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7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前,他们已经是干掉了督标左军,现在,轮到督标中军了。
 但是这事说起来挺大的,但是西南战役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当督标左军覆灭以后,其实督标中军的完蛋就是个时间问题,李轩来武昌,也不是为了激励军心士气,搞破釜沉舟,说什么朕就在你们身后,你们败了朕就会死翘翘之类的话。
 他来汉阳,只是为了见证督标的完蛋而已,顺便再来装一个逼:你们瞧,朕又亲自率领大军干掉一支军队了,多牛逼啊!
 所以西行路上,他淡定的很,大部分时间都不是放在处理军务上,因为现在的军务已经没什么需要他亲自关注的了,枢密院各部已经是完全承担了西南战役的各项事务,指挥的有条有序,不需要李轩太过操心。
 所以西进的路上,李轩把更多的时间都是花在了各种政务的处理上,每一天都是需要批阅不少的奏章。
 别以为李轩出来亲征就不用批阅奏章了,实际上还是和以往一样,只不过批阅的奏折数量上会少一些。
 每一天,大量的奏折都会从金陵城送出来,根据重要和紧急程度不等,安排五百里加急,或者三百里加急,又或者是普通公文的速度,一路往西传递,最后送到李轩的手中。
 所以哪怕是距离金陵城很远,但是李轩依旧是牢牢掌控着大唐王朝的军政大权!
 这一天,李轩又是收到了来自金陵城的报告,而且还是陈立夫案件的报告,只不过这份报告并不是翰统送来的,而是督察院送来的。
 督察院送来的陈立夫案件报告,详细说了陈立夫一案,最后督察院在巡警部的协助下,查明陈立夫是被查明的,并没有克扣税款,也没有贪污受贿,而几个栽赃陈立夫的人也是被揪了出来,有前任江北道税局厅的厅长,然后巡查处的其中一个副处长,另外还有江南道的苏州府知府,督查云内部也有少数几个害群之马。
 他们供认因为不满陈立夫,所以才是联手策划了这一次陈立夫的案件,想要把陈立夫除掉!
 对于督察院的调查报告,李轩看罢后就是扔了!
 督察院的调查报告中规中矩,还给了陈立夫清白,也是把幕后的黑手给找了出来,但是李轩却是知道,这事远远没有督察院调查的这么简单。
 陈立夫案件,某种程度上应该算是大唐王朝里,第一次大规模的政治派系的斗争,连侍郎、尚书级别的人都是有所参与,要不然的话,能够搞沸沸扬扬,最后都惊动到李轩这里来?
 而这,才是李轩关注此案的重点所在!
 这些人为了各自的利益,集合在一起,然后在陈立夫此案上进行角力,这斗完了,就给李轩送一份调查报告?
 想得美!
 既然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相互勾结,玩什么朋党,就要有被清洗的觉悟。
 只不过现在李轩还不着急,他还在等翰统的调查报告,而且就算是要整顿朋党,也不可能是现在,如今他率领大军出征在外,直接对部堂高官动手,容易引出来不必要的麻烦。
 要处理,也要等他回去之后,而且处理方式也得变通一些,直接搞的朋党的名义去处理,那样不好,很容易就会让人以为他是朱元璋第二。
 认为他统一了华夏后,就是开始杀功臣了!
 即便是处理,李轩也不会以朋党的名义,而是会以其他的名义,其他的方式。
 他是大唐皇帝,想要处理几个高官那还不简单,一句话的事!
 同时,他也不能搞的太过,毕竟李轩自己也知道,有党派,有山头这种是是任何一个政权里都无法避免的,而李轩也没打算彻底的进行清理,他要做的是把这种事要掌控在自己手中,你们臣子要相互斗可以,但是绝对不能为了谋私利,更加不能影响到帝国的发展,更加不能影响到皇权。
 你们要争斗,只能是在朕划出来的框架里斗!
 比如说,每次预算会议的时候,各部门都会进行争夺,甚至把嘴仗打到李轩这边来,御前预算会议的时候,各部门的人翻脸那也是很正常的事,但是李轩却是觉得无所谓,因为这是部门之间的斗争,他们是为了公事而斗,哪怕是斗的再厉害,李轩也不会进行插手。
 但是玩阴谋,为了私利进行党争,李轩就很烦反感了。
 总之这个事,处理起来需要一个度,李轩最后怎么处理,还需要看到翰统的调查报告后再决定。
 陈立夫案件这事说对于下面的臣子来说兴许很重要,不过对于李轩来说,也只是小事而已,对此事的关注,还没有他对移民屯垦关注呢。
 眼看着大唐王朝就要把湖北彻底拿下了,而等拿下了湖北之后,那么整个湖广地区都是落入了大唐之手,至少大唐王朝就能够真正的开始组织大量的移民来到湖广屯垦,彻底把湖广开发出来,成为华夏的粮仓!
 此外,两广地区的屯垦也是李轩相当关注的,两广目前的人口太少了,加起来也就千万人口而已,而很多地区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比如说广西的几个小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区,这些可都是肥沃无比的土地,再加上地处南方,雨水众多,阳光充足,种水稻的话,一年两季那是轻轻松松的,甚至部分地区都是可以做到一年三季。
 更重要的是,两广地区因为地处南方,所以在历朝历代里,其开发都是比较少的,是属于典型的人少地多。
 虽然说目前两广地区,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工商业已经算是比较发达了,但是这还是不够,而农业部分更是需要大力发展。
 对于现在的大唐王朝来说,没有什么比充足的粮食更重要了。
 但是移民,哪怕是国内移民,却也不是这么容易的事,农部移民屯垦司已经是不止一次打报告说,移民屯垦工作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第九百七十九章 坚持移民一百年不动摇!
 移民屯垦司所遇到的麻烦不是一个两个,而是非常多,首先是资金的问题,虽然说李轩已经是制定了未来数年里,总额达到了一千万两银子的庞大财政预算,用来专门扶持移民屯垦工作。
 但是这些银子看上去很多,但实际上还是不够的。
 你想啊,移民屯垦司的移民计划,可不是几千几万人,而是一个规模超过百万人,甚至更多人的庞大移民计划,要不然的话,李轩干嘛要准备一千万啊!
 他既然花了一千万,就要看到巨大的成果!
 这平均算下来的话,一个移民所能够得到的财政补贴,实际上也就是几两银子了!
 然后,你别以为这些银子都会直接发放到移民手中,哪有这么好的事了,实际上这一千万两银子,相当多一部分都会用来购置土地安置移民、给新移民修筑简单的安置房屋,给他们准备前期的口粮、准备农具、耕牛、种子等东西。
 其中修筑房屋,准备口粮、农具、耕牛以及种子,还有部分路上的花销,这些可都是不在少数。
 相对而言,购置土地的花费就是只占据了极少数的一部分了。
 或许你还有疑问,为什么到荒山野林去屯垦了,还需要购置土地呢?
 要不然呢?
 这土地都是有主的,不买下来怎么安置移民啊?
 虽然用来安置移民的土地,清一色都会是荒地,但是这年头哪怕是荒山野林的土地,那都是有主人啊,如果没有归属某个私人名下,那么就是归属官府所有!
 目前,大唐王朝官府乃是大唐王朝最大的地主,他们接受了前明王朝里的所有宗室土地,大部分前明高官家族里的土地,官田等,使得了目前大唐王朝官府,拥有了目前大唐统治区内所有耕地的百分之三十左右。
 而荒地就更不用说了,清一色的官府所有!
 安置移民的荒地,看似是没有人烟的荒芜地带,但别以为这些荒地是无主,除了有明确私人所有权的土地外,其他的土地、湖泊、海洋、河流等一律为归属官府所有。
 所以哪怕你是跑到深山老林里,方圆千里一个人影都没有,然后你也不能说直接画个圈说这个地方是你的了!
 这地方是属于官府的!
 或者用更准确的描述就是,哪怕是你有着地契的土地,但这土地也不是你的,那么这土地是谁的?
 是圣天子啊!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别说你名下的土地了,就算是你本身,那都是属于天子的!
 在大唐修订的律法里,可是正儿八经的把这句话给写了进去,并借此,光明伟大,比太阳更伟大的圣天子向所有已知以及未知的所有土地以及人民宣称了所有权!
 兴许这么解释不太好理解,简单来说就是:哪怕是你想象出来,并不真实存在的土地,那都是属于圣天子的,那里的人民也是属于圣天子的臣民!
 当你理解了大唐王朝律法下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的含义后,那么就会理解为什么大唐王朝皇家出版社出版的大唐疆域图里,只有省界、地区界限,但是没有国界了,也就会知道为什么如今的大唐王朝各省之外的地区都是大片的留白了。
 因为你要是划定了国界,那基本是否定了这句话,你敢说什么欧洲、东南亚、美洲、非洲、乃至整个地球不是天子的?
 你要是敢这么认为,那就是等于否定天子的神圣性,这是绝大的政治错误,绝对无法容忍的。
 在这种大背‘景下,哪怕是那些荒山野林,也是属于官田,所以为了安置移民,是需要向官府花钱购买土地的。
 当然了,这个价钱是非常低廉的,根据规定,新移民可以在官方所有的荒地里,以象征性的几文钱的价格就能够购买到额定数量的荒地,而这些荒地还是移民屯垦司帮忙出钱。
 安置这么多的移民,所需要的土地众多,但是在这一方面的花费总数不会超过十万两银子。
 不过移民如此低价购置荒地,那是数量限制的,超过了数量限制的话,虽然也允许购买,但那就是需要按照正常市价来购置了。
 同时开垦这些荒地,也能够得到招垦令的税收优惠。
 土地的事好解决,但是耕牛以及农具和种子就是不好解决了,宣平六年,移民屯垦司得到的经费是一百二十万两银子,但是却是依旧远远不够,由于移民的规模过大,移民屯垦司方面甚至都无法做到让每一户移民都得到一间免费的房屋,而耕牛就更不用想了,甚至就连农具都是比较缺乏。
 不少移民到了地方后,虽然得到了官府直接免费分发的土地,而且数量也不算少,但是开荒的难度实在是太大了,在缺乏耕牛和优良金属农具的情况下,不少移民家庭是全家老少全家上阵,天天在田地里开荒,然而就这,还是难以开出太多的荒地里。
 开荒困难,这就意味着明年所收获的粮食不足,虽然对于这些移民有着前面三年免税的优惠,但即便是这样,头年他们开荒种出来的粮食,连他们自己吃都不够。
 除了自己、物资短缺外,移民屯垦司还上报了另外两项难题,一个是水土不服,移民在路上以及抵达目的地后,伤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从传统人多地少的中原地区,也就是皖北、河南、山东等地区迁往湖南的移民都还好一些,水土不服虽然也有,但是不至于太麻烦,但是迁移到两广地区的移民,就是很难适应当地的气候了,水土不服的同时,又因为移民普遍缺医少药,因此导致的伤亡率相当大。
 最后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故土难离!
 他们在招募移民的时候,很多人都不愿意离开家乡,前往千里甚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