好不到那里去,对于大明王朝来说,都是属于要严肃处理的,要不然的话,以后岂不是人人都有样学样,战事不利立马就投降了?
 放下沈希仪,李轩又是看起了兵部送上来的梧州俘虏的处理报告,看过报告后他终于是面带微笑,相对比死硬无比的降官,尤其是中高级降官,他还是喜欢那些普通士兵战俘,这不,按照兵部那边的说法,初步结果来看,这一批两万多的战俘的处理工作还是非常顺利的,愿意反正为大唐效力的降兵有可能超过预期!
第五百二十九章 从不退缩的税务稽查队
 对于明王朝里的官员来说,他们对于投诚大唐王朝有着诸多的顾忌,这不仅仅是传统的忠君思想在道德层面束缚着他们,更重要的是,一旦他们投贼了,他们的家族乃是师友们都是会受到牵连的。
 这种情况在文官之中尤为明显,所以到目前为止,尽管也有很多明军高级官员,甚至都有着钟广俊这样的都指挥佥事投诚大唐王朝了,但是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大多是武将。
 而文官,尤其是正儿八经进士出身的文官只是极少数那么几个,而且也只局限在中低级官员上。
 俘虏的倒是有一些,但是这些人大多都是又臭又硬的老顽固,虽然怕死不敢自杀,但是依旧没胆子投贼。
 如果说李轩拿着刀枪逼着他们反正的话,倒是可以,但是这也没什么必要,李轩既然都不太重视他们当官的才能,同时他们的官位低,也没有什么重要的政治影响力,所以强迫他们投诚也是意义不大。
 但是如果是一省布政使乃至巡抚这样的高级文官的话,恐怕李轩会想尽办法让他们投诚了,威迫利诱等手段都会用上的。
 可惜的是,到目前为止,大唐王朝依旧没能俘虏这种高级官员,尸体倒是收获了好几具,不过尸体又没什么鸟用,这宣传出去反而成就了这些自杀高官的忠义清名。
 降官们不好搞,不过普通士兵就好搞多了,反正对于这些普通士兵而言,都是当兵吃粮,给朱家王朝卖命是卖命,给李家王朝卖命同样是卖命啊!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是卫所兵,而卫所兵基本都是屯田兵,也就是说他们的家人都在贵州或者是两广地区,投贼的话不用担心家人被明王朝迫害。
 即便是这些士兵的家人还在明王朝控制区内,他们的家人安全也是能够得到保障的,明王朝就算在发疯,也不可能说屠尽这些投贼士兵的家人啊,那可不是几千几万人,而是超过十万甚至更多人呢。
 再说了,明王朝也是没办法判断出来谁是战死了,谁是投贼了啊!
 出了上面这两个条件外,还有伪唐贼军给出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承诺只要反正加入守备军为大唐效力,那么保证一天三顿,至少保证两顿是干饭,虽然说还是粗粮,但是绝对能够填饱肚子。
 同时还有饷银可以拿,虽然饷银不多,但是多少也能够给家里补贴一些!
 此外更是说,如果有一技之长,如骑兵、炮手、弓箭手、刀盾手等,并且经过了选拨后还能加入大唐王师的正规军,而大唐王朝正规军的待遇那可是没的说。
 伙食就两个字:管饱!只要你吃得下随便吃,而且都还是上等的白米饭,隔个三五天还能吃顿肉打打牙祭。
 光光是这个伙食,就已经足以引得无数明军降兵流口水了,这个伙食标准不客气的说,已经是超越了当代小地主的平均水平!
 换句话说,即便是那些乡下的小地主们,吃的还不如大唐王师的正规军士兵呢。
 对于这些的伙食标准,这些明军降兵们表示只有一个字:服!
 即便是明王朝那边的官员们听说了伪唐贼军的伙食标准,大多也是认为伪唐贼军吹牛,少数几个知道这是真的,但是也纳闷,这伪唐贼军的脑子都秀逗了,干嘛要给那些士卒们吃这么好啊,随便给点吃的饿不死就行了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