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19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相信,ARM在这个阶段中,可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有了安卓的帮助,有了开放手机联盟,ARM就一定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各位,我这是为大家提供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机会。”冯一平说。
  伊斯特看了身边的人一遍,他清楚的感受到了团队里其它成员眼中的热切,可是,你们都没有看到这位冯先生背后的意图吗?
  “冯先生,我们当然……我们很荣幸能成为开放手机联盟的一员。”
  冯一平那番话,显然把团队里的人都说动了,想阻止,不现实。
  冯一平点头,这就很好嘛!
  “我相信,ARM更能理解,和合作伙伴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多么重要,所以,我非常期待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和各位,能和ARM,有更多的互动,有更多的合作。”
  “尤其是在当前这样不太景气的局势面前,我和我的公司,愿意为ARM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伊斯特的眼睛又眯了起来,“我想我们会很高兴在开放手机联盟的框架内,和冯先生的公司,进行一系列的交流和合作,但我必须重申一点,ARM的独立,对业界会更有益。”
  他这算是旗帜鲜明的反对冯一平的图谋:别想着收购我们。
  “我想无论我们采取哪种合作方式,都不会改变ARM独立的地位。”冯一平站了起来。
  也就是,哪怕是被我收购,我们依然可以保证你们的独立性。
  伊斯特还想说话,冯一平已经伸出手来,“先生们,合作愉快,我相信,你们将来一定会高兴把握住了这次机会。”
  他也会把握住这样的机会,ARM,一定要拿下来。
  有了ARM,自己在芯片方面的很多计划,都会变得轻松起来。
  这事,别说一个伊斯特,十个伊斯特都挡不住。


第二百四十四章 房子
  当车驶入肯辛顿花园大街之后,都市的喧嚣,马上被抛在身后,那是真的被抛在身后,你只能听到车轮压过路面的声音,以及风吹打树叶的声音。
  路旁那一栋栋小型欧式宫殿建筑,看上去庄严肃穆,所有的窗户,都紧紧的关闭着,听不到有一点动静,但那里面并不是没有人。
  配套的一般可以停十辆车以上的停车场上,多数都停着车。
  陪同的英国高管哈姆笑着说,“我从周围经过多次,但这还是第一次走进这条大街。”
  这并不奇怪,因为这条街,是出了名的用钱摞出来的大街,又叫做亿万富豪大街,能住在这里的人肯定是亿万富翁,百万富翁,那就只能像冯一平他们现在,参观参观而已。
  这条街现在的行情,是每平米超过4万欧元,也就是,至少40万人民币一平方。
  但你还别嫌贵,因为有可能,你想买都买不到。
  全球富豪们置业的两大目的地,分别是伦敦和纽约,但是伦敦又和纽约不同,纽约的地方大,近1000平米的豪宅项目,选择很多。
  而在英国,人们对超级豪宅,并没有明确定义,但一般来说,伦敦市中心黄金地段,且面积不少于1800平方米的住宅可算作超级豪宅。
  在伦敦,这样的豪宅,必然是稀缺品。
  冯一平拿到的资料表明,整个英国,目前价位在2000万英镑以上的豪宅只有1500个,5000万英镑以上的豪宅,只不足100个。
  而这100个中的绝大部分,都在这条街附近。
  基本上一个萝卜一个坑,你想买,还得看时机。
  而这条街,之所以这么贵,就和它名字中的肯辛顿息息相关,英国王室的肯辛顿宫就在这条街上,此外,众多国家的大使馆也在这条街上。
  这里拥有肯辛顿花园、荷兰公园和海德公园,所以绿荫簇拥,当你在这里的海姆斯泰德大森林散步时,你会觉得这绝对是郊外田园,但其实几英里之外,却是繁华的牛津街和骑士桥。
  至于学校,那还用说吗,当初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都是在这条街上的幼儿园里,开启了苦逼的求学生涯,也就是,在这里置业,你的孩子很有可能,就是英国未来国王的幼儿园同窗。
  这里还有和著名的伊顿公学齐名的西敏公学,附近还有好多大学,皇家音乐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帝国理工大学,威斯敏斯特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
  兴致来了,你可以到周围众多的艺术场馆里去消磨时间,比如说,去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欣赏一场古典音乐会,几次下来,有大几率会碰到英国女王。
  这附近的住户,其它的不说,就说前亚洲首富李家,在这里就有自己的豪宅,其它还有什么文莱苏丹、冯一平接触过的印度富豪,米塔尔集团的米塔尔、俄罗斯的寡头阿布、贝克汉姆和维多利亚等等。
  当然,最牛的住户还是英国皇室。
  只是,所有的这些因素,其实都不是冯一平在意的,英国皇室神马的,他也真不太稀罕。
  他用不着靠这个来抬升自己的地位和身份。
  只是,考虑到自己接下来在欧洲和英国的投资,那总得表示表示,或者说,业务需要,他最好能在欧洲置业。
  而既然是投资,当然得考虑回报,而对房产投资来说,最重要的,自然是地段,地段,以及,地段。
  而在伦敦,肯辛顿花园大街街所在的区域,这个被称为肯辛顿切尔西区的大伦敦地区下辖的皇家自治市,绝对是伦敦地产里皇冠上的宝石。
  在这里买一套房子,放着不动,几年时间,估计就会给你完成增值一个亿的小目标。
  同车的玛丽卡,对这里倒是很稀罕,路过在冯一平看来,外观真的不起眼的肯辛顿宫时,还特意下去拍照。
  “冯,你真的希望在这里置业吗?”
  “如果可以的话。”冯一平说。
  无论如何,这里的房产,无论是环境,还是安保,确实都是上上之选,何况,可能回报还高。
  哈姆马上说,“我一定安排人密切关注这里的房产,有合适的马上通知您。”
  “那么,您对这里的房产,有什么要求吗?”
  冯一平看了看窗外,“没什么要求,也不用嫌贵。”
  反正是用来投资的,越贵的,将来转手就赚的越多。
  哈姆点头,“我明白了。”
  这就是上不封顶的意思呗。
  他此时都有些怀疑,要是估值超过5亿英镑的肯辛顿宫出售,自己这位只比威廉王子大两岁的老板,怕是会毫不犹豫的买下来。
  “这里的房子,我可买不起。”玛丽卡说。
  这里至少1000多万2000万英镑起跳的房产,现在的她确实负担不起。
  “将来会的。”冯一平说。
  “我们的同事,也会帮您密切留意。”哈姆马上说。
  他可以说是非常知情识趣了。
  “谢谢。”玛丽卡笑了笑。
  “说起房子,穆克什安巴尼的房子建好了吗?”冯一平问玛丽卡。
  “主体建筑应该已经建好了,听说正在进行装修,明天你也就能看到了。”说起这个,玛丽卡很高兴。
  冯一平的下一站,就是印度,要会面的人,正是穆克什安巴尼,他旗下的信实电信,是印度第二大的电信运营商,也是印度发展最快的电信运营商。
  当然,要说起富豪的豪宅来,他在孟买的那栋据称耗资10亿美元的27层大楼,可以说是全球富豪的豪宅中,最豪的那一栋。
  老实说,冯一平真还做不出这样的事来,他和妻子,以及三个孩子,就是再加上他母亲,那也才六个人,如何用得上一栋27层,面积比凡尔赛共还大的大楼?
  冯一平抽出手,拿起手机,“印度最近有什么盛大的节日吗?”
  玛丽卡又兴奋的拉住他的手,“刚好,今年我们的排灯节,从9号开始,我们去,还赶得上。”
  “你知道吗,这是我们最重要,最盛大的节日之一,它一共有5天,每天都有不同的意义……”
  她拉着冯一平的手,眼里放着光,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
  哈姆默默的升起了后座和他们之间的那个隔板。
  ……
  在美国,还有一个人,此时也在谈和房子有关的问题。
  从4月份到现在,一直紧绷着的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虽然现在还是忧心忡忡,但最近这两天,总算是有机会喘口气。
  进入11月份,形势好像真的好了起来,从数据上看,年二季度和三季度,美国经济产出的增幅接近4%,失业率也保持在低位,房价也有小幅的回升,他知道,伯南克和美联储,此时已经在考虑降息。
  也就是,他们认为,美国的经济,可能又有过热的倾向。
  但保尔森觉得没有那么乐观。
  无论如何,在这个周末的上午,他总算有时间,在家里接待自己的几位同学。
  接待并不是大学的朋友,而是他还有联系的几位高中和小学的朋友。
  聚会没多久,大家自然就问起了和次贷有关的情况,保尔森只能说,“无论事态会如何发展,最终都将得到有力的控制。”
  但是,这几位难得有机会和他见面的同学,显然准备得很充分,“汉克,”其中的一个同学,拿出一份文件来,“这是我和经济商签的投资协议,在我周围,已经有人因为这样的投资协议,而赔掉了房子,你能帮我看看吗?”
  马上,其它的两位同学,也拿出类似的协议来,“我们也带来了。”
  保尔森带起眼镜,一份份的看过去,一开始,他还只是严肃而已,后来,脸上的怒容越来越重,到最后,他终于忍不住在桌上重重的拍了一下,“卑鄙!”
  这几份抵押证券投资的文件,里面有太多对投资人不利的条款,按照这个趋势下去,他知道,自己的这几位同学,肯定也保不住自己的房子。
  他站起来走来走去,“你们,当初就没有看这份协议吗?”
  “我们也看不懂啊。”几个同学摊手。
  保尔森停了下来,今天来的五个同学中,有三个同学,被骗着签了这样的投资协议,那么,在整个美国,这样的事情,还会少吗?
  这一刻,他好像清楚的看到了眼前平静的态势下,隐藏着的惊天巨浪。


第二百四十五章 麻烦开始
  孟买,滨海大道上,站在狂欢的人群中的冯一平,忽然就觉得有些愧疚。
  他愧疚于自己竟然有些喜欢上了眼前的这个节日的氛围,他甚至觉得,这是自己两辈子所感受到的最热闹的节日。
  要知道,这是排灯节,还是印度孟买的排灯节。
  国内最热闹喜庆的节日,自然得数春节,而年味最浓的春节,自然是在他小时候,那时候,村里的人,才会像现在印度人一样,尽量穿上新衣服,齐刷刷的聚到塆里的打谷场上,用简单的器具,进行一些找不到正确的普通话来表述名称,但带有一定竞技性质的活动。
  比如,其中的一项,大概可以形容为成人版、加高版、旋转版的跷跷板。
  一根可以用来做房梁的长木头,放在至少一人高的架子上,两端各趴一个人,被人分别一推,便在空中滴溜溜的、忽上忽下的旋转起来。
  有没有安全措施来着?冯一平记不太清,大概是有一根绳子吧,但他只记得那时空中抱着木头飞舞的人向外甩得直直的腿,以及周围大家脸上单纯的笑容。
  无论如何,那应该算是勇敢者的游戏了,但上去玩的,不但有壮劳力,还有壮劳力的老婆,没记错的话,东明哥的媳妇,也就是自己的堂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