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湾区之王-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较于斯坦福大学来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近年来的战绩就着实是惨不忍睹了。尽管如此,国家德比之间,依旧是火药味十足,棕熊队的支持者们迫切期待着球队能够带来惊喜,制造冷门。
  但,现实是残酷的。
  凯文·普瑞斯职业生涯的第一次球队首发,全场表现犹如梦游,不仅没有能够完成任何一次达阵,而且传球成功率也低于百分之四十,甚至贡献了两次抄截,最终球队以“0:35”的巨大比分,迎来了耻辱性的惨败,目送着仇敌耀武扬威地全身而退。
  赛季才刚刚开始,警钟就已经敲响了。
  不过,对于陆恪来说,人生第一次坐在场内替补席上观看比赛,感受着全场的欢呼和震撼,那种血液沸腾、浑身滚烫的刺激感,牢牢地烙印在了脑海之中,成为了督促他进一步勤勉训练的动力。他渴望着未来有一天,能够站在那片场地上,张开双臂,真正地感受到那世界中心的炙热和疯狂。
  他坚信,这一天不会太遥远的。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陆恪全心全意地投入了训练之中,就连凯文·普瑞斯也没有再找他的麻烦,因为他的麻烦在球场上,他需要面对的不是达瑞斯和陆恪的竞争,而是对手施加的压力,不仅仅是为了保住主力位置,同时也是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业生涯,他必须使出吃奶的劲,全力以赴。
  训练营归来之后,陆恪又完成了一次日常训练任务,得到了一个基础点数,但随即陆恪就发现,日常训练任务终于发生了变化。
  每天需要进行的训练项目增加了五项,变成了二十五项。
  包含了卧推、深蹲等大量的力量训练,可以看得出来,系统认为陆恪急需要增加身体的对抗能力,即使不是防守队员那样的推土机,至少不能那么容易推倒。
  还包括了传球、脚步等大量的技术训练,四分卫技术的打磨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没有偷懒的间隙,不过,在基础技术的训练之上,开始增加了五码传球、十五码传球或者定点传球之类的技巧训练。这也意味着,陆恪渐渐开始变得专业起来了。
  连续完成训练项目的天数也翻了一倍,变成了十四天。
  这也意味着,坚持的周期变长了、难度变大了,基础点数的获得几率也开始减小了。十四天之内,任何一天的疏忽,甚至是任何一点的疏忽,这都可能导致任务清零,重新开始。
  现在陆恪终于明白,为什么在此前六个人,乃至于此前其他系统的宿主之中,有人会失败了,长年累月的训练,一点点疏忽都不能,一点点偷懒都不允许,一次的喘息,可能就导致从头开始。即使陆恪信心满满,但伴随着系统一步一步揭晓后续任务,他也开始渐渐感受到了压力——
  因为,任务清零,重新开始,这恰恰是现在的陆恪所不能承受的。
  今年他已经大四了,2011年三月的新秀训练营、四月末的选秀,这就是最后的机会,错过了,那么他就只能成为自由球员,在茫茫人海之中想要脱颖而出,进入职业联盟,成为职业球员,难度不仅仅是翻倍而已,甚至可以说是翻了十倍,乃至百倍。
  他需要在比赛之中证明自己,但更需要在实力方面充实自己。每一天,这都是至关重要的!
  从九月第二周开始,一直到十二月第一周,整整十六周,陆恪没有缺席任何一天的训练,严格遵守了系统里每一项训练的每一个要求,如果在日常训练之中无法完成,那么训练结束之后,陆恪就再进行加练,直到完成为止。
  威廉和洛根成为了陆恪最好的训练伙伴。事实上,不仅是他们,德里克和怀德也偶尔加入他们的训练,这让枯燥乏味的训练也变得妙趣横生起来。因为陆恪的坚持和拼命,他们甚至起了一个外号,“血腥斑比”——
  外号的起源是一次训练之中,陆恪撞到了鼻子,开始流鼻血,不过他没有第一时间发现,依旧投入了训练之中,结果弄得到处都是,球衣、球裤、手掌、脸颊、鞋子,看起来就像是刚刚从一场屠杀之中归来一般。
  于是,血腥斑比的称号就不胫而走,甚至就连第一梯队的绝对主力们也都开玩笑地这样称呼陆恪。
  十六周的艰苦训练,陆恪的收获也无疑是巨大的,他的基本功总算是纠正了过来,包括传球手势、后撤步、开球姿势等等,只要在未来坚持下去,这些技术动作就将成为他身体的一部分,贯穿他的整个职业生涯——如果他拥有一个的话。
  除此之外,十六周之中,陆恪一共收获了八个基础点数,再加上训练营结束那一周所收获的一个基础点数,这就意味着,他现在拥有了九个基础点数,听起来就像是重型武器。


第022章 同城死敌
  九个基础点数,听起来像是重型武器,但事实上,打开千疮百孔的个人信息表,陆恪就知道了,这依旧是杯水车薪。不过,十六周的艰苦训练终于得到了回报,那种满足感却是语言难以形容的。
  前所未有地,陆恪真正地静下心来细细地打量自己的单项信息,尤其是四分卫的技术选项。除了人物基础信息没有变动之外,其他各个选项分别如下:
  身体素质:62/100
  精神素质:81/100
  战术意识:67
  意志力:80
  速度:65
  力量:47
  加速度:61
  敏捷:70
  跳跃:48
  ……以上是各项基础数据。
  投掷力量:78
  短传准度:67
  中传准度:64
  长传准度:81
  跑动传球:60
  假传动作:45
  护球能力:59
  观察视野:50
  持球跑动:59
  闪避能力:59
  推挡能力:53
  过人能力:53
  虚晃能力:53
  ……以上是四分卫的技术数据。
  接球能力:38
  路线跑动:15
  极限接球:15
  人群接球:15
  瞬间爆发:15
  ……以上是接球技能的技术数据,不过也对四分卫的能力有所影响。
  抵抗受伤指数:77
  耐力指数:80
  复原速度:75
  ……以上则是与身体素质相关的受伤属性。
  仔细地浏览了一遍之后,陆恪欣喜地发现,“身体素质:62/100”,这项数据居然出人意料地增长了一点。陆恪可以百分百地确定,他从来没有直接添加基础点数在这个选项,但数据还是从“61”增长到了“62”,这也意味着,过去这五个月时间坚持不懈地训练,收到了回报。
  正如当初刚刚得到系统时,小七所说的一样,各项属性之间是存在影响的,虽然这种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却不意味着不存在,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就好像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只有长年累月的滴水穿石,才能撼动本质的变化。
  日常基础训练之所以如此称呼,重点在于日常,也在于基础,积少成多的过程,对身体和技术做出难以忽视的调整。
  五个月时间,没有缺席任何一天的训练,投射在了身体素质之上,仅仅只是增长了一个点数,这自然比不上直接添加基础点数来得快速而直接,但确确实实地,身体可以感受到素质的变化,这甚至比基础点数还要更加确切而实际,让陆恪清清楚楚地看到了自己的训练成果。
  这,无疑是一个喜人的发现。
  随后,陆恪的视线又落在了四分卫的技术选项之上,数字一目了然地显示着他的优点和缺点——相对而言的。
  对于四分卫来说,脚步和跑动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在防守队员的围追堵截之下,闪躲擒抱、自我保护、进行传球的能力,这在橄榄球赛场上是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因为进攻锋线不可能阻挡住每一次进攻,也因为四分卫不可能每一次都像是木桩子一般进行定点传球。
  与这项能力相关的技术包括了,跑动传球、假传动作、护球能力、观察视野、持球跑动、闪避能力、推挡能力、过人能力、虚晃能力等等。
  其中,假传动作就是欺骗防守队员的传球技能,当初练习赛时陆恪使用的假跑真传、假传真跑就是如此;护球能力则是防守球员撞击到了四分卫时,四分卫保护着橄榄球,避免掉球;持球跑动有点类似于跑卫的技能,在必要的时候,四分卫可以携带着橄榄球进行冲球,并且寻觅时机随时完成传球。
  可以这样理解,长传准度、中传准度和短传准度,这是站桩传球的能力,而剩下的技术却是保证四分卫能够有机会展示自己准度的能力。如果就连传球的机会都没有了,那么传球准度是一百分,那也是英雄没有用武之地。
  但现实就是,除了跑动传球的分数是六十分,刚刚及格,其他数据全部都是一片赤红色,即使陆恪想要加点,也有点无从入手的尴尬。
  在成为棕熊队的四分卫替补之前,其实陆恪没有意识到脚步和跑动能力的重要性,因为单单看各个基础项目,陆恪的跑动、敏捷、耐力等数据都不俗,在高中打球时,仅仅依靠着这些素质,然后利用脑袋进行判断和解读,他就可以提前跑出空档,完成传球。
  但跻身替补之后,陆恪渐渐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对抗以及带球跑动的转换效率着实太低了,在对抗越来越激烈、战术也渐渐复杂的大学赛场里,能力的短板也就越来越明显。回想一下,他在大一的试训时,表现那么糟糕透顶,也就不足为奇了。
  以前陆恪都没有醒悟过来这一点,所以得到系统之后,他的加点集中在了长传准度和短传准度之上,现在看来,不能说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但他的确拥有更加合理、更加完美的加点方式。幸运的是,进入替补队之后,训练开始变得系统起来,而陆恪是一个聪明人,这是他最大的财富,于是加点的思路也就变得清晰起来。
  九个基础点数,陆恪没有任何迟疑地完成了加点,三点加在了短传准度上,剩余六点全部都加在了跑动传球上。如此一来,中传准度就变成了七十分,而跑动传球则变成了六十六分。
  陆恪知道自己的能力短板太多了,就好像是一个筛子,到处都要填补,但从中挑选当务之急的话,无疑还是传球的能力,更进一步地解释,那就是将自己传球准度的能力转换成为传球成功、乃至传球达阵的能力。
  现在,陆恪的长传准度、中传准度、短传准度分别是八十一分、六十四分、七十分,这意味着陆恪在定点传球方面已经达到了大学联赛之中平均四分卫的水准,甚至可能比凯文·普瑞斯、达瑞斯·贝尔都更加出色。
  之所以说“可能”,那是因为系统没有办法检测出另外两名四分卫的能力指数,仅仅只是从日常训练之中推断出的结论。
  伴随着跑动传球能力的上升,六十六分,这将会成为陆恪发挥传球准度的最佳保障。
  短短五个月时间,在系统的加持之下,陆恪就从陪练资格都不具备的业余爱好者,成为了一名具备平均水准的大学四分卫,如此飞跃式的进步,让陆恪渴望着更多的训练,还有更多的比赛。训练是坚实的基础,但比赛才是检验的唯一标准。
  血液之中,陆恪始终在渴望着走上赛场。那是一个让人快速成长的修罗场!只有真正的强者才能够胜出!
  一边盘算着,距离三月的新秀训练营还有三个多月的时间,他到底可以将自己的水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