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夏春秋-第9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糟糕的是,此时中国舰队的战斗机已经开始对日本的侦察机下手了。日本执行侦察任务的那些战斗机本来携带的对空作战弹药就不多。而且基本上是单机,或者由两机编队执行侦察任务,在中国优势战斗机的面前,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战斗打到这个时候,宫本中将已经认识到失败已经无法避免,如果再做无畏的牺牲,带来的将不是胜利,而是更大的失败。

3月29日2点55分,宫本中将下达的撤退命令。虽然此时日本的本土舰队正在赶来,但是怎么也赶不上这场战斗了,而且宫本心里非常担心,中国舰队要是反身全力一击,先消灭掉他们,然后再迎战本土舰队的话,那么日本海军将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而只有将自己的舰队与本土舰队整合到一起,才能够迎战中国舰队!

5点30分,双方战舰脱离了接触,“兴凯湖”号战列舰用最后一轮炮击“送走”了损失惨重的日本战列舰,然后立即调头跟上了正在西行的主力舰队,撤出了战场!

这场持续了近8个小时的海战终于结束了,虽然中日双方的主力战舰…战列舰都没有被击沉,但是日本损失了6艘巡洋舰,而中国也有1艘巡洋舰受到重创。从整个作战过程上来看,中国舰队是完胜了。但是,对于中国舰队为什么不追击日本主力舰队的问题,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论。其实,以当时的情况来讲,中国舰队的主要任务是回到本土海域,而不是与日本舰队决战,这从4艘战列舰主炮暴露出的问题上就能够看出来了,如果持续战斗下去的话,恐怕最后失败的将是中国舰队!

虽然,这场海战没有分出胜负来,但是谁心里都知道,中国海军这次是胜利了。4艘出现问题的战列舰在1个月内就修复了,而日本的四艘战列舰花了3个月的时间才完成修理工作。当然,从战略上来看,中国海军没有能够占据主动权,今后的战斗还很艰难!

第八章 痛定思痛

正文 第八章 痛定思痛

中日海战在一种没有完全分出胜负的情况下结束了,也许,这是让所有关注这场战争的人感到最失望的地方吧。

从战略上来看,日本舰队算是赢了,即使这严重的偏离了日本海军部原先全歼中国舰队的计划。按照日本海军部的计划,应该在大洋上完全歼灭中国主力舰队,使中国海军失去最主要的战斗力,为下一步的战争行动奠定基础。但是,中国海军的主力舰队几乎没有损失一艘主力战舰,就连“武夷山”号巡洋舰在回到新加坡港之后,只用了4个月的时间就修复了损伤,重新投入战斗了。而另外负伤的4艘战列舰分别进入了广州,福州,高雄以及上海港进行休息,维修的时间从10天到1个月不等。当然,为了改进战列舰主炮冷却系统存在的问题,所以还用了更长的时间解决这一问题。但是不管怎么样,在半年之后,中国海军的战斗力不但没有下降,还随着更多的主力战舰完成建造,而变得更强大了。

日本舰队的作战行动,从日本海军部来看,是完全失败了。损失了6艘巡洋舰,阵亡1800多名官兵,换来的却是中国舰队安全回到了南海,除了4艘战列舰,1艘巡洋舰之外,别的战舰迅速的进入东海,加入了中国第1舰队(战争爆发之后,中国重新对海军舰队的建制进行了改变,用番号代替了以前的名字,而第1舰队的任务就是在西太平洋地区作战,是中国的绝对主力舰队),取得了在东海海域的优势,如果不是日本此时已经控制了冲绳群岛,并且威胁到了台湾,中国第1舰队肯定已经冲出了东海海域,开始向日本海军发动反击了!

而日本人的损失就很大了,4艘战列舰全部遭到重创,问题的核心是日本海军没有高空高速战略侦察机,而日本空军也没有!同时,暴露出了日本陆海军不合作的严重内部矛盾。可以说,这种关系已经非常悠久了,从中日甲午战胜时期开始,日本陆军与海军的关系就非常矛盾,主要是争夺本就不丰富的国内战争资源。而现在,这种矛盾已经扩大到了空军中来,而日本空军在很大的程度上是跟随陆军作战的,所以同样不卖海军的帐!另外,就是日本战列舰的主炮射程严重不足,虽然中国公布的“兴凯湖”级战列舰主炮的射程为750公里左右,而实际上去能够达到惊人的900公里,而在海战中,中国的战列舰似乎没有全力作战。而日本战列舰的射程只有600公里,在使用全发射药,发射减装药火箭增程穿甲弹的时候,勉强能够达到650公里。但是,这仍然比中国战列舰的射程短了很多。如果正面交手的话,日本的战列舰至少有2个小时将处于无法还手的状态,而这两个小时,就能够决定最后的胜利归于谁了!

可以说,日本海军通过这一战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不但他们寄予厚望的战列舰除了在防御能力上表现出了应有的水平之外,其余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欠缺,就连日本海军的航母都表现得不尽人意。当然,这些战术与技术上的问题都将得到解决,而在海军的发展战略上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却并不是这么容易解决的问题了!

宫本中将并没有因为这场战争受到多大的责难。问题并不在他这里,而是在海军部,虽然海军部的将军们并不承认,但是谁心里都知道,如果不是宫本的努力,恐怕日本主力舰队将在这一战中失去所有的主力战舰了!如果海军部能够对宫本的第一次报告引起高度的重视,并且立即调遣本土舰队向其靠近,组成一支强大的联合舰队,那么以7艘战列舰,7艘航母的实力,中国主力舰队绝对不是对手,到时候,战争的天平肯定会倒向日本这边!但是,这样的机会是后悔也无法挽回的。正因为本土舰队晚了3个小时到达战场,最后让日本主力舰队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投入了战斗,遭到了中国主力舰队的重创,并且让中国主力舰队能够从容的撤出战斗,回到安全海域去!

但是不管怎么说,日本海军现在还控制着西太平洋,而且将中国舰队封锁在了东海与南海这片狭小的海域内。而正是通过这一点,很多人判断是日本海军胜利了,现在日本舰队能够在西太平洋上自由的航行,而中国海军大概只能够派遣自己的核潜艇到西太平洋上对日本的运输船发动袭击,而无法让自己的舰队冲过第一道岛链的防御线了!

对于中国海军这次的收缩行动,很多人都抱着疑惑的态度。以中国海军主力舰队的实力,即使是在西太平洋的广袤空间内,只要日本无法知道其具体位置,肯定能够占据到一个有利的位置,挑战日本海军的任何一支舰队,甚至获得最后的胜利。因为海军的最大特点是进攻性,而让海军舰队,特别是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担任防御任务,是不是太浪费了一点呢?所以,很多人都怀疑中国海军这么做的正确性,甚至连部分海军军官都不理解,为什么非要把主力舰队收回来不可,难道就不能让其在外围牵制日本海军,对国内提供一种更加强大的间接支持吗?

当然,中国海军的这种战略决定是绝对有道理的,不然的话,历史很可能改写!在这场海战中,中国海军存在的问题也暴露了出来。比如航母攻击机对战列舰这种钢铁乌龟的打击能力欠缺,就显得非常的严重了。另外,战列舰主炮的持续作战能力,这更严重的威胁到了舰队的安全!当然,最严峻的问题是,这支舰队在2044年5月就已经出海执行战斗巡逻任务,并且很快在中日西太平洋对抗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正因为舰队本身已经执行了近一年的战斗巡逻任务,其作战能力肯定下降了很多,同时官兵也急需休息。而让一支疲惫的,且问题多多的部队去担任那么沉重的任务,恐怕后果是谁都能够想象得到的吧!

从战术上来看,中国海军这次是胜了,这是支持中国舰队获胜者的主要依据,依靠不到200人的伤亡,给予了日本海军最强大舰队以重创,并且成功的撤回了自己控制的海域,让舰队摆脱了危险。

从战略的层面上来看,中国海军以保存了自身实力,为后来的战略反击奠定了基础而获得了巨大的胜利。但是,此时,中国海军除了在关岛附近还有两艘战舰之外,在西太平洋腹地已经没有了自己的海军实力。换句话说,中国已经无法威胁到日本在西太平洋上的资源生产基地,日本受到的压力就非常小了,而且因为无法打击日本最主要的资源来源,导致战争被延长了一段时间,这也算是一种巨大的损失吧!

不管怎么样,现在这场有着代表性意义的海战已经结束了。这是一场非常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海战,虽然双方都出动了航母上的战斗机参战,但是航母携带的战斗机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主要的战斗都是在双方战列舰之间进行的。而战列舰的主炮成为了海战中最主要的武器,也是给对方带来最大伤害的武器!而通过这场海战,中日双方都发现了自己海军舰队存在的问题,但是却采用了不同的解决办法!

日本的解决办法前面已经提到过了,就是增大战列舰主炮的射程,同时增强战列舰的防御能力,以抵抗中国战列舰的威胁。日本的这种海军发展思想的根源是日本高度重视战列舰的作用,而忽视了战列舰的缺陷性,忽视了航母的作用,所以将宝都押在了战列舰身上,这也是日本海军后来建造了世界上最庞大的战列舰的主要原因了!当然,这更是日本海军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毕竟,从战术使用角度上来讲,战列舰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太大了,根本就无法做到很多必须承担的任务,而这正是航母所能够发挥作用的地方!

中国海军却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做法,首先是增强战列舰的生存能力,在新计划的一级战列舰,即用于取代“太湖”级战列舰的“呼伦湖”级战列舰的排水量增加到了5万吨,出了加强动力系统,改用更稳定的460毫米主炮,增强了战列舰上的防空火力之外,多出来的1。5万吨排水量中,有1。2万吨是增加的装甲!而这也是第一艘采用了电磁装甲的战舰。当然,在当时,这些都是属于绝密的情报,按照当时中国在陆地上测试的效果,电磁装甲的防御能力比普通装甲好至少10倍以上,但是必须要有强大的电力系统为其提供防御的能力。所以,“呼伦湖”级战列舰增加了一座聚变反应堆,但是速度仍然控制在了50节左右,主要的电力都用到了装甲上,而非推进战舰的动力!

当然,中国加速了“呼伦湖”级战列舰的研制与建造工作,并且提高了这级战列舰的战斗力,最主要的目标是针对日本海军正在加速研制的“比睿”级战列舰。日本这种“武藏”级之后的战列舰在设计时排水量就达到了8万吨,而在这次海战之后,日本海军已经要求将起排水量增加到12万吨,以加强装甲防御,并且装备最新的,射程更远的主炮!但是,事后谁也想不到,“呼伦湖”级战列舰在战争中的作用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后来这级战列舰因为其上强大的防空火力,而且随着战机技术的革命,成为了航母最强大的护身战士!

除了发展新的战列舰之外,中国海军当时最重视的自然是提高航母的作战能力,提高航母的打击力量,解决航母所面临的问题!

首先,是启动了新一级航母的建造工作!“雅鲁藏布江”级航母早在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