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4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巴掌响亮的很。
  也就是在这一天,受姐夫和外甥的邀请以及委托,梅义良,带着老婆孩子,回家帮忙做大姐的工作。
  夫妻俩轮番上阵,总算是让梅秋萍打消了去美国找儿子的念头,但是,离让她同意,还差得很远。
  10号,金翎出马,她拿着一大摞文件,在冯家冲,住了两天,最后终于不负所托,虽然还是有些不太情愿,梅秋萍最后,还是同意了儿子的想法。
  ……
  镇政府里,郭国坚把一茶杯热茶,失手倒在自己大腿上,“快去医院看看吧镇长。”黄承忠说。
  “不慌,”郭国坚嘴里“嘶嘶”的卷起裤腿,“我没听错?冯总他们要捐款1000万在镇上建一所高中?”
  “不止是高中,还有幼儿园。”


第一百三十章 好事总多磨(上)
  确认消息属实的郭国坚,顿时觉得,眼前的这张脸,其实看起来挺有魅力,“冯总那边,我先不去麻烦他们,麻烦老黄你转告他们,我马上就去跑手续。”
  郭国坚压根就不怀疑到时批文跑下来,冯振昌他们却不捐款的可能,接触了这么多次,他很清楚冯振昌的为人,不会开这样的玩笑。
  “县长,还有,他们准备自己也在镇里建一个综合培训基地,对他们的在岗职工,进行技能培训。”
  “那好啊,听说他们在首都的那家培训中心,已经变身成了技校,希望这一所,也朝那个方向努力。”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这本来就是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内容。
  争取来五里坳的时候,郭国坚以为只能借嘉盛办工业园的这股风,抓一抓经济,为自己的履历添几分光彩,没想到,现在竟然能有机会连教育一起抓,他如何让能不开心?
  “郭县长,你还是去医院看看吧,上点药,我去叫司机备车。”黄承忠说。
  “不用,几步路而已,走过去就行,”郭国坚呲着牙放下裤腿,“还真有些疼,不过,”他咧嘴笑着说,“这疼得值!”
  有点趔趄的走在去镇医院的路上,郭国坚突然有点羡慕黄承忠,真是生了一个好女儿!可惜,自家的孩子,是在省里读书,不可能和冯一平有交集。
  当天晚上,郭国坚就赶回了省城,这样的大事,他必须跟老爸商量,最主要的是,没有老爸的帮忙,他想从市教育局拿到批文,没那么轻松。
  “这真是好事,”郭副主任拍了一下桌子,“这么一来,五里坳在你手上,可能会建起不止一家中等教育的学校。”
  至于新建全日制公办学校设立审批,做过副省长的郭主任很了解,“拿到批文,不是问题,你们市教育局的领导,我会打招呼,不过,下面部门该做的工作,你还是得先做,有两个材料比较重要,一个是可行性论证材料,一个是,新学校的建立,要符合本地教育发展规划和学校设置规划总要求。”
  “我知道,听说冯一平一家,和方市长关系很好,而方市长主管过好几年的教育系统,是不是可以让他们也帮着说说话?”
  “这是可以的,只是你要注意,”郭副主任嘱咐儿子,“这一千万,虽然是以冯一平爸妈的名义捐赠,其实出钱的,肯定还是冯一平,这个人,你我都接触过,年轻,稳重,有冲劲,眼光独到。”
  郭国坚点点头,冯一平确实表现得比年龄成熟很多。
  “但是,他毕竟是一个小伙子,这一次,又是无偿的想为家乡做些事,所以,我要求你,眼光一定要放长远些,不能让好事变坏事,不能冷了他的心,具体说,就是账目一定要清楚,我们绝不伸手,也绝不让其他人伸手进来,前期的这些公关费用,一律由镇里负担。”
  “我知道,”郭国坚点点头,“他们一捐就捐一千万,只有这一次办得好,他们才可能会有后续的其它捐赠。”
  “对头,”郭副主任欣慰的看着儿子,“我现在想,一两年后,是不是不让你回市里,或者到省里,就让你在县里当县长或者县委书记,可能更好。”
  “就依托嘉盛集团,五里坳镇,将来在省内的经济强镇里,肯定会排在前列,要是发展得好,说不定能很快带动你们县,摘掉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
  几年之后,想起今晚的谈话,那是已经退休的郭主任,发现自己的当初想法,还真不够大胆,步子还真不够大。
  ……
  没能在大四办成去美国大学交换生的郑佳怡,对市长妈很有些意见,可是,她也不想想,她爸妈的眼睛又不瞎,哪能不知道她急着想去美国的原因?
  现在好,911这事一出,反对她今年出国的理由,又多了一条。
  为了让一肚子意见的女儿回家一趟,郑博赡在电话里跟她说了这个消息,“什么,他们家要捐款1000万帮着镇里建一所高中?这样的好事,方市长应该要支持啊?”
  “你妈当然支持,只是,下面不少人有意见,想知道详细的情况,要不你周末回家一趟?”郑博赡循循善诱的对女儿说。
  这样的事,让冯一平叫自己阿姨的方市长,当然是支持的。
  市教育局,也是举着双手双脚赞成,他们这样的国家级贫困市,每年分到教育口用来进行硬件建设的资金,少得可怜,普通高中的建设,确实严重滞后,现在有人出钱帮忙建,他们自是无上欢迎。
  当然了,他们就是有些想法,省里市里招呼打下来,他们不同意也得同意。
  只不过,就像小时候,一听到芝麻糊的叫声,就再也坐不住了一样,有些人,听到这个消息,同样也坐不住。
  比如,县一中去年刚上任的校长,胡选民。
  开始消息传到他耳朵里的时候,他并没有当真,捐一千万在下面的镇里新建高中,说胡话呢吧!
  但是,接下来,市、县两级的教育局里,都传出来了这个消息,他这才明白,这是真的!
  这怎么行?他马上找到了上级领导。
  县一中扩建的报告,都递交了太多次,现在既然有这样的机会,为什么不两好合一好,借这个机会,把县一中建设得更好呢?
  况且,县一中的所有机构,都是现成的,扩建县一中,绝对比新建一所高中要省事又有效率,“王局,要不这样好不好,这一千万,你就给我们批800万就行。”胡选民说。
  领导摇摇头。
  “那六百万,要不五百万也行?”
  500万其实就已经很多!
  一中之前的好几任领导,为了扩建,把腿都跑细了,申请的资金,从三百万,最后降到一百五十万,却依然没有结果,现在如果有个五百万,校长同志其实挺知足。
  领导依然摇摇头,“这钱不是财政拨款,我们做不了主,胡校长,捐赠的前提条件,就是这笔资金,只能用来在五里坳镇新建一所高中。”
  这其实也正是胡选民所担心的。
  作为县里唯一一所高中的校长,在县里,他的地位比较超然,这个局长,那个局长,见了他也都客客气气的,他有个什么事,那些人也都会很快帮着落实。
  要知道,那些家伙,对县医院的院长,也一向不假辞色,因为即使是生病了,他们可以去条件更好的市里,或者省里的医院去看,反正都报销费用。
  但学校不一样,县里的这些科级干部,还没那个能耐,把自己家成绩不太好的孩子,运作进市里或者省里的高中里去,最后还是要找他。
  要是五里坳镇建起了一所条件更好的高中,他这地位还怎么保持?
  所有,就是从他各人的角度看,这事也必须得阻止喽!哪怕不能把这笔钱用来扩建县一中,那最好也不能让他们再新建一所高中。
  至于因此,会直接剥夺一大部分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胡校长此时并没有考虑这方面的问题,他只知道一点,县里只有一所高中,才对他最好。
  胡校长发动自己的关系网,想在审批手续上增加些障碍,然而,市里的主要领导同意这事,县里的主要领导也同意这事,他的这些小动作,真犹如螳臂当车,没起到一点作用。
  而且据教育局的朋友说,上面批示,这事要特事特办,按规定,这样的手续,原来要走几个月的流程才能批下来,现在估计年底前就能办妥。
  然后,他发现,自己没有抓住主要问题,这事,早就应该去找那个捐款人商量。


第一百三十一章 好事总多磨(下)
  确定了努力的方向,胡选民校长也做了很多准备工作,让他感到非常遗憾的是,冯家的那个儿子,没有在自己的学校就读过。
  打听一番之后,他调阅了学校的往届学生名单,主要是找95年,从梁家河中学考入县一中的学生。
  在省城已经读大四的唐少康,接到一中校长客客气气的电话,有点摸不清头脑,“一平他爸妈要捐1000万建一所高中?”
  这事他还是第一次听说,不过,冯一平家的实力,作为一个五里坳镇的孩子,他是清楚的,谁能想得到,当初入学时,那个土里土气的家伙,现在就有如此大的成就呢?
  今年,他爸妈就跟他商量过工作的事,他爸妈的意思,是想托关系把他安排到镇政府,他一直有点不太情愿,镇里再怎么好,那也只是一个镇,哪里有大城市的多彩多姿?
  不过,作为镇里的孩子,对冯一平家的这个打算,他是举双手赞成的,如果当初镇里就有高中,自己不是会少辛苦很多?
  “校长,这事我还真帮不上什么忙,我和一平,在初中的时候,关系一般,而且就是我想帮着做工作也没办法,他现在人在美国斯坦福商学院,要做一年的交换生。”
  冯一平到美国做交换生的这事,镇里的人都知道。
  “真没办法?”和大多数人一样,胡选民也觉得,像冯一平这样一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要比冯振昌这样已近花甲之年的人好说话。
  “这样吧校长,我告诉你两个电话,他们是96年考进学校的,和冯一平很要好。”虽然知道让校长去找肖志杰和王昌宁,也不会有什么用,但在公务员家庭长大的孩子,很擅于卖这样的好。
  接到一中打来的电话,肖志杰和王昌宁也说得很好听,“我们一定会跟一平好好说说。”
  “对,好好跟他说说,还用不了那么多,有个三五百万,我们就能把一中扩建好,我等你们回音啊!”
  回音来得很快,第二天一早,胡选民就接到两个学生的电话,“一平说,这是他爸妈的主意,他也没办法。”
  他们俩怎么可能同意胡校长的说法,让冯一平不要在镇上建高中?他们巴不得将来在镇上还建大学呢!
  不过,胡校长的意图,他们倒是原原本本的告诉了冯一平。
  “现在的孩子,真是一个比一个滑头。”胡选民校长悻悻的放下电话,看来,自己免不了要去冯家冲走一趟,去会一会冯振昌。
  一般来说,老师们的空余时间,还是挺多,特别是他这样走上领导岗位,并不带课的老师,还真挺闲的,这两年,特别是年初,报纸上关于嘉盛斥3亿巨资,在五里坳镇兴建工业园的事,胡选民当然知道。
  只不过,听说和亲眼看到,真是两码事。
  当车进入五里坳镇的时候,看着眼前这热火朝天的局面,他忍不住让司机停了车。
  这是一个穷乡僻壤的深山里的小镇?
  一边是热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