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书]我再也不敢坑主角了-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仁安皇帝自从太子出征后,就不再做噩梦梦到先帝骂他,他心里觉得这就是先帝认可太子的做法,既然先帝都认可了,他又如何会有异议?
  那翟修这般诋毁太子,当真其心可诛!
  仁安皇帝将翟修骂了一通,说他当丞相十余载,将天下治理成这个样子,竟还有脸面指责太子?有这个闲暇,还不如回家好好反思自己错在哪里!
  平心而论,仁安皇帝这话,说的一点没错。翟修灰头土脸从宫中出来,没过多久,这件事就向长翅膀会飞一样,传到了诸位大臣的耳朵里。
  翟相在陛下面前吃了挂落,这是在很稀奇!
  翟修之所以有今天的权势,也是因为,仁安皇帝一直标榜君臣相得之佳话的缘故。陛下放心大胆地将朝政交给翟修,才渐渐养成了翟修这么大的野心,朝臣又不是不知道。
  正因为翟修太过得宠,所以朝中都没有人敢直接和他硬杠的,唯一一个敢正面杠的,也就是横死的定国侯了。
  如今陛下竟呵斥了翟修,说他丞相做的不好!这几乎意味着,翟修要在陛下面前失宠了!
  群臣又开始隐隐激奋,三三两两相约喝茶下棋,互相隐秘地打探,翟修是不是要完了……
  ……
  在紧张的气氛中,仁安皇帝身边的内监卫祁,小心翼翼伺候着陛下午睡,趁陛下情绪尚可,他称赞了一句太子殿下,道:“先头奴才听说,殿下首战告捷,已经收复了宛城。”
  这事儿,仁安皇帝也已经知晓了,就是因为战报来了,他才高兴地多吃了两碗饭。
  此时听卫祁说起,他又笑道:“你个老奴还挺机灵的,上午到的消息,你如今可就知道了。”
  卫祁听出来陛下并无责怪的意思,才又接话道:“陛下夸赞老奴机灵,老奴少不得从实招来。是奴才见陛下多吃了一碗饭,才出去打听了一下,这才知道满城都是称赞殿下打胜仗的消息。”
  仁安皇帝由着他替自己解了外衣,道:“太子此次是很出力了,比许多大臣都强些。”
  这个大臣,似乎意有所指。卫祁微微观察了一下仁安皇帝的脸色,才道:“陛下莫怪老奴多嘴。依老奴看,翟相干了十多年丞相,都不如太子殿下能干。先头这些年里,京城哪有称赞过翟相的呀,太子殿下才领兵半年,就有这般好名声,等将来殿下回了朝,可就能为陛下分忧了。”
  “多嘴!”
  仁安皇帝本来还满面春光的脸,不知何时已经爬满怒容。卫祁说了最后那句话后,被他一声呵斥,吓得卫祁跪在地上,自己打自己嘴巴,口中直呼“奴才多嘴,陛下息怒”,仁安皇帝没叫他起,只看他一眼,就抬脚进了内室。
  做皇帝的虽喜怒无常,但深究起来,还是能探明他此次生气的原因。
  翟修当权十多年,都没传出过什么美名,就更别说他一个不理事的皇帝了。但是太子才从东宫出来半年,竟到处都是称赞他的,这岂不是说,他这个当父皇的,连自己儿子都不如吗?
  过了几天,朝臣发现,翟修又被陛下留宿宫中了。看来他虽受了一通斥责,却仍旧深得帝心。
  于是朝臣也都歇了推翟修一把,让他快快倒台的心。
  ……
  而度过此劫的翟修,也转变了策略,开始暗中给太子制造麻烦。
  这麻烦说也简单,就是卡着粮草缓缓供给。太子催的狠了,他就说,国库亏空,正在多方筹措,还请太子殿下宽待两日。
  许恪身在户部,如何不知道翟修的小动作?可他职位低,就是不听翟修的命令,也无法指挥押粮队给大军送粮草。想到戚无为会在边关挨饿,许恪连饭都吃不下。
  最后他还是跑到翟修面前,提意见了。
  当时翟修正在用膳,许恪一见这个是个机会,就对翟修说:“相爷可知南方的兵将还有多少天的粮草?”
  翟修停了停筷子,十分不悦道:“这是你们户部的事。“
  许恪知道他生气了,仍然没退缩,道:“他们只剩三天的粮了,从京城押送粮草过去,最快也要七天,再不送粮,兵将就要挨饿了!户部已经筹措好粮草,只等相爷一声令下,押粮队即刻出发。”
  见他执意要说,翟修气得将筷子一摔,道:“你难道不知道本相为何不下命令?”
  许恪当然知道,正是因为知道,才觉得翟修不可理喻。为了一点朝堂上的意气之争,竟拿战事开玩笑!“相爷不怕殿下这仗打输了?”
  翟修却道:“太子不会输,这是他家的天下。”
  原来就因为这个!
  许恪气极反笑,反问他:“万一这天下易了主,相爷又当如何?”
  乱军攻破了京城,他这个当朝丞相,又能有什么好结局?
  只听翟修掷地有声道:“就算天下易了主,我翟修也还是相爷!”
  他说罢,就不再理会许恪了。
  许恪在原地愣了半天,才明白他的意思。
  万一起义军攻破京城,这位大营朝的丞相,是打算投诚的。
  这样的人,也堪为相?

  第 65 章

  到第二天一早,许恪发现,自己在丘民的权限降低了,很多资料不能查阅,顶层首领会议,也把自己除了名。大约是昨天惹怒了翟修,翟修想给他个教训吧!
  许恪心想,反正该搜集的资料他都搜集差不多了,就算被除名也没什么不可以。
  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翟修很快又恢复了他的权限。许恪仔细看他,发现他脸色很差,像是被谁骂了一通一样。
  可除了陛下,也没人敢当面骂他了呀!
  到了中午,翟修居然改变了主意,同意让户部发粮到前线。
  许恪虽摸不着头脑,也十分积极地去做事。天大地大,都没有戚无为在前线挨饿的事儿大。
  ……
  进入秋天,起义军缓了过来,开始反击朝廷军,战场上的形势重新胶着起来。
  这一胶着,就是一年多。这段时间里,起义军还在南方建立了一个伪朝廷,仁安皇帝自然又是惊恐万分,连下数道诏令送去前线,让太子快平叛。
  但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太子打仗自有章法,他喜欢左围右堵,最后才直击要害,就像之前对高昌人的那般。
  当时太子虽然被召回,对高昌的战事却仍在继续,并且按照太子的策略,孙丁和李进两人,在仁安十五年八月就送回了大捷的战报。
  对起义军的战事,一直持续到仁安十七年春天,将起义军一举歼灭后,太子按制领兵返朝。
  ……
  十天后,京城城门外,又一队人马。细看竟是太子一行。他撇下大军,领着几名随从,并戚无为一起回到了京城。
  两年戎马生涯,让太子这个本来身形消瘦,面色发白,气质如玉的皇族子弟,也染上杀伐决断之气。
  他一骑当先,临进城门,才勒住马,对戚无为道:“回了京,只怕你我见面就没有如此自由了。本宫先前提的事,你考虑的怎样?”
  一匹枣红色的骏马停在太子身侧。马上之人,正是戚无为。单看戚无为,也完全褪去了青涩,多了一种成熟男人身上有的韵味。此刻他直视着城门,眼中带出一点迫切的神色。
  听了太子的问话,戚无为面上毫无表情,只道:“末将还是那句话,太子是成大事的人,何必急于一时呢?”
  太子一笑,道:“没想到戚世子看似狂放不羁,骨子里还是正派人。”
  他在“戚世子”三个字上咬音重了点,似乎在提醒戚无为到现在也没能承袭爵位。
  但是戚无为情绪丝毫不见波动,仍旧淡淡道:“末将现在只想归家休整几日。”
  “那本宫等着戚世子改变心意那一刻。”
  说罢,太子策马率先进城。
  ……
  许恪从户部的官衙出来,同僚纷纷朝他行礼告别,许恪一一还礼。
  在户部任职这两年多来,他已经晋升为户部的侍郎了。
  这中间不乏有翟修的原因,更是因为许恪自己肯做事有担当,深得钱尚书赏识的缘故。
  丘民组织被太子大伤元气之后,动作小了很多。许恪和翟修之间的关系也能稍微平和一点,处在一个不点不会炸的程度上。等到戚无为回来之后,也就可以打算怎么瓦解掉这个组织了。
  他一想到戚无为,就暗暗叹了口气。
  自从戚无为去了南方前线以后,两个人已经一年多没有见面,书信也只有了了几封。
  他都快要不记得戚无为的样子了。
  许恪走到卖糖葫芦的摊位面前,拿了一把糖葫芦。那人笑着说:“许大人又来买糖葫芦了。”
  许恪答了一声,道:“账上还余多少钱?”
  那人翻了翻账册,笑应道:“还有不少呢!算上这次,还有一两三钱银子。”
  许恪咬了一颗红果,含糊道:“快没了,你记得提醒我啊!”
  卖糖葫芦的连连应下,目送这位秀气的大人渐渐远离。这位年轻的许大人,为官清廉,又有善心,得知他一个人养两个孩子不容易,这么多年来,就一直照顾他的生意。
  直到许恪快转入前面那条巷子,卖糖葫芦的人才收回视线。
  他没有看到,正要踏进那条巷子的许大人,突然止住了脚步,手中的糖葫芦也掉了一地。然后被拉进巷子里。
  ……
  直到第二天,大朝议上,太子位列于仁安皇帝身侧,正式出现在朝臣面前,大臣们才知道太子回京了。
  接着,大臣们惊讶地发现太子行走时,已不再跛腿,看起来和常人无异。
  久不上朝的仁安皇帝满面春光地替朝臣解惑:“太子在外行军,遇到了一个神医,是神医治好了太子的腿。“
  许恪在朝堂上,想起两年前戚无为曾说过,太子的腿疾似乎是装的。现在看来戚无为说对了。或许现代医学应当可以,但这个时代里,再优秀的神医,也不可能把瘸了的腿重新捋直。
  陛下说了话,立刻有机灵的人上前迎合他。
  许恪站在后头,看不见翟修的表情,不过想必是不怎么高兴的。
  三年前,定国侯还在时,也抵不过翟修的锋芒,太子年幼尚未进入朝堂,翟修想废储,太子毫无还击之力。敬平大长公主寿宴结束回宫时,若不是姜帝师出手相助,只怕太子当时就不只是惊马摔断腿了。
  没想到三年后的今天,一切都不一样了。大营朝连续打了三年仗,贫弱交困,千疮百孔。丘民连受查处,也大伤元气。再一个,翟修的圣宠不比以前,还多了个强劲儿的敌手。
  太子羽翼已丰,脱离了他的掌控。
  真真可恼。
  那时他还不知道,很快,很多事都会脱离他的掌控。

  第 66 章'两更合一'

  见朝臣对那位神医有兴趣,仁安皇帝又多说了几句:“那位神医姓卓,朕看他还算有些能耐,想留他在太医院任职,谁知太子却说他不肯入宫当差。”
  他说罢,下头的戚无为道:“这位卓神医微臣曾见过,三年前家母病重,就是请的卓神医前来诊治。可惜请的迟了,没救得了微臣的母亲。”
  这事儿许恪也很清楚,姜氏身亡当日,他也在场。只是姜氏是被翟修派人下的毒,那个人,还是许恪的原身,所以卓神医才救不过来的。
  没想到太子竟用卓神医的名头,来解释自己腿疾会被治好这件事。
  不过反过来想想,也只有卓神医这样的名医,才能掩盖他根本就没有腿疾这件事了。
  仁安皇帝微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