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穿之四爷皇妃-第6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娘在里面挑开竹帘子,梁大夫这才进来了。兰琴发现梁大夫进来的时候,一头的汗水。如今外面大旱,天气又热得让人受不了,真是火上浇油,雪上加霜。
    “给梁大夫倒杯凉茶解解渴!”兰琴立刻吩咐惜茶道。
    “多谢侧福晋体恤!”梁大夫对兰琴行礼道。
    “坐下说话吧!”兰琴示意梁大夫坐下。
    “侧福晋,如今外面大旱。我们碧心湖的水位都已经下去一大半了。您上次让我想办法净化碧心湖的水,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可是小人想了很多法子,还是想不到合适的方法呢!”梁大夫恭敬地对兰琴说道。
    原来兰琴眼见大旱已到,她想用后世的知识来帮助老百姓们,让他们能免受大旱的灾难,可是无奈这个时代所限制,后世所用的净水器不可能有,净水网也不可能有,就连最简单的净化泥沙的粉剂也都没有。那可是化工材料,大清根本就没有化工业呀!兰琴想着梁大夫是学西学的,又到过去去过,算是开过眼界的人,所以想让他想想办法。
    “也不怪你,实在是很难的事情。如果让人喝下去那些比较多泥沙的水,又怕生病。实在是不好办呀!”兰琴道。大清朝的各种水源里的水还是比较清澈的,至少没有后世的各种污染,就是很多泥沙和寄生虫一类的东西。所以兰琴想着能用什么办法去一去泥沙,再就是杀死里面的寄生虫。
    “是,侧福晋担心的事情就是外面那些不明情况的水源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但是已经有民众去取水用了。”梁大夫道。
    “那怎么好,如果闹起了寄生虫病呢,梁大夫,这可是大事!你想想办法,看有没有药物抑制各种寄生虫病的爆发呀!”兰琴道。其实从大旱一开始,她就开始与梁大夫讨论各种取水用的办法。
    “是,小人正在利用手上现有的药材来配置防止寄生虫害的药水。侧福晋,您是从哪里得知‘寄生虫’这样的名称的。我在法兰西的时候也没在他们的医学书籍里见到过这个词汇。”梁大夫道。
    兰琴知道自己又用了后世的词汇,让人家梁大夫惊叹了,只好解释道:“是我自己想的,我还在闺中的时候,曾看见过一本西学医书上有一本介绍原子分子的书籍呢!说在显微镜下还有更微小的事务。那么我就想,水里是不是也有非常小的生物存在呢?”
    发明寄生虫这个词汇的老祖宗,借用了你的发明,可别骂我!兰琴在心里头默默腹议道。
    “侧福晋这个发明还真是好!果真有的!”梁大夫敬佩地看着(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1295章 快回京了

  
    “皇上,喝点水吧!”梁九功将挂在马脖子身上的水袋,送到康熙面前道。
    “好。到了哪里了?”康熙坐在马车里,仍旧是一辆非常简单的清油裹布的马车。
    “皇上,到了正定府获鹿县了。”梁九功道。
    “那就快到了。定夺还有两天的路程。”康熙道。
    “是,皇上这一路辛苦了。再有个两天,就可以到了。”梁九功见康熙喝完水,连忙拿下他递过来的水袋。
    “华北大旱。这一路上的水源全部都干旱了。不知京城里是个怎么样子!”康熙眉宇间带着一丝忧愁道。
    “皇上,和硕亲王不是说了,京城里还维持正常!”梁九功道。
    “报喜不报忧。朕的这个大阿哥性格一贯如此。到现在,也没见他拿出什么像样的主意来。”康熙道。一路上,康熙的暗卫一直就在与京城保持着联系。即便康熙不在宫里头,宫里头的事情他也知道一二。
    “皇上,四贝勒这一路倒是在到处查看各地的水源,是不是心里有了主意了?”梁九功道。
    康熙道:“他是在看灾情。从这一路上看,今年这场大旱怕是不小了。各地粮食的产量都会减产。”
    梁九功叹了一口气道:“老天可真狠,这样一场大旱,农民大半年的辛劳可就都要化为乌有了。”
    康熙道:“朝廷刚刚打完杖,这再遇上这样的大旱,能播出来的赈灾款,都成问题。幸亏这次没有大举南巡,节省了不少银子。”
    “可不是,当初若不是四贝勒反对皇上南巡,那可不就花了。”梁九功提醒康熙道。
    “老东西,朕有时候真是怀疑他是不是给了你什么好处,不然你怎么总是跟他说话呢!”康熙盯着梁九功道。
    “四贝勒是给了奴才一些好处呢!”梁九功赌气道。
    “啥,还真给你了你好处?”康熙挑眉道。
    “是呀,四贝勒给奴才的好处就是好好伺候皇上!”梁九功道。
    “老东西,说这些话居然脸都不红。”康熙啐道。
    “奴才都一把年纪了,早就不知道脸红是怎么滋味了。”梁九功道。如今也只有他能与康熙开这样的玩笑,康熙也不会与他见气。
    “老四倒是个实干的。”康熙最终说道。梁九功也不多话了。
    “皇阿玛,前面有个凉棚,咱们坐下来打个尖吧!”外面是十爷的声音。
    “好,停下来歇口气吧。”
    待马车都停歇下来,一行人从马上下来。十爷与梁九功一起扶着康熙从马车上下来。只见道路上灰尘漫天飞扬,因为好几个月不下雨的缘故,土壤极其干燥,稍稍一震动,就尘土飞扬,弄得人睁不开眼睛。
    康熙一出来,就赶紧眯起了眼睛,闭着嘴巴,由着梁九功搀扶着往那个凉棚走去。
    “老汉,来几碗凉茶!”十四爷冲在前面。一路上骑着马,烈日当空照着,他早就口干舌燥了。
    “好的,请客官们都到里面坐吧!”凉棚的主人是一个老头子。
    待康熙等人走进凉棚,然后找了一个位置坐下后。老头子便提着水壶和毛巾上来了。他先用大布巾将桌子麻利地抹了一遍。然后他便给四爷他们开始倒茶。
    “老汉,你们这里好几个月都没下雨了吗?”康熙抬头问道。
    “是呀,好几个月了,到处都一片干旱,真是要人命了。这个凉棚恐怕也开不了多久了。”老汉也是一脸的灰尘。
    “你们这里老百姓每日的用水都还能维持吗?”康熙问道。
    “很多人开始四处找水了。”老汉给他们每个人都倒满了水。
    “你这水是哪里来的?”四爷道。
    老汉正预备走,却听见四爷这样一说,顿了顿,道:“我老汉这凉棚开了小二十年了。”说罢,他也没直接回四爷的话走了。
    众人端起茶碗喝茶,喝了一会儿,便有些喝不下去了,因为凉棚外面的官道上灰尘四起。
    “皇阿玛,这场旱灾可是太大了。”十四道。
    “你们觉得该如何办?一路上,可看见过灾民?”康熙掏出带在身上布巾擦了擦嘴角道。
    “立刻让人去找水呀,开井也可以!”十爷立刻说。
    “运水怎么办?华北整个都大旱,来回需要多少时间,能运多少水,都是问题呀。”四爷立刻答道。
    “那开井呢?”十四道。
    “大旱的时候,地下水也早就降低了。如果打井能解决问题,早就没有大旱这个问题了。”四爷道。
    “这不行,那不行,那你说怎么办?”十四挑眉道。
    四爷懒得理他,对康熙道:“皇阿玛,要派官员来安抚这些灾民,然后各地府里州里都要派出人专门设立凉棚,给当地受灾的灾难分发最基本的用水量,争取不要死人,少死人。最后就是一个字:等,等老天下雨!”
    一席话后,众人都沉默了。
    “等到何时,老天一直不下雨呢?”十四忍不住道。
    “老天没有这么残忍,总会下雨的。朝廷只能用朝廷的力量去运水办凉棚,让人起码有口水喝,并且要大力安抚各地的老百姓,让他们守在自己的家里,等待老天下雨。”四爷道,“这远远比四处找水要省事多了。”
    康熙思忖了,点点头道:“老四,你这番话正是朕心里所想了。可惜啊,和硕亲王怎么就想不到这些了。还跟朕发来什么‘天降妖星,才导致大旱’的什么鬼话!”
    “天降妖星?”十四惊讶地问道。
    “大哥这什么时候开始相信这些了,还天降妖星,这也想得出来?”十爷道。
    “哼,好了,赶紧喝完了茶,赶路吧。朕再不回去,还不知道京城是个什么样子。”康熙道。
    待他们喝完茶水,四爷跟那老汉结算茶钱的时候,偷偷问他:“你这茶棚里的水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然后,四爷塞了老汉十两银子。
    老汉看着手里的银子,最后还是说了:“我老汉发现了一处地泉,这才有水的。您可别告诉其他人,否则一准哄抢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1296章 引入

  
    “如今这样大旱,你一个人私占一处地泉?”四爷变色道。
    “不是,不是,我老汉哪里会一个人私占。我女儿嫁给了这里知州为妾,那处地泉可是知州大人的。”老汉有点后悔了,他本以为四爷只是想打听一下,自己去取水的,岂不知他今日还责备起自己来了。
    四爷顿时明白了,显然这正定府获鹿县得知州私自占用了一个地下泉,甚至好告诉了自己小妾的娘家,可是却不让其他老百姓知道,可恶至极!
    那厢,乌雅氏主仆一大早起来后,乘着太阳还没有出来,便一大早往西北角赶了过去。因为福晋又派人来叮嘱,她不敢怠慢,连忙就赶了过去。
    “那个神秘的驱蛇人,这是打算什么时候来呢?”翠云扶着乌雅氏往那边走着,抱怨道。因为她们像这般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本来外面就热,还有三番两次往那边去盯着。
    “看昨日那个灵秀来说的意思就是估摸着这几日了。只要能让那位沾上妖孽的印象,即便让我每天这样跑,也再说不惜。”乌雅氏咬着后槽牙道。
    主仆两人来到四贝勒府的西北角边上,只见蔡婆子正在那几棵梨树下扫树叶子。翠云如今见着这蔡婆婆,就想到了那日她对自己刻薄谩骂之语,心里就是不舒服。
    “夫人来了!”蔡婆婆瞧见乌雅氏主仆来了,连忙丢掉手里的扫把,迎了上来。
    乌雅氏淡然一笑道:“哎,这天气实在是热。这一大早然得凉快,就想着过来乘凉,没打搅婆婆清扫吧。”
    蔡婆那满是褶皱的脸上,此刻笑得跟一朵花似的,殷勤道:“正是!夫人不如去那片梨树下坐坐,可凉快呢。这些梨树长了七八年了,树大叶茂的。”
    乌雅氏点点头,便随着蔡婆走了过去。那梨树下排列着几个石凳,又因为梨树树叶繁多,将一丝炎热隔绝在了外面。
    “婆婆,这几日,我说的那个货郎没来么?”乌雅氏捡起地上一片梨树的黄叶子,拿在手里把玩着。
    “没呢,我老婆子可是竖起耳朵听着呢,没有听到有卖胭脂水粉的。”蔡婆道。
    “那是不是你睡觉或者用膳去了,人家来了?”翠云皱着眉头道。这些日子,乌雅氏可没少打点这个蔡婆子。
    “没有,我老婆子收了夫人的赏,绝不会不做事的。而且,我还叫西北角那边的门房留意了。您放心吧。蔡婆道。
    “这些你拿去吧,去给那个门房的一半。”乌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