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10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欢迎竞争,竞争会让我们进步,进而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让我们能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用户。”
  如果你去看他们的那些公开发言,你会觉得,老祖宗的那句“同行是冤家。”好像在现代社会完全找不到生存的土壤。
  当然,估计再天真的人,也不会去相信所有的这些言语。
  因为人天性自私,作为一个“法人。”公司也是如此,谁都希望自己所从事的领域或者是行业,永远没有后来者。
  至于一家独大,导致它在该领域的垄断可能导致的种种不良后果,没人会觉得那有什么问题,至少会比一大群对手追着跑的问题要小。
  他们也有信心运用各种机制,来消除因为垄断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因此尽管在对谷歌真正进入中国这个问题上,他们已经多次表态,多次表示欢迎,欢迎他们带来多样化的服务,欢迎他们给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并且一再强调自身的优势,一再语气淡然的强调自己的信心……一副非常大度,非常现代,非常自信,非常有公众责任感的样子。
  其实不管是表示欢迎的那些话,还是强调自身优势的那些话,说实话,好多他们自己都不信。
  尤其是管理层,这一阵没有一个感觉是轻松的,办公楼里加班的人,也逐渐变多起来。
  对一直合作顺畅的主要客户嘉盛,对冯一平,他们这会也有些意见,你有考虑过我们的感受吗?
  你不是说非常期待看到我们国内的互联网公司里,出现一些世界级的公司吗,怎么好这样帮着美国人来对付我们?
  你不知道,你这是在为我们成为世界级的公司增加难度吗?
  只是,这些话他们只能在心中碎碎念,不敢表达出来。
  那可是冯一平!
  再者说,因为和几家门户网站的合作陷入僵局,他们自身的日子,现在本就不好过,这会哪还能再得罪冯一平?
  冯一平考虑过他们的感受吗?
  还真考虑过。
  但谷歌的进入,那是不可避免的,自己只不过是让这个时间提前了一些而已。
  何况,他们后来干的都是什么事?
  都是干搜索,谷歌后来都开发人工智能、探索火星、无人驾驶等尖端领域,而他们呢,却热衷于搞竞价排名,为医院打广告……除了捞钱,还是捞钱。
  真的很有必要让谷歌这样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始终陪在他们左右,让他们过不了那种一家独大店大欺客的好日子,让他们明白,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广大用户服务,让广大用户满意,而不是反过来。
  让他们不会只有在一个个的丑闻发生后,才会站出来说什么要“勿忘初心,不负梦想。”
  ……
  谷歌对这个中国本土最大的对手,自然也非常重视,不过,他们现在的心态就要轻松很多,因为无论结果如何,进入中国就是一种成功,进入这里,就等于是进入了对手的后院。
  这里每增加一个新用户,自己的实力就强一分,与之相应的,对手的实力可能就弱上两分。
  因为在中国的这位最大的对手,在谷歌的后院没有任何动作。
  “这真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施密特看着车窗外说。
  冯一平觉得,和在硅谷相比,此时的施密特,脸上有着一种不一样的风采。
  可能是因为终于在物理上远离了佩奇和布林影响的缘故。
  当然,在这,并不是没有人能掣肘他,虽然对具体事务很少过问,但在发展方向的大问题上,冯一平的话语权一直比他大。
  只不过相对佩奇和布林来说,冯一平真的温和了太多,至少会和他相互尊重,不会经常性的说出一些让施密特有掀桌子走人的冲动的话。
  “所以,这里也蕴含着巨大的机会,不是吗?”冯一平说。
  “确实是巨大的机会,”施密特的眼睛看着窗外就收不回来,“对中国人口众多这一项,我现在算是有了最直观的了解,”他看着外面大街上和小巷子里的人潮说。
  “你知道我现在最想做的是什么吗?”他看着冯一平问。
  “我猜,是让他们人人都上网?”冯一平笑。
  “不错,”施密特的眼光又转到车外,“我看过报告,虽然在去年底,中国网民数量接近8000万,上网计算机超过3000万台,但和你们的总人口相比,这依然是一个很低的比例。”
  这当然是一个很低的比例,就说数据较大的网民数量,同样连总人口的10%都不到。
  “但是你应该看到可喜的两个方面,”冯一平说,“首先,去年的网民数量,比前年增长了超过2000万人,增幅超过30%,这样的势头,难道不让你感到兴奋吗?”
  “其次,现在占比低,正好说明了潜力巨大,保守的说,我们13亿人,最终有3亿多人,也就是相当于美国总人口数量的人成为互联网用户,这难道是一个很难实现的目标吗?”
  “我得说,这是一个很保守的目标,”施密特颇有些豪气的说,“中国的经济如果还按照现在这样让人震惊的速度增长,随着和互联网相关的各种技术理所当然的进步,我认为,在贵国,最终互联网的普及率接近或超过50%,也不是不可能。”
  “那就不止是相当于我国的人口,而是超过整个欧洲的常住人口这样一个惊人的数字。”
  他这话还真没说错,他的这两项预测,后来肯定都得到了实现,不过,移动互联网为此贡献了很大的力量。
  “不去酒店了,直接先去公司吧。”施密特说。
  “好。”冯一平看着这个这会一身干劲的人说。
  他止不住的想,如果佩奇他们能给他更多的自主权,这位应该能发挥得更好。
  ……
  谷歌大厦,300多名得到通知的员工,热情的在一楼欢迎这些远道而来的娘家人。
  还是一脸憧憬和兴奋的施密特,对这样的场景非常适应,不但熟稔的和管理团队打招呼,还时常指着欢迎队伍里一个员工说,“嗨彼得,我们开过视频会议,”“嗨安琪,我们通过电话。”
  他这会的风采,完全盖过了传说中谷歌第一美女梅耶尔。
  不过后者这会也没有心思去计较那些,她正暗自和抱着手,也笑呵呵的站在人群中的冯一平较劲,到了这,那个家伙更是刻意的和她保持距离。
  要说冯一平这也是无奈之举,虽然不知道起因是什么,但是他发现,在有些事情上,黄静萍现在比过去更在意。
  人群前面,即兴演讲已经接近尾声,施密特跟着大家一起鼓掌,“冯,上来啊。”
  “冯总,欢迎,欢迎。”身边的人也把他朝上面推。
  “刚刚在机场到这里的路上,我和施密特讨论了关于我国互联网的未来。”盛情难却,冯一平不得不又啰嗦几句。
  “一想到在未来,我们国家互联网用户的人数都将超过欧洲的人口,是美国人口总数的两倍多,我们就忍不住有些激动。”
  “所以各位同事,未来很美好,那么,为了美好的未来,我们好好拥抱现在吧,拥抱现在,就是在拥抱未来。”
  听到掌声响起来,冯一平摆手,“拥抱现在,意思就是好好去工作吧各位。”
  “呵呵。”这位年轻的首富,还真是和传说中的一样幽默。
  员工们笑着散开,施密特则兴致勃勃的在冯一平的陪同下在大楼里参观,“冯,在拜会了相关部门负责人之后,我想去我们那位尊敬的对手那看看,可以吗?”


第五百三十六章 热热闹闹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包卓远看了看逐渐明媚的天,看了看从眼前经过的那些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先引了一句诗。
  冯一平抽空回头看了他一眼,“包总不愧是包总,在场的也只有你有这份功力。”
  “确实是,别说这样应景的,我现在知道的几首,还是给孩子辅导功课时记住的。”洪浩然说。
  梅义良看了他们一眼,决定还是不参与这样的讨论。
  在集团所有的高管中,他是学历最低的一位,和外甥女冯玉萱一样,连初中都还没毕业,更遑论国外留学的经历。
  这些年虽然一直在学习提高,但诗啊或者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两年又渐渐热起来的各种国学,比如读经活动,半点兴趣都欠奉。
  “哪里,记住书上能查到的东西容易,能像一平这样,从浩繁的信息中找出自己需要的,并推断出正确的结果,那才难得。”包卓远说。
  洪浩然没接茬,没想到这位老先生也这么喜欢恭维老板。
  “哪里,没有包总你说得那么玄乎。”冯一平大概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事。
  果然,包卓远马上说,“那些等着看我们好戏的人,现在怕是惶恐得很那。”
  “看我们好戏?”金翎也不解,回头问了一句。
  这是3月20日的早晨,刚好是春分,也是在京所有的公司,正式迁入自己的嘉盛商务中心的日子。
  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他们这次压根就没有举办什么仪式,自然也没有请什么领导。
  就由冯一平带着集团的一些高管,包括内地、香港以及美国的一共二十多位,站在商务中心象征性的入口处,欢迎进入新办公楼办公的员工。
  采取这样低调的方式,和冯一平从父母那里继承的一些品质有关,根据父母的经验,在最得意的时候,选择低调一些,绝不会有什么坏处。
  不然,冯一平完全可以把这个仪式搞得空前盛大,就选在两会结束后,领导们还没离京的第一天举办,绝对可以请来从地方到中央一大波要员,能让小王总他爸老王总也觉得棘手的要员的来为自己站台。
  但是他没有,用他自己的话说,“不过是搬个家而已。”
  再说,现在的嘉盛,不缺曝光的机会,上头条很容易,犯不着那么费劲。
  当然,他低调,没有发出一张请柬,不意味着相关人等也不把这当回事。
  人不好贸然前来,道贺还是一定要做的,他们身后的中央广场上,那越来越多的花篮,就是这一点的体现。
  送来花篮的单位里,不乏中央的一些部委,还有一些个人署名,但更让人侧目的存在。
  而吴倩和方颖芝,这会还在忙着做这事,不时还有花店送花篮过来。
  “老板好。”神奇工坊的那些家伙结队从前面走过,对着他们这参差不齐的喊起来,一看就是自发的。
  嘉盛商务中心开园,除了新增了几个研究所,原有的公司也都进行了些调整,其中调整最大的,就是神奇工坊。
  他们现在再也不是当初小猫几十只的一个团队,而是一下子扩充到超过300人,主力依然是清华和周围高校的优秀在校生和应届毕业生,但也补充了一些在各自领域很知名的专家。
  不过,和其它公司把这些专家当领头人用不同,在神奇工坊,这些经验丰富的专家,主要的任务,是为那些年轻人提出的天马行空的主意提供解决方案,也就是说他们主要的任务,是为那些年轻人提供服务和支持。
  不仅人数翻了好几番,分给他们的地盘,更是大增到近两万平米。
  还新建了好几个为他们服务的实验室,购置了大批先进的设备……可以说神奇工坊成立以来,推出的那些产品所赚取的利润,这一次,全部投了进去。
  冯一平这么做,是因为他想把未来很受欢迎的那些产品,通过神奇工坊变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