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品相师-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收起来,等晚上上梁的时候再找机会和二舅说说!”
  ……
  晚饭很热闹,母亲娘家的大部分亲戚都来了,大家相互一起交谈,一些幼童满屋子里跑,追逐嬉闹,偶尔还伴随着大人们的一声严叱。
  吃完饭后,众人都没有散去,尤其是年轻一辈大多留在这里,等待着上梁。农村人讲究新屋落成选择吉日进行上梁,时间一般是选在午夜十二点开始。
  三月的天气还是有点阴寒,老人和小孩大部分都回家睡觉,年轻点的就围聚在火盘前,相互打趣着。
  炭火映照在每个人的脸上,红彤彤的。众人欢声笑语,一片亲情弥漫。
  “你们这些年轻的小伙子,可有谁知道上梁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三舅张远桥走了过来,瞧着围成一圈的年轻小辈们出言道。
  “三叔,你这可难不住我们!”
  说话的是一位女子,大舅家的女儿张敏,已经出嫁了五年多,现在是镇上小学的一名老师。


第7章 夜话风俗
  张敏妙目一转,道:“上梁是建新屋中要举行的五大仪式之一。这五大仪式是:一,屋场地‘安符师’仪式;二,‘放水’(正屋正堂埋地下排水沟)仪式;三、安大门仪式;四,上梁仪式;五,‘落(搬进)新屋’仪式。为了使‘上梁’仪式更隆重,更壮观,家境富裕的,往往把‘上梁’与‘落新屋’仪式合并举行”。
  “别耍话头,你说的这些是仪式,我是问你们上梁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三叔,你急什么啊!”
  张敏视线投向另外一处,朝着坐在一边的秦宇使了一个眼色,才笑嘻嘻地对三叔道:“这个还是叫咱们家的大才子来回答吧!”
  张敏对这些仪式了解,也是因为自家当初建新房的时候经历过,可真要她说出个所以然来却是难为她了。
  “呃,那我就说说吧,要是不对的地方,小舅你可别嘲笑我啊。”秦宇瞧见表姐的目光,只得接腔开口说道。
  “小宇,你就说说,不对的地方小舅给你补充!”张远桥鼓励道。
  “其实上梁的习俗自古有之,俗语说:‘房顶有梁,家中有粮,房顶无梁,六畜不旺’人们认为梁安得正、安得稳、安得闹,才能兴旺家业。而且古时候对于梁木也是有着严格的选择的,必须是圆直的梁木,不能歪斜,这样的梁木才能用做上梁……”
  秦宇凯凯而谈,在大学期间他就对这些民间习俗很感兴趣,也进行过一些了解和调查。
  “不错,上梁的寓意你说对了,那你知道上梁都有哪些程序不?”
  张远桥是一个教书先生,没能难住秦宇,习惯性的就要询问到底。
  “嘿嘿,小舅,这个我还真了解过。各地上梁的习俗都不同,就咱们这个地区来讲,上梁得选一个吉日,然后在前一天晚上,由木匠和砌匠师傅把彩梁抬放在新砌房屋厅堂的桌子上,蔸头放东边(即朝左),尾头放在西边(即朝右),接着主人家摆好瓜子水果,陪着师傅们守梁,防止一丝污秽,阴邪之物接近彩梁。”
  守梁的时候,首先是木工师傅要作出陪梁仪式。他先在茶盘抓上一抓米,往厅堂四面一撒,向梁树作揖后说道:
  “此梁此梁,很不平常,栋梁上屋,稳稳当当,红星高照,金碧辉煌。合家吉庆,人丁兴旺,老者长寿,寿比山岗;少者添喜,兰桂腾芳。仕者荣升,鹏鸟高翔;学者荣发,青云直上。万事如意,大吉大昌。”
  木工师傅称述了贺梁词后,就是得按规矩出煞了,要找主人讨一杯净水,喝入口中,往梁树上一喷后说道:
  “眼看一边,天地开辟,日吉时良,皇帝子孙,砌造华堂,安居适宜,凶神退位,恶煞潜匿。此间陪梁,永远吉昌。一声槌响透天上,万圣千贤陪大梁,天煞快归天上云,地煞顺水下洛阳。”
  秦宇的声音抑扬顿挫,随着嗞嗞作响的炭火声,传入众人耳中,众人脑海都能浮现出木工师傅吟词的生动场景。
  “很好,没想到小宇你对上梁的习俗这么了解,继续说下去,也给他们长长知识,这些老传统现在的年轻人是没几个人懂了。”
  张远桥很满意秦宇的表现,不过正如他所说的,现在的年轻人对于传统的了解实在是太少了,这些东西恐怕再过个几十年,等老一辈的人去世后,就要彻底消失了。
  “我以前只知道上梁的仪式挺复杂的,没想到还有这么多讲究。”这是秦宇的另外一位表哥出声感叹。
  秦宇点了点头,对于小舅说的话他也认可,现在的青年追求的目标不同,快节奏的生活让这些古老的繁琐习俗没有几个人去用心了解了。
  “出煞以后,来客和主人一起坐在厅堂陪梁,到半夜后,就备办酒肴招待陪梁的人宵夜喝酒,主人对木工、砌匠师傅更要厚礼款待,往往是炖肘子感谢他们的辛勤劳作,新屋主人得陪木工、砌匠师傅慢酌慢饮,夜宵结束后,时间也临近五更。”
  这时,木匠师傅把涂成红色的斧头、墨斗、曲尺拿来放在桌子上,三尺斜靠桌子左前方。砌匠师傅也把瓦刀、挂尺拿来放在桌子的右前方。一切准备好后,梁上放上一只大红公鸡,这时,掌墨斗的木工师傅走到桌子前说:“鲁班来得早,此刻上梁好。”接着木工师傅用五谷和笔墨纸张之类物品放在梁木正中,再用红布封梁——紧紧地把梁腰包好,并用红线将包梁红布缝好,便吟唱拴梁词道:
  手拿主家一片绫,一丈三尺还有零,
  左拴三下增富贵,右拴三下点翰林。
  主家人财两兴旺,荣华富贵满门庭。
  吟罢,木工和砌匠师傅各举一杯供酒,往头上一举,再往梁树上洒酒三下,同声念道:
  手端主家一杯酒,赞个天长与地久;
  手端主家二杯酒,荣华富贵代代有;
  手端主家三杯酒,子子孙孙封王侯。
  木工、砌匠举酒祭梁后,木工匠就要拿公鸡放在梁树站着。首先拿着鸡赞道:
  手拿主家一只鸡,生得头高尾又低;
  头戴金冠霞佩锦,身穿五彩羽毛衣。
  此鸡不是非凡之鸡,东家老板祭梁之鸡!
  说罢将鸡放在梁树上,叫做活龙站梁,意寓家业兴旺。祭梁仪式后就到了上梁吉日良辰。木工师傅和砌匠师傅在树两头用缠上红纸的绳子,各自拿着安梁工具爬上正柱顶端,提着绳子,两头保持平衡,慢慢地往上拉,并边拉边吟赞词道:
  主家今日屋上梁,喜逢黄道降吉祥,
  福星高照生光彩,金玉满堂百事昌。
  吟罢,陪梁的宾客、主人和来捡抛梁馒头的合村男女老少都应声大喊道:“好的!”那应和声响彻云霄,合着鸣放的鞭炮声,把上梁的气氛喧染得喜气洋洋,热闹极了。
  这时砌工师傅又吟道:
  “此梁此梁,很不平常,长在山上,今日作梁。今日上梁,喜逢黄道,谷昌吉旦,紫微高照。栋宇增辉,物华天宝。长者益寿,岁献瑶桃。少者进喜,月圆花好,读者进学,龙门高跳,官者加禄,步步升高,耕者丰产,谷满仓廒。家业兴旺,永进财宝。”
  木、砌工师傅边吟唱边把梁树拉上正柱顶端放稳,又将绳子放下,把馒头、花生、糖果、硬币拉上梁去,为讨彩话,故意问道:“下面好多的人呵,斧子不要乱丢!”接着便大声喊道:“梁树安好,招财进宝。一天早,百代好。拜请师傅,快快把上梁馒头抛吧!”于是木工师傅和砌工师傅坐在梁树穿方上,一边抛馒头,一边吟唱上梁喝彩词……
  秦宇的话语终于说完,众人还在回味当中,良久有人发出一些感叹:
  “没想到要当一个好的木匠师傅不但要会做活,还得懂这些啊!”
  “其实在以前,学徒们跟着木工师傅学活,什么时候能出师,就是看师傅会不会教他这些东西了,学会了这些,才能算正确出师。”
  小舅适当的接了话,秦宇也是点头认可,古时候的匠师们都很严格的,想要出师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咦!不对,小宇,你这说的这些虽然很不错,可是和我们这里的习俗有些地方不同,就你说的陪梁仪式好像就没有,而且也没有出煞仪式啊!”张华回味了一会,却是发现了一些不同的地方。
  “笨蛋,你也不想想,现在是什么年代了,都钢筋水泥房了,哪来的梁,小宇讲的是以前的习俗!”张远桥对自己的这个儿子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当初背着他辍学去外面闯荡,差点把他气出病来。
  秦宇朝表哥张华投去一个节哀的眼神,小舅只要一有机会就会毫不留情的打击表哥,这已经是众人悉数见惯的事情了。
  张华眸子对他眨了眨,示意秦宇帮他解围,不然就自家老头能抓住机会数落他半天。
  “其实虽然现在房屋都不需要用到梁了,但是这些仪式还是有的,只是换了一个方式,就拿出煞仪式来说,现在木匠师傅会抓一只公鸡绕着整栋房屋各处游走,每个门口角落都会放上一些竹条,公鸡走过之处,都要有人拿起竹条拍打墙壁,这叫驱煞!”
  秦宇对于表哥投来的求助,自然不会见死不救,只好替他解释:
  “在民间公鸡本身就有破煞唤阳的本领,这公鸡所到之处,阴煞污秽东西自然不敢呆着,听到竹条的拍打声,就会躲进竹条之内,然后等木匠师傅走完整栋房子后,人们就要收全竹条由一个人拿柱子捆着鞭炮在前面开路,有竹条的人就要跟着跑出去,这叫送煞!”
  “嗯,这书没白读,这些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传统可不能丢啊!”


第8章 丧风煞
  炭火换了几次,夜色也越加浓厚,女生们大都熬不住去睡觉了,这时候二舅和几位木工师傅也来到了大厅。
  午夜十二点,正是上梁的时辰,现在的房子已经没有梁柱了,更多的是木匠师傅把一个红绸平安符吊在大堂顶中央,象征着上梁仪式。
  炭火堆前的一群年轻小辈也都呼啦的围了过去,从秦宇和他们讲解了上梁的习俗后,大家再对比木匠师傅的动作,发现每一个动作果然都有寓意。
  一把新的红木梯子,这是每家新屋上梁必须要有的,在木匠师傅上梁之前,这道梯子不能让任何人踩过,以此来表示对上梁的重视。
  秦宇和张华站在一边,看着木匠师傅念完贺词,准备登上楼梯,他的眉头皱起,心中腹诽:“上梁求的是平安,家业兴旺,而这丧风煞却是破财丧家,两者相冲,这红绸平安符要能挂的上去才奇怪”。
  木匠师傅一手捧着平安符,一手扶着梯子,一步步而上,很快就爬到大堂顶,伸手举起平安符,想要将其挂在特意在顶上预留的一截钢筋钩子上。
  呜呜~~~~~
  平安符一挂上,二舅的脸上高兴的神情还未消失,一道狂风凭空吹来,呜呜作响,吹得平安符在空中摇曳晃动,最后竟掉落在地上。
  “这……这是什么情况!”
  人群一阵惊呼,木匠师傅也怔了一会,旋即马上开口补救道:
  “风来赐福!”
  接着又下了楼梯捡起平安符,对着四方方位拜祭,口中吟诵着《鲁班先书上梁文》。之后才再次登上梯子,这一回,把平安符挂在钩子上后,木匠师傅手固定了一会,没发现有什么异样,这才双手离开。
  “腾!”
  木匠双手一离开,平安符再次摇晃起来,在众目睽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