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7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事,想要处理,还得等他回去金陵城才能处理!
第九百九十四章 大唐的精英教育
 对于大唐王朝而言,农民问题从始至终都是最为重要的,没有之一。
 哪怕是李轩已经是尽可能的推动工商业的发展,但是相对而言,李轩实际上更加关注农民问题。
 这个从两者的财政投入都是可以看的出来,表面上来看,大唐王朝给予了工商业众多的税收优惠,各种扶持数不胜数,但实际上大唐王朝在工商业的财政投入,却是远远没有在农业上的投入这么多。
 各种水利设施,移民屯垦等等,都是对农业的扶持,而且这种力度是非常大的。
 别的不说,国内移民屯垦的财政预算支持,就是高达千万两!!
 一个千万两,就足以证明了大唐王朝对于农业的重视。
 所以,任何关于农业,关于农民的问题,在大唐王朝里都是属于重大无比的问题!
 官田田租改革,同样如此!
 表面上来看,这只是把田租的征收方式进行变动,但是别小看这只是官田的田租问题,要知道,目前大唐王朝里,官田的数量是非常庞大的,目前官府所占据的耕田数量,占据了大唐控制区下所有耕地的百分之三十,官田的任何变革,都将会直接影响到几千万租种官田的百姓的生活,简介更会影响到全国所有人。
 此事影响过大,李轩对此保持非常谨慎的态度。
 所以对于这一次农部提上来的官田田租改革问题,他直接留中不发,他需要回到金陵城后,再针对此事召开专门的讨论会议。
 官田改革问题,被暂时搁浅了,但是更多的问题依旧等着李轩处理呢!
 二月中旬,慢慢沿着长江返回金陵城的圣驾一行,抵达安庆。
 停留该地的时候,李轩视察了安庆,并召见了皖北道以及皖南道的两道高级官员、听取他们的工作报告!
 在御前两道会议上,李轩重点询问了这两个地区的农业生产问题,同时也是重点问道了工商业的发展情况,并指出,要让两道的地方官员要利用好自身的优势,积极的发展民生,让百姓的日子过的更好。
 两天后,圣驾离开安庆,继续慢悠悠的东进!
 此时,金陵城内,已经是召开了宣平七年的会试,这一次会试的规模比以往要更大,一共录取了七百名进士科、六百名博士科的士子。
 总数一千三百名士子成功的踏上了官场,未来他们将会充实到中央各部或者,成为中低层官员的新生代力量。
 此外,这一次会试里,国子监一如既往的强势,这一年,国子监的文学院以及理学院,一共有四百余名学生参加会试,而考上的国子监学生,达到了三百五十余人,通过率相当的恐怖!
 此外,高等教育体系里的其他几家高等院校也是表现的非常抢眼,金陵大学有两百多名学生参加会试,中试者一百二十人。
 金陵师范、广州师范、松江师范等几所师范学校,其毕业生也是表现不俗,通过率都能够维持在百分之二十左右,本来这些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在经过一年学习毕业后,是需要担任老师若干年的。
 但是前期为了吸引人才报名,提高师范学校吸引力,尽快的增加师资力量,所以之前制定的条件都是比较宽松的,学生们可以自主选择。
 比如说免学费学生,毕业后就需要担任最少五年的老师,担任五年老师后,即可获得直接报考会试的资格,如果没有信心通过会试,也可以去报考国子监或者金陵大学,或者直接照比举人的身份,参加各省举办的官员考试,通过后即可在省级或以下地方衙门机构任职。
 同时也有收费的学生,毕业后则是不强制要求担任老师,但是依旧有报考会试、国子监大学、金陵大学的资格。
 而宣平七年的这一次春试,就是这几所师范学校的收费学生第一次参加会试!
 反正会试的时间要比国子监和金陵大学招生的时间要早一个月!
 假如落选了,那么再报考这两所大学呗,学几年后再去参加会试。
 而如今这几所师范学校的卓越成绩,几乎是吸引了全天下士子的关注!
 而读书人一心读书干嘛,不就是为了当官嘛!
 国子监大学和金陵大学牛逼,这个是以前大家都是人人知道的了,但让人很无奈的是,这两所大学招募学生,只招收举人功名者或者是预科学校毕业生,又或者干脆是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其他人想要报考都还这个资格呢。
 但是现在,他们却是看到了另外一个机会,那就是去报考师范!
 一时间,各地的师范学校也是迎来了报考的浪潮!
 贫寒子弟,他们往往会选择免费入学,然后担任三年老师,而家境富裕者,则是可以直接选择自费入学,但是自费入学,毕竟是少数人。
 为啥,因为学费贵啊!
 大唐王朝的教育费用,实际上并不低,而且基本没有免费教育这个词汇,至少极少数一部分的奖学金制度或者是委培制度。
 而免学费的师范生,实际上就是一种委培生!
 因为大唐王朝的教育制度,从本质上来说还是一种精英教育,哪怕是各县的小学,这种小学实际上并不负责最基础的启蒙教育,而且也不是学龄儿童都能进学,你想要进去读书,得考进去,得交学费!
 当然了,学业优秀的贫寒子弟,总是有优待的,奖学金就是为了学业优秀的贫寒子弟准备的,而且奖学金普遍设置的比较高,礼部明文规定,各学校根据各自的情况,必须出台奖学金制度,而原则上,免费入学的学生不得少于百分之五!
 而在金陵预科学校,他们就有个很出名的二三五制度,也就是在金陵预科学校百分之二十的人是免费入学的,百分之三十的学生是半费入学的,百分之五十的学生全费入学的。
 但是奖学金是怎么来的,地方财政支出?中央财政支出?别扯淡了,教育经费在大唐王朝里一直都是不怎么受重视。
 财政不给钱,学校也没钱,那怎么办?
 自然是让那些有钱学生们出啊!
 原理非常简单,如果培养十个学生需要支出一百两银子,那么就让其中三个学生出大概七两多银子,五个学生出十五两多,凑出一百两后,剩下的两个学生就能够免费了!
 换句话说,目前大唐王朝的学费制度,是让一部分家境富裕的自费学生来承担贫寒子弟的教育费用!
 如此也就导致了,自费学生的学费是比较昂贵的!
 想要不交学费,可以啊,你拼命学,成为那百分之二十的一份子,那么你就可以免费了。
 一切用成绩说话,相当的公平!
 然后兴许有人说了,人家有钱人的环境更好,学生更加容易出成绩,会被他们占据百分之二十的奖学金名额啊,那么贫寒子弟怎么办?应该限制奖学金的颁发条件之类的,比如得穷到一定程度才可以。
 但是人家努力学习,成绩好,就因为家里有钱就不能拿奖学金?扯淡!
 既然贫寒子弟穷,学习环境差,那就应该比他们更拼命的学啊,难不成还想让天上掉馅饼啊!
 百分之二十的奖学金名额,只是给贫寒子弟一个免费入学的机会而已,能不能抓住就得看他们自己了。
 要不然的话,干脆一刀切,全部交学费,这就够公平了,但是这样一来,所有的贫寒子弟,不管努力不努力都上不起学了!
 目前大唐的教育体系,可不是面对所有人的,甭管你有钱还是没钱,只要你是庸才就不行,大唐教育是给真正的精英准备的!
 造成这种原因的情况很简单,大唐王朝到处都需要用钱,而财政穷!
 想要在一个依旧以农业经济为核心支柱的封建王朝里,办什么普及教育,那是很扯淡的事,顶多就是等以后经济发展起来了,慢慢的降低基础教育的学费,办更多的官办学校。
 至于什么免费教育,还是等几百年以后吧!
 只是这样一来,整个大唐王朝里的教育费用,是走两个极端的,一方面学习好不用钱,另外一方面学习成绩稍微差一些就得需要昂贵学费。
 自费的话,如果是小学,普通的农民家庭咬咬牙也能支撑的起一个人的教育费用。
 中学的话,即便是小地主,小商人家庭也会觉得非常吃力了,因为中年的一年学费达到了十多两银子。
 而高更一级的预科,每年学费就是达到几十两银子,比如金陵预科学校,每年的学费四十五两银子,而普通从九品的科员或者巡警之类的,一年的薪资也就差不多这个数字而已。
 至于大学、国子监或者是金陵,费用更高,每年学费上百两银子。
 这些钱,对于士绅商人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那是非常高昂的。
 但是,这只局限于自费!
 实际上,免费入学的学生,目前已经是占到了百分之十五以上,还有百分之二十多,三十的学生是半费入学的。
 大唐王朝现在所办的师范学校,却是属于一个特例,因为只要入学前签订担任老师的契约,那么就可以免费入学,因此吸引了大量学生报考。
 当然了,你有钱也可以自费,但是学费基本和上国子监大学持平,一年下来得一百多两银子!
 毕竟当初大唐办师范学校,就不是为了培养官员,而是培养老师,你既然想要占用教育资源,然后不当老师还跑去当官,自然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而钱给足了,学习成绩尚可,师范学校也是来者不拒!
 因为如果没有这些自费学生,他们的师范学校也开不下去啊!
第九百九十五章 朕心甚慰
 之前的大唐各所预科学校,报考的学生还没有这么多,但是现在宣平七年的会试结果出来后,师范学校出身的学生也能够有百分之十几的通过率后,就是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尤其是自费学生!
 而自费学生多了,那么师范学校也就有资金招收更多的免费学生了,由此形成了一个良好循环。
 会试刚结束呢,各所师范学校就是迎来了报考潮!
 大量的学生,甭管是有钱学生还是贫寒子弟,都是纷纷过来报考,很多考上了预科学校,但是因为成绩只是中游,无法拿到奖学金的贫寒子弟,都是纷纷选择报考师范,然后签订三年老师契约。
 有钱学生的话,人家倒是不担心学费问题,但是很多人还是考不上预科学校啊,所以他们就会过来碰运气,上不了预科但是上师范那也是好的。
 等上了师范,到时候直接参加会试,或者再去报考国子监大学或者金陵大学。
 看到会试成功举办的奏折,李轩心情很不错,教育改革正在按照他制定的路线正在前进。
 而现在并没有人知道,李轩准备是两步走,若干年后彻底实行现代的教育体系,至于科举制度,他却是不准备废除,而是准备改革为后世的公务员制度。
 这两条路线,是齐头并进的,谁也离不开谁!
 按照李轩的规划,现在是一年改一点,但是若干年后,就会彻底的施行公务员制度,把科举变成公务员考试,会试变成国考,乡试变成省考。
 而各级学校也是广泛开办!
 等到那个时候,整个大唐王朝才是真正建立起来完善的教育以及公务员制度,而这对于后续整个帝国的发展,好处是巨大的。
 所以看罢会试结果,又是接到报告说各地学子踊跃报考各地师范的时候,李轩给礼部下达了最新的指示,迅速的扩大各地师范的招生规模,同时争取今年再开办若干所师范学校,增加师范学生的数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