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悍妇1949-第1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前还是他自己领,领到手都还没捂热呢,回家就交给田大花了。现在随着级别高了,领工资这样的琐事他干脆也不过问了,反正钱也不归他,他也用不着,每个月都是警卫员去领了,然后直接交给田大花。
  所以,姜茂松自己都好几年没见过工资长啥样了。
  “嗯,我当然知道。”田大花笑眯眯地说,“我就是想告诉你,这个月,我挣钱比你多,多很多呢。”
  “……”姜茂松顿了下,比了个大拇指,调侃道:“您厉害,行了吧,您田厂长大能耐人。”
  ☆☆☆☆☆☆☆☆
  12月中旬,谭珍临产了。
  田大花有时觉得,自己这个婆婆其实挺不称职的,谭珍生海海的时候,三娃小,公爹还在世,她走不开,好在亲家母没别的事,亲家母忙前忙后,给谭珍坐月子。
  谭珍的嫂子早几年也随军了,亲家母这几年专工带孙子和外孙,可帮石头和谭珍小夫妻解决了大难题。
  所以孙子海海她没带过。
  看看刘嫂子,这些年就没干别的事儿,大儿子安明在首都工作,安亮在这边部队,从两个儿子结婚成家,刘嫂子就两头跑,两房儿媳妇,四个孙子,都是刘嫂子去给儿媳坐月子,带孙子。
  现在福妞的二儿子刘豫也上幼儿园了,估摸着,刘安生又该找对象结婚了,继续。
  刘师长有一次很无奈地说,仨儿子,老伴儿整天忙于带孙子,他这个老头子都没人管了。
  跟刘嫂子一比,田大花就觉着,她这个婆婆居然没落埋怨,谭珍明理孝顺啊。
  现在谭珍二胎临产,田大花考虑一下,决定还是得去一趟。想想自己生孩子那会儿,没有婆婆也没有娘家妈,可真不容易。现在亲家母当然陪着,可她这个婆婆不能总是缺席啊。
  其实厂里也走不开啊。然后桃子就说,妈妈你放心去吧,厂里我帮你看着呢。
  交给别人不放心,交给桃子,田大花可没啥不放心的,这姑娘脑子灵,本身也在被服厂工作,业务都熟悉,帮田大花管一下厂里完全没问题。
  时间紧,田大花坐飞机去的,这次她和亲家母陪着谭珍进了产房。
  谭珍自己就是医生,就在他们医院生的孩子,不慌也不忙,什么事情她比婆婆和妈妈还懂,没让人担心。
  孩子生下来,恭喜,母子平安。
  田大花都不觉得有什么意外了,接受良好。孙子当然好,想要孙女,可是也不能嫌弃孙子啊。
  她来回十几天,等谭珍生完孩子出院了,亲家母照顾坐月子带孩子,也用不着她一直守着,才放心回来。
  然后平安打电话回来透露,他寒假想结婚。
  田大花在自己厂里,用大红布料给平安准备了一套结婚的床上用品。大红的床单,大红的枕套,大红的被面儿,绣着风格统一的花样。
  田大花为此还找了福妞,福妞又跑去请了他们学院美术系的老教授,专门给画的花样,缠枝石榴,缠枝水蜜桃。
  等她把这套床品展示给桃子看,这姑娘红着脸乐得呀,太漂亮了,专门为她和平安定制的,世界上可仅此一套。
  结果这姑娘说:“妈妈,你这个太漂亮了,干脆,你再找人把这个水蜜桃图案改一改,石榴花样留着,水蜜桃换个别的,放在厂里卖,肯定很多结婚的年轻人想要。”
  “这可不行,太费功夫了,价格卖低了不够本,卖贵了怕没人买。”田大花说。
  这可是她和几个女工花工夫绣的,这年代的女人多少都是针线好手,可是这个不是用缝纫机绣的,也不是贴布绣,这个真的是一针一线拿丝线手工绣出来的,挺费工夫。
  也就是给亲儿子准备的,不然这样一套,拿去卖有几个人买得起呀。
  平安的大学同学们,大概是最有趣最奇特的一届大学生,十六七岁的有,三十好几岁也有,有的人在78年考上大学时,都已经是仨孩子的爹了。
  所以婚恋方面,学校也就不多管。
  平安同学坚持到了这一年年底,寒假,想结婚娶媳妇了。
  爷爷姜守良去世已经满三年了,原本平安就是打算出了三年孝期就结婚,总不能因为他读大学就影响了吧?
  反正平安同学看着自家好看的小媳妇,早就等不及了。
  79年年底,赶在春节前,大二的平安跟桃子热热闹闹地举行了婚礼。


第125章 瞧不起
  79年年底; 赶在春节前,大二的平安跟桃子举行婚礼。
  福妞离得最近,一直跟着操忙准备,姚青竹也带着两个放寒假的儿子赶回来参加平安的婚礼。
  “大嫂,茂林叫我跟你说,他这几天走不开,要等到婚礼前一两天; 保证及时赶回来。”
  “一样,石头也是; 石头也要等到婚礼前一两天回来。他部队忙; 谭珍生完孩子才刚满月,他更走不开。” 田大花说着不禁感慨,“我们这一大家子,天南海北,好久都没有人到齐的团聚过了。”
  妯娌两个每次到一块儿都特别亲热; 聊不完的知心话; 聊儿媳妇桃子; 聊谭珍刚给他们生的小孙子,新生的小孙子小名叫涛涛; 大名还没起好呢。
  一家人忙着布置新房,安排喜宴,新郎新娘忙着拍结婚照,登记领证。
  离婚礼还有三天的时候,石头回来了; 还带了海海来。
  “你怎么把海海带来了?才五岁的孩子,谭珍不能来,那么远的路,你自己也敢带他来?你路上可别照顾不好。”田大花忍不住责怪他。
  “能带好。”石头笑着说,“我寻思着,咱们家目前第三代也就海海和涛涛,不是得带他回来给平安滚床吗。再说我把他带回来,谭珍不用管他,还能少辛苦些。”
  “看见没,咱们家明远,绝对是模范丈夫。”姚青竹笑着说。
  一转脸,三娃就带着海海,小叔侄俩,一对捣蛋虫,再加上福妞家的刘晋刘豫,整个大院的角角落落都能掏一遍。
  三娃自己还是个孩子,作为老小又被大家一边嫌弃一边宠着,也没个小叔叔的样子。
  婚礼前一天,茂林匆匆赶回来了,一进家门,姚青竹就忍不住消遣他:“哎呦,你是不是专门等到咱们把喜宴准备好了,掐着点儿回来吃了?”
  大家一起哄笑,茂林也忍不住笑起来,忙说:“大嫂,你看我这段时间部队走不开,平安结婚,我啥活儿也帮不上。”
  “没活儿给你干,家里这么多人,要你干啥活儿呀。”田大花说,“你带嘴回来喝喜酒就行了,不过不许喝醉啊,我听青竹说你这段时间胃不好,这么大人了,自己可注意点儿,你大哥也有点老胃寒,靠养。”
  田大花对待茂林的态度,下意识地还是当儿子似的,明明他都是当团长的人了,忍不住就想关心数落他。关键是她说什么,茂林也愿意听。
  茂林高兴地点着头说:“行,我就负责吃,不喝醉。”一转脸又问:“大嫂,等办完喜事,我还能在家呆两天,给我做荞麦卷和红薯面窝窝头吃行不?”
  “瞧见没,就知道吃,每次一回来就跟大嫂要吃这吃那,你怎么跟小孩似的。”姚青竹失笑。
  谈起两个孩子的婚事,姚青竹连说,桃子可真是个好姑娘,从平安参军,到平安读大学,一直都不在家,桃子对田大花可谓十分尽心贴心,自家女儿也不过如此了。
  桃子时常陪她,喜事前几天,桃子就回家准备婚礼的事情,好几天没见着,田大花还真像少点儿什么似的。
  好在第二天,桃子就一身红衣赏,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被平安从娘家接来了,一路进了大院,在婆家门口下了车,这往后可就正经是姜家的人喽。
  婚礼的晚上,弟弟们带着小侄子,闹房。
  明东和明南大了,多少还收敛些,三娃则带着刘晋、刘豫,还有海海,四个不体谅人的小家伙大闹新房,海海赖在漂亮的喜床上不肯走,在上边滚来滚去。
  小孩子精力旺盛,可是平安同学急着跟桃子同学探讨人生,就希望他们消停点儿,快点儿玩够了走吧。
  福妞疼侄子,总得体谅平安同学这么多年的爱情长跑吧,于是好容易把两个儿子哄走了。
  结果讨人嫌的三狗子,硬是带着海海继续闹房,然后海海坐在喜床上打哈欠,被石头抱去睡了,三狗子一看小侄子走了,琢磨着他再一个人孤军奋战下去,二哥恐怕就要收拾他了,他还是见好就收吧,赶紧溜了。
  一对新人关上房门,看着喜庆的婚房,满目大红的婚床,共度他们温馨甜蜜的洞房花烛夜,平安同学终于搂上他的小媳妇了。
  嗯,年轻人太火热,不可描述。
  ☆☆☆☆☆☆☆☆
  老百姓日渐回复正常的社会生活,这一年的春节,整个城市特别热闹,时光跑步进入了80年代。
  新婚第二天,办喜事劳累的一家人集体睡了懒觉。新婚第三天,小两口回门,一切愉快,要知道平安现在在薛家妥妥地被看作贵人娇客,岳母冲着女婿说话都小心。
  新婚第四天,腊月二十八,茂林动身先回部队,说大过年他这个团长要跟战士们在一起。
  别人家过年往家跑,他们家,几个男同志都一样,过年过节往基层部队跑。
  田大花索性把石头也赶走了,石头二十八一早带着海海上飞机,可以去部队跟战友们欢庆新春,还不耽误回家陪媳妇和新生的二小子过年。
  刚娶了二儿媳妇,田大花心情不要太好,过年闲来无事,姜茂松去参加什么新春团拜会去了,她和姚青竹还有福妞,索性就带着一群孩子上街玩去。
  街上人特别多,还组织了多少年消失不见的舞龙舞狮子,踩高跷,十分喜兴。
  他们找了一处过街天桥,站在桥边上看舞龙舞狮。其实平安和桃子亲昵地走在一起,桃子还一身新娘子的红衣裳呢,本身就成了风景,小两口形影不离,相貌气质又出色,一对璧人似的,路上好多人看他俩。
  “妈妈,你看,那有一群外国人,看看像哪国人。”三娃指着桥下的人群喊。
  果然桥下有一群外国游客,跟着舞龙舞狮的队伍看得津津有味,还不停地拿照相机拍照。
  “不许指着人家,没礼貌。”田大花拍掉三娃的手。
  “哎,等我挣了钱,我也买个尼康的照相机。”平安嘀咕。
  他们逛了一会儿街,中午玩兴正浓不想回去,干脆在街上找了家新开的饭馆,点了几个菜解决午饭,菜式还挺可口的。
  下午玩了一圈,买了很多年货。
  其实家里的年货都已经准备好了,今天买的主要是零嘴儿,瓜子,糖果,麻花之类。
  居然还有人挑着担子卖米糕糖,也叫糖板,把爆米花用饴糖粘在一起切成块儿,传统手工活,小孩子喜欢吃的。
  平安指着说:“这东西我小时候见过,好多年没见到有卖的了。”
  最小的小刘豫直嚷嚷没吃过,平安带他买了一大包,用油纸包着拿回来,小孩子大孩子们吃得喷香。
  玩够了回到家,老远便看见桃子的弟弟薛新志站在大院门口等,田大花正琢磨是不是薛家有什么事情呢,薛新志先迎了上来,笑着说:“婶子,我可等着你了。”
  “小志,什么事情啊?”桃子担心地问。
  “我找婶子,嗯,就是……其实是有两个外国人找她。”薛新志说。
  薛新志说了半天,大家总算是弄明白什么事情了。
  原来薛新志这个钱迷,大过年趁着街上人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