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9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融合到大唐帝国当中来,当一个真正的大唐人!
 大唐帝国对扶桑列岛的政策,自然是不可能和当年对待高丽半岛的政策一样,当年的高丽半岛人口也就百来万,而且文化的认同感非常的强烈,他们自己都是非常的乐意当一个大唐人。
 但是扶桑那边不一样,哪怕是现在近代的民族观念还没有出现,同时他们也是受到了汉文化的极大影响,但是他们依旧形成了非常独特的传统文化,有着延续千年之久的天皇,想要让他们笑嘻嘻的主动融合到大唐帝国中来,可能性不大。
 所以,大唐帝国也不强求什么融合,或者军事征服了,他们直接用了一个更加干脆的办法,那就是用娶光他们的女人!
 御书房的值班大臣们希望若干年后看到这么一种场面:整个扶桑列岛了,没有那怕一个年轻适龄女性,只剩下一群群光棍!
 让那些扶桑男人玩蛋去!
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想当人贩子,想多了你们
 若干年后,说不准整个扶桑列岛都能变成荒芜原野之地,大唐帝国都不用打,直接就能够把这片地方变成大唐帝国的本土,而且还不用担心有什么蛮夷冒出来抵抗!
 因为!
 当地的扶桑蛮夷早已经是绝种了!
 一想到这种场面,那些御书房的值班大臣们,都是觉得有些兴奋了,这不费一兵一卒,直接彻底消灭一个异族的手段,简直是太高明了。
 如今唯一的问题就是,扶桑人口不少,年轻女性也不少,想要把她们都娶回国,那可不容易!
 但是李轩却是不以为意!
 怕个毛,只要帝国开放渠道,帝国无数光棍能把所有扶桑女人都给娶光,那里用得着帝国官方花费什么心思啊!
 光棍的战斗力,那可是相当强大的!
 调整了对扶桑的战略后,大唐帝国就是迅速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最先展开的自然不是什么联姻政策,而是军事行动。
 毕竟大唐帝国要娶光扶桑的女人,扶桑的大名们就算再傻,也知道这种事不好,会反抗的。
 所以,得有一个过程!
 而这个过程里,始终保持高压的军事打击,这是非常必要的。
 大唐帝国虽然说不想要直接在现在彻底吞并扶桑,并不是因为没有这个军事能力,而是因为就算是打下来了也很难维持统治。
 所以第一个措施那就是对扶桑增兵!
 这一次,陆海军进行协商之后,陆军方面打算扩大在扶桑列岛的驻军数量,从现有的两个守备团以及若干个独立营队,一共四千多人,扩大到一万五千人的规模。
 当然了,这一万五千人,不可能都是主力部队,大唐陆军的主力部队一共也就三四十万,主力还要面对北方的威胁,同时还要维持在国内的军事存在,不太可能在扶桑这破地方就驻扎一万五千人的主力部队的。
 因此,主力部队的数量,也就是五千人左右,剩下的将会从国内抽调预备师部队过去驻防。
 因此,陆军方面首先是对扶桑现有的兵力进行了调整,再加上国内增援过去的两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营,组建了大唐陆军第一混成旅,这也是大唐陆军在最近几年完成军事改革,撤销了所有混成旅、混成团之类的编制后,首次成立正式的混成旅部队。
 如今大唐陆军的各部队,编制已经是完整了统一,在国内驻防的部队,清一色的步兵师、骑兵师、炮兵旅,预备师等统一编制,已经是没有混成旅、团等编制了。
 在海外地区,只是以各守备团为主,比如琉球守备团、吕宋守备团、万丹守备团等。
 如今,大唐陆军是把琉球守备团以及其他等驻防扶桑的主力部队集结起来,再从国内增援了部分部队,组建了大唐陆军第一混成旅。
 该旅不出意外的话,将会驻防在大隅县。
 同时,将会从国内各地抽调大约一万人的预备师部队,这些预备师部队,将会组建若干个守备团,营,驻防在各殖民地,确保每个殖民地,都至少有一个守备营驻防,兵力不少于三百人。
 而重点地区,则是驻防守备团,兵力不少于一千人。
 简单来说,预备师所组成的各守备部队,则是驻防于各殖民地,充当守备力量,应对中小规模的武装冲突,而第一混成旅,则是用于战略机动力量。
 陆军出了大力气,海军那边也是不敢落后!
 首先海军是承诺,将会进一步扩充琉球分舰队的规模,同时也会扩充各殖民地舰队的规模,比如在江户殖民地里,海军的江户分舰队,其规模只有一艘巡逻舰,三艘小型近海战舰。
 海军决定对这个江户分舰队,增援一艘护卫舰,两艘巡逻舰,把这支分舰队,建设为这真正的分舰队,以应对扶桑海域的大部分海上军事需求。
 同时海军也是承诺,将会在扶桑地区的海军主基地,也就是大隅县海军基地,除了常驻实力强大的战舰以及运输舰外,还会驻防一个海军陆战营,这个营将会进行加强,兵力不会少于一千五百人,并且是步兵,炮兵,辎重等兵种齐全,具备单独作战的能力。
 陆海军协调完毕后,一道道命令就是被发了出去,陆军的众多部分开始调动,然后抵达港口登船前往扶桑。
 军方增兵的同时,也是在研究该如何干涉扶桑的局势。
 如今,扶桑那边的局势不太好,首先是扶桑那边出现了一个人才,这就是就连李轩也听过的织田信长,这人在今年击败了实力强大的今川家。
 要知道当时织田信长的军队不过四五千人,而今川家的军队足足有两万多人。
 今川家战败后,织田信长就是掌控了中扶桑以及京畿地方等大片的区域,成为了该地区实力最为强大的大名。
 而且有消息表明,织田信长正在和德川家进行谈判,试图进行结盟。
 这一系列的消息,对于大唐帝国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这双方一旦结盟,那么就会形成相当庞大的一股势力,进而就有极大的可能统一扶桑。
 作为帝国干涉扶桑局势最前沿的大隅当局,迅速就是察觉到了局势不妙,一边是迅速上报国内,另外一边,他们也是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大隅当局,这是一个经常被提到的词汇,哪怕是在扶桑列岛里都是有着极大的名字,论行政级别而言,大隅其实只是琉球府下属的一个县而已。
 但是因为其特殊性,大唐帝国根本就没有把大隅县当成一个普通的县来看待,因为地理位置特殊,大隅县虽然从属于琉球府,但很多事情已经是独立处理了。
 首先,这个大隅当局,并不是指大隅县衙门,而是指‘大唐扶桑事务衙门’。
 而该衙门,直接嫡属于内阁管理,这个机构是独立机构,并不是地方行政机构,也不是什么外交机构,他就是大唐帝国派驻到大隅县,就近处理扶桑事务的独立机构,有着相当大的权限。
 这样大隅县衙门,只是个县衙门而已,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大唐帝国的政治体系里,地方衙门可没有什么特殊权限的。
 扶桑事务衙门,其权限主要是来自于给衙门的督办,该督办的差遣是‘督办扶桑事务’,这简单的几个字,其实就已经是体现了其庞大的权力,但凡是扶桑事务,该衙门都有权力处理,包括通商事务、和平谈判,签订条约乃至宣战等。
 说白了,这其实就是大唐帝国体系内的扶桑总督。
 而扶桑事务督办,说来也凑巧,他正好是前大隅县筹备特使、大隅县县令夏伍言。
 该人陆军出身,大隅县刚成立,他就是担任该县县令了,后来因为主持对扶桑事务有功,就被调回国内任职,但是很快又是被调回到了大隅县。
 只不过当时他回来大隅县的时候,就已经是成为大唐帝国的首任扶桑事务督办了。
 并且头上已经是多了好几个头衔,首先,他是翰林院侍讲学士,该位的品级是从五品。
 此外,他还是外务部东洋司扶桑处处长,这个职务是正五品。
 但是同时,他还是钦差大臣,奉旨督办扶桑事务。
 大唐帝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封建王朝,其官制也是相当的复杂的,首先,他的侍读学士头衔,只是李轩赏赐给他的虚衔而已,实际上他就从来没有去过翰林院任职过。
 最近这些年,李轩在一些特定情况下,通常会也加衔的方式来进行官员的品级以及职务调整,而用来加衔的通常是督察院的各职务以及翰林院的各职务,而有时候干脆是直接加侍郎衔,只不过这些加衔只是名义上的。
 外务部东洋司扶桑处处长,才是夏伍言的本官,品级正五品。
 而督办扶桑事务,只是临时性的差遣!
 因此,所谓的大唐扶桑事务衙门,实际上只算是临时机构,其所有权利,都来之于夏伍言的差遣。
 基于夏伍言的头衔以及差遣,通常外人称呼他为督办大臣,不过这只是普通人对他的尊称而已,并不是正儿八经的官名,官方文件上是不会这么写的。
 如今,接到国内的通报后,督办扶桑事务的夏伍言,也是开始迅速行动了起来,他的督办衙门人手可不少,很快就是撒了出去。
 他开始召见帝国在扶桑做生意的商人们,尤其是那些军械商人,重申了帝国的政策,那就是所有对扶桑的军械贸易,都需要经过帝国官方的批准。
 不是不让他们卖武器,而是要在官方的指导下卖!
 同时夏伍言代表官方,希望各商人带几批扶桑年轻女子回国,让国内的单身男子娶上扶桑女子。
 前面的一条,他们都理解,但是后面一条就有些诡异了,他们有些理解不了?
 难道这是让他们当人贩子?
 当人贩子这可不行啊,帝国律法明令禁止,禁制人口贩卖,玩这个风险太大!
 虽然帝国的法律只管国内,平日里也有人跑到异族的地盘去抓土著,然后运到其他地方充当奴隶,但是有一点却是,这些行为都发生在帝国之外,甚至是殖民地之外。
 你要是敢在帝国的统治范围内,哪怕是殖民地范围内搞人口贩卖,那都是犯法的,要杀头的。
 听到商人们委婉的提出了担忧,说什么帝国律法不容侵犯,他们万万是不敢当人口贩子的。
 听到这,夏伍言也是无语了,搞什么人口贩卖啊,大唐帝国这么牛逼的王朝,用得着这些下三滥的手段吗到?
 再说了,我大唐男子想要娶扶桑女人,那些扶桑女人还不得飞蛾扑火一样扑过来啊,只是让你们这些商人帮忙运输而已!
 还想当人贩子,想多了你们!
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谁敢冒头就打谁
 大唐扶桑事务衙门以官方的名义,和帝国常年往返扶桑进行贸易的十多家大型贸易公司签订了运输协议。
 之所以不是其他机构,也不是直接让企业直接组织扶桑女性运回国,这是为了避免诸多麻烦。
 首先,大唐帝国成立扶桑事务衙门的目的,就是为了就近,统一处理扶桑事务,毕竟扶桑距离帝国本土首都金陵城实在过于遥远,如果什么事情都需要上报的话,这一来一回随随便便都是几个月的,比西北往首都金陵城传递消息还要慢得多。
 因为在国内,有着完善的驿站体系,三百里加急已经是非常完善,邮递司的规模相当庞大,足以承担信息的快速传递,三百里加急之下,消息的传递还是比较快速的。
 而海外地区的消息传递,主要依赖的是船只,哪怕是大唐王朝有着专门的快速通讯舰,采用飞剪船型以及新式纵横硬帆,但是航速依旧不算快。
 基于消息传递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