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悠然军师-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怎么这么闲?”一般谨王进宫这两个人都会忙碌的分析皇帝找谨王有何要事,是不是有麻烦了或者被别的王爷找麻烦了。而刘彦则会找出近一段的各方面情报,以方便王爷回来分析筹划。

    “昨日你陪王爷和世子出去结果买回来三道题,你是不放在心上,我可是忙了一整晚,你看我憔悴的脸色。”刘彦抱怨道,只是他那红光满面的脸一点也没让李靖安看出一点憔悴的影子。这让李靖安不由很是羡慕,武林高手就是好啊,一把年纪一夜没睡还这样的精神,不像自己,只是稍微没注意就得了感冒。


 58第 58 章

    其实不用他们开口;李靖安也知道刘彦和张默仁来找自己干什么,一个是谨王的谋士,一个负责谨王的情报网,能让这两位来找自己商议事情;肯定和那不知道是真是假的考题有关。

    “现在不是还没开考吗?那么着急干什么?”李靖安不紧不慢的说道;其实就算那是真正的考题李靖安也不着急;毕竟那和自己没什么关系,甚至可以说和谨王扯不上关系;顶多能让谨王把一批人打压下去罢了。

    “就我得到的情报很多人都卖了那个考题;特别是一些身价不菲的举子,而且这次春闱估计会有很多世家子弟参加。”刘彦知道李靖安心思敏捷,一定能听出自己的潜藏意思。

    果然李靖安端起茶杯的手一顿,看向了张默仁;脸上的表情变得有些凝重,“张大人觉得呢?”

    张默仁悠然的扇着扇子,表情看上去并不像刘彦那么严肃,他手中的扇子也是一把十分好的扇子,不说那质地,就说那扇面上的字一看就知道是大家之笔,是一首李白的《侠客行》,虽然无忧先生盗用李白的诗词成就自己的名声,这种做法让李靖安不能苟同,但是他让因为时代变化而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诗词再次重现,因为这个,李靖安还是感激他的,只是这写诗的人应该也是一位豪放甚至懂得武艺之人,把那诗所要表现的洒脱与锋锐完全显露了出来。

    李白这一首《侠客行》古风,抒发了他对侠客的倾慕,对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这写诗的人估计是一位真正的侠客吧。

    李靖安不由想到了自己这个西席的前任常泽燕,虽然在谨王府几乎看不到这个人,那次见面他也是文士打扮,但是他的眼睛告诉李靖安此人绝对不是一个儒生。

    “虽然科举制自隋朝出现,后汉大力推行,几百年间已经成为了朝廷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但是世家的力量依旧不能小视,九品中正制即使已经还要失去作用,但是世家子弟也就可以被征召为官,或者走父兄的路子进入军中或者成为皇宫侍卫,但是显然有些世家不再满足这些,他们有些人可能还在奢望着回到隋朝以前士族独霸的时代。”

    张默仁也是世家子弟,但是他比家族中那些人要清醒很多,能看到世家与皇权的冲突,皇族不可能容忍自己的权威受到世家的威胁,因此隋朝出现了科举制,后汉再次加大了科举制的力度,世家的影响也在那时越来越弱,想要世家维持以往的融贯,入朝为官成为必然,于是世家中除了那些嫡子还是走世家的老路外,一些庶子开始和寒门子弟一样参加科举。但是即使如此,世家子弟在朝中的分量也越来越少,更多的寒门子弟开始跻身朝堂,与世家形成了对抗与竞争。

    “这次看到那考题我总有种不好的预感,子信,你说这会不会是某位在拉拢一些世家的行为?”张默仁眉头微微蹙起,毕竟这次参加科考的世家子弟要比以往多上很多,又出现了卖考题这样的事情,容不得他不多想。

    低头喝了口茶,李靖安把手中的的茶杯放下,这才缓缓的开口:“应该不会是太子,毕竟太子是储君,一定会明白世家权势过大对皇权的危害,那可是当今亲手教导出来并且当了那么多年储君的太子。除了太子和王爷,剩下的几位皇子哪个最需要世家的支持?”

    张默仁摇着扇子的手微微一顿,“你是说,恪王?”

    “恪王出身在几位皇子之中最低,而且除了恪王妃出身世家,恪王府只有出身低微的姨娘,外力不足的恪王他最需要世家的支持。但是恪王妃在他无法纳进世家之女,便只能施恩来换取一些世家的支持,或许说施恩不对,更应该说是交易。”这个恪王李靖安觉得在几个皇子之中威胁最小,不足为虑,“除了恪王,仪王也有可能。”

    “仪王?”张默仁想了一下,点头同意,“仪王文采在各位王爷中是最好的,他和各大世家的青年才俊交好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听说这次就有很多人参加科考,一旦那些人榜上有名,对于仪王来说便是对世家的一个示好,而且那些人过上五六年就会成为他的一个不小的势力。”张默仁觉得仪王的确有可能。

    “宁王府内世家之女最多,但是也不排除他想让与他有关的世家更多人进入朝堂。还有毅王,大皇子毅王在军中威信是足够的,但是在文官方面没什么势力,这是皇帝的平衡之术,但是并不排除毅王自己脑子不清醒,想发展一下自己在文官方面的势力。”李靖安淡淡一笑。

    “如果是那样毅王可真是脑子不清醒了。”张默仁也笑了,虽然毅王看上去是除了太子之外权势最重的一位皇子,而且还居长,但是在张默仁心中他的威胁还远远没有宁王威胁大,毕竟忌讳手握兵权的毅王的不只有觉得储位不稳的太子殿下还有那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

    “你们这么一说不是人人都有嫌疑了吗?”刘彦听他们分析了半天,居然是这样一个结果,不由一皱眉。

    “所以一动不如一静。”李靖安笑了笑,“等到春闱正式开始,如果那卖的真是考题,不用我们动手,自然有人会把这泄露考题的重大事件闹起来,要知道主考和副主考可不是一个势力的人,我们造作的只是推波助澜,别让那三方势力达成一致共识罢了,还有这次我们王爷有几个人也会参加春闱吧?”李靖安转向了刘彦。

    “没错,几个很不错的人。”刘彦有些得意,那些人他可是精心安排的,不过怎么查都会是家世清白的平民子弟。

    “给他们提个醒,如果等到考题出来后,第一场考试结束没人处理,或者那些主考有联手迹象,到了第二场考试结束,就想办法挑拨那些考生的情绪,让考生闹事,造谣生事什么的我就不用教了吧?”李靖安微笑,想到了他以前每逢高考那时候全市,不该说是全省都是战战兢兢,唯恐出事。哪怕是一个考生闹出来,必然要引起一片喧哗,而现在可是全国选才的春闱啊。

    不知道刘彦是不是脑补了一些可怕的东西,看李靖安的眼神多了一丝认同,“你果然和默仁不一样,不过我喜欢。”这样更好,最好能让那些人胡乱攀扯一下,早一些“证据”几方面栽赃陷害,估计那些人不死也要元气大伤。刘彦琢磨着估计要放弃一些密探和细作了。还有那些考生估计也有很多要遭罪了,他得告诫那些人一下挑拨可以,但是千万不能出头,让自己陷进去。

    “敬末你和我不同,但是我没想到子信你也和我不同。”张默仁毕竟是个文人,哪怕他现在是个谋士,骨子中还是有着文人的正气与傲骨,这也是他只能为谨王出谋划策,却不能帮谨王应付那些阴谋诡计和来自后宫女人方面陷害的原因,不过他也庆幸李靖安来到了谨王身边,弥补了他的不足。

    李靖安眼睛微微眯起,看上去是胸有成竹的自信与淡然,但是实际上他却是一脑子迷惑,这两人到底又在脑子里脑补了什么可怕的东西?

    送走了刘彦和张默仁,李靖安看向了一直听他们谈话的王远明,有些怀疑的问道:“刘大人和张大人是不是误会我的意思了?”他只是想让那些考生把考题泄露的事情闹得人尽皆知,到时候皇帝就不能不查一下到底是那些人参与了这次考题泄露。不过好像刘彦还有张默仁想的要不他所想的更加的可怕。

    “可能吧。”王远明有些不确定,事实上也想的和刘彦差不多,毕竟他们已经习惯了为了达到目的便可以舍弃一些人的性命,不管是自己还是那些无辜之人。本来他以为李靖安是在对刘彦暗示,心还微微有些发凉,但是此刻看到李靖安脸上的疑惑与茫然,突然觉得也许公子并不是如此想的,而是他们这些人把事情本能的复杂化了也阴暗化了。

    “这不会出事吧?”李靖安有些担忧的问道。

    “没事的,公子,刘大人绝对不会在这方面出纰漏的。”王远明安慰道,在密营呆了那么多年,密营做事的能力和风格他还是很了解的。

    “算了,反正我也不认识那些人。”李靖安想了一下决定不在这方面花心思了,毕竟他来自未来,和这个时代的人没有一丝关系,不管是大齐还是大明,李靖安都没有多少归属管,而且二十一世纪的人都很冷漠,同情心之类的,李靖安承认自己没多少。从未见过也从未听过的陌生人,李靖安实在没办法生出什么同情心。


 59调戏

    李靖安也只是担忧一下便丢开了;毕竟不管那是不是真的考题都与他无关,反正现在选秀还没结束离春闱开始还有几天。

    李靖安的风寒并不严重,又有王远明盯着他喝药,只是两天李靖安的感冒就好得差不多了;因为世子身体要比一般的孩子弱;为了不把风寒传给世子;李靖安没有开始给世子上课,而是给世子布置了一些作业让仆人带去;自己却在致远阁闷了两天后决定出门走走;顺便找一下美食。

    虽然谨王府的厨子很好,但是有句话叫做真正的美食在民间,李靖安可是不愿意放弃自己剩下的唯一的喜好。

    “公子,出府?不太好吧?”临出门前;王远明有些不同意,毕竟现在京城中出现了卖考题这样的事情,王远明觉得为避免嫌疑还是待在谨王府为妙,而且他发现自己家的公子好像每次出府都会遇上一些麻烦的人物和事情。

    “有什么不好的?我又不和那些举子凑热闹,再说现在马上就要开考了,也不会有人敢闹事的。”李靖安不觉得出门很是安全,也许其他时候不敢说,但是春闱期间估计会是洛阳最安全的时候,毕竟全国和整个朝廷都盯着呢。

    “如果公子想吃美食我可以去找厨子让他来王府内给公子做。”王远明还在做着最后的努力,李靖安喜欢美食他也是知道的。

    “哪有什么意思?品味美食可是不光要光吃美食本身,还有那种氛围也是十分重要的。”李靖安白了他一眼,这孩子真是不懂享受,同样是西湖醋鱼,在西湖旁的亭子中看着美景吃和坐在酒楼中吃能一样吗?

    王远明无言了,他还真看不出来有什么区别,氛围是什么?吃美食和那个氛围有关系吗?

    “走了,有你在不会有事的。”李靖安也不再和王远明多分辩,也拿了一把扇子出了门。

    洛阳最早建成于夏朝;有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朝代在此定都;因此有“十三朝古都”之称,不过在李靖安记忆中洛阳有名的是牡丹花和龙门石窟,这里是全国有名的旅游城市,现在牡丹还没到开放的时节,但是洛阳依旧热闹,毕竟再过两天就是春闱了,才子的文会诗会什么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