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穿耽美]清和-第2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三人倒也可用。”
    朱棣没有当场做出决定,只令孟清和继续教导朱瞻壑,直到出京之日。
    “臣遵旨。”
    隔日,孟清和照常为朱瞻壑授课。旋即,永乐帝下旨,命户部尚书夏元吉辅导汉王世子。并敕夏元吉曰:“世子虽稚龄,然聪慧克勤,正当勤学养德以充大器。尔当勉尽乃心,朝夕辅导,益智广识,德性有成,才具有佳,得承祖宗基业有赖,尔亦与有荣光。”
    接到敕令,夏元吉心头巨震。
    朝中早有风声,天子的态度也十分明显,却都不如敕令中说得明白、
    祖宗基业有赖。
    只这一句话,就表明了天子心中的继承者是谁。
    不知该喜还是忧。
    从根本上,夏元吉还是对亲近读书人的皇子更有好感,但天子这道敕令的诱惑实在太大。
    皇孙之师,皇太孙之师,一字之差,却是天涯之距。
    抑制住胸中的激动,夏元吉领旨谢恩。给了宦官红封,有意询问两句,得到的答案十足出乎预料。
    兴宁伯推举?
    夏尚书眉头紧拧,开始考虑,是不是该趁着大军北征前,拜访兴宁伯一次。但他也十分犹豫,真去了,怕是他的立场就微妙了。
    是未来的天子授师,还是现今在朝中的名声?是从龙之功,荣耀三代,还是史书清名,耿直不阿?
    捧着敕令,夏元吉很快有了答案。
    教导皇位继承人的机会,千载难逢。天子敕令中所言,也容不得他推辞。
    身居六部天官之一,夏元吉有才,实干,注重名声,但他终究不是清流言官,对利弊得失看得相当清楚。
    比起帝师的荣誉,被御史给事中划入兴宁伯一派算得了什么?
    汉王世子当真聪慧,将来若能承继大统,史官下笔前总要考量几分。
    只要皇位上的不是昏君,说帝师实为奸佞,或同佞臣为伍,某种程度上,无异于辱骂天子。
    历朝历代,又有几个太史令司马迁?
    史官一支笔,必要时,再大的事也能春秋,何况是对朝廷官员的评价。
    孟清和的思维习惯中,仍留有现代人的痕迹。换成土生土长的夏尚书,远比他想得更加长远,也更加透彻。
    永乐七年二月底,夏元吉接替孟清和教导汉王世子学问。
    见到新老师,三头身泪汪汪的去找了亲爹。朱高煦没撑住,夜奔国公府,差点被定国公一脚踹出大门。饶是如此,仍顽强的赖着不走,一直住到大军出征。
    朱棣抱着孙子,一字不提换老师是他亲自下旨,只说大军凯旋,再让孟清和回来坐他授师。
    惹哭孙子的黑锅,儿子背。
    永乐帝完全无压力,丁点不亏心。
    三月初,天子令,以征鞑靼軷于承天门,遣太岁旗纛等神,魏国公掌帅印,大军发北京。
    时军阵绵亘数十里,战鼓声震耳欲聋,戈甲旌旄烈烈作响,遮天蔽日。
    铁骑腾跃,如洪流。步卒悍勇,似山岳。
    大军之中,一支全由火器兵组成的千人队伍尤为引人注目。
    火炮,火铳,火雷,战车,虽无刀戈,却更加令人胆寒。这支队伍,正是永乐帝下令组建,首次出征北疆的神机营。
    走在队首,孟清和仍有些迷糊。
    话说,他是左军副将,沈瑄的副手,兼职掌管大军后勤工作,没错吧?
    为何又和神机营扯上了关系?
    握住新到手的腰牌,看看走在身边的提督内臣亦失哈,孟清和挠挠下巴,除了不解,还是不解。
    神机营归入左军,听他号令。
    下这道旨意时,永乐帝当真没被天外飞石砸到?

  第二百一十六章 找茬的兀良哈

    永乐七年三月;十万明军出塞,远征沙漠。
    消息传出,草原一片风声鹤唳。同本雅失里和阿鲁台有亲戚关系的部落;更是拔营拆帐;连夜跑路。
    兀良哈三卫被授大军先锋,壮汉们挺胸昂首;走路有风。见到大军中的女真人,无不眼角斜视,鼻孔喷气;只差拇指向下;鄙视一句:“你小子不行!”
    一次两次倒还罢了,次数多了;女真人憋了一肚子火,不是碍于军令,八成会抽—刀子打起来。
    建州卫指挥呵哈出尚能沉得住气,毛怜卫,虎儿文卫,忽儿海卫被召集的女真头目,却实在忍不下去了。
    兀良哈三卫资格老,人数多,战斗力强。因靖难中立有大功,天子对兀良哈另眼相待,不只封赏不断,对他们捞外快的行为,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后归附的部落面前,三卫的底气相当足。
    可是,再得天子重用,背景再硬,也没这么欺负人的!
    “不能这样下去了!”
    “对,再这样忍气吞声,早晚会被看扁了!”
    “女真没有孬种!”
    “被总戎打军棍,认了!一定要教训那群蒙古人!”
    傍晚扎营时,女真头目们凑到呵哈出的帐篷里,共同商讨对策。撇开始终沉默的呵哈出,众人一致认为,必须给兀良哈一点颜色瞧瞧。
    毛怜卫指挥西阳哈与呵哈出是老交情。两人的部落领地相聚不远,搭伙到南京朝贡,同时受明朝册封,官拜军民指挥使司指挥。尽管私底下各有谋算,面上却是利益一致,关系相当紧密。
    “呵哈出,你觉得这事该怎么办?”
    西阳哈话音刚落,帐篷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呵哈出的身上。
    暗道一声晦气,呵哈出拧了一下眉头。
    原本打定主意不出头,结果却被一句话推了出来。不晓得西阳哈是无意还是故意,前者还好,后者的话……若能从沙漠活着回到辽东,必须要多防着点了。
    “依我看,这事透着古怪。恐怕是个圈套,就等着咱们去踩。”
    呵哈出的担心不是没道理
    兀良哈三卫有骄傲的资本,却不是没脑子。
    真没脑子,行事没点计较,早让天子收拾了。
    汉人怎么说来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大军刚出塞,这些蒙古人就事事针对女真,私怨的话,不会如此大张旗鼓,生怕不引起众怒。可真把女真人都逼急了,动起手来,他们又能得着什么好处?
    “依你的意思,还要继续忍着?”
    西阳哈表情和语气中都带着不满,其他人也是一样。
    刚归附不久的野人女真头目,抓起摆在面前的羊骨,送进嘴里。煮得糊烂的羊肉早被啃净,只余一条肋骨。牙齿咬合间,咯吱作响,骨渣不断落下,其他女真头领都是心下一凛,略微僵硬的转过头,避开了这个场面。
    女真人数不多,却分为大小几十个部落。对这些居住在极北之地,据说整日茹毛饮血的野人女真和生女真,生活在辽东,已开始接触中原文化的女真部落也是心存畏惧。
    总结成一句话,一起愉快的玩耍,真心困难。
    “还是不要动手。”呵哈出加重语气,“即使要动手,也不能咱们先动。”
    之前他一直想不明白,刚刚脑子里才模糊闪过个念头,兀良哈敢这么干,必定有所依仗。
    难不成,他们的目的就是激得女真人动手,触犯军令,引来一顿军棍?
    这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孬种!”嚼着羊骨的野人女真头领咧开大嘴,抹了一把嘴唇,“一群孬种!”
    “你!”
    一名女真头领倏地起身,脸色铁青。
    呵哈出离得近,忙拉住他,苦劝道:“不要生气!兀良哈究竟想干什么,咱们还不知道,不能自己乱了。”
    “可……”
    “我不是孬种,也不是怕了那群蒙古人。”呵哈出环视帐内众人,沉声道,“我问诸位一句,此次随大军出塞,为的是什么?”
    “当然是战功!”
    “为了奖赏,发财,得明朝皇帝封赏。”
    “对,就是这句话!”呵哈出握拳,猛的一捶地面,“不为金银官职,何必拼命?如果因为军中私斗,失了上战场的机会,甘心吗?你甘心吗?你呢,甘心吗?!”
    呵哈出指着众人,一句比一句声调更高。
    不提西阳哈,锁失哈等人,便是骂他孬种的女真头领都被震慑,闭上了嘴。
    “我不惧怕蒙古人,但我不想失去建功立业的机会!只在辽东做一个偏远卫所的军官,不是我呵哈出的命!”
    众人互相看看,“你是说?”
    “战功,我一定要在征讨鞑靼时立功。我要立足朝堂,我要穿上绯袍,我要挂金牌扎玉带!我要封官拜爵!”
    话音落下,帐中一片寂静。
    绯袍玉带,封官拜爵。
    八个字,彻底震撼了帐中的女真头领。
    “呵哈出,你不是在说笑?这怎么可能?”
    “为何不能?”呵哈出握紧双拳,“我有力气,有本事,我能为大明打仗,我会让大明皇帝看到建州女真的勇猛!我为什么不能穿绯袍扎玉带,为什么不能封爵,位列朝堂?”
    “可我们是女真……”
    “女真如何?那些蒙古人,不是一样在大明的朝堂上做官?右军副将火真,当年用战袍引火为天子取暖,惹来不知情的军卒嘲笑。如今怎样?大明皇帝亲封的靖难功臣,同安侯!”
    咕咚。
    不知是谁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拉开了大戏的幕布,将呵哈出的野心彻底袒露。
    呵哈出扫视众人,他知道,自己在冒险,今日的话传出,引来的,定然不只是嘲笑。
    但他必须这么做。
    兀良哈意图不明,如果女真敢动手,后果绝不是打顿军棍就能了事。
    他有野心,有期望,在一切没有实现之前,绝不容许任何人挡在前面,拦住他的路!
    “好!”西阳哈突然握拳,用力捶着胸口,“我同意你的话,建州卫能做的,毛怜卫一样可以!”
    西阳哈的话是讯号,女真头领好似在瞬间开窍,纷纷表示,一定约束手下,在没有查明兀良哈的真实意图前,绝不抽—刀子动手,落入对方的圈套。
    呵哈出点点头,没有继续多言。
    口头承诺未必有万全保障,但他所为,也扭转了多数人的态度。至于剩下的三两个,让人暗中盯着就是。
    于此同时,随大军出征的兀良哈头领也聚到一起,以朵颜卫都指挥同知哈儿歹和泰宁卫都指挥同知忽剌班胡为首,计议大军中的女真人动向。
    “这些女真人倒也能忍。”忽剌班胡嗤笑一声,“要不要再逼紧些?”
    “不妥。”已升泰宁卫都指挥佥事的乞列该出言道,“做得过了,会留把柄。”
    “的确。”
    “可女真人不上套,不是白费一番心思?”
    “那又能怎么办?难不成先动手?”
    “绝对不行!”乞列该厉声道,“军中私斗本就是触犯军令,谁先动手,罪加一等。即使挑衅,也是担了风险的。兴宁伯和同安侯还罢,要是犯到总戎手里,谁也救不了。”
    “你说怎么办?”忽剌班胡觉得丧气,“就这么放过他们?不趁着找到完者秃和阿鲁台之前动手,等大军交锋,真让他们入了魏国公和定国公的眼,怎么办?辽东地界就这么大,女真人起来了,咱们真要退让?”
    “不行!”
    “绝对不行!”
    几句话,帐中又嚷嚷起来了。
    哈儿歹看向乞列该,“你有什么主意?”
    “同知,依卑职之见,这事恐怕要先放一放。”
    “什么?”
    乞列该盘膝坐着,扫视众人,“能在开战前收拾了女真人固然好,收拾不了,也未必真是件坏事。”
    “怎么说?”哈儿歹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