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穿耽美]清和-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仗打就行。
    前锋争夺战告一段落,燕王于有条不紊的下达作战计划,众将一一领命。此战胜负至关重要,无论私下里有何种心思,现在必须拧成一股绳。要争个长短,必须等到战役结束,燕军胜利再说。
    身为副将,沈瑄率领的燕山后卫将随张玉开拔。另一副将郑亨稍慢一步,先往真定汇合徐忠的前军,配合张玉的前锋部队在白沟河张开口袋,等待朝廷军队踏进陷阱。
    孟清和被分派的作战任务是为大军押运粮草,据悉是沈指挥亲自下令。
    “运粮就运粮,也没什么不好。”
    仔细想想,这也是沈瑄在照顾他。从北平到白沟河,一路都是燕王的地盘,除非朝廷军队会飞,否则,运送粮草的队伍基本不会遇上任何危险。
    两名提调官都是孟清和的熟人,当初在王府,大家还曾一起撸胳膊挽袖子,为几个数字几担粮食争执不下。孟十二郎以跨时代的智慧彻底震撼了众人一把,后遗症就是,一旦燕山后卫的提调官遇上任何与数字有关的问题,都会拿着本子来找孟佥事。
    能者多劳,在孟佥事这里得到了最真实的体现。
    燕军秣马厉兵,整军出发。
    德州的李景隆同样没闲着,在六十万大军到齐后,开了一场誓师大会,痛陈燕王的种种不法,对朝廷的种种不忠,配合他正气十足的相貌,成功激发了南军的士气。
    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都督平安和瞿能分率各军严阵以待。徐辉祖却迟迟没有露面。李景隆曾为此向朝廷递送奏疏,预定日期内未到,是违抗军令,必须严惩!
    一旦事涉政治问题,李景隆就会变得很聪明。
    奏疏只问军令,丝毫没有提及徐辉祖和朱棣的亲戚关系。徐辉祖是朱棣的大舅子不假,可李景隆也是朱棣的表亲。说徐辉祖因私废公,李景隆在北平城下和郑村坝连吃败绩又该怎么说?
    朝中言官最擅长的就是捕风捉影,无事也能掰出三分理。李景隆没有忘记自己是如何联合黄子澄把耿炳文给掀翻的,他可不想步耿炳文的后尘。建文帝处置徐辉祖也好,不处置也罢,反正奏疏一递,责任就不在他身上了。
    南京的回复来得很快,并且是建文帝手书。
    “魏国公另有安排。”
    另有安排?
    李景隆想不透,大军开拔在即,也没心思召来部将商讨,干脆将手书的内容照本宣科,一旦有人问及魏国公,回答就一句“另有安排”。
    再问,李景隆眼睛一瞪,刺探军机?拉出去打军棍!
    几次之后,倒是重塑了李景隆濒临破产的主帅威严,军令一下,再无将领拖沓慢待。
    整个三月,燕军和朝廷大军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最后准备。
    擦亮铠甲,磨利刀剑,备好长枪,士兵每日操练,战马被精心照料。火器营做着最后的检查,火药和铁球分别装上战车,等待主帅下令的那一刻。
    燕王可以从情报中得知李景隆预设的战场,李景隆同样明白自己的计划瞒不过燕王。
    双方都已没有了退路,只能如战斗的虎豹一般张开獠牙,以最凶猛的姿态猛扑向对手,踩着敌人的尸骨,在鲜血中获得最后的胜利。
    建文二年四月,驻扎在德州的朝廷军队终于开拔,进军河北。
    燕王调整了作战计划,考虑到自身兵力不足且多为骑兵,朱棣认为分兵驻守城池并不划算,不若合兵在白沟河与李景隆率领的大军决战。
    如此一来,朝廷大军进入河北,过河间,破保定,下真定,几乎没有遇到多少抵抗。
    李景隆本想令士兵入城,彻底占下城池,向朝廷表功,却被郭英和平安等人合力阻止。仗没怎么打就表功?绝对不行!还要分兵进驻?更加不可!
    “我以兵多将广慑燕,分兵乃自弱,实不可取。”
    郭英话说得委婉,换成瞿能来说,会更加简单明了。
    燕王善战,边军悍勇,之前五十万大军被十万燕军撵出河北,如今燕王麾下将兵已达三十万,更难对付。朝廷大军号称百万,不过六十万之数,还要分兵,不是找死吗?单兵战斗力比不上对方,只有凭借优势兵力才有胜算。
    “此恐为燕逆之计!”
    安陆侯吴实打实同燕军队拼杀过,两次从真定城下败走,给他留下了无比深刻的记忆。燕军野战一流,守城同样不弱,如此轻易被破城,肯定是个圈套!
    李景隆发热的脑袋冷静下来,审时度势,认为几人的话有些道理。
    都督平安适时加了一句,彻底点醒了李景隆。
    只要大败燕军主力,拿下北平,回头再下真定等地,不是轻而易举?何必这时就急着表功?
    “平都督此言大善!”
    李景隆当即决定,只留少量军队严防燕逆从背后袭扰,大军立刻加快速度前往白沟河,与燕军决一死战。
    六十万对三十万,加上郭英平安等善战将领,李景隆誓言定要大败燕逆!
    他就不信了,自己打不过朱棣,加上这些善战的将领还会继续吃败仗。
    一直以来的“忍辱负重”,任凭郭英吴杰等人夺权,打定主意不做声,只为了一场胜利。
    打落牙齿和血吞,他容易吗?!
    四月己未,朝廷大军终于抵达白沟河。
    都督平安率领的前锋部队与张玉预先设置的伏兵遭遇,一场小规模遭遇战,双方竟是战得不相上下,平安展示出了让朱棣都忌惮三分的勇猛和军事才华。
    领兵对战平安的不是沈瑄,而是张玉的另一名副将郑亨。此战也是双方互相探明一下实力,结果让彼此都感到心惊。
    燕军一向彪悍,连番以少胜多不是空口白话,靠的都是实力。
    平安麾下的士兵却让郑亨实打实的踢到了铁板,人数相当,两次冲锋下来,死伤竟然相差无几,燕军受到的冲击远比南军要大。
    僵持不下,双方很快鸣金收兵,各自收拢伤兵,等待大军全部到齐之后再战。
    得知战况,张玉很吃惊。他万万没有想到,己方以逸待劳竟然还会打成这个样子。
    郑亨满脸的羞愧,本想露一把脸,结果呢?脸露了,好处没得着,却是送上去给人扇巴掌。
    啪啪两声,分外的响亮。
    沈瑄面无表情,但凡露出一点得意的神情,都会彻底得罪郑亨。
    同为中军副将,沈指挥连战连捷立功无数,郑亨除了献城可以说寸功未立,如何能甘心?
    帐中静默许久,张玉起身亲自扶起请罪的郑亨,好言劝慰,这不是兄弟的问题,谁也没能想到,平安如此善战。此战也是探明了南军虚实。现在打成个平手,总比大军决战再措手不及要好。
    张玉说话水平很高,不但安慰了郑亨受伤的心灵,还将他的人格瞬间拔高,郑副将是为王爷的大业献出了面子,做出了牺牲,非但无过反而有功。必须表扬!
    一番话落,郑亨脸色通红。
    沈瑄适时的表示,郑副将这种牺牲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郑亨激动得虎目含泪,帐中三人执手相看,共同发誓,要紧紧团结在靖难的大旗之下,为伟大的造反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奋斗到底!
    孟清和刚接收一批新运到的粮草,正打算前来汇报。走到军帐前,透过拉起的帐帘看到里面的情形,一把拉住打算进帐通禀的军卒,主将副将正惺惺相惜,补血补篮互刷好感度中,不宜打扰。
    运回营的伤兵他刚见过,从参战的燕山卫口中得知,这些南军不同以往,尤其领军冲锋的将领更是骁勇异常。
    “卑下看着,竟是同沈指挥不相上下。”
    武力值堪比沈瑄?
    孟清和神情变得凝重,看来这一仗比他想象中的还要艰难,胜负当真难料。永乐帝最后胜利了,但在靖难中途也遭遇过挫折。否则,建文帝怎么可能在龙椅上坐了四年?
    沈瑄是不是早就想到了这一点,才安排他押运军粮?毕竟,身为燕山后卫指挥佥事,若是编入前锋军,冲锋时必须打头阵。
    以孟十二郎的武力值,万一遇上平安这样的猛将,不过是一枪结果还是再补一刀的问题。
    想到这里,孟清和握紧了拳头,眼眸微凝。
    粮草的问题可以稍后再报,他必须好好想想,想清楚自己该怎么做。
    当夜,沈瑄回到大帐,发现孟清和正在等他。
    “有事?”
    “没有。”
    “没有?”
    沈瑄松开袖口,侧影映在帐篷上,在火光的映照下,不断拉长。
    燕王的大部队在苏家桥宿营,明日大战将启,今夜注定将是一个不眠之夜。
    沈瑄坐到榻边,孟清和主动靠了过来,大着胆子搭上沈指挥的肩膀,动作有些僵硬,手心都在冒汗。
    “指挥,”孟清和扯了扯嘴角,对上那双漆黑的眸子,“……子玉。”
    一只大手突然扣上孟清和的后颈,带着薄茧的指尖轻轻的捏着他的后颈,缓缓的按压,带着一股安抚的味道。僵硬的肩颈一下放松,准备好的话却在一瞬间忘得一干二净。
    “不用担心。”沈瑄托起孟清和的后颈,低头,点了一下他的嘴角。
    孟清和没出声,伸臂揽住了沈瑄的肩膀,吻住了他的嘴唇。
    帐外有巡营的士兵走过,沈瑄略向后,将孟清和拉开,捏了一下他的下巴,“赵大夫给的药用了吗?”
    孟清和:“……”
    是说这个的时候吗?
    沈指挥蹙眉,没用?
    孟十二郎老实的缩回爪子,取出药瓶,打开瓶塞,倒出两粒,拧眉吞进了口中。
    好苦!
    一杯水递到面前,托住杯沿的手指修长。
    孟清和知道,这只手多有力。
    “用了药,睡一会。”沈瑄重新坐下,“明日你留在营中。”
    “我……”
    “恩?”
    “遵令。”
    “好。”
    顺过孟清和的发,沈指挥很满意。
    孟十二郎无语,当他是猫吗?
    在无语中躺下,听着帐外的脚步声,意识渐渐昏沉,竟然很快沉入了梦乡。
    孟清和的呼吸声渐稳,沈瑄转身,单手抚过孟清和的额头,轻吻落在他的眉间。
    他会赢。
    翌日,天明时分,燕军大纛升起。
    燕王亲自点兵列阵,迎战朝廷大军。
    兵过苏家桥,平安率领的先锋已先一步发起了进攻。
    平安手持长枪,身先士卒,率领麾下众骑以锥形阵冲入了燕军阵中。都说冤家路窄,被平安冲阵的恰恰又是郑亨。
    郑亨胡子眉毛一起立起。怎么着,真当他好欺负?!
    当即下令让开正面,放平安进阵,再于左右两翼发起合围,同时派人请沈瑄前来支援,切断平安的后路,包了他的饺子。
    进来了,就别想走了!
    郑亨想得很好,为了困住平安几乎下了血本,亲自挥刀对战发现挡不住,便来一个三英战吕布,大家一起上,累也能累死这小子!
    只要斩杀了平安,陷入阵中的南军群龙无首,必定溃败!
    可惜,郑亨还是低估了平安的武力值,能让朱棣都惦记的猛人怎么可能是善茬?无论来多少,基本是一枪一个,快狠准到了极点。
    想用人海战术累死他?
    平安一挥长枪,对郑亨大拇指朝下,做梦去吧!
    在主将的带领下,曾经被燕军压着打的朝廷军队突然爆发出了可怕的战力。
    不在被压中歇菜,就在被压中爆发。
    小媳妇做够了,必须泼辣一把!
    于是,小媳妇……不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