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古代搞科研-第1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灌钢法炼制需要浇淋铁水混合熟铁,需要二度人工锻造,这样制出的钢虽然能够控制含碳量,但却始终无法做到完全均匀的融合,锻造兵器之类的没什么问题,但若是换到需要更高强度和韧性的炮身,难免会出现偏差点。
  铁球在炮筒中受到火药的冲击而加速,这样强大的力道足以冲溃任何薄弱环节。是以这岸炮打造得的确像模像样,但只试了一发就出现裂隙,是不折不扣的败品。
  “恁大的力道就裂了个小缝,浇点铁水就能修补,这炮可真是结实啊。”
  偏偏在一旁,外行人刘通还一脸惊讶地感慨,简直就是在给矩子的心口插刀。
  补补?
  宁非看了刘通一眼,目光冷漠。
  以为是修房子么?
  他能接受打一炮之后重新复位、调整角度,但用铁水补缝是个什么鬼?一次性用品回收再利用么?!
  看来灌钢法不行,做不到一体浇筑,炮身品质就没办法保障,还是得从冶铁这一块下功夫。
  宁非想了想,转头吩咐一旁的柳铁。
  “柳大哥,你回城去把矿队的杨黑子叫过来,就说我有事要问他。”
  柳铁点头,毫不迟疑地转身离开,只剩刘通和徐进一脸不明所以。
  不是在说造炮的事吗?为啥叫杨黑子来?是因为炮打的那座山里有啥矿藏吗?
  但眼见着矩子脸色越来越不好,刘通和徐进哪还敢多问,只能默默站在一旁装鹌鹑。
  宁非记录下所有的数据之后,这才停下了脚步。
  他转过头,见身后二人都神色惴惴,轻叹一声,脸上的神情有所放松。
  “不是你们的问题,是技术还是发展的不够。”
  这一句,让两人因为试炮而沸腾不已的情绪彻底冷却到冰点。
  徐进有点挂不住脸,想分辩但又不敢,只把自己的脸憋成了猴屁股。
  宁非见他这个表情,哪还能猜不到他的心思。
  “徐大哥,没有责怪你的意思,的确是因为我们的炼钢技术还没发展到足以承担炮身熔铸的程度。”
  说到这里,宁非叹了口气,神情间颇有些郁郁。
  “是我太过自以为是,妄想一日跨越到热武器时代。看来千百年的时间积累不是假的,步子太大是真不行。”
  这件事倒是给他提了个醒,让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而非无所不能的神仙。
  不得不说,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宁矩子在技术线上一直走得顺风顺水,从未尝过败绩。
  这当然是归功于他脑中的知识积累,可看在世人眼中,这些充满想象力和的物件那都是神仙手段,他们的矩子无所不能,做什么都能成功。
  久而久之,宁非自己也被养出了莫名的底气。仿佛不管技术积累的水平如何,断点在何处,只要他能拿得出完整的工艺流程,这个缺损就可以直接弥补,实现跨越。
  这是穿越人士最常见的错觉,宁锯子也不能免俗。
  他以为古人的智慧和手艺可以弥补技术和工艺的缺失,妄图以灌钢法直接接入热兵器,理所当然的失败了。
  造武器,还是要有基础工业的技术积累啊!
  只是他在心里反省,一旁却有人按捺不住。
  “不是啊矩子,就只一个小缝隙而已啊,咱们那外面不是还缠着钢丝呢么?补补就能用的啊!”
  徐进轻声说道。
  宁非摇头。
  “并不是那样简单的事,炮身有了缝隙,里层的膛线也会出问题,火药在炮筒中产生高温高压,极易导致炸膛,伤到自己人。”
  “刘通之前说可以修补,但修补处的耐热性和承压能力毕竟和原本一体的炮身不一样。再说打仗的时候哪有修补的机会?所以这炮,是绝对不能用了。”
  涉及到一些科学理论,宁非全部采用了简化的说法,希望能让徐刘二人理解。
  “那矩子说我们的炼钢法不行……我们现在都能锻造陌刀和横刀,这样的钢料还是不行吗?”
  徐进一脸绝望地问道。
  在他看来,如今的灌钢之法已然是可以创派兴宗的不传之秘!如果这样都不行,那……
  他看向身前的岸防炮,目光中充满了失落和惶恐。
  那到底要怎样烧铸?那还能怎样烧铸?!
  正想着,柳铁领着气喘吁吁的杨黑子出现在视野中。
  杨黑子在城中也听到了巨响,听到柳铁说矩子有事找他谈,还以为发现了什么新矿脉,一脸期待。
  “矩子可有事吩咐?”
  听他这样问,宁非点了点头,开门见山。
  “牛背山西北坡附近,有一连片小山的地方,你熟吗?”
  杨黑子就是牛背山的活地图,脑子一转眼前就有了画面。
  “矩子说的可是元宝峰?”
  杨黑子想了想。
  “倒是去过几次,不过那边距离坞堡很远,中间又隔着好几道峰,平时很少有人过去。”
  “矩子问起元宝峰,可是那边有矿?”
  宁非点了点头。
  “的确有矿。”
  他是在牛背山物矿图上找到的方位,如果杨黑子口中的元宝山真是他形容的位置,那里便是方圆几百里唯一产石墨的地方。
  “那边有种黑色的石头,比较软,为黑灰色,有油腻感,你可有印象?”
  “有的有的!”
  杨黑子连连点头。
  “矩子说的是粑粑头吧?这玩意一块一块的,碰上啥啥就黑了,跟炭条似的。”
  粑粑头?
  宁非想象了一下,觉得他和杨黑子说得应该是同一种东西,于是点头。
  “便是此物。”
  “我想用石墨……唔,粑粑头,和粘土混合造一种宽口钢,可是用得?”
  “用得用得!”
  杨黑子点头。
  “不知矩子要多少石料?且吩咐我们矿队一声,也好尽快把把矿料拉回来。”
  “也不用很多,就先试制一个石墨坩埚,先来个两车便够了。”
  宁非看向柳铁。
  “灌钢之法不能用于铸炮,如今只能另寻他法。”
  “你们炼焦不是总会产出些黑色的粘性焦油么?之前跟你们说要收集起来,如今这玩意终于能派上用场了。”
  “等杨黑子挖出的石墨送到,便把它和这粘焦油混合,再加入烧玻璃的硅石一起粉碎煅烧,就像你们之前造瓦罐那样,接下来我们就用这容器重新炼钢。”
  此话一出,全场皆惊。
  重新炼钢?!还用新烧出来的瓦罐?!
  就算不动冶铁的杨黑子也止不住脸上的惊愕。
  重新炼钢……的意思是,矩子对目前的冶铁不满意?
  可他们现在已然能造出陌刀和横刀那样削铁如泥的兵刃,比起阊洲龙泉剑坊的百炼钢不知道好了多少,这样的好钢还不够吗?!
  但是碍于矩子在宗门的权威,在场几人没有一个胆敢提出异议,各自领命不提。
  只过了两日,柳铁就前来禀报,说冶铁的容器烧好了,问矩子接下来如何操作。
  宁非放下笔,将刚刚绘制完成的坩埚炼钢示意图放入怀中,朝得力助手点了点头。
  “好,你随我过去看看。”


第208章 
  石墨坩埚对于长期在火炉边打转的铁匠坊众人来说; 烧制起来并没有什么难度。只是众人是眼见着徐进兴高采烈地出城,没精打采地回来,一时都有些惊讶。
  这大师兄……今天是怎么了?
  众人不敢去问徐进; 于是便暗搓搓跟柳铁打听。
  柳铁想了想,倒也没有隐瞒。
  “我们造的钢料不行; 耽误了矩子的岸炮实验; 矩子说要重新炼钢。”
  他点指了一下不远处刚被矿队送来的石墨料。
  “喏,便是这; 矩子要用来做炼钢的家伙什的。”
  啊?!
  此话一出; 整个铁匠坊都鸦雀无声。
  徐进和柳铁; 这两人算是木东来以下最好的打铁匠人,他们两个锻造的都不成,矩子要的到底是什么材料?!
  还想再细问; 但柳铁自己也说不清,只说矩子让先造坩埚。是以坩埚造出来的时候,全匠房都弟子都围过来; 等着看矩子如何炼钢。
  宁非进门的时候,被场中齐刷刷的好奇眼神吓了一跳。等问清楚情况; 才知道这些都是来看热闹的; 倒也没有赶人。
  铁匠坊都是墨宗自己人,以后还指望着他们操作; 今天要是能看明白坩埚炼钢,那也省了他再去开班授课的麻烦。
  柳铁这一批烧了十来个坩埚; 除去有瑕疵不能用的; 刚好还剩下十个成品。
  宁非一次仔细检查过,发现的确是用石墨粘土坩埚,大小也是自己要求的尺寸。
  他点了点头; 表示满意,而后便着手改造炼钢炉。
  九凌城的铁匠坊是新造的,炼炉也和之前的不太一样。除了加装了水力风箱的高炉之外,铁匠坊的大空场中还修造了一个个相对独立的隔间,按照生产线模式划分区域。
  炉子都是现成的,但坩埚炼钢与灌钢法不同,需要做些添加或是改动。
  坩埚炼钢虽然能提高钢料品质,但产量却是个无法解决的大问题,目前只能适用于少量精制的钢铁铸造,量产的主力还是要依靠灌钢法。
  是以宁非并没对已经成型的灌钢生产区下手,而是选择了一处闲置火炉。他在原本空荡荡的炉腔中添加了一个炉桥,炉桥上堆满焦炭,石墨坩埚被放置在焦炭中间,炉顶预留观察孔,用来查看铁水状态和搅拌。
  第一次实验,炉桥上只放了两个坩埚,用来观察焦炭的用量和位置效果。为了更客观真实地比较坩埚炼钢的优劣,宁非还特地让徐进同开一个灌钢炉,准备再做一个对照组。
  试炮后的第四天,墨宗第一次石墨坩埚炼钢实验正式开始。
  众人一眨不眨地盯着火炉,已经入夏的天气又干又热,焦炭烧起来的温度更是让人无法忍耐,没过一会儿的功夫许多匠人的衣衫便已经被汗打湿。
  但没人准备走,几个粗豪的汉子干脆直接打了赤膊,围在炉前等着看矩子的下一步动作。
  到目前为止,这新式冶铁法除了炉子不一样,铁块用奇怪的锅灼烧,余下似乎和之前也没有太大差别。
  这个时候,宁非招呼着柳铁在熟铁里放上一些石灰粉。
  “矩子,这是干啥啊?”
  木东来摸了摸胡子,实在忍不住好奇心,小声问道。
  “在铁料理加石头,那不是就不纯了吗?!”
  “加石头是为了造渣。”
  宁非认真地说道。
  “再好的铁矿石也有杂质,不是每种杂质都能用火烧掉,但可以与石灰石作用,便是我之前与你们说起的物化反应,生成炉渣而可以被除去。”
  “烧上几个时辰,等坩埚里的矿料化为铁水,渗入碳质,再打开炉子舀出浮在水面上的炉渣,便能得到相对优质的钢水。”
  “整个过程无需锻打浇淋,钢水出炉直接入模具,冷却成型便可。”
  一番话说的轻描淡写,可听在铁匠坊众人的耳中,无异于晴天惊雷。
  千百年来,铁匠打铁是天经地义,没听说不用锻打就能成型的好事!把铁料烧成铁水他们也是有了高炉才开的眼界,可那烧出来的是生铁水,坚硬易脆碎,根本不适合锻造啊!
  之前矩子百般强调,大家如今都知道生熟铁混合是为了控制含碳量。但这样直接烧炼生铁铸造,碳含量就不管了么?
  宁非自然看出众人有一肚子问题,但他现在没时间细说。坩埚炼钢法他也是第一次做,也不知道到底要烧几个小时才能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