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方有家人-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哥儿的孩子比小猴子大半岁多,已经会爬了,长得虎头虎脑,一点儿都不安生。跟着他阿姆坐在桌子旁,就要伸手去拿桌上的吃的,小胳膊太短拿不到,就咿咿呀呀地说话一样冲着他阿姆喊。
  宋嘉祁有点儿羡慕:“这小家伙可真活泼。”自家小猴子省事儿是省事儿,也太安静了,老睡觉他和薛白都没有逗孩子的乐趣了。
  小沈老板眼睛下面一圈黑青:“也是太活泼了……天天晚上我跟他阿姆都睡不了个囫囵觉。一会儿哭了,一会儿尿了,睡前还得他阿姆哄……一哄哄半天,我都睡着了他都不睡的。”
  “……”这么一比较,宋嘉祁顿时觉得还是自家小猴子知道心疼他阿爹阿姆。
  付婆也来了,出了来吃满月酒还要跟老板汇报工作。现在跟付婆认识一年了,宋嘉祁也觉得付婆是个值得信任的人,便也让她沾手了红薯面的事儿。去年地里造了涝,宋嘉祁就让付婆出了卖馒头红薯面也可以直接卖掉,让不少家境不好的人家度过了难关,红薯面也被广泛认识了。
  现在宋嘉祁一个星期未必去一次镇上,都是付婆在操心。
  这回付婆还有要紧事儿跟宋嘉祁说:“前段时间,就是春耕刚开始的时候,有几家粮行的掌柜找上门了,说是想要收购一些红薯面儿。每石给这个价格。”付婆手上比了个数字:“我说我们东家最近不在,我做不了主,让他们过些时候再来。”
  宋嘉祁闻言并不意外。红薯面之前没有人收购,是因为这里的人以前没见过没吃过,不敢或者不知道。现在经过去年一冬天,红薯面已经在一些百姓里有了市场了,自然会有人来收购的。
  “付婆怎么看?”
  付婆顿了顿:“东家你别嫌老婆子话多,我觉得这价钱有点儿低了。咱们现在零着卖,一石能多赚四五成呢。”瞧了瞧宋嘉祁的神色,付婆又道:“不过这事儿也有好处,小白现在有了孩子,东家肯定想多在家陪陪小白和孩子,卖给他们可以让他们到村里来收粮,倒是方便省事多了。老婆子想,干错跟他再讲讲价格,把价钱往上再抬个两成,卖给他们也是可以的。”
  宋嘉祁点了点头:“我知道了,下次他们再来,你就让他们到村子里来找我。”
  付婆神色无异,当即就答应下来。
  小猴子的大名宋嘉祁终于起好了,叫宋皑柏,这名字有点绕口,但听宋嘉祁说了“宋爱白”,薛白还是红着脸很高兴的同意给孩子叫这个名字了。
  ……只是没有想到,经过了满月酒之后,小猴子的另外一个名字比宋皑柏更加广为人知……
  满月酒上,出了月子的薛白要抱着小猴子出来走一圈,给来做客的各位瞧瞧,收获一堆夸奖。但是小猴子从头睡到尾,让想要逗一逗孩子的七大姑八大姨很是浑身解数没处使。
  “这孩子怎么一直睡啊。”轮到莲娘这个做外婆的送月子礼了。“得亏不是抓周,要不孩子一睡一天,还抓啥啊?”
  “……当周岁的时候可能就不这么嗜睡了吧。”薛白看看襁褓里的小猴子,睡得呼呼的。
  莲娘拿手指戳了戳小猴子的脸蛋,没反应;弹了一下小鼻子,小猴子皱了皱鼻子,还是不肯醒来。
  莲娘没办法了,只得从怀里拿出一串铜钱:用红绳把铜钱编成手链或脚链,二十枚铜钱码在一起,在村里算是一份不轻的月子礼了。
  莲娘晃了晃手里的铜钱手链,嘴里念叨着:“来小猴子,外婆给你带上钱钱,咱们小猴子一辈子都不缺钱……”
  “钱”这个字话音未落,小猴子忽然睁开了眼,眼睛亮亮的看着莲娘……手里的一串铜钱。
  旁边坐着的几个妇人愣了愣,一齐发出一阵哄笑:“哎呦,这孩子!真是个有出息的,这么小就知道认钱了!”
  “可不是,小宋的孩子,肯定将来比小宋还能搂钱!”
  这话说得促狭,大家其实也并不相信一个才满月的小孩子就真的知道什么是钱了,这认为这是个巧合。但这巧合太有意思,满月酒过后,小猴子有了一个“见钱眼开”的外号。
  只是没想到,满月酒上并不是巧合,而是小猴子真的就天生对钱敏感:之后宋嘉祁多次试验,只要拿着钱去逗小猴子,十次有八次都会醒过来,剩下的两次大概是宋嘉祁拿的钱太少了……有一次宋嘉祁拿了一小块银子来逗他,小猴子竟然伸出小手就要过来抢。
  宋嘉祁乐得不行,觉得这孩子将来肯定能赚大钱,薛白倒是悻悻得:“怎么生了个小财迷啊?”
  宋嘉祁把那小块儿银子放到小猴子的手心里,小猴子并不像一般的小孩子一样什么都往嘴里塞,而是把小胳膊又缩回襁褓,搂着那一小块儿银子乐了起来。
  “你别给他呀,再硌着他了。”薛白皱着眉,从襁褓里把那一小块儿银子给“抢”了回来。
  小猴子看看自己的手,再看看自己阿姆,“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噗——居然哭了,哭了!”孩子哭了宋嘉祁倒是乐了,只因为小猴子轻易不哭,今天这么惊天动地的哭了,竟然是因为银子被抢了!
  还真是个小财迷啊!
  
  ☆、 第95章 红薯秧子
  
  九十五红薯秧子
  今年春耕早已开始了,很多佃户因去岁冬天尝到了甜头,今年都想继续种红薯。
  红薯产量实在太高,就算磨成红薯面价格比小麦面粉便宜,也架不住量多,还是有赚头的。去年的红薯让这个村子的大部分村民都没有饿肚子,而碧溪村也没有人饿死,这让村长很是自豪,也对宋嘉祁多了很多好感。
  ……然后宋嘉祁迅速的把这些好感又减为负值。
  村长就不明白了,不就是让宋嘉祁卖一些红薯秧给村里没佃他家地的人家吗,都是乡里乡亲的,也不是不给钱,咋就不肯卖呢?
  “我也不是单单不肯卖给没佃我家地的人。”宋嘉祁道:“就是佃了我家地的,也只能在我家地地里种红薯,他们自家的地还是该种麦子种麦子,该种高粱种高粱,我也不肯卖给他们红薯秧子的。”
  村长一张老脸涨得通红:“宋家小子,做人不好这么自私吧?都是一个村的乡里乡亲,又不是白拿你的不给钱,你至于一点红薯秧子也要藏着掖着?”
  “一点儿红薯秧子?”宋嘉祁道:“真是一点儿红薯秧子,还能劳动村长您大驾亲自来说?”
  村长面上就不好看了。这事儿确实有人在背后撺掇他,但村长也认为有了发财致富的路子也该帮衬相亲们一把,宋嘉祁想来是会答应的,谁知道上门来碰了一鼻子灰。
  “要给也是明后年再说,今年是不成了。”宋嘉祁摇头再一次明确拒绝了村长,“您老明后年再来吧。”
  这就是要撵人的意思了。
  村长却更加恼怒了:这意思就是,不但现在不给,今夏、今冬也不会给。可偏偏又拿宋嘉祁没法子,自己虽然是个村长,在村里挺有威信的,但这姓宋的小子却好像从来都不怕自己,来这儿住了一年多了也没什么事儿求到自己身上,拿捏都不好拿捏!
  等村长走了,薛白从里屋出来。小猴子特别省事,哄一会儿就睡了,睡着了就不用薛白守在跟前了。
  “村长来干啥了?”
  宋嘉祁就把刚才的事儿跟薛白简单说了一下。
  “这个……别人家种不种红薯也不碍着咱家,卖给他们也没啥吧?”薛白有点儿疑惑。毕竟是村里生村里长的,薛白也有一些和村长一样的带领全村一齐致富的想法。
  “是没啥影响,不但没影响,对咱们还有好处。”宋嘉祁往椅子另一边挪了挪,拉着薛白坐下,两人挤在一张椅子里也不嫌挤得难受,亲亲热热的挨在一起。
  “有好处?——有啥好处?有好处咋还不同意呢?”
  宋嘉祁把薛白的手握在自己的手里,把玩着薛白的手指。以前薛白的手上净是茧子和乱纹,粗糙得不行,到了冬天还会生冻疮。后来宋嘉祁在自己得旅行包里翻出来大宝、护手霜给薛白擦手擦脸,又给他买了治冻疮的药膏给他涂,今年没让薛白干什么活可算没再犯冻疮了,手也比去年细了不少。
  “我没说不同意,当然要同意,但不是现在。你还记得之前小猴子满月的时候付婆过来吃酒吗?那时候付婆跟我说,镇上有两家粮行都想收购咱们的红薯面,要是咱们村里种红薯的多了,咱们倒不用卖红薯面给他们了,把村里种的红薯一收够,加上咱们自家的,咱们自己就能开一家粮店。”
  薛白愣了愣。粮店,曾经在他看来那都是了不得的地方,以前有粮店的伙计来村里收粮,一般伙计穿用的比村长都好,那可是大生意大店铺。嫁给宋嘉祁之前薛白都没进过粮店:自家地里就有粮食,能吃就行了,粮店里的细粮岂是他吃得起的?
  后来嫁给宋嘉祁了,虽然吃到了粮店的细粮,每每却都是宋嘉祁去买的,粮店对于薛白还是从前印象中那个高大上不可侵犯的铺子。
  现在他和宋嘉祁虽然也有一间铺子,但因为门脸太小,薛白一直也没有自家也是生意人的感知。现在一听宋嘉祁说自家都能开粮店了,有点激动,更多的是慌:“宋大哥……那开粮店儿得用多少钱啊,咱家有那么多钱吗?”
  “咱们家有没有钱你不清楚吗?”宋嘉祁笑着看薛白,再看薛白那一脸茫然的样子就笑不出来了:“你不会真不知道吧。”
  “啊……?我咋知道咱家有多少钱?”薛白一脸茫然。
  宋嘉祁无语了,拉着薛白去了里屋,把薛白的嫁妆箱子拿出来:那还是薛白成亲前薛贵给打的,里面放着薛白少得可怜得嫁妆。
  而现在,这些嫁妆里却多了一个没见过的小匣子。宋嘉祁把匣子拿出来,拉着薛白到炕上,把匣子打开一股脑的倒在床上:成锭的银子,成串的铜钱,还有几张薄薄的纸。
  薛白都愣了:什么时候他箱子里有这么多钱了?不用问,肯定是宋大哥放的,可自己怎么就不知道呢,也没锁也没怎么地,这要是丢了自己都不知道!
  薛白差点被自己吓出一身冷汗。
  “这三张是一百两的银票,这两个锭子是五十两的,这一堆都是二十两的……我记得我跟你说过我把钱都放你箱子里了?”
  薛白这才回神:“我……我不记得了……”
  “啊,那可能是我忘了告诉你了。”宋嘉祁摸摸薛白的脸,“咱家的钱都在这儿呢,等过几天收购红薯面的来了,又是一笔进账。”自家百八十亩地呢,那么多红薯少说也能卖五六十两银子了,况且空间里的红薯两个月就一季,也快能收了。
  “可是,不是说要自己开粮店吗,怎么又要把粮食卖给收购红薯面的了……”薛白有点儿闹不明白。
  “一来是这些钱虽然够开家粮店,到底有点紧张,万一衙门之类的地方还要打点,街上万一有收保护费什么的,还是多攒一年手头宽裕点儿的好。二来……你咋知道咱们卖给村里人红薯秧,人家就一定会把红薯卖给你呢?”
  “太轻易得到,难免大家就当做理所当然了——咱们理所当然应该帮衬乡亲,理所当然应该带领大家致富,所以大家也不欠咱们什么,到时候想把红薯面卖给哪家就买给哪家——你觉得你宋大哥是那么慈悲为怀的,喜欢为他人做嫁衣的人吗?”
  其实薛白想说“你是”,在他心里宋大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