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5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不然的话,他们就只能灰溜溜的退兵,然后回防武昌了!
 衡阳明军完蛋了,而眼看着长沙也是要守不住了,张岳不急也是不行了!
 但是奈何,伪唐贼军的第六步兵师拼死死守,愣是当中了明军的多次总攻!
 截止到一月二十日,江西明军已经是在南昌城下死伤不下五千之数,然而他们依旧没有登上城头!
 于此同时,长沙那边也是终于迎来了大唐王师的围攻!
 其实大唐王师早在元宵节就已经是抵达了长沙城外,不过当时抵达城外的只有从岳州南下的第二军之第五步兵师、第五混成团等部队。
 单单凭借这些部队就想要拿下被明军经营了两年之久,打造的几乎跟铁通一样的长沙,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就算是能够拿下,但是第二军估计也会死伤惨重。
 所以第二军抵达南昌后,并没有发起进攻,只是驻扎在长沙的西北方向!
 李春景要等待着第一军主力的抵达!
 而第一军主力因为要追击衡阳明军,所以来长沙的时间是被拖延了许久,原本约定是元宵节期间汇合的,但是等到二十日的时候,第一军的主力部队都还没有到呢。
 最先来的乃是嫡属于第一军的第一步兵师一个团,由第一步兵师的新任师长陈科桥少将亲自带队。
 陈科桥陆军少将,原本是第三步兵师师长、第四军军长,但是在整编过程中,第四军被直接裁撤,他也就变成了单纯的第三步兵师师长了。
 不过为了弥补他,当郝柏年担任整编好的第一军军长后,陈科桥也是接任第一步兵师师长。
 虽然还是师长,但是第一步兵师师长这个位置,是第三步兵师的师长所不能相提并论的。
 陈科桥率领第一步兵师的先头部队抵达长沙后,自然是不可能慌慌张张的投入进攻了,而是安顿好部队后,就是去见李春景了。
 李春景见到陈科桥的时候,哈哈一笑:“陈老弟,这一次你们可是打了一个打胜仗的,三万多敌军主力,就这么干净利落的打掉了!”
 陈科桥道:“这没什么,这都是郝军长的功劳,我不过是跟在后头听命行事而已,倒是李军长,这一连串的战略机动,可谓是精妙无比,如果不是李军长牵制了敌军的注意力,造成了敌军的战略劣势,恐怕现在那些敌军都还躲在衡阳里不出来呢!”
 李春景又是哈哈一笑:“我也就是带着部队溜达了一圈而已,算不得什么!”
 李春景虽然说的简单,但是陈科桥却是知道,带着三万主力部队以及四万民夫在明军的眼皮子底下连续机动数百公里,可不是这么容易的事,更难得的是,只是通过这么一番机动,就是彻底改变了双方的战略态势,让明军的劣势尽显。
 并且让大唐王朝得到了彻底攻克衡阳、长沙的机会!
 这种事,他陈科桥自问是办不到的。
 就算是想到了这种战术,他也不敢干,因为这样太过冒险,一个搞不好就会死在‘溜达’的路上了。
 陈科桥早年长期在郝柏年麾下作战,战术风格上也是受到了郝柏年的极大影响,指挥作战比较稳重谨慎,绝对不打没有把握的仗。
 这换成了他来当这个第二军军长的话,说实话陈科桥是没有把握和李春景那样,敢在明军主力的眼皮子底下就来一个奔袭岳州的。
 这两人客套了一番后,李春景就是问起郝柏年那样的情况来:“郝兄怎么样了,什么时候能到啊?”
 李春景自然是不关心郝柏年个人的情况,他关心的是第一军主力什么时候能够到。
 要知道,能不能拿下长沙,可不能靠他的第二军,还得加上一个第一军呢。
 而且他的第二军这一路上虽然没怎么打仗,只打了一场岳州攻坚战,但是粮草的消耗相当大,就食于敌也不是那么好解决的,如今的他就等着第一军带来大量后勤补给物资呢。
 陈科桥当即道:“郝军长一切安好,我们结束了和衡阳敌军的作战后,部队需要进行休整,而且还抓获了上万人的俘虏,这上万人俘虏都是督标和练军,倒也不好直接缴械放了,处理他们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等处理好了俘虏和接受了新的补给物资后,我们的主力部队才重新北上,这会也不远了,明天就会有部队陆续抵达,后天重炮和辎重部队也能够到了!”
 “哦,怎么这么久啊,衡阳那边不是拿了下来吗,怎么没用河运啊?”李春景说这话的时候,略微的皱眉。
 这第一军来的太慢了,这后续攻打长沙恐怕也要拖延太长的时间了,而在湖广这边拖得太久,恐怕南昌那边就真的危险了。
 也许是看到了李春景的皱眉,陈科桥当即道:“衡阳虽然拿下来了,海军那边也能够掌控湘江的巷道了,但是衡阳一路到沈家渡口的船只都被程洪安那厮给一把火烧了,如此即便是掌控了湘江航道,但是这一时半会的也无船可用啊!”
 听到这么说,李春景才是略微点头,随后又是继续和陈科桥聊了起来,这聊的自然是不久前的那场和衡阳敌军战役。
 要知道,这可是到目前为止,大唐王朝和明军之间,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排队枪毙战斗,其意义相当重大,大唐陆军自然是反复研究这一次的战例,然后从中吸取教训,改进缺点,发挥优点了。
 这聊了许久后,才是散去,然后各自忙去了。
 他们还得忙为进攻长沙而做准备的,炮兵阵地需要提前架设好,攻城所用的器械也是需要提前准备好,诸多准备工作是相当复杂的。
 两天后,郝柏年率领第一军主力部队抵达长沙,并在次日就是展开了对长沙正是围攻。
 而如果不想付出巨大的伤亡,用性命去填平长沙城防的话,这攻城自然是急不来的,得慢慢的磨,至少,得先用重型榴弹炮和城头上明军炮兵阵地轮上一遍啊!
 长沙围攻战,是一天两天看不到结果的,而南昌那边虽然守的比较艰苦,但是明军要彻底击溃第六步兵师夺取南昌,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北边的战事,从表面上来看似乎停滞了下来,但是谁都知道,这种停滞是不会持续多久的,一旦长沙城破或者是南昌城破,都将会重新掀起一片腥风血雨!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唐王朝也终于是迎来了继承人!
 而且一来还不是一个,而是两个!
 正月下旬,叶氏淑妃、王氏德嫔,先后为李轩诞下皇子,这两位皇子的出生时间,只差了一天而已!
 当两位皇子顺利出生后,大唐君臣是一片欢呼,白太后更是连续多日都是见人就笑。
 然而在这样的一片欢呼声中,董芸芸‘失手’打碎了多个花瓶,后宫里的其他嫔妃们,大多也是表面上喜悦无比,暗地里咒骂叶氏、王氏这两个贱人,同时跪拜漫天神佛,祈祷着这两个皇子早日死去!
第七百四十三章 最是无情帝王家
 大唐皇宫里,因为两位小皇子的连续出生,从而是沉浸在了一片喜庆的海洋当中!
 而李轩更是颇为高兴,当即宣布为两位皇子积福,特大赦天下!
 大赦天下的消息传出来后,一群大臣们自然是纷纷上表,说天子真乃万年来少有的仁君,此仁政将会汇集苍生!
 不过但凡是和国家大政扯上关系的事情,就绝对不可能是简单的事,表面上看李轩大赦天下乃是为了两位皇子积福,但是里面还有更加深层次的原因。
 而这,从大赦天下的人群就可以看的出来了。
 获得特赦的人群大体上有四类人,首先第一类是明军俘虏,前后数年作战,大唐王师俘虏的明军数量众多,早期大多被改编为守备军,后来守备军撤编之后,其中的大部分明军俘虏则是被编入屯垦团,还有部分是继续待在战俘营里充当矿工等,然后还有部分明军的中高级将领、官员们则是被编入特殊的战俘营单独关押劳动。
 而获得特赦的明军俘虏,并不包括中高级将领、官员们,而是屯垦团、战俘营里的普通明军士兵俘虏!
 这些明军俘虏数量众多,前后已经是达到了十多万人的规模,这么多人可都是男性劳动力啊,老是让他们屯垦也不是个事,毕竟人家也是有着一家老小的,而且随着大唐王师拿下湖广、江西大部分地区后,其中很多士兵的家就是变成了大唐辖区。
 所以在大唐辖区内的普通明军士兵战俘,将会在这一次大赦天下中获得释放,准许他们归家。
 第二类人,则是相当多一部分因为抗税的原因从而被逮捕的人群,因为大唐王朝执行的是非常严苛的税收制度,稍微偷税漏税立马就逮捕了,而情节严重一些的就会抄家灭族,而在乱世用重典的原则上,其实也是不可避免的冤枉了不少人,或者是情节非常轻微的都是被治了罪,对此其实外界有着非常大的怨气,批判声非常大。
 这一次接着这一次的机会,也是把那些情节轻微、危害性不大的抗税人群释放。
 第三类人,则是社会危害性不大的普通犯罪分子,不过伤人、杀人、强和谐等性质恶劣,对社会危害极大的犯罪分子不在此列。
 第四类人,则是前明官员、士绅的家属,大唐王朝进军的过程中,俘虏、逮捕了大量不肯合作的前明官员、士绅地主、商人等,而且一般都是直接抄家,抄家的过程中,会连同逮捕这些官员、士绅们的家属,其中不乏女眷、旁支子弟、甚至家奴等,这一类人也是属于特赦的范畴。
 这一次的大赦天下,原则就是释放无关紧要,危害性不大的人群,但是对于危害性比较大的人群,依旧是不在特赦之列。
 接着皇子出生的机会玩特赦,除了把这些数量众多的战俘、罪犯释放,充实社会劳动力缺口外,也是借这一次的机会向外界表达,李轩是个仁君!
 有时候名声这种东西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对皇帝而言!
 大赦天下的事情,自然会有下方的官员们去处理,而李轩自己,则是筹备着给自己的两个儿子取名字了。
 这皇子和普通人是不太一样,不能随便取名字,首先为了避免民间的人士大量因为避讳而改名,这常用字都是能避免就避免的,使用生僻字要方便一些。
 要不然的话,以后这个皇子一旦登基为帝了,满天下一群人就得因为避免而改名,要么就是登基之前改名了,但是同时也不能太生僻了,总得要人认得出这名字来啊!
 这种事情就是发现在李轩自己身上,大唐崛起之后,虽然李轩不在乎这些,但是依旧有无数人为了避讳而主动改名,把名字里的轩字去掉或者替换为其他字。
 所以李轩干脆是提前避免了这种麻烦,直接给自己的长子,叶氏淑妃所生的大皇子取名为李欻(xu第一声),王氏德嫔所生的二皇子,取名为李瀸(jian第一声)。
 这两位皇子出生之后,一开始,分别是由叶氏、王氏自己带,但是没两天,柳八苟就是连同了其他七名御书房值班大臣,十三名御书房行走大臣,联名上折,请求陛下为两位皇子选择奶妈,以便照料这两位皇子。
 一开始,李轩还是没有反应过来,找奶妈?有点奇怪啊,叶氏和王氏虽然经过了生产,但是身体也没有虚弱到带不了孩子的地步,而且更加关键是,这两位妃子的身边也是各有奶妈的,何必要再另外找奶妈呢?
 但是很快,李轩就是反应了过来!
 他们上的这道折子,其背后的含义远远没有着简单,而是为了防止后宫干政!
 李轩想了想后,就是在折子上批阅:“知道了”
 当天,李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