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古代搞科研-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这个徒弟,不但人好,而且身体也很好的。”
  “你看看这壮实的肌肉,有力气得很,腰劲也够足。”
  宁非瞬间警惕。
  “木老你想说啥?”
  不是他想多,而是木老头这表情这语气,特别像夜总会里推销公主少爷的妈妈桑。
  前世他因为身体的原因性欲淡薄,可身为大家族出身的少爷,该见的世面基本都没落下。他有个表哥就喜欢去有“少爷”服务的地方,还专门挑那种身形肥硕的,口味十分奇怪。
  见宁非表情扭曲,木东来连忙解释道:
  “嘿嘿,也没啥,就是我看矩子平日里事情多,手底下缺个跑腿打杂的,你看柳铁怎么样啊?”
  “矩子要是看得中,柳铁以后就是主楼的人了,他这个人干活实在不怕吃苦,身体还比别人都硬实,想怎么折腾都行!”
  此话一出,其余人都还好说,柳铁本人可是差点就伤心得飙出泪来。
  他是万万没想到,他在铁匠坊干得好好的,现在就要被自家师父撵出门了!
  师傅这是怎么了!难不成就因为他得罪了矩子,所以就要把他赶走,生怕连累了铁匠坊吗!?
  想想也是,土木组新得了水泥,眼见着就要发达。他们铁匠组鼓捣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炼制出的钢刀都砍不动水泥,以后被土木组骑在头上是肯定的了。
  一想到被土木组群嘲,柳铁就跟霜打的茄子一样,蔫巴巴地抬不起头。
  他现在无比后悔自己当初的驴脾气,要是那天在食间不得罪矩子,是不是矩子会先烧制他们铁匠坊急需的焦炭?
  都怪他,铁匠坊的前程都被他给耽误了,难怪师父要撵他走!
  师父把他卖了也是为了铁匠坊,他做了错事理应补偿。如果把他送人就能改变矩子的态度,那他……
  想到这里,柳铁忽然又有了精神。他昂起头,大步走到宁非面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宁非就行了一个大礼。
  “矩子!以后我柳铁就是矩子的人了!矩子让我生我就好好活着,矩子让我死我马上抹脖子,绝无二话!”
  宁非被他这骚套路吓得差点被炸毛。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他没事让人抹什么脖子!
  “不是,我不用……”
  “矩子不用担心,柳铁这孩子的有点就是实在,守信重诺,他说出来的话就一定会去做,不玩虚的!”
  木东来在一旁打包票。
  宁非摇头,“我不需……”
  “矩子当然不虚!”
  柳铁拉高嗓门,斩钉截铁道,一脸坚贞。
  “但不需要矩子事事动手,矩子把力气都用在制艺上,我脑子笨,粗活累活我都干得来!”
  “我还会拉风箱烧火打铁做具,不会的我也愿意学,只希望矩子给我一个机会!”
  他最后一段话打动了宁非。
  虽然不知道木东来师徒为啥搞这一出,但他的确需要一个有强动手能力的助手。
  在现代社会,研究员们最喜欢的是可以把脑洞变现的工程师,尤其有技术手艺好不哔哔指哪打哪的那种,简直是每一个研究员的梦中情师。
  想到这里,他上下打量了一遍柳铁,心中已经在点头了。
  会烧火会打铁会做模具,那他就可以造出很多机械组件,某些实验器材也可以计划起来了。
  水泥只是确保过冬的第一步,接下来他还有很多想法,单靠他自己可忙不过来。
  收这个助手,血赚。
  见宁非的表情逐渐松动,木东来就知道这波稳了。
  他伸出大巴掌一把把徒弟推到少年跟前,笑着说道。
  “以后还请矩子多照顾铁子了!他嘴笨不会讲话,要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矩子原谅他则个!”
  他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宁非也不再推辞,半推半就答应了下来。
  木东来自觉和矩子靠上了关系,这回说话也稍微多了些底气,于是舔着脸开始往主题聊。
  “矩子啊,你看你一出手就给了土木组份大礼,有这水泥他们能发挥的太多了,我都看着眼红。”
  “大家都是墨宗的人,我们铁匠坊平时也是任劳任怨,给宗门做了不少贡献,现在土木组这么发达,你看我们能不能……啊?”
  后半句话他含在嘴里没说,但在场众人都不是傻子,谁还听不出个话音来。
  宁非轻笑一声。
  “你想做什么?”
  他这话问得随意,可不知为什么,木东来却有种汗毛直竖的压迫感。
  出身乡土,温和无害,这样的宁非他从小看到大,再熟悉不过。
  这次他从痴傻中恢复过来,虽然成了矩子,但也并没有摆出高高在上的架子,天天一口一个叔伯大哥,像邻家小子一样的亲切。
  可在某个时刻,这个少年会收起温和的外表,露出矜傲冷漠的本性。他说的每一句话都不容违逆,他的眼能轻易看透别人心中的算计,就像一个真正出身高姓大阀的世家少爷。
  看破不说破,只是因为那些盘算不值得他费心。
  木东来的心中莫名有些忐忑。
  可能烧五日的炭诱惑太大了,即便知道可能会惹怒矩子,他还是想舔着老脸为铁匠坊争取利益。
  脸皮算什么,徒弟都卖了,总得听到点声响。
  “之前柳铁和我说,矩子能造出连烧五日的碳。”
  木东来收起脸上的谄媚,语气认真地说道。
  “我们铁匠坊现在炼钢冶铁都用的是煤,就是后山矿挖出来的原煤块。虽然矿队已经预先做过筛选,但煤块的品质还是不稳定,经常会遇到烧不动的时候,需要有人日夜看守才能确保温度。”
  他抓了抓头,“如果有能连烧五日而不绝的炭,那我们就能省下很多的弟子,专门去打造百炼钢赚钱了。”
  “有了钱,大家也能多买些吃的用的存在仓子里,冬天也不会饿肚子,说不定还能给娃们吃的好些。”
  “矩子,你帮我们想想办法吧!”


第22章 这个锯子真好看
  木东来说得恳切,让宁非也很动容。
  可目前的第一任务是确保全员过冬,烧制水泥需要大量人力,即便墨宗弟子全数上阵,能不能在冬季来临前完成建设任务也是不好说的事。如果他再把焦炭烧出来,铁匠坊这群人就会分心,进度必然被拖延。
  想到这里,宁非微微软化的心又坚硬了起来。
  他摇了摇头,表情肃然。
  “不行,烧炭法现在不能给你们。”
  “距离入冬还有一段时间,目前最重要的是建好粮仓和过冬的房子,冶钢的事可以往后放。”
  他见木东来还要再说,便冷了脸摆了摆手。
  “这件事就这么决定了,你也不必再纠缠,接下来全员都要做基建,如果真想要烧炭的方子,等冬建完成你再找我聊。”
  话说到这里,木东来也不敢再纠缠了。
  他年纪大资历深不假,小矩子看在他的薄面上可以容忍一二,可总这样脸面也就用没了。
  反正矩子也没把话说死,这不是还有希望么?
  确定了目标,墨宗以前所未有的热情行动了起来。
  以土木组为主力,木工班、矿队还有铁匠坊做支持,一条挖…砸…烧…抹的生产线迅速开始运转,源源不断的水泥从火窖中被拉出,冷却后搅拌混合抹在坞堡外的墙面上,一夜之后,破旧的城墙重新变得牢固,硬度惊人。
  汤仁龙带着一支小分队重新设置了城外的绊马刺,他们委托铁匠坊烧出了模具,将搅拌好的水泥浆直接灌注模具里,经一夜干燥后钉入土中,省时省力还牢固。
  因为干得太顺手,瘾头大发的众人一不小心就做过了头,实际产出比计划翻出三、四倍。为了不浪费材料,汤仁龙索性都埋了进去,于是无数根水泥尖密密麻麻竖立在壕沟中,宁非从塔楼上看下去,觉得自己的密集恐惧症都要发作了。
  搞这么多,这是要把马扎成筛子啊!
  不过他没有去干涉土木组的设计。他不是学建筑的,对城防的概念也远不及本地土著深刻。每个做科研的人都有一颗“老子天下第一对”的心,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他这个矩子只负责提供基础设计,充分尊重各项目组成员的发挥自由,这才是一个好团队。
  这种态度的后果,就是坞堡内部直接变成了一个大工地。
  鱼老带张二柱等人忙着打桩烧砖,在坞堡东北角迅速建起一个平层大粮仓,内部还规划了许多分区,用水泥混凝土铺地防潮,眼看着就已经成型了。
  铁匠坊的弟子有样学样,在木东来的带领下将混有沙子和石块的混凝土浇筑内城地面,考虑到混凝土路过于平整不利于冬季防滑,大弟子徐进还特地锻造了专用铁具,每铺设一段路,他便将磨具压还没干透的路面上,划出一条条整齐的交叉线。
  杨黑子所在的矿队也拉了些水泥上山,他们把矿点和坞堡之间的小路都重新铺设了一遍,还借用了徐进的模具。以前一下雨雪就变泥塘的土山路,现在都成了平整光洁的混凝土,挖矿再也不用几个汉子肩扛手提,一人推个小矿车就全部搞定,大大加快了石灰石料的供应速度。
  封恺带着亲随赶到坞堡的时候,墨宗众人正干得热火朝天。他勒住马缰,在壕沟边朝坞堡望。记忆中破败萧索的土城忽然变得生机勃勃,斑驳的外墙被平整的灰色取代,也不知墨宗用了什么材料,看上去竟然浑如一体,连点缝隙都找不到。
  “我的天老爷,墨宗这是挖到金矿了?把整座坞堡都给重修了!”
  路勇惊愕道。
  封恺摇头。
  “不是重修,应该是涂了什么。”
  他也不知该怎么形容。塔楼和墙垛都是以前的模样,可颜色和质地却完全不一样,像是刷了一层灰色的桐油。
  他想了想,翻身下马,亲自蹲在壕沟边观察。
  远看似乎和忻州城外那些被火烧掉的没什么差别,可靠近才发现,那一人高的深垅中一根连着一根的不是木头,而是和城墙一样质地的灰石头。石头的尖端打磨得十分尖利,形状和角度都不差分毫,像是一个模子里做出来的。
  但怎么可能呢?
  封恺伸手摸了摸那些马刺,触感冰冷坚硬,的确是石头没错了。
  城里就百十号人,一半都是老幼病残,这么短的时间竟然刻出密密麻麻的石头刺,这不可能。
  封恺沉吟。
  他是一天前接到的线报,说雍西关外的墨宗有了异动,似乎全员都出来修坞堡。
  墨宗的坞堡建于十年前,六代矩子进山不久就死于非命,自此以后,墨宗进入了衰弱期,据说连吃饭都成问题,哪来的钱修房子?
  联系到这段时间墨宗动作频频,似乎一切都是从选出新矩子开始的,先是城里炊烟不断,然后后山的火窑开炉,这些变化不得不让封恺介怀。
  他莫名想起了那个少年,在石沱岭下的惊鸿一瞥,当初他并没怎么放在心上,只是因为墨宗的人说他是新任矩子,他才看了对方一眼。
  真只是随意的一瞥,现在只记得少年略白皙消瘦,身形还很单薄稚嫩,看上去也就十六七岁的模样。
  唯有那一双黑白分明的眼让他印象深刻,那种沉静如深潭的目光,九死一生也没什么波动,这不是山野小子会有的,倒像高门大姓养出来的风仪。
  这样一个人,会是墨宗的变数么?
  眼眸微敛,隐去瞳珠中的寒光。
  祖父放任这群匠人在关外窝着,原本就是打着收编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