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穿耽美]清和-第1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心,父皇绝不能让你委屈了!”
    沈瑄没辙了,彻底没辙了。
    只能沉默的退出大殿,离开皇宫,回到定远侯府,一个人坐在房间里苦思冥想。
    到底哪个环节不对?
    事情怎么发展到这一步的?
    他哪句话哪个动作让天子产生了误会?
    关键是,继续这样下去,他还要爬多久的墙才算到头?
    沈瑄想了许久,始终不不得其解。
    隔壁的孟清和一直没等到爬墙的沈侯爷,不免觉得奇怪。
    往日里是风雨无阻,今天这是怎么了?
    侯府和伯府的护卫也感到奇怪,伯府的护卫巡逻到沈瑄经常出没的墙头,架上梯子探头,朝着侯府的护卫招手,今儿个定远侯不在府里?还是身体不适?
    侯府护卫表示,人在,也没见请大夫。
    伯府护卫还想再问,突然下边有人拉他,扭头刚想瞪眼,看到下边站着的是谁,吓得差点从梯子上滑下来。
    “伯、伯爷?”
    孟清和一身蓝色常服,下摆提起,掖在腰带上,朝着梯子上护卫勾勾手指,“下来,换我上。”
    护卫闭上嘴巴,麻溜的下了梯子,看着孟清和利落爬上去,一撑墙头,消失在对面,半晌没能发出一点声音。
    保持着对月望天的姿势,到底发出一声感叹,原来,伯爷的身手也是如此了得!
    难怪传言一战斩首五级,绝对的铁血真汉子!
    墙对面,孟清和站起身,拍拍常服上沾到的尘土,对着目瞪口呆中的侯府护卫一咧嘴,“正院在哪?前边带路。”
    他本想自己去的,无奈侯府面积太大,这里又靠近后园,假山石路,亭台垂柳,各种花卉,白天看着漂亮,晚上却像在走迷宫。
    护卫不敢耽搁,以最快的速度将孟清和带到正院。
    “伯爷,侯爷就在里面正数第一间,您请。”
    说完,又觉得这话不太对,抓抓下巴,想多了吧?
    院门没锁,孟清和没沈瑄那么好的身手,也没有有门不走偏爬墙的爱好。
    推开院门,走到房门前站定,朝身后看一眼,没人。
    回头咳嗽一声,敲了三下房门,“侯爷,在不在,在就应一声?”
    门内没有声音。
    孟清和又敲了几下,还是没声音。
    再举手,房门开了。
    一身大红麒麟服的沈瑄站在门内,腰间佩玉带,梁冠已除,发间只有一根玉簪。
    黑色的眼眸望过来,孟清和张张嘴,挠挠下巴,他刚才想说什么来着?
    没等想起,有力的手臂已揽在他的腰间,轻松将人捞进了房内。
    关门,落锁。
    当夜,兴宁伯宿在了定远侯府内。
    侯府与伯府的护卫都见怪不怪。侯爷同伯爷交情好,经常秉烛夜谈。不过是不走大门,都喜欢爬墙而已。
    接下来的几天,爬墙的又换成了定远侯,随后,几则流言开始在京中流传。
    据说,定远侯不爱红颜爱蓝颜,所以才迟迟没有定亲。
    还据说,定远侯已有了意中人,苦苦追求未果,那个愁啊,整天在侯府里舞刀弄枪,喊打喊杀,枪杆都折断了不知多少。
    再据说,定远侯害了相思病,得了梦游的毛病,一到半夜,准时准点的翻墙,只为见意中人一面。
    翻墙?见意中人?
    这么说,定远侯的意中人就住在附近?
    众人凑到一起,将定远侯府附近的建筑物一一罗列,看着列出的名单,表情越来越精彩。
    魏国公府,武阳侯府,长兴侯府,曹国公府……
    拿着笔的手有点抖,胡子都拽掉了一把。
    定远侯的意中人在这其中?
    不抖不成,委实太过惊悚。
    与定远侯府只有一墙之隔的兴宁伯府被彻底忽略了,甚至没被一个人提起。
    没什么好奇怪的,有个词叫灯下黑。还有句话,叫级别不够。
    国公侯爷排排站,一个二等伯……的确容易被忽略。
    传言愈演愈烈,宫中特地将沈瑄召去询问,众人满心期待天子会作何反应,毕竟定远侯是皇帝义子,被传出这样的话,总该有个说法。
    这样的事发生在一般人身上,至多一句年少风流。搁在定远侯身上,就不得不从多方面考虑。
    是不是政治对手的污蔑,还是建文余党的活动?
    结果却让等着看戏的人万分失望,定远侯在宫里走了一圈,什么都没有发生。反而是在定远侯出宫之后,天子发了一通火气。
    “瑄儿如此忠孝,朕倒要看看,到底是哪个在算计瑄儿,算计朕!”
    道衍清修的佛寺内,孟清和突然打了个喷嚏,揉揉鼻子,对闭目养神中的道衍说道:“大师,该你了。”
    两人面前摆着一张棋盘,上面黑白两色棋子正在厮杀,白子占据了明显的优势。
    得知孟清和不善围棋,道衍便时常拉着他对弈。
    按照大和尚的说法,他的徒弟怎么能有短板。君子六医,琴棋书画,必须样样拿得出手。
    孟清和头疼一阵,也就照着大和尚的意思做了。
    大和尚是真心教他,对弈不过是个引子。
    就像他假托前宋遗民讲给朱高煦和朱高燧的海外风土人情,道衍也是通过棋局,教给他更多的道理。
    孟清和很感激道衍,即使仍没开口叫一声师父,仍不妨碍他对大和尚的感激。
    近日里京城不太平,道衍经常叫他叫来,倒也帮他躲开了不少是非。
    哪怕推动这股暗潮是自己,孟清和也不愿意现在就被卷进去。
    他准备等到最好的时机,一击以达到目的。
    孟清和已非吴下阿蒙,也不是四年前为了活下去拼死挣扎的小虾米。为自己打算,也为顺便再坑某些不顺眼的人一把,才同沈瑄商量出了这副棋局。
    虽说要冒一定的风险,若能得到满意的结果,也是值得的。
    道衍捻起一粒棋子,思索两秒,落在棋盘之上。
    必须承认,孟清和聪明,有灵气,但在道衍面前仍是不太够看。
    岁月催人老,流失的时光也是人生的沉淀。
    道衍的阅历和人生经历不是孟清和能比,至少不是现在的他能比。
    “该回去了。”棋子落下,胜负未定,道衍却单手捻着佛珠,笑道,“好徒儿,下月此时,为师同你再下完此局。”
    孟清和没说话,起身向道衍行礼。
    大和尚是在告诉他,棋局还有疏漏之处?
    但事已至此,九十九步迈出去,不差最后一步。
    不抓住这个机会,他肯定会后悔。
    “大师,晚辈告辞。”
    “去吧。”道衍微合双目,“为师穷尽一生为天下寻得明主。徒儿尽得为师真传,定能达成心愿。”
    孟清和:“……”
    能把撺掇永乐造反说得如此正义凛然,冠冕堂皇,除了道衍,再找不出第二个了吧?
    说他能够达成心愿,顺便拐着弯的自夸一把?
    这样的师父能认吗?
    孟清和磨牙,坚决不能。
    下山时,不出意外遇到了来接他的沈瑄。
    冬雨连绵,习惯了北方的天气,南方的湿冷着实让孟清和很不适应。
    一条斗篷披在肩上,沈瑄骑马,给孟清和准备的却是马车。
    车里备了手炉和热水点心。看着样式有些奇怪,固定在矮桌上的大肚水壶,孟清和缓缓的笑了。
    捧起手炉,掀开车帘,沈瑄恰好转头,四目相对,并未持续几秒,看入对方眼中的面容却似永久。
    靠在车壁上,孟清和闭上双眼。
    决定了,就不能后悔。
    为了家人,他拼了一次,赢了。
    为了自己,他要再拼一次。
    无论输赢,他都不后悔。
    洪武三十五年,冬十一月朔,大朝。
    随着奉天殿响起的礼乐声,身着朝服的文武大臣分作两班,步入大殿。
    “跪!”
    伏地拜见天子之后,殿中出现了短暂的沉默。
    一股紧张的气氛不断凝聚。
    再宣奏事之后,一名礼科给事中步出文臣行列,朗声道:“臣有奏!臣参定远侯沈瑄立身不正,肆行不修,结交朝臣,图谋不轨,欺君罔上!”
    此言一出,右班武将纷纷怒目而视,尤其是朱能张辅等人,握着朝芴的手都暴起了青筋。若非在大殿之上,顾忌不小心闹出人命,对天子不好交代,百分百会冲出去给他一顿老拳,
    立身不正,图谋不轨,欺君罔上?
    文臣言官的一张嘴,上嘴皮碰下嘴皮,红口白牙的泼脏水,如此肆意污蔑,也不怕天打雷劈?!
    龙椅之上,朱棣的脸色也变得阴沉。
    冕冠垂下的旒紞遮住了他的面容,却遮不住他周身蔓出的杀气。
    或许是龙椅位置太高,也或许是言官们的抗压能力非同一般,六科都给事中有四人出列,左右给事中也呼啦啦的站出来一大半,异口同声参奏定远侯。
    从生活作风问题到独特的兴趣爱好,再到京城流言,巨细靡遗,每条都能说出花来。这还不算,宅基地多占,在院子里私搭乱建,不遵太祖高皇帝诏令,在花园里挖水塘都要说上一句。
    说到激动处,连前定远侯沈良都被拉出来增加说服力。
    上梁不正下梁歪,做父亲的立身不正,曾被高皇帝数次斥责,还牵涉进蓝玉谋反案,做儿子的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更有甚者,当庭痛哭,痛心疾首道:定远侯好杀成性,生活作风不正,京中百官人人自危。此等人怎配为侯爵?怎堪称一等功臣?
    必须除爵,罢官,抄没家产,流放!
    和他有关系的,例如张辅等人,也要加以追查,以正朝纲!
    “请陛下明察!”
    “此无耻之徒,臣等不愿与他同朝为官!”
    言官越说越激动,有武官站出来为沈瑄说话,很快被文臣给顶了回去。
    朱棣的脸色已经不能用黑来形容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是他要杀人的前兆。御台旁的郑和后背发冷,恨不能冲下去一拳一个,把唱作俱佳的文官统统锤死。
    你们找死,也别带累旁人!
    被骂得狗血喷头的沈瑄始终没有发言,在朱棣将目光转向他时,出列,跪在地上,背脊停止,面容刚毅。
    什么话都没说,却也是什么都说了。
    武官们全都握紧了拳头,不说朱能张辅,便是后投朱棣的陈瑄等人也是双目赤红。
    跪在大殿中的定远侯,让他们想起了建文朝无辜被参的同僚。
    守国,卫疆,在战场上拼死,却要被这群言官攻讦!
    何辜!
    皇帝迟迟不肯表态,言官们以为得计,战斗的激情越来越高。
    都察院左副都御使刚要出列,趁机加一把柴,却听身后传来一声咳嗽。转过头,眉头一皱,杨士奇?
    迟疑之时,右班武将中已站出一人,手持朝芴,腰悬金牌,相貌俊秀,不似武将,倒似文臣。
    正是兴宁伯孟清和。
    “陛下,臣有话说。”
    见兴宁伯出列,文臣大多露出轻蔑之色,只有同孟清和打过交道的解缙等人面露深思,隐隐觉得,今日之事,怕是会另起波折。
    
    第一百零七章 兴宁伯威武

    孟清和打断了言官们的发言;自右班武将出列;跪于奉天殿中;朝服上的白泽须发皆张;慑人的气势在无形中蔓延。
    文官了不得?文官就能随意罗织罪名污蔑朝臣?
    言官了不起?从七品就敢指着朝冠七梁的侯爵大骂?
    骂本人不算,连成了神位的老爹都不放过;这不是耿直,这是混账!
    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