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小人物的伟大历程-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游东方此番进京,是参加中国经济杂志刊发展促进会第二届理事会的。身为理事会的负责人之一,他就中国杂志业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作了专题发言,将构想、酝酿多年日臻成熟的“创办刊业实业集团,以雄厚的实业体系养护和推动杂志业发展”的期刊发展战略的新主张、新理论,在公开场合郑重其事地抛出来。

游东方提出的“组建杂志业实业集团”的新主张,并不是一时大脑发热,而是密切关注世界发达国家的杂志业发展态势、透析中国期刊现状、深思熟虑之后的理论成果。在此之前游东方已经开始了不动声色的实践性探索:他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第一次提出了“杂志业实业集团”的理论,和“组建杂志业实业托拉斯”的构想,随后将创办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性杂志业实业集团确定为杂志社发展方向,正式纳入了杂志社中长期发展规划;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杂志社主办的“中国经济发展与企业改革研讨会”在昆明举办时,与会的企业家代表认同了游东方组建杂志业实业集团的理论。会议举办期间,有来自全国的八位企业家发出了组建“企业家股东联席会”的倡议书;九十年代初,杂志社组织内地企业家参加“中缅边贸考察”活动时,与企业家们就共同组建“环东南亚企业集团”进行了积极的磋商;次年,游东方向秀城市相关职能部门等主管单位负责人汇杂志工作时,再次提出了组建杂志业实业集团的构想:在福建厦门召开的“企业家周刊办刊指导委员会”首届年会上,将杂志社“拟组建东方杂志业集团草案”交与参会企业家讨论时,赢得了普遍赞同和支持……

一石激起千层浪,参加理事会会议的全国经济信息类专业杂志刊的头头脑脑们,被游东方的专题发言深深吸引住了。他们就这个话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普遍认为这一大胆设想顺应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趋势,符合中国期刊改革的方向。与会代表充分肯定了企业家社的创业发展成就,对其初步形成的杂志业实业体系产生了浓厚兴趣。代表们根据经济类信息杂志刊的沉淀不足、势力不强、资本不雄厚等问题造成的个体普遍弱小的现状,认识到力量的整合才能壮大实力,倡议中国经济杂志刊发展促进会牵头,组建跨越地区的“杂志业实业集团”,并希望企业家社在未来的杂志业实业集团的构架中发挥积极、主动作用,为实现中国经济类杂志刊专业杂志刊的纵横联合当好排头兵。

会后,在中国经济杂志刊发展促进会会长,某位德高望重的老领导的鼓动下,游东方专程到了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刚才向某负责人的汇杂志,非常成功和圆满,这位中国期刊出版最高管理机关的首长,一直密切关注着《企业家》的每一步发展,每一次前卫性运作。对游东方提出的创办刊业实业集团的前卫理论大加赞赏,认为这是中国期刊改革与突破的方向,他鼓励游东方继续勇敢地探索,大胆地前行,并建议他直接向中央更权威部门领导作一次详细汇杂志。

怀揣鼓励、支持、建议、希望的游东方,兴奋地走出国家相关职能部门的大门后直奔中央权威机构。

在中央权威机构某领导的办公室里,游东方汇杂志了自己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就意识到中国期刊杂志业将面临着从总量增长向优质高效转移的发展趋势,通过几年来对中外杂志业市场发展情况的洞悉,深化出创建杂志业实业集团是中国期刊必然要走的改革发展之路这个理论成果的前后经过。详细杂志告了企业家周刊社在探索杂志业实业集团化经营的两大具体发展战略:一是“一线两翼”战略,就是以《企业家》周刊为主线,一翼发展杂志业形成各种类型的杂志刊集合体,一翼以多种形式(包括参股、紧密型、松散型)创办实业,以一线拉动两翼共同发展;另一个是“一点多址”战略,即以浣春江畔为“中心点”将杂志业向国内国外广泛辐射和拓展。两大战略的实施,将形成多个逾越国界、地区、行业、所有制等障碍的大型综合商社式的杂志业实业体系,从而形成媒体宣传、企业产品、商业、物资、外贸、科技、信息、服务于一体的跨国网络集团……

听着汇杂志的中央权威部门某领导,询问了企业家社在探索杂志业实业集团发展之路上的实践情况,获知了杂志社的具体进展。在杂志业方面:经省相关职能部门审查批准,创办了《市场》杂志并以此建立起企业家周刊社信息中心,通过发展成员企业的模式,发布可靠、实用、高效的产、供、销等微观信息,为企业全面走向市场提供优质服务;经省相关职能部门审查批准,创办了《商界精英》杂志并以此构架商人联谊中心,侧重于商业、经贸等流通领域的宣传、服务,以传递商贸信息、促进商业流通与繁荣加强商人交往、推动市场经济发展为目标;从而形成《企业家》周刊的宏观指导作用与《市场》杂志、《商界精英》杂志的微观服务有机结合的效益体系,与此同时在异地开拓杂志业也在积极进行中。在实业方面: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审查注册,成立了“博睐广告公司”,并接收了“省通讯电力资源开发公司”、“山河未来企业总公司”、“新世纪房地产开发公司”“泛中华高新产品展示营售中心”等实体的挂靠和创建。

思维活跃的游东方还汇杂志了两大最新构想:一是拟筹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世纪民族影视城”,将中国的影视艺术与其他艺术融为一体,在荟萃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更高更深地研究和发扬民族文化,集生产基地、文化研究中心、旅游中心于一体,让企业与文化联姻,开展以各种宣传企业界为中心的文化艺术节,让高层次的企业文化服务于经济界。二是正在与俄罗斯某跨国公司进行商谈,构想在俄罗斯莫斯科郊外征用一千多亩土地,修建一座具有中华民族风情和中国古建筑特色的俄罗斯“中国精品文化荟萃城”,采取入股、投资、独资等多种投资形式,组织国内信誉好、实力强的企业家在“中国城”内修建商贸、住宅、纪念馆、俱乐部、商品购物展示中心、游艺场、中国山水微缩景观等,为国内企业家走出国门办实体,开辟国际大市场创造良好条件。

中央权威部门某领导对游东方、对企业家周刊人在开创事业中的不懈地进取、不断地创新、不倦地探索的追求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示游东方向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作好汇杂志,争取他们的支持并鼓励杂志社继续进行大胆地探索和试验。

游东方走后,这位领导被这位在他眼中总是能够别出心裁的改革闯将,提出的关于组建杂志业集团的战略构想,搅扰得心潮起伏。他思来想去,都是因为这个一直敢想敢干的青年人给他带来的惊喜,才让他无法平抑自己那已经许久没有被充满激情的冲击,而感染了的思绪充满如此的激动不已了。

对于今天这突然出现的难得惊喜,已经使他无法再平抑他那由于被激发了的心潮,和心潮澎湃起过后的思绪,因为他已经被这个非主流媒体的带头人,那充满青春激情和锐意进取的思绪拨动了工作思路上的认识转换——他不能不因此而开始转换他那已经平静得太久的思绪,这似乎也是为了适宜于时代改革的步伐,因为他已经多次听过各行各业都在改革,只有最敏感于改革的期刊天地总是无法启动改革的脚步,甚至无不有脱改革后腿的嫌疑的种种言论,甚至也不乏议论纷纷的指责,这虽然只是局限于某种片面认识上的论调,但对于这样的论调作为领导者也不能完全等闲视之。

今天游东方的这番论点,如果一旦在全国的期刊界展开,那将会形成怎样的局面?作为主管期刊和期刊最高机构的领导者,他不能不思考这样的问题,而且这无疑也是需要慎之又慎的问题,因为这样的问题太敏感了,弄不好就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不但关乎大局,也更关乎是否保持稳定,是否坚持改革的历史巨轮,朝着利党利国利民的健康正确轨道行驶的问题,和在功在当代利在后世的伟大事业中,是否坚持在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问题,无疑也是关系到党性与党性原则立场,乃至大是大非的问题,这更不能不说是作为坚持党对期刊工作的绝对领导,和维护党对期刊工作的绝对权威的问题之首呀。正因为如此,他也就更无法不把这个很有可能对沉寂已久的期刊界,即将带来的冲击放在心上,因为他不但是超越以往任何意义上的冲击,而且是具有空前改革创新意义上的冲击呀。如果不能正视这样的现象,那只能说他还缺少作为受党培养教育多年的期刊工的领导的基本素养,更缺少作为党所求的领导者的把握全局的应变能力和远见卓识,也更不能更好地适应改革的需要而胜任目前的领导工作,如果是那样的话,你也该干脆考虑让贤的问题了,而不该考虑如何更进一步地适应改革的大趋势的问题。也正因为你是一名称职的领导者,也算比较和合格的领导者,所以,你才既被这犹如扑面而来的新风感染的同时,也被诸如此类的想法困扰着啊,怎奈,你已经记不清有多久没被这么好的感觉困扰啦。改革时代,难道不就是需要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能够更多、更好地被这样的新风感染,被这种足以诱发人的激情和创造力的感觉困扰吗。

出于主管期刊的领导者对于期刊事件的敏感,这位领导者敏感地意识到:在改革的时代,不但需要有摸着石头过河的人;也需要有敢于闯雷区的人;更需要有甘当前进道路上的铺路石的人。而对于《企业家》周刊这样的非主治媒体,竟然一直在改革的大潮中充当改革开路先锋的杂志的大胆尝试和创新行为,不但要给予关怀扶持,更要认真的学习和借鉴。游东方的超前思路,无疑是代表了中国期刊未来改革的发展方向。正因为他们在改革实践中,在市场的搏击中,能够把眼界放得更开阔,更长远,才闯出了一条足以让主流媒体学习和借鉴的经验,他们的作法,无疑会对中国未来的期刊改革起到一块绝好的试验田的作用。对此,他似乎有些深信不疑。而且也更为自己在时代大势所趋面前能够及时地审时度势,而在眼角眉梢之间约略浮现一丝得意的笑容。

继续坠入深思中的这位领导,继续着他在对于重大的事件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前,或是对于关乎全局的问题的把握与决断之前那反复复繁复的思考:既然他们已经收到了初步的成效,就该鼓励他们把步子迈得更大一些,眼光放得更长一些,路走得更远一些,只要他们在成败得失中,能够总结出一条可供借鉴的经验,且不管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经验,只要是能够对中国未来的期刊改革起到良好的借鉴作用,他们就无愧于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他们的历史作用就是不可忽视的,甚至是值得大书一笔的也未可知。也就是说,如果他们成功了,就将他们的成功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如果他们失败了,就再鼓励他们大胆地敢、大胆地试,既然是改革的时代,就不能不允许失败,但允许失败的改革时代,决不允许不能正视失败和总结失败的教训。

至于他们在目前还只是处于尝试阶段,就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