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穿耽美]清和-第2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有命,安敢不从。”道衍站起身,虽须眉皆白,更显苍老,却不需人搀扶,走得极稳。
    文华殿中,孟清和点着挂起的“世界地图”,口沫横飞。
    两位亲王和两位世子听得如痴如醉,双眼放光。
    只苦了举图的宦官,胳膊酸了,也必须等到轮班才能休息。
    朱棣和道衍来时,孟清和正讲到开辟新航路的美好前景,列出船队远航能为大明带回的利益。主题思想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海外广阔,遍地是黄金,不挖白不挖啊!
    海外之地讲完,话题又转到了临近的日本琉球等地。
    “倭寇侵我沿海,卫所官军屡次出击仍无法剿灭,长此以往必成大患。”
    孟清和不是危言耸听。历史上,明中后期,倭寇的确是盘踞在大明沿海的一颗毒瘤。到了后期,假倭数倍于真倭,商人海盗之外,甚至有官员勾结其中,更难以剿灭。
    “倭寇非癣疥之患,我大明威武之师,不能剿灭此等凶徒,怎安百姓?”
    点到即止,不能说得太过。
    朱高炽和朱高燧都陷入沉思,朱瞻基没有出声,朱瞻壑有些懵懂。
    暖阁外,朱棣抬手,不令宦官通报,和道衍驻足片刻,却没有进入暖阁,而是转身离开。
    北虏,南倭,辽东女真,西南番邦。
    想起锦衣卫递上的条子,对照孟清和的授课内容,朱棣停下脚步,看向道衍,感慨道:“少师收了个好徒弟。”
    道衍谦虚,笑道:“陛下也有了个好臣子。”
    朱棣笑了,何必羡慕大和尚,自家人,有能耐才好。
    既然有才,那就该赏。
    当日课程讲完,孟清和正准备出宫,白彦回却在文华殿外候着,见到孟清和,笑着行礼,道:“恭喜伯爷。”
    孟清和脚步一顿,“白公公所指为何?”
    “陛下有旨,赏兴宁伯银一百两,宝钞五百锭。”
    孟清和眼睛圆了,平白无故,怎么赏钱?
    白彦回没有道出缘由,只笑眯眯指着身前的箱子,“箱子有些分量,咱家遣人送到宫门前。”
    “多谢白公公。”
    孟清和道谢,仍是没弄明白赏银何来。
    不过,天子给钱总是好事。顶多再被老朱家压榨几次。反正早就被压榨习惯了,多来几次也没什么。
    实在不成,找国公爷拿主意。以国公爷的政治嗅觉,钱该不该拿,第一时间就能给出答案。
    白彦回吩咐四个宦官送孟清和到奉天门,自己快步赶回西暖阁伺候。
    抬着箱子,一路走到宫门前,四个宦官头上都冒出了热汗。
    “辛苦了。”
    孟伯爷出手一向大方,搬一回箱子,四个宦官都有入账。谢过孟清和,同门前当值的锦衣卫交代一番,颇有些依依不的转身离开。
    “劳烦遣人知会本官亲卫。”
    孟清和入宫,亲卫必须在宫外等着,想找人,得请锦衣卫跑腿。
    “伯爷稍等。”
    当值的锦衣卫百户是个生面孔,但也晓得兴宁伯是“自己人”,当即叫来一名小旗,吩咐几句,小旗应诺,领命而去。
    片刻后,亲卫没等到,却见一身大红锦衣的杨铎迎面走来。
    临近傍晚,气温未见降低多少。站在宫门前,孟清和出了一层薄汗,杨铎却是通身清爽,一滴汗水不见。
    孟伯爷承认,他羡慕嫉妒恨了。
    一样都是武官,怎么就差了这么多?
    “杨指挥好。”
    杨铎颔首,“兴宁伯这是要出宫?”
    “正是。”见杨铎的视线落在脚边的箱子上,孟清和解释了一句,“天子赏赐。”
    “恭喜伯爷。”
    “不敢。”
    孟清和笑笑,不知该继续说些什么,一时有冷场。
    突然,杨铎上前半步,俯身,如丝绒般的嗓音滑过孟清和耳边,“西南之事已了,伯爷自可宽心。”
    愣了一下,孟清和才意识到,两人的距离似乎有些过近了。抬起头,杨铎已经退开,高福等人已快步前来,行礼后,抬起了箱子。
    从亲卫手中接过缰,孟清和回头,杨铎已不在原地。思及他刚才所言,心头却是一动。
    西南?
    回到国公府,孟清和寻到中堂,将天子赏赐和杨铎之言原原本本,一丝不漏的告知沈瑄
    放下看到一半的兵册,沈瑄缓缓勾起嘴角,眼波流转,摄人心魄,“过来。”
    孟清和不解,还是老实过去了。
    当下,国公爷扣住孟伯爷的后颈,呼吸擦过他的脸颊,“十二郎以为,杨指挥是指什么?”
    “西南……是普安州?”
    道出答案,孟清和仍有几分迟疑。
    沈瑄却点了头,捏了一下孟清和的耳垂,“此事暂了,十二郎不必过于费神。”
    “可……”
    “如再有事起,交由瑄即可。”
    孟清和眨眼,再眨眼,国公爷的语气,貌似有几分……不满?
    不等他完全想明白,唇已被咬住。
    事实证明,想完全明白侯二代的心思,对孟伯爷而言,仍属高难度任务。
    永乐六年九月壬戌,永乐帝出南京,巡幸北疆。
    六部尚书,礼部尚书病重,其余五部尚书,四人留京,只有户部尚书夏元吉随扈。
    汉王赵王骑马,朱瞻基和朱瞻壑乘车。孟清和有幸被请到车中,名为讲学,实际兼有“保姆”职责。
    一个小少年,一个三头身,从出了南京,一路都在为什么。除孟伯爷,连三头身的亲爹都HOLD不住。
    御驾驻跸山东,有快马从北来报,瓦剌首领马哈木召集四部,集结四千骑兵,在阿鲁浑河再败鞑靼。
    “据报,鞑靼余部今逃至胪朐河,有侵兀良哈诸卫之意。”
    报信的千户说完,自永乐帝以下,随扈的文武官员都感到不可思议。被瓦剌打败了,逃命不及,还策划攻打兀良哈,侵扰大明边境?
    永乐帝不解,随扈文武一样满头雾水。
    只要脑子正常的,就不会下这样的决定。排除本雅失里,此人已非常理能够揣测,以狡猾著称的阿鲁台也失心疯了吗?
    这架势,是认为大明发兵的速度还不够快?

  第二百一十章 兴宁伯献策

    永乐六年十月;天子御驾驻跸河间府;命兀良哈三卫出边巡弋的敕令飞送大宁。
    大宁都指挥使遣人通知兀良哈大小头目;天子有旨,鞑靼新败瓦剌,北行之路不通;转而向东奔窜;极有可能犯边。
    “遇有敌来犯,可出塞击之。”
    简言之,不来则罢,敢来,通通拍死。
    朵颜;福余;泰宁三卫头领接到敕令,均大喜过望。
    阿鲁台是不是真犯了失心疯,他们管不着。天子这道命令,当真合了他们的心意。
    外出交易的商队被抢,壮汉们早憋了一肚子火气。无奈朝廷大军集结边卫,魏国公治军极严,无令不敢擅动。否则就是违抗皇命,掉脑袋的罪名、不违抗皇命,违抗军令的帽子压下来,也是吃不了兜着走。
    打个比方,兀良哈壮汉们一见定国公就发憷,像是兔子见了老虎。换成魏国公,也好不到哪里去。
    今上靖难时,朵颜三卫同魏国公交过手,战后得出结论,皇帝大舅子手黑程度直逼定国公。非必要,绝对不能惹。
    天子令三卫出边迎敌,无异于解开了壮汉们头上的紧箍咒。
    当真是大喜啊!
    “本雅失里不足为惧,还比不上鬼力赤。”朵颜卫同知哈儿歹同鬼力赤阿鲁台都交过手,对鞑靼十分了解,“阿鲁台倒是难对付。”
    “不然。”乞列该到京城一趟,长了见识,又得了孟清和青眼,在泰宁卫大小头目中,地位直线上升,说话也相当有底气,“现在的阿鲁台早没了往日风光,否则也不会轻易被马哈木打败。”
    “你是说?”
    “阿鲁台是狡猾,却要看和谁比。杀了鬼力赤,拥立本雅失里,如果继续向大明称臣,还有转圜余地。杀了大明使节,惹怒了大明天子,才是自绝前路。”
    乞列该一边说,一边伸出拳头,攥紧,松开,再攥紧。
    关节发出咔吧咔吧的声响,让帐篷里的壮汉们控制不住的热血冲头。
    “鞑靼新败,仓皇逃窜,我等以逸待劳,若无一场大胜,难免让那群女真人看扁!”
    乞列该的话,触动了壮汉们最敏感的神经。
    身为大明金牌打手,最强外援,哪怕为了丰厚的赏赐,也不容许有人挑战自己的地位。归附大明,同样精于骑射的辽东女真各部,自然成了壮汉们的眼中钉。
    女真想崛起,势必要让大明朝廷看到自身价值。要钱没钱,要技术没技术,只有上马打仗的本事还能拿得出手,即使总体实力比不上兀良哈,为了部落的发展,也必须硬着头皮竞争。
    虽然女真部落的人口是个硬伤,但论凶狠悍勇,丝毫不弱于蒙古骑兵,足以引起朝廷重视。
    建州卫,毛怜卫,虎儿文卫陆续开始崭露头角。天子下令征沙漠,辽东总兵官特意举荐呵哈出等人,凭孟善的面子,魏国公徐辉祖也不会把人晾着。积极点,上下活动活动,进不了中军,得个前锋也不是不可能。
    “对,不能让这群女真看遍了!”
    拉出女真做靶子,乞列该的话马上得到共鸣。
    朵颜卫都指挥同知哈儿歹当即下令,召集卫中官军,派出斥候,一旦发现鞑靼骑兵的踪迹,立刻出击。
    “天子令我等出边迎敌,,我等必要取得一场大胜!”
    福余卫都指挥使佥事安出拔—出马刀,恶狠狠道:“鞑靼抢了我们的盐巴茶叶,杀了兀良哈的勇士,此仇必须要报!”
    “报仇!”
    “杀死本雅失里,生擒阿鲁台!”
    群情激奋,头目们很快散去,迅速召集麾下勇士,做战前动员,布置作战任务。
    送上门的人头,不砍白不砍!
    按照兴宁伯的话来说,挖坑填土,落井下石,正当时!
    兀良哈的举动很快传到朱棣耳中。
    对壮汉们的表现,永乐帝十分满意,特意遣人前往北京,告知徐辉祖,必要时,可派步骑支援朵颜三卫的行动。
    “若大胜,不问缴获,只以首级论封赏。”
    宦官怀带天子手谕匆匆离去。
    立在一旁的孟清和不免咂舌,这是无论抢多少,都不必上交朝廷,全部自己消化?
    据悉,本雅失里脑袋缺根筋,抢劫手段却是一流。如果扰边的主力不是阿鲁台和马儿哈咱,而是他,兀良哈肯定要大发一笔。
    这就是所谓财运来了,挡也挡不住?
    挠挠下巴,着实是羡慕啊。
    朱棣不知道孟清和正想什么,如果他知道,估计会相当无语。
    以孟清和如今的身家,还需要羡慕本雅失里手中那点东西?
    不怪朱棣眼光高,此时的大明,完全就是站在金字塔顶端的高富帅。在高富帅的朱老四眼中,鞑靼手里那三瓜两枣不值得惦记,掉到跟前都未必乐意弯腰捡。
    所以说,孟伯爷身居高位仍然仇富,不是没理由的。
    给兀良哈下了命令,朱棣心情大好,转而向随扈官员问策,云南按察使陈敏言奏请增设学校一事,如何处置才最妥当。
    随扈文官中,户部尚书夏元吉官职最高,也是典型的实干型人才,对陈御史所奏之事,早已有了腹案。朱棣视线看过来,当即开口道:“臣以为,陈御史所奏合乎民情,合朝廷教化之功,可从之。”
    朱棣没有马上点头,又接连询问了胡广,杨士奇等人,得到的答案大同小异,都认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