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古代搞科研-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都已经能脑补出史书的标题了!
  而且还有一部分人; 诸如柳铁之流,竟然没能第一时间看出纸的价值,这让宁锯子十分失望。
  算了; 好东西还是要找个识货的,这样才不会被辜负。
  于是柳铁便成了史上第一位邮递员; 怀中揣着自家矩子亲笔写给封大公子的信件; 踏上了前往定安城的路。
  定安城柳铁是驾轻就熟的,来回也不知道走过多少次; 用不了半个时辰就到了大都护府。
  门口的兵丁查验过信物,便进去通报消息; 柳铁等了一会儿; 被告知目前大公子不在府上,要过了晌午才能回来。
  于是,他便被带到门房等候。
  柳铁被查验的时候; 一架马车也正好驶入侧门。车上坐着的是三堂妹和二小姐,两位小娘子今日与友人约外出去踏青,此刻刚刚回城。
  “咦?”
  正朝外面张望的三堂妹轻呼一声,引来二小姐的侧目。
  “华蓥,可是外面有事?”
  听到堂姐叫自己名字,三堂妹摇头。
  “无事,就是看到一个墨宗的小子。”
  这个黑大个三堂妹有印象,上次去石沱坡验看陌刀的时候,这个黑大个就跟在宁小先生的身后,陌刀螺口的使用方法也是他给演示的,令人印象深刻。
  她忽然探出头,伸手朝正蹲在门房里的柳铁招呼了一声。
  “喂,你是来给大哥送东西的吗?”
  “华蓥,别……”
  封二小姐立刻阻拦,但门房里的柳铁已经顺着声音看了过来,惊得她连忙坐到帘子后避开。
  封二小姐伸手去拉堂妹。
  “华蓥,你快把帘子放下,这太失礼了!”
  边塞受胡人影响,民风开放彪悍,但年轻的小娘子直接招呼一个外男,即便是在定安城,也不是个有身份的闺秀该做的。
  “没事。”
  三堂妹挥了挥手,朝堂姐狡黠地眨眼睛。
  “我识得他,是个西海活计,不会乱说话的!再说咱们车都进了家门了,也没外人看见呀。”
  封二小姐又好气又好笑。
  她堂叔一家对三堂妹是真的疼爱,竟然也不拘着她的性子,就这样放纵她天真烂漫,肆意妄为。
  可现在是在家中一切好说,将来若是嫁去别人家,对方若是个规矩多的地家族,那三堂妹怕是要吃些苦头了。
  她正想着,却听到三堂妹在问外面那男子的话。
  “哦……就只是信吗?没有别的东西?”
  很快,三堂妹又做了回来,颇有些无趣地念叨。
  “是给大哥的信,我还以为宁小先生又造出什么新鲜玩意呢。”
  她见二堂姐又要教训她讲规矩,连忙举双手求饶。
  “好了好了我知道我知道,我是个大家闺秀,要知节守礼,不能坏了名声。”
  她一边说一边凑到封二小姐跟前,笑嘻嘻地打趣她。
  “阿姊莫要为我担心呀,反正我又不用嫁入世家……倒是阿姊你,听说南郡有书信给老太太,莫不是要求娶你呀?”
  封二小姐脸上一红。
  南郡陆氏的确有信,是母亲找了嫁去南郡的手帕交从中搭的线,据说是陆家的旁支。
  虽然是旁支,但也让母亲十分满意,言说陆氏百年世家,旁支也是血统高贵,非世家女不娶的。
  以她的身份,能搭上旁支已然是高攀,那还是多亏了外祖家的名声和地位,不然她一个出身军户的女孩,哪能加入百年世家?!
  她能获得这门好亲,全都靠了母亲的经营和坚持。不然若是依了封老太君的想法,她早就被嫁给那个姓宁的西海小子,沦为商家妇了。
  一开始的时候,封二小姐觉得嫁给宁小先生也不是像母亲说的那样不能接受。
  她素来聪慧,把这一年定安城里的变化都看在眼里,也品出了几分滋味。
  那位宁小先生,能得了大伯父和大哥的看重,那绝对不是一般商贾那样简单,更别说祖母还曾想和人家联姻,宁小先生对封家的重要可见一般。
  若只是为了那些花皂牙膏,封家犯的着如此郑重?
  之后,定安城里便出现了豆腐。
  四处可见的豆腐,连自家餐桌上都有一盘。据说是一个行脚商人贪心不足,想要私下贩卖闻名京城的“玉膏脂”,不料被人戳破了把戏。
  “玉膏脂”,薛家号称是玉中精华,结果只是用最廉价的豆做的,高价蒙骗世人几十年,暴敛无数财物。
  现在的“玉膏脂”,一个大钱一块,人人都吃得起,好多人还开起了豆腐坊赚钱,养活了不知道多少百姓。
  她猜这事多半和那位宁小先生有关。
  薛家有龙泉剑坊,西海商人卖横刀,西海的刀让家里的爷们都跟着疯狂,直接把薛家比进了土里。
  那时候恒寿薛家来人,母亲其实是想把她嫁去薛家的,最后被老祖宗骂了个灰头土脸,回来还与她抱怨。
  但封二小姐却是看得明白,西海商人与薛家有怨,自家一早就做了选择,祖母骂人不是没道理的,是母亲自己没有看清楚形势。
  所以,那个悄无声息地把方子散播出去,无偿教给大家做豆腐的人,多半就是宁小先生了。
  这样的品性,就算只是个商贾,那也是值得尊敬的。
  但她也知道不可能。
  只要母亲在,她的亲事就一定落户世家,哪怕像外祖一样空有其表的世家,这才不会辱没了母亲的身份。
  如今搭上的又是那个陆家,那个母亲一直心心念念,魂牵梦萦的陆家。
  三夫人一遍又一遍的念叨,听得封二小姐自己都开始茫然。
  也许母亲说的有道理,像她这样不是出身世家的女孩,能嫁到南郡陆家,已然是祖坟冒青烟,也圆了母亲终身的遗憾。
  挺好的,不是么。
  婚姻大事,父母做主,嫁谁都一样。
  心里虽然这样说,但偶尔的偶尔,还是会想起在宁村作坊那惊鸿一瞥。
  也许陆家的那位旁支郎君,也会那样风仪洒落,清雅高洁?毕竟,那可是百年陆家啊……
  封二小姐的婚事,封大都护也正在跟儿子念叨。
  “你说陆家是什么意思?不是非世家系谱不娶么?怎的忽然看上了咱们家的闺女?”
  “不一定是看上。”
  封恺刚检视完新一批送到的陌刀,心中十分满意,略随意地回道。
  “是三婶找了嫁去崔家旁支的一位姐妹,从中搭上的关系。据说那家是陆氏旁支,十几年岐江城沉船的时候站错了队,现在过得颇为潦倒。”
  “嗤?!”
  封大都护用鼻子喷气。
  “一个破落户?那有啥好嫁的?”
  他咧了咧嘴巴。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老子这辈子就生了你们两个崽子,要是有个闺女,谁敢给说这种破亲事老子打断他的狗腿!这特么不是坑人么?!”
  “老子就特么想不明白,你那个三婶是个什么脑子?!天天神神叨叨的,汉子汉子被她给念叨没了,现在又要祸害自家闺女,她是生怕二丫头过得好是咋的?!”
  说到这个,其实封恺也不太明白三婶的想法,似乎对于三婶来说,没什么比世家的身份重要。这个女人嫁入封家几十年,心里那口气始终没放下,说不得什么时候就要爆发。
  “算了,爹。”
  封恺将手中的陌刀放回箱子。
  “三婶的事自有祖母来管,我们只要看住别让她犯傻就是了。”
  “犯傻?”
  封大都护砸吧了一下嘴巴,觉得儿子这话说得有些味道。
  三弟妹在后宅多年,还能联系上远在南郡的手帕交,并撺掇出来一门亲事,之前还真是小看了她的本事。
  “陆家那边怎么说?”
  听父亲这样问,封恺微微摇头。
  “陆家嫡支自然是没什么反应的,现在都是崔家那位夫人从中传音,事情还不明了。”
  “不过我倒是收到消息,说薛义栾三天前便死在京城宫中。”
  “薛家的那位娘娘,如今被东山王劫到了鼎丰城,正在逼问玉玺下落。”
  “啥?薛义栾死了?”
  封大都护皱眉。
  “儿啊,你这哪来的消息?我这边咋没收到线报,落地不落地啊?”
  “自然是准的。”
  封恺点了点头。
  “没线报是因为朝中秘不发丧,西河王把所有出城的信使都拦截了,我这是特殊渠道。薛义栾在宫中三日未归,西河王的军队却有异动,应该是想抢在恒寿之前接管薛家的产业。”
  “不过我看他未必能得手。”
  封恺轻笑一声。
  “连咱们边关都能挖到消息,距离阊洲一江之隔的恒寿能不知道,怕是早就有所动作了。”
  “这个天下,终究是要乱了。”


第140章 
  封恺说的没错; 薛义栾的确是死在了京城的皇宫。
  本来他是受正明帝召见,来宫中商谈龙泉剑坊铸刀一事。结果正赶上尚书令虞定康和皇帝密谈,薛义栾便在偏殿等候。
  有个小太监端来点心和茶汤; 薛义栾刚好腹中饥饿,也没想太多便就着茶水吃了一块; 想着等下不能在御前失仪。
  谁料; 就是这一块点心,直接结果了薛义栾的性命。等正明帝想起在偏殿候着的薛义栾; 差人召他进殿的时候; 却发现新提拔的户部尚书薛大人; 早已七窍流血,毒发身亡了。
  正明帝又惊又怒。
  这是皇宫,是他司马良的地盘!敢在他眼皮底下毒杀他的亲信; 这和造反有什么两样!?
  正明帝当场踢翻了一张案桌,在偏殿走了好几个来回,脑中闪过三四个可能下手的元凶。
  第一个当属司马烨; 那个混蛋是先他一步进的京城,还把原本的正阳宫一把火烧了; 保不齐在宫里留了什么楔子细作。
  若不是因为司马烨; 他也不用仓促登基,连个像样的宫室都没有; 住的还是以前先帝的行宫!
  一想到真可能是东山王下的手,正明帝的心中就难免后怕。亏得今天是死的薛义栾; 若换成是他正明帝; 那可真是防不胜防了!
  不过想到这里,他又觉得不太可能是司马烨下的手。
  司马烨和薛义栾没什么仇怨,最多是一个新纳的薛妃从中挑拨; 但以他对司马烨的了解,这小子看似骄横蛮,其实很有心计,不会轻易被个女人左右。
  司马烨要真有这本事,那也是冲着他司马良来,杀一个薛义栾有什么用?!
  可如果不是司马烨,那这事就更麻烦了。
  薛义栾和司马烨没仇,但他在朝中的仇家不少,保不齐有人暗下黑手。
  要知道,之前他就曾经在朝堂问过薛义栾陌刀之事,当时薛尚书矢口否认,死咬着说是恒寿那一房的手笔。
  但是个人都知道,恒寿那家子根本不成气候,真正的硬货都在阊洲。
  难不成是恒寿派人渗透进宫,毒死了薛义栾好霸占阊洲坊,顺便再栽赃他这个皇帝?!
  正明帝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薛义栾要是死了,能拿到好处的除了他这个皇帝,那就只剩恒寿那一房了。
  若被朝中知道是他毒死了薛义栾,那以后谁还敢给他司马良卖命?他的朝廷立时就要动荡崩溃。
  若是再被恒寿拿到了龙泉剑坊,呵呵,那可真是一箭双雕,一举两得了。
  想到这里,正明帝自觉找到了答案,立刻着内侍收捡薛义栾的尸体。
  收敛是收敛,但秘不发丧,只说差薛义栾出城急办,几日后方能回城。
  薛义栾的尸体被塞入一只大木箱,锁在一间废弃的院子,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