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夫郎威武-第2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好碰上里正在村里敲铜锣,告诉村民新年两件喜事,一件就是经大家商量,年后这学堂就要提上日程了,往后大家的孩子不用送到别村的学堂去,第二件就是侯爷和县主要替大家修路了,不用村民们掏腰包,全由侯爷和县主承担了,到时大家有空的都去帮帮忙。
    显然,这两件喜事让村民们听了都非常开心,于是骆晋源和俞晨身边围绕的人更多了。
    
    第247章 来信
    
    里正宣布过两件喜事后,也笑嘻嘻地来到骆晋源与俞晨身边说话。
    人逢喜事精神爽,而且旧年一年杨家从整体来说都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里正觉得年长了一岁却有种更加年轻的感觉,浑身使不完的劲。
    有村民看他那股不输于小年轻的劲头,笑话他是不是还准备今年再添一个小五,被里正拿着铜锣追出了老远,跑出来跟村民一起说笑的杨夫郎捉到这打趣的话都臊得慌。
    非要跟着俞晨出来的小熊今日也备受瞩目,园子里有只幼熊村里都知道,可不是所有人都见过它穿衣服的模样。
    姜嬷嬷他们几个见小熊穿得好玩,新年前又做了两身大红色的对襟比甲,出来之前陈嬷嬷还给它胸前挂了个围兜,中间缝了个不浅的口袋,还往里面放了两把小熊喜爱吃的零食。
    于是,一路见到的大人小孩都为这个围兜作了不少贡献,而小熊谄媚的模样简直让俞晨不忍直视。
    俞晨给园子里的人放了假,包括守园子的人,让他们排班轮流守着就行,趁着年节去镇上县里玩玩,他倒也想出去转转,无奈大年初一这日雪才停,外面路面上被积雪覆盖,看不清路况马车一不小心就会出事,骆晋源哪敢带他出去。
    不过到了元宵节这日天晴地上又无雪,骆晋源带上俞晨早早去了县里,准备晚上赏完灯再在客栈里住一夜,第二日再返回村里。
    因提前几日与尚家的茶楼掌柜递了信,所以对方预先给夫夫俩留了个沿街靠窗的好位置,在楼上赏灯看夜景对俞晨这样的情况最为合适。
    骆晋源将陈嬷嬷与杨柳都带上照顾晨哥儿,又调了一半的护卫守在四周,元宵节这夜是街上人数也可能最乱的时候,安全上他从不敢掉以轻心。
    晚上整一条街上都挂满了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灯,果然十分精彩,俞晨的目力又好,在楼上看得惊叹连连。
    “县主,快看,咱们这茶楼也将灯挂出来了,竟然都是琉璃灯。”杨柳惊喜道。
    俞晨探头一看,茶楼是刚将灯挂出来,这一挂顿时将附近的人都吸引了过来,茶楼的掌柜正在下方维持秩序并宣布猜灯谜游戏的规则。
    俞晨挑了眉对骆晋源说:“肯定是尚亦澜弄出来的大手笔,估计京城那边的灯更加精彩,也不知他下面的人花了多少心思设计出这些琉璃灯。”
    骆晋源笑道:“有投入就有回报,这一下尚家的名声更加响亮了。”
    包厢的门敲响,陈嬷嬷过去开门,是茶楼里的小二,替掌柜给包厢里的客人送来一盏八角琉璃宫灯,只一眼就知道,这盏灯比楼下挂出来的更加精致。
    陈嬷嬷看了是极喜爱,向俞晨看了一眼,后者意思他收下,这肯定是尚亦澜的授意。
    这一晚玩得很尽兴,骆晋源还通过猜灯谜得到好几盏灯,他人未下去,而是通过杨柳下去将灯谜抄上来,写出谜底后再让杨柳送下去,而俞晨本人,则非常不擅长,只有干瞪眼的份。
    好吧,自从骆晋源搬出一堆书准备给他们的儿子胎教时,俞晨就知道他这个男人肚子坦克还装了不少墨水。这样也好,以后儿子的教育他就不用担心了,他自己在这个年代充其量算个半文盲。
    元宵过后,不论是东面的房子还是村口通向外面的路,都开始动工了。
    房子还是交给了之前替俞晨盖房子的江师傅,江师傅闲时也会过来转转,与常郎中也说得上话,对于俞晨这边的事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当天就带着得力的徒弟住过来。
    关于修路,骆晋源跟县衙那边借了几个精通此项的人才,由他们牵线,买材料,雇人,村子外面也很快热火朝天地干起来了。
    修路雇的人都是村里和附近几个村子的汉子,又请了几位中年夫郎在地头上做饭烧水,骆晋源开的工钱相当高,所以根本不愁没人来帮工,而且选的时间又不会耽搁春忙。
    里正在第一天看到外面的架式后才明白,骆晋源夫夫为何独自承担修路的费用,他抹了把汗,好在他没有非要坚持村里人一起凑份子,这样大的场面就算把全村村民的家当都拿出来,都支撑不起这笔费用。
    不过等这条路修好,可以想见以后去镇上去县里会有多方便,这相当于修到家门口的官道了,别村的人一边在工地上干活一边羡慕平阳村的人,心说这县主怎就没落到他们村里。
    平阳村也有一些村民在自家活干完后到工地上义务劳动的,就如里正之前宣传的,路是修给整个村里的,有空的都去搭把手,有时还能看到半大小子在工地上出没。
    骆晋源把监工的任务交给里正后就当甩手掌柜了,开玩笑,那几个从县衙里过来的人,谁敢不要命了去糊弄英武侯和县主?那绝对是自己想不开自寻死路呢。
    人多力量大,每日敲敲打打,一条宽阔平坦的道路渐渐成形,天气也渐渐暖和起来。
    俞晨坐在房间书桌旁,提笔在纸上写着什么,放下笔又叹了口气,他在纸上写的是水泥的烧制方法,在提出修路的时候他就想到这样一个神物,虽然更加具体的配方步骤他搞不清楚,毕竟他又不是专门学过这东西的,但总归了不开那几样到处可见的寻常之物,让琉璃作坊里的几位老师傅琢磨试验几次,他敢说这东西比烧制琉璃要简单得多,肯定能弄出来。
    纸在他面前消失,转进了空间里,再等等吧,才弄出与民生有关的两样高产作物,水泥同样与民生关系密切,真弄出来太过打眼了,如果佑德帝是个心眼再大些疑心不要那么重的皇帝的话,他也许就不会考虑这么多。
    走到门口的骆晋源看到这一幕瞳孔微微缩了一下,这样的状况不是第一次见到了,他心中也有所猜测,联系晨哥儿所说的特殊能力,想来他身上不仅具有操控万木之力,还有类似袖里乾坤的能力。
    “晨哥儿,京里来信了。”骆晋源进房的脚步却没有一丝停顿。
    “谁写一的?有说什么事吗?”俞晨抬头笑问,扶着腰,肚子越来越大了,真难受,骆晋源赶紧走进来从身后揽住他,替他轻轻按摩腰部,手里的信就摆在了晨哥儿面前。
    俞晨将身体重心都放在身后男人身上,看了眼信封,一封是来自府里温文的,一封是六皇子的,信封都拆开了,显然在回房路上骆晋源已经拆开匆匆看过一眼了。
    “你看看六皇子的那封,左安公公冒险给六皇子透露了个消息,这信也是六皇子身边的暗卫亲自送过来的。”骆晋源眉头皱了起来。
    俞晨讶异了一下,听晋源这口气好像事情挺严重,赶紧打开六皇子的来信快速看起来,看完后长吐了口气,目光复杂道:“看来一直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也许还未到那一步。”不过骆晋源说完后自己也苦笑了一下,他连自己都说服不了,何况是晨哥儿。
    六皇子信中提到左安送出来的消息,陛下身边出现了民间的道士,被陛下安排在皇家别院中,除了一部分负责的暗卫外,就只有一直跟随在佑德帝身边的左安知情,那个道士在别院中就专门负责炼丹,而皇宫里,云观寺的主持也几次被请进去宣讲佛法。
    因为好道士安排得隐秘,六皇子根本没办法云劝他父皇,一劝,就会将左安曝露出来,等着左安的就是一个“死”字,他六皇子也同样没有好下场,被圈起来都是轻的。
    “左公公这么做的确冒了非常大的风险,希望没有曝露出来。”俞晨有些担心左安的安危,最初给左安制药丸实则是为了拉拢他,为着在皇帝身边有一个不替他们说好话起码也不要说坏话的人,左安公公做到这一步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嗯,我会派个人回京,想办法给左公公捎个信,让他不要再轻举妄动,这种事情……旁人根本没办法控制得了。”
    骆晋源很艰难地说出最后一句话,从感情上讲,他非常不希望陛下走到这一步,但此前种种已经流露出了征兆,这个时候谁要是碰一下,只怕会引燃一个火药堆,将所有涉及的人都轰得粉身碎骨。
    俞晨叹了口气说:“我给云观寺云封信吧,希望稍尽勉力,陛下现在将希望都寄托在漫天神佛上,通过佛法去影响他也许比旁的劝说有效得多。”
    骆晋源抱住俞晨,头埋在他颈部,点头“嗯”了一声。
    不过佛道向来就有争执,骆晋源也怀疑能不能走到作用,但……做总比不做的好。
    俞晨又提了另一件事:“陛下打算下半年对南蛮用兵?”
    “嗯,陛下一直有这样的想法,不过之前国库空耗粮草也不充足,不过今年不一样,陛下看到希望这才又将这件事提出来的吧,也许……到时我要去跑一趟了。”
    之前在南蛮边境待了那么长时间不是白待了,陛下那时将他派去时也胡此用意。尤其又因为南蛮让皇室栽进去几个皇子,这仇结得大了,陛下怎可能咽得下这口气,一直不发兵,是在等待机会。
    “知道了,不过早着呢,不是说要下半年么,还有半年呢。”俞晨作轻松状,至于信中提及的佑德帝对九皇子似乎越来越重视的事情,两人并没有提起,并将这封信立即销毁干净。
    骆晋源笑笑,不再说沉重的话题,等晨哥儿看完另一封信,他就提起儿子的名字来,拟了一堆名字,可他就是飞宇不下用哪一个名字,其实在最初知道俞晨怀孕时他还起了不少适合哥儿的名字,可结果告诉他,这次用不上了,只好束之高阁,专心放在小子的名字上。
    俞晨听骆晋源说这个名字和哪个典故有关,那个名字又是出自何处,听得一个头两个大。
    在房子盖好路也修好后,扩大了不少的园子里迎来了第一桩喜事,俞晨和骆晋源则是在京城里成的亲,所以算不得园子里的第一桩,为了庆祝这第一桩喜事,也或许是想让自己开心轻松一些,两人大手笔地在村里摆了流水席,欢迎村里的人都来喝喜酒。
    村里人谁不说宁哥儿摊上了一个好东家,当初以为这宁哥儿同其他黄家人一样没了,却没料到会在俞晨的园子里,这其间有何缘故没有人去追究,也许只是俞晨当初无意救下的呢。
    黄宁也早守满了一年的孝,嫁人前带卫衡一起去了家人的坟上告诉一声,其实签了卖身契给主家,主人家仍旧让他守孝已是仁义。
    婚礼上,夫夫俩真心诚意地给骆晋源夫夫磕了个头,别人不知道,卫衡却早已了解到,宁哥儿的仇是县主报的,宁哥儿的性命也是县主救的,没有县主,就没有他如今的夫郎了,以后不管侯爷和县主在哪里,他和宁哥儿都会替两位主子守好这片园子。
    成亲后,两人住进了东边的院子里,看得旁的单身汉也眼红不已,恨不得下一个成亲的就是他们,也能搬进去住了。
    新的院子里,骆晋源将县主和附近有名望的稳嬷都请来了,教导陈嬷嬷和姜嬷嬷,姜嬷嬷在起初听到这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