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东宫-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家男人是天生的将才。宁山知晓宁君迟也好,宁君榆也罢,心中其实都是向往战场的。只是宁家后代传承也延续,宁家在长安城里也不能没有“人质”。是以他才会写了那封信,加急送到天元帝手中。
  好歹,让宁家下一代能够出生;好歹,留下一个完好无损的儿子在长安城罢。
  长安城。
  天元帝将手中的信看完,神色很是复杂。
  宁家世代忠心。忠的与其说是明主,倒不如说是百姓。
  宁山自六岁起,就开始半年在长安,半年在军营的生活。直到十六岁,宁山长兄、次兄接连死在战场上,他娶妻生了长子,才开始常驻军营。
  宁山是十六岁前,在长安的半年里,宁山就作为当时的皇子的骑射和武术陪练,天元帝对他极其熟悉,知晓宁山骨子里和宁家先祖一样,都是誓要保家卫国之人。这样的人,哪怕有私心,他的私心,也不会越过百姓的利益。因此等天元帝继位之后,才敢放心大胆的用宁山。
  如今宁山四子,长子已然在战场去世,次子在战场上残疾,宁山自己在战场带兵打仗数年,亦是积了一身的“小病”,如今宁山所求,只是让三子或四子成亲生子,然后留下儿子之后,再往战场上,继续守卫大棠边境。如此请求,天元帝岂会不准?
  可是,天元帝犹豫的却是,宁山所求并非大事。但是,皇后宁氏的性命呢?
  宁氏换子在先,苛待并数次欲杀皇嗣再后。期间还发生了馨妃难产,险些丧命等等事端。如此种种,宁氏如何不该赴死?
  可是,宁氏偏偏是世代忠良的武将宁家的女儿。
  偏偏宁家如今,又损失了一个大好儿郎的前程。
  饶是天元帝素日里常常心怀天下,不时地会舍弃一些人的利益。此刻却也狠不下心肠,让宁氏即刻赴死。
  宁山祖父一辈,只一个叔祖是死在长安城中,因病而死,宁山祖父、其余叔祖,皆是死在战场之上;再到宁山父亲一辈,更是全都在战场上没了性命;宁山的长兄、次兄和幼弟,亦是在战场上牺牲。
  如今宁山长子已亡,次子残疾,天元帝如何能让宁山的女儿,死在他的宫里?
  天元帝深深叹息一声,终是将捷报和信放下,道:“徐有为?”
  紫宸殿如何,棠落瑾自是不知。
  此时已经月上中天,皇后因胎儿过大难产,仍旧没有把孩子生出来。
  棠落瑾面无表情的坐着,手里把玩着一个小小香囊。
  这个时候皇后生产时间已经很长了,产婆无法,只得让太医前去隔着帘子诊脉,看是否要开出一副催产药来。
  此刻坐在清宁宫正殿里的,地位最高的就是太子。因此太医为皇后诊过脉,就来报告太子。
  “皇后娘娘此胎过大,原也不是甚么大事。毕竟,皇后娘娘之前已经生过五胎,这次孩子有些大,虽然相对难生,但对皇后娘娘这样生过五个孩子的妇人来说,按理说也不会难产。只是。”老太医摸着胡须道,“只是皇后娘娘如今神思不属,仿佛是刚刚受了惊吓。再有之前娘娘喝的滑胎药,对娘娘也不是半点影响也无,所以才会……”
  棠落瑾耐着性子听完老太医的话,才问:“那当如何?”
  老太医道:“应当下烈性催产药。否则孩子在母体里憋闷太久,恐生不出来,或生出来后……”老太医顿了顿,才继续道,“只是这样一来,这药对小殿下无妨碍,但恐对母体身子有损。”
  一众妃嫔都在静静听着,暗地里却想着太子年纪小,恐不知这生孩子的难关究竟有多难,最好是太子不要做主,她们也不要为这件事情做主,而是让人跑去报给太皇太后、太后和皇上,将时间越拖越久,最好干脆一尸两命好了。
  馨妃则是一直看着棠落瑾。
  她很少有这样的机会,能这样的正大光明的看着棠落瑾。可是那老太医说的话太过严重,饶是馨妃这样心思简单的,也听出了其中的不好处理的地方。
  ——要么就让棠落瑾自己做主,熬制了催产药,让皇后顺利生下孩子,但皇后自己的身体有碍;要么则是去把消息报给太皇太后他们,但是这一来一回,只怕等小太监赶回来,皇后母子就等不得了。
  馨妃张了张嘴,正欲说话,就听棠落瑾先她一步开口了。
  棠落瑾不意还不用他动手,皇后就遇此大难,稍稍一顿,道:“那么就有劳太医,亲自为母后熬制催产药。”
  老太医深深一拜:“老臣遵殿下旨。”
  虽然这样一来,皇后肚子里那一个就能保住了,可是周遭的妃嫔却也忍不住拿帕子遮住唇角的笑——瞧,这种情形下,太子怎么选择都是错。虽然没能拖延死皇后母子两个,但是太子如此一来,就成了害皇后身体受损的“直接凶手”,只怕皇后醒来后,会更不待见他。
  棠落瑾只面无表情,看也不看那些妃嫔,转过头,就让小太监分别将此事去告诉太皇太后、太后和天元帝。
  老太医很快把催产药熬制好了。
  五公主原本就等在一旁,双手微微发抖。见老太医的药熬好了,使劲掐了自己的手心一下,让双手不再发抖,才微微笑着上前道:“大人把药给本宫好了。本宫亲自去端给母后。”
  老太医在宫中多年,自然知晓这五公主比太子还得皇后宠爱信任,闻言也不怀疑,就把药端给了五公主。
  五公主带着夏荷,神色微微紧张的往产房走去。
  五公主原是打算亲自把药断进产房的,奈何夏荷劝道:“皇后这会子正疑心您呢,您端的药,皇后怕是宁死都不肯喝的。公主不如先把东西下了进去,然后……奴婢再把药端进去。必不会令人起疑心。”
  五公主顿了顿,才道:“也好。药呢?”
  不过一炷香的时间,夏荷就把药端去了产房。
  只是在产房门口被宫人拦了下来。
  夏荷着急,道:“姐姐不识得我了?我原是五公主身边的,现下就在皇后身边伺候着。我给娘娘熬的药,娘娘有甚不放心的?”
  那宫人是天元帝派来的,闻言道:“我记得你。娘娘不是让你在五公主身边伺候?那你便去好好守着五公主罢。这药,我端进去就好。”
  那宫人却是转身关了门,进了产房的耳房里,亲自试了药,试药之后,微微惊讶,然后就把汤药原封不动的端到了产房,喂给了皇后。
  只是这药只喂了一半。
  皇后知晓这是让她能快些生下孩子的,大汗淋漓道:“不是还有么?”
  宫人道:“这些就足够了。”足够让皇后腹中孩子出生,足够保住皇后性命,也足够让皇后身子虚弱。
  然后就把剩下的一半,端出去给还在门口的夏荷。
  夏荷看到药还剩一半,面色微微一变。
  宫人道:“边境传来捷报,大棠大败突厥。宁将军生擒突厥大王子,杀死突厥二王子,右腿膝盖以下被砍断,面上被砍一刀。”
  夏荷听着这些,怔了一会,屈膝拜道:“多谢姐姐,妹妹明白了,想来殿下,也明白了。”
  宫人点头离开。
  夏荷发了会呆,才找到太子身边的人,将消息传了过去。
  那人却道:“殿下已经知道这件事了。你把剩下的药都倒了,再去回复五公主。殿下说了,等皇后生产完,会让五公主进去瞧瞧皇后,跟皇后告别的。”
  夏荷自是答应不提。
  一个时辰后,九月二十三日子时,十二皇子出生,皇后宁氏产后大出血,险险保住性命。
  两柱香后,天元帝口谕道,言道皇后宁氏身子虚弱,不宜抚养十二皇子,擢升阮昭容为妃位,赐封号容,擢升玥婕妤为玥充媛,居嫔位。二人不日迁居养德宫,共同抚养十二皇子。
  且不提容妃和玥充媛如何高兴,二人抱着十二皇子,带着皇上赐下的十二皇子的四个乳母、两个一等宫女、四个二等宫女、四个太监,在皇后产房外盈盈一拜,抱着孩子就走了。
  其余妃嫔神色复杂。她们还以为这个已经有了王位的十二皇子,会被太后抚养或者其他没有子嗣的妃嫔帮忙照看。却没想到皇上如此狠心又细心,容妃虽出身低,为人懦弱,但却极其喜欢孩子,将不是她所出的四皇子和三公主照料的极好。如今两个孩子年有十五,容妃也的确有时间和精力照看十二皇子。而玥充媛虽年轻无子嗣,但她却是宁家人。
  如果单单让其中一个抚养十二皇子,或许会疏于照顾,但皇上偏偏指了她们两个共同抚养。二人之中,容妃位分高,膝下有抚养长大的四皇子和三公主;玥充媛位分低,但身份上却既是十二皇子的庶母又是姨母。如此一来,十二皇子虽身份不如太子尊贵,但顺顺利利长大,这却不成问题了。
  皇后是在众妃嫔和她刚刚出生的儿子被抱走之后,才慢慢醒来的。
  她醒来的时候,身边没有一个宫人。
  “水……”
  “水?”五公主正静静的坐在一旁,幽幽道,“母后竟醒过来了?女儿还以为,母后会一直睡过去。不过,这也无妨,女儿仔细问过了,女儿给母后下的那药厉害的紧,母后虽现下醒来了,但是决计看不到今晨的朝阳。至于水……既都要死了,母后还要喝水作甚?”
  皇后没想到五公主会在这里,更没想到这屋子里只剩下了她和五公主。
  想到之前春杏和夏荷所说的话,皇后只觉心头一阵悲愤和痛楚。
  “为什么?”皇后刚刚生产完,根本连坐都坐不起来,道,“我待你如珠如宝,甚么好的东西都紧着你,你为何还要杀了十二公主?那是我的小女儿啊!她死的时候,才两岁而已!两岁的孩子啊!你怎能狠得下心,杀死你的亲妹妹!杀死这般小的孩子!”
  五公主嗤笑道:“亲妹妹?母后说错了,我的亲妹妹,可不是十二公主,而是小九。母后的确是待我如珠如宝,可也就是如此了。那些珠宝再漂亮,母后也不是时时刻刻戴着的。需要的时候,拿出来把玩一番,再戴在头上炫耀一番。不需要的时候,就搁在匣子里,任其孤寂无人问津。如今想来,母后待我,可不正是如珠如宝?母后身边无贴心儿女伺候时,我便是好的;母后身边一旦有了自己的贴心儿女,我又算是甚么东西?母后莫非忘了,没有十二公主前,我过的是甚么日子,有了十二公主后,我过得又是甚么日子?十二皇妹若不死,你今日还能瞧得上我这个被你特特养废了的庶女么?”
  皇后面色登时一变:“你说甚么?”
  “我说甚么?”五公主倏然站起身来,神色间也没有了往日的乖巧懦弱,而是一派清醒,“我从前年纪小,母后特特派了人去,让人日日告诉我,嫡庶尊卑,嫡母和庶母的不同,让我牢牢记着,无论是世家之中,还是这宫里,嫡庶尊卑,是我永远都越不去的槛。让我明白,一旦回了宫里,不要去管甚没地位没本事只会邀宠的庶母,而是只认你一个嫡母。我从前不懂,只将那些话奉若圣旨。可是,日子久了,在这宫里看得多见得多了,我又如何能依旧不懂母后当年的用、心、良、苦?”
  “甚么嫡庶尊卑?于皇家而言,即便是庶出公主,其实也是尊贵无比的。更何况,我的生母馨妃,本就居从一品妃位,位分极高;母族沈家,更是清贵上进,于我而言,这样的身份,已然足够我过得比三公主、八公主要好。可是,”五公主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