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择天记[精校]-第5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年前,朱洛在天书陵下被汗青神将一刀斩死,朱阀与绝情宗失去了神圣领域强者庇护,早已不复曾经的威势,但天凉郡毕竟是朱家经营了千余年的地方,朝廷欠着他们情,加上与相王一系的关系密切,所以现在除了在浔阳城里的势力渐被梁王府压制,整个天凉郡里依然无人敢撄其锋,更没有谁敢在汉秋城挑战朱家的地位。
  但朱夜的情绪明显不是太好,看着河道两岸的原野,眼睛里流露出一抹厌恶与憎恨的神情。
  他是现在的绝情宗宗主,也是朱氏当家人,可以说继承了朱洛的绝大部分遗产。所有人都知道他并不是朱洛的儿子,而是侄子,如今却在汉秋城主人的位置上坐得如此安稳,便可以知道他这个人肯定很强,至少很狠。
  “我不喜欢看到万里焦土,更不喜欢看到这些烂膏药似的画面,得想办法治一下。”
  朱夜端起手里的酒杯,向对面那人致意:“如果能有好药,我当然不介意出些力气。”
  与他对饮的是位将军,身上散发着强大的气息,明显已经超过了聚星上境。
  松山神将宁十卫,没有任何背景,性情木讷,当年为圣后不喜,所以虽然实力强悍,治军有术,但在大周神将里的排位一直不高,名声不显。直到天书陵之变,他奉旨归京,做了几件大事,终于得到了道尊与相王等人的赏识。
  当初在洛水畔,王破断臂破境,有两名神将想要杀他,被肖张一根铁枪拦了下来,其中一人便是他。
  可能正是因为这件事情,他承担败责,被迫离开了京都,来到了松山军府。
  松山军府自然要比他以前所在的军府强很多,他知道这是朝廷对自己的恩赏,但还是无法满意——如果不是唐家二爷向道尊明确地表示了对自己的不满意,他本应该留在京都更重要的位置上,比如取代徐世绩。
  来到松山军府的这两年,他想了很多事情,所以很快便明白了朱夜这句有些意味难明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那种丹药能够生白骨、医死人,自然也能如春风一样,令焦黑的万柳园重新变绿。
  朱夜当然不会真把那种药用来化水浇地,这只是一种形容,一种非常贴切的形容。
  宁十卫想要那种药以为晋身之阶,朱家也想要那种药重振家威,何妨共谋之?
  “朝廷对唐家已经让的足够多,那些汶水商贾现在越发骄纵,有些不知分寸,确实需要教训一下。”
  他说道:“我会派人过去,如果宗主有兴趣,可以让他们一道。”
  朱夜放下酒杯,看似很随意地说道:“我会亲自走一趟。”
  宁十卫发现这件事情比自己想象的更重要,如果不是战事紧张,他似乎也该去那座小镇看看。
  “我也去看看。”一道声音在旁响起来。
  说话的人是位年轻公子,在微寒的天气里摇着折扇,以至于本来很俊俏的眉眼多了些凉薄的意味。
  “虽然我不并认为那个药有你们说的那么重要,但我很好奇。”
  年轻人叫天海沾衣,平国的亲弟弟,也就是陈留王的小舅子,而陈留王是相王的儿子。天海家与朱家的关系一直非常糟糕,可以说势成水火,朱洛不上京,甚至已经成为了大周朝的一句谚语。但正所谓时移势易,如今圣后娘娘死了,朱洛也死了,曾经的警惕与恨意已经变得无所谓,一门心思的隐惧,让他们通过相王这条线携起了手来。
  朱夜看着天海沾衣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谁都知道,天海家的权势与资源,最终会落到天海胜雪和天海沾衣其中一人身上。相对于得到了很多军方重臣的欣赏的天海胜雪来说,宁十卫非常不喜欢天海沾衣,因为这个年轻人太阴沉,给人的感觉太凉薄。
  或者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没有拒绝,问道:“王爷是不是已经确认不是那位?”
  天海沾衣收起折扇,在掌心轻轻一击,看着他似笑非笑说道:“你莫不是怕了?王爷说过,那人应该在南方。但我与你们想的不一样,若这药真与那人有关系,我真的很希望能够在那里看到他的身影……”
  他没有把话说完,起身离开。
  看着渐渐消失在落日残柳间的身影,朱夜说道:“走得太快,容易出事。”
  “在战场上,像他这样的年轻人向来死得很快,而我早就已经不年轻。”
  宁十卫说道:“所以我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有个年轻阵师离死不远了。”
  “这时候有人忽然知道了朱砂丹的下落,自然会想办法找过去。”
  “不错,如果他能活下来,当然极好。”
  “将军真是待兵如子。”
  “一切都是朝廷里大人们的恩赏。”
  ……
  ……
  在地图上高阳镇是雪原群山间的一个小点,在记录里高阳镇是一个早已荒败废弃的军寨,但当安华等人来到这里时,才发现地图上的那个小点竟是雪山下一大片的古旧建筑,而镇子依然颇有人气,很是热闹。
  高阳镇的复兴,要全部归功于这场人族与魔族之间的战争,因为雪原北端战事频仍,由东北往天凉郡一线的军械运输,现在大多数时间都选择经过重新启用的山间军道,而这条横穿寒山的军道出口处,正好在高阳镇。
  现在的高阳镇真的很热闹,甚至可以称得上繁华,街上到处都是军人与商贩,还能看到很多浓妆艳抹的女子。
  妓院都有的地方,自然不会没有客栈。领队的校尉抬起担架上的年轻阵师进了后院,安华带着两名女学生走上了客栈二楼,准备要些吃食,同时打听些东西,还未来得及坐下,视线便被楼间的一对父女吸引了过去。
  那是一对卖唱的父女,父亲穿着件书生的旧衫,怀里抱着一把古琴,低着头,看不清楚容貌。
  那女儿年约十二三岁,容貌清丽,略有稚意,两眼之间的距离有些宽,看着又有些憨拙的感觉。


第753章 青梅一炉火
  安华会注意到这对卖唱的父女,是因为她从一些细节上发现了些古怪。
  那位琴师的衣衫很旧,也没有时常清洗的痕迹,却干净异常,更奇怪的是,高阳镇里外都飘着微雪,街上泥泞难行,他的那双布鞋上却没有一点泥点,看上去就像新的。
  还有那个清丽的小女孩,没有寻常卖唱小姑娘的畏怯或是自怜,就这样静静地坐在屋角,微抬着头,略有些木讷的眼神,因为她眉眼间的漠然,也可以理解为对周遭所有事物的不屑,总之有一种与世隔绝的疏离感。
  这不是一对普通的卖唱父女,至少不是常见的卖唱父女。
  安华刚想到这句话,一声清脆动人的琴音从那名中年书生的手指响起,然后再未断绝,淙淙然有如流水。
  随之而起的是那位小姑娘的歌声,小姑娘的声音很好听,但发音有些特殊,尾音时舌尖会微微卷起,仿佛要把那音节咽回一部分,但并不令人觉得含混不清,也不会让人听着觉得腻烦无趣,反而就像半卷珠帘后的一位绝世美人。
  安华久居京都,听过很多名家妙曲,但从未听过这样的曲子,不期然沉浸入内,暂时忘记了先前心里的古怪感觉。
  一曲罢了,客栈二楼里安静良久,才响起了掌声与赞叹声。掌声与赞叹声不是特别热烈,不是因为众人觉得这对父女唱的不好,而是因为所有人都像安华一样,觉得余韵难忘,不忍用掌声打断。
  那对父女没有起身回礼,也没有表示感谢,就连收钱的动作都没有,静静地坐在屋角。
  父亲调理着琴弦,小姑娘依然面无表情。
  安华吩咐侍女把那个小姑娘带过来,想要问对方几句话。
  小姑娘没有理会,依然望着窗外,眼神有些失焦,不知望着何处。
  安华有些郁闷,但她性情温和,也不以为忤,喊来客栈的小二问了几句,才知道,这对卖唱的父女是昨日才来的高阳镇。那位父亲是个哑巴,那个女儿也有些问题,似乎是得了某种怪病。
  安华起身向屋角走去,对着那位哑巴琴师微笑致意,然后在那个小姑娘身前蹲了下来,伸手牵住了她的手。
  她是青矅十三司教职,圣光术与医术都极高明,只是简单的一牵手,手指便已经完成了搭脉。感受着指腹传来的脉象,她眉头微蹙,发现小姑娘的身体确实有问题,而且很复杂,极有可能已经对识海带去了极大的损伤。
  她抬头望向小姑娘。
  小姑娘依然望着窗外。
  安华的视线落在小姑娘的侧脸上。
  小姑娘除了眼间略有些宽,竟挑不出任何问题,生得很是好看,甚至可以说是十分美丽。
  ——如此美丽的小人儿,却有些痴傻,真是可惜了。
  安华对这个小姑娘生出很多同情,从袖子里取了个荷包,准备偷偷塞给对方。
  那个荷包里有些碎银子。
  这时,那个小姑娘收回了望向窗外的视线,望向了安华。
  这时候距离她的手被安华牵起已经过去了数息时间,小姑娘的反应似乎真有些迟钝。
  但安华再也不会这样认为,或者说,再不敢这样想。
  因为她看到了小姑娘的眼睛。
  隔着这么近的距离,她终于看明白了,小姑娘的眼神并不呆滞,只是平静。
  她的气息不是疏离,而是深植于骨的傲然。
  天地间除了飘雪,没有其余的人或事能够扰动她的心湖,让她不再平静。
  看到小姑娘的眼睛,安华忽然觉得窗外的雪全部涌了进来,穿透了衣衫与血肉,直接落在了自己的识海上。
  仿佛一棵小草看到了无尽的风雪暴,仿佛蝼蚁看到了巨人。
  她的身体变得无比寒冷,无比僵硬,便是连动一根手指都无法做到。
  她甚至觉得下一刻自己的识海便会被冻成冰,然后悄然无声地死去。
  便在这时,那个小姑娘看到她手上的那个荷包。
  小姑娘很缓慢地点了点头,动作很细微,如果不仔细观察,根本无法注意到。
  然后,她转头再次望向窗外。
  狂暴的风雪停止,巨人漠然的俯瞰消失,安华终于感觉到了真实世界里的那抹暖意。
  她的身体不再僵硬,可以活动,再不敢做任何停留,带着侍女向楼下走去。
  来到楼下,她才发现衣衫已经全部被汗水打湿。
  ……
  ……
  安华没有把这件事情告诉任何人,包括领队的将军,以及那名姓杨的圣医馆管事。因为她有种强烈的认知,自己险些因为探知了某个秘密而死去,现在能够活下来,便应该把这件事情当做秘密继续保有。
  这就是那个小姑娘对她无言的要求。
  因为恐惧,所以当她回到后院,听到将军说最好即刻出发时,没有任何意见,只是提出了一些问题。
  “确认了具体位置吗?”
  “军府已经提前派人查了两天药材的去向,应该不会有错。”
  高阳镇上开着一间药铺,据斥候的回报,很多药材都会运到这家药铺里,然后半夜时分,又会运往城外,不知所踪。很明显,朱砂丹的主人选择高阳镇就是因为现在这里交通便利,想要什么药都能弄到。
  当天下午,将军、安华、杨先生以及数十名军士,带着侍女还有担架上的年轻阵师,踏上寻医的道路。
  离开高阳镇,偏离官道及军道,向着更北处的寒山深处进发,道路上覆雪渐深,不再泥泞,同样难行。
  越往深山里去,越是寂静,越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