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7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些时候,辽东半岛传来战报,说是辽东暂编团通过发动登陆,直接闪击金州卫城,最后攻克该城,但是这事,也只是让李轩多看了辽东半岛的地图一眼而已,然后就没有继续关注了。
 近期内,他关注的也就只有四川那边的战事了!
 时间进入五月份后,在湖广作战的大唐陆军各部基本上都已经是结束了战事,第一军和第二军以及第五军联手,横扫了长江以北的湖广地区,陆续攻占安陆州、荆州府剩余地区,德安府、襄阳府等地区。
 随后,第五军开始继续北上,然后进入陕西地区,杀入了汉中府。
 第一军和第二军,屯兵于巴东之东,为入川进行最后的准备!
 即便是第四步兵师那边也是传来了好消息,经过了多月苦战后,第四步兵师在今年发动的新一轮攻势里,终于是攻克了大理,虽然没能全歼沐王所部,但是也是重创了该部。
 沐王所部带着数千残兵狼狈而逃,最后逃窜进入了缅甸地区,第四步兵师递上报告就是为了请示,这要不要继续追下去,再追的话,可就进入缅甸的地盘了!
第一千零九章 要这么多银子干嘛?
 当李轩接到第四步兵师那边的报告后,略微考虑一番就是下达了旨意,让第四步兵师继续追击,但是要注意节奏,在避免引起缅甸那边的土司们激烈反抗的前提下,肃清沐王残兵,嗯,顺手再占领一些地盘。
 这话的意思就是,让第四步兵师有便宜可占就占,但是占不了也不强求。
 云南乃至更南方的缅甸方向的战事,毕竟并不是目前大唐王朝的主要战略方向,慢慢来,不着急,先把云南给彻底消化了再说。
 虽然说经过了明王朝一百多年的统治,但是云南地区的土司依旧众多,汉化程度还是不算太高,下一步李轩的打算是对该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汉化,效仿之前在贵州的改土归流政策,把这一地区彻底纳入中央统治,大量移民,进行汉化。
 云南方向的事情,不算重点,重点还是四川那边!
 李轩针对入川一事,和陆军和海军那边都是进行了几次会议,听取了将领们的报告,而和李轩自己所预料的一样,将领们对入川一事表现的比较自信。
 毕竟准备入川的部队,就有三个军,总兵力超过十万呢,而且还有众多火炮助阵,就算是督标后军的战斗力再强,但是也不可能靠着区区几万人就能够挡得住大唐陆军入川的步伐。
 西南战事顺利,北方和鞑靼人签订了停战互市的协议,辽东那边双方也只是对峙,辽东惠王的明军是不可能打入山海关的,只要等大唐王朝腾出手来,收拾辽东也是分分钟的事。
 这一切,都是代表着大唐王朝的正在处于一种健康而快速的扩张道路上!
 所以李轩也是没有太过操心对外扩张的事,依旧是和工作的重心放在了内政事务上。
 五月中旬,李轩召开御前内阁会议,十几个尚书和二十几个各部侍郎们都是齐齐参与,而这一次的会议,商讨的问题就是一直悬而未决的官田改革问题。
 支持官田改革,和反对改革的双方在会议上,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而李轩依旧是老样子,坐在自己的龙椅上,看着这些臣子们在辩论,等到双方谁也说不服谁的时候,李轩才是最终做出裁决。
 官田改革一事,暂时搁置!
 官田的田租,依旧和以往一样,固定数额,而不是改成随着粮食产量的增加或者减产而进行变动。
 但是为了防止减产,租种官田的农民们破产,李轩也是再一次强调,倘若某些地区发生天灾的话,可以适当的免除该地区的官田田租。
 同时他也做出了另外一个决定,那就是加大以租代购的推进力度,因为目前大唐王朝持有的官田数量实在是太多了,虽然其中一部分,已经是施行了以租代购,但是整体比例还不到百分之二十,主要是在统治比较稳定的南方省份。
 李轩并不在乎这些土地是在官府手里,还是在私人手里,他只要从这里土地里收取到足够的税收,那么就行了。
 如今这些官田,严格上来说是不交税的,只不过是把官田的田租当成了农业税,直接上缴而已。
 不过虽然依旧施行固定田租的方式,李轩却是让税部那边准备出台一个减租政策。
 如今官田的租金比较高,农民的负担太大,同时目前大唐王朝的财政收入虽然紧张,但实际上已经不算少了,同时未来财政收入的主要增长动力是工商业,李轩认为可以适当的减轻一部分官田的田租,并且带动民间土地的田租降低。
 毕竟官田的数量非常庞大的,官田的田租降低了后,无地农民肯定是更加倾向于租种官田的,那些大地主们想要招募佃户种田的话,也需要相应的降低一部分的田租。
 尽管整体比例不可能太大,但是哪怕是几个百分点的降低,那都是好事。
 对于李轩的决定,不少支持官田改革的人虽然失望,但是也算是争取到了想要的一些东西,降低了田租总是好事。
 而对于反对改革的人来说也是好事,因为这样一来,就避免了大规模的动乱以及各种不可控的麻烦。
 真要改成按照实际收成征收田租,官府的力量根本就没有办法确保这一政策得到真正的施行,毕竟官府总不能真的派人守在每一块土地的田头上,监督实际产量并当场收取田租啊。
 把官田田租改革这事给糊弄了过去后,李轩随后几天连续处理了好几件的大事。
 比如说把海关司从税部里独立了出来,成立了海关总局,全权负责各地海关关税征收、缉私事务。
 把海关事务从税部里独立出来,这也是李轩对税部进行控制的一个重要举措,目前税部的权力太大了,以往的时候,是缺乏人才,而且为了办事方便,李轩几乎是把和钱有关的事都放在税部里,征税、海关,发放薪资,财政预算、金融监控等等事务都是嫡属于税部。
 而这样的税部显然是不正常的,李轩是打算逐步把税部进行拆分。
 把海关拆分出去,只是第一步而已,后来李轩会把金融监管、财政预算、薪资发放都是拆分出去,让税部回归为纯粹的征税部门。
 不过到时候即便是把诸多权力给拆分出去了,税部的权限依旧会是大唐王朝内阁下属各机构里最大的了,不为别的,就是因为它是征税的。
 毕竟李轩可没有撤销税务稽查队的打算,而且还打算把税务稽查队正规化,让税务稽查队成为一种税务警察。
 成立海关总局的时候,李轩顺便还对现在的海贸政策进行了一些小改动,改动不算大,主要是对部分进出口的物资进行关税调整。
 大幅度降低了各类原料的进口关税。
 但是却是对进口工业品制品提高了高关税,比如说从扶桑进口的刀、折扇,从洋人进口的枪炮等,甚至有商人从南洋佛郎机人控制的马六甲那边的造船厂里订购船只,这些,都是通通被提高了关税。
 出口方面,则是表现为两个极端,一个华夏的特殊的,而且近乎是独有的出口产品,比如丝绸以及生丝等相关产品则是略微提高了出口关税。
 因为这些东西都是独家产品,提高出口关税也是相当对提高价格,而提高价格了你该买还是得买,更何况,这些东西经过海路运输到欧洲去后,价格都翻好几倍了。
 华夏到欧洲的丝绸生意,其重点不是进货价是多少,而是能不能安全的运回去!
 而针对北方草原,茶、盐、铁等产品也是提高了出口关税。
 但是另外一些产品,却是大幅度降低了出口关税,那就是布匹、肥皂等轻工业制品!
 尤其是布匹,为了迅速的在其他地区打开市场,和当地的土著们自己的手工织布进行竞争,价格低廉是必须的。
 如今来自华夏的各种廉价的机制布,已经是开始广泛的进入东南亚各地、扶桑各地,甚至就连朝鲜都是涌入了大量的机制布匹,不知道造成了多少贫寒之家失去了手工织布的这项额外来源,进而造成当地经济动荡。
 机制布匹,在李轩看来,这不仅仅是大唐王朝用来敛财的战略产品,更是用来破坏外部土著国家经济,政局的战略武器!
 当初大唐王朝里的机制布刚出现的时候,江南地区的很多纺织作坊也是倒闭众多,织工动乱可不少,也就是后来大唐王朝占领了江南地区后,在当地建设了不少的纺织工厂,把当地的织工重新雇佣了起来,要不然的话,还不知道要造成多少的动荡呢。
 但是布匹是需要大量棉花作为原料的,而如今大唐王朝的棉花种植数量虽然以爆炸式的速度快速增长,但是依旧难以满足庞大的需求,并通过海运大量购入。
 如今很多阿拉伯、印度甚至是佛郎机人过来的贸易的时候,都是装着大半船棉花以及小半船银子或者金子过来贸易的!
 为啥不全带棉花?因为他们得留出船舱来装银子或者金子啊。
 没办法,虽然大唐需求的棉花多,但是棉花又不是什么昂贵物资,一整船也值不了多少钱,而他们需要购入的货物,却都是丝绸啊,瓷器啊,茶叶什么,这些东西可都不便宜,尤其是丝绸,那可是正儿八经的奢侈品。
 不带这么多现银现金过来,他们那什么购入丝绸啊?
 而有些聪明的商人,则是运输一些大唐王朝给的价格高,而且同样需求量大的商品,比如说硝石和硫磺,这两样东西,大唐王朝的官方长期求购,运来多少就要多少,而且价格还不低。
 同时香料也算是一种用来平衡贸易逆差的重要货物,但是如今大唐的商人们自己都是出海到南洋寻找香料运回国内呢,可不会给其他国家的商人们太多的机会。
 所以现在,大唐王朝和其他国家的贸易里,甭管是和扶桑、南洋土著的贸易还是和佛郎机人、西班牙人的贸易里,都是顺差,而且是规模非常大的顺差。
 每一次贸易,就有一堆白花花的银子进入银库,银库里的银子一天比一天多,皇家银行的银库都是建了一个又一个,一个比一个大!
 但是几年过去后,宣平七年五月下旬,税部金融司司长王浩门大人却是给李轩上了一个折子,折子上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们要那么多银子干嘛?
 王浩门大人在折子里说,银子不能吃不能用,除了作为首饰以及少量工业应用外,几乎没有实际使用价值。
 那些蛮夷们不断开挖银矿,然后拿银子来我们这里买走货真价实的各类产品,而我们只得到了一堆又一堆不能吃不能用的银子,想要花还花不出去,因为我们是贸易顺差!
 这样的话,问题来了:我们要这么多银子干嘛啊?
 ————
 (今天开始新一轮的爆发,每天三章万字更新,大家给点支持,让雨天我码字起来更加有劲!)
第一千零十章 黄金计价
 李轩看到这份折子的时候,也是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王浩门说的还只是银子这么多用来干嘛的问题,但是李轩却是从中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通货膨胀!
 如今的大唐王朝,虽然还是以农业为主,但是工商业的经济发展速度非常的快速,这从工商业的税收增长就可以看的出来了,税部那边预测,今年的财政收入能够达到六千五百万两银子,而明年的话,则是可能增加到七千万两银子。
 而这个财政收入预算,暂时没有把一些新占领区计算进去,湖广北部地区,四川地区,包括部分的陕西地区都是没有算进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