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古代搞科研-第2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柴达眼眸微暗。
  他忽然想到了一个可能,便是在云浮山劫难之后,据说也是颠沛流离的墨宗。
  先祖创立的宗派,拥有先祖所有的图纸,想必那天火雷也在其中罢。他小时候想不通,不明白既然是留给后裔的宝贝,为何在墨宗还有保存,独享不是更好么?
  这个问题,他的父亲也无法回答,但墨宗有天火雷图纸的事,他是牢牢记在心上的。
  他曾经去信给远在中原的助力,希望陆氏兄弟能够想办法掐灭墨宗这一后患。
  可现在看起来,显然陆家并没有做到。也不知道区区一个匠人组成的乌合之众有何等通天只能,竟然连南郡陆氏都不能奈何。
  “你怎么看?”
  左谷蠡王的眼紧盯着火雷圣巫,语气中听不出任何情绪。
  柴罗和他对视了一眼,并没有马上说话,他看得出也罕达的态度已经不再友善,大约是从他力主处理薛家之后,也罕达虽然嘴上不说,心中对他多半有了芥蒂。
  “出兵打仗,我是个外行,怕是要让大王失望了。”
  柴罗退后一步,朝左谷蠡王行了一个大礼,态度一改之前的强势,语气十分谦卑。
  左谷蠡王看了他一眼,对他的回答不置可否,但眼神却是比之前和缓了许多。
  “已然损失了三辆巨楼车,现在若是再遣人过去,多半也未必是那巨炮的对手。”
  “如今王庭立足未稳,不若先好好经营旧京,伺机打通东向的退路,再报东莱城之仇也不迟。”
  “本王已斩杀了司马良,想要大军东进收拾司马烨,陆家应承本王的承诺应该先兑现,不然本王不可能出兵替他干活。”
  说到这里,左谷蠡王的眼神略有些诡异,蓦地放轻了声音。
  “陆家想要把脏活累活都甩出来,总得付出些代价,补给粮草还有大船火油,南江水道可通鼎丰城,陆备的船队既然已经开进了南江,那取江北个把个码头要冲不是唾手可得的事?何必端着架子装清高?”
  说到这里,他的视线又转回到火雷圣巫的身上,神情颇有些意味不明。
  “巨楼车败阵,圣巫脸上也不甚光彩,这些年本王对圣殿信任有加,轻易不会违逆圣巫的意志,你说要饮马中原本王便随你来了,你说要杀开城的薛家本王也没有二话,如今战事吃紧,帐下叶护、部族罕王已经有了质疑,圣巫不如再拿些手段出来。”
  “圣巫乃是圣人的后裔,手段想必比业朝戍边的武夫高明太多,不毕再隐藏锋芒,之前与本王讲的那天火神雷,可以拿出来了吧?!”
  听他这样说,柴罗额头的青筋跳了几跳,心中蓦地涌出一股不祥的预感。
  自打封家有了岸防炮的之后,不单单是左谷蠡王,就连南郡陆氏也几次催促,要他拿出真正的神物。
  只是那天火雷制备不易,期间怕是要冒着大风险。先祖有遗训轻易不得尝试,他暗中差人试了几次都没结果,不得已才以指点秘密火油矿的所在做替代。
  如今叫他交出,他如何能够交得出啊?!
  旧京城里正暗潮汹涌的同时,东莱城的气氛却是轻松了许多。
  即使是王牌的黑甲军也没有尝试过用线膛炮守城,这样一大一大片的战斗方式,许多黑甲军的将士还是第一次。
  第一次,如此轻松的赢得城战。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人伤亡。后期开城追击溃逃的胡骑,黑甲军的将士也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搏杀。胡骑虽然被线膛炮吓破了胆子,但求生的欲望还是让他们在背水一战中格外凶残,事后统计战损,黑甲军竟然也有部分伤亡数字。
  以身殉国的要好好装殓,受伤的马上送去医疗大帐。刚好环娘他们这些医疗学员还没有离开,新一轮救治即刻开始。
  十二郎捂着胳膊进帐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一个证专注于给伤兵消毒包扎的少女。
  他记得这小娘子名叫熊银环,是九凌湖医学坊的班长,下手又狠又飒,心中就有了想打退堂鼓的意思。
  他也参加对胡骑的追击战,作战勇猛悍勇,身先士卒,难免被穷凶极恶的胡骑伤到。
  好在十二郎很幸运,只是被砍坏了肩膀的铠甲,胳膊虽然看着血肉模糊,其实只是皮肉伤,于筋骨无碍。
  这点伤,回去自己搞一搞就好了吧……不用找医员处理……
  十二郎看着那一瓶瓶的假酒就牙痛,转身正想离开,却被跟在后面的八斗堵了个正着。
  “十二少,你胳膊上的伤口太大了,大公子要我看着你,一定要来治疗一下,你可不能走!”
  同样穿着铠甲的八斗一脸认真,死死拦住了十二郎的逃窜之路。
  十二郎这个气呀,心说你个八斗到底是谁的人,怎地开口闭口就念叨老大,你不说我不说,这事不就过去了么!
  “不用不用,上战场打仗哪有不受伤的,我回去自己养一养就好。”
  说着,十二郎就要强行冲撞,结果实心眼的随从闪转腾挪,生生在大帐门口玩起了封锁,仍凭他怎么冲都出不去。
  十二郎生气了。
  “滚滚滚!你有完没完!以前没有医员不也都带兵打仗?少了她们天就塌了?”
  “不就是跟着小非哥念了两天医坊嘛,谁还不知道谁啊!”
  他话刚说完,转头就对上熊银环的目光,忍不住有点心虚。
  他并不是瞧不起医学坊的生员,他只是……只是有点怕打针……
  是的,天不怕地不怕的十二郎,生平最害怕的除了亲爹和大哥,目前排行第三名的就是医疗坊的钢针治疗了。
  不单单是他,自从上次有人扎针被吓昏过去之后,静脉输液便成了许多人心中的噩梦。十二郎那日是亲眼目睹惨案发生,眼见着一位娇柔瘦弱的小娘子把钢针直接戳进血液,说不害怕那是假的。
  不不不,他不想打针,他不要打针!
  熊银环的明眸在十二郎的伤口上扫了一扫,微微皱眉。
  “你伤口里有脏污,要用大蒜液和盐水清洗一下,你在这里等一下。”
  说着,少女转身去取医药箱。
  这下,十二郎想走也走不掉了,怏怏就地坐下,心中十分忐忑。
  他很怕熊环娘回来的时候,会带着她那包银针一起,说不定就要给他扎上一针。到时候若是他露了怯,那可就丢人大了。
  人后百般忐忑,等熊银环抱着医药箱回来之后,十二郎小少年又变成了硬气的汉子,一脸地不屑。
  “来吧!”
  他伸出胳膊,状似不在乎地念叨。
  “不就是点小伤?!小爷上战场什么伤没受过?犯得着这样大动干戈?随便处理一下便好,我还得回九凌城运送伤员和补给呢!”
  熊环娘看了他一眼,目光在少年的脸上转了转,没说话,手底下的力道却比之前放轻了许多。
  疼还是疼,但却没有意想中那样不能忍受,更不至于晕过去。
  十二郎在心中咬牙咧嘴了一阵子,差点哼出声的时候,耳边听到少女清悦的声音。
  “好了。”
  “这几日不要沾水,回九凌城之后可去医学坊换药,很快就会长好的。”
  说着,少女便手脚麻利地收拾好药箱,又朝着下一个病患走去,期间并没有多看十二郎一眼。
  但小少年却是知道,那丫头多半是看出了自己的恐惧,目光交汇的一瞬间,他觉得自己被看穿了,全数摊在阳光下,半点遮掩都没有。
  唔,之后下手放轻也算是……顾全了十二郎的面子吧。
  小少年抓了抓头。
  嘿嘿,那丫头还挺够义气的,不愧是小非哥的学生啊!


第261章 
  十二郎护送伤兵回到九凌城的时候; 正好赶上城中的晚饭时间。
  从前线下来的伤兵许多都没来过九凌城,但这个地方的名字还是如雷贯耳,全边城就没有人不知道的。
  这城没有墙; 边界便是乌知河奔流不息的河水,河边建了许多高大的水泥房。
  听来过的兵丁念叨; 这些水泥房都是九凌城里的工坊。织布坊、精工坊、油坊、酒精坊、羊毛坊、皂坊、船坞……远处能看到袅袅上升的烟气; 那里便是产出陌刀的所在。
  虽然没有墙,但也不会真有人认为这座城是不设防的。
  外人不知道; 但边城的老人或是军屯心里都清楚; 雍西关能发展到今天的光景; 这座九凌城便是一切改变的动力源泉,用心脏做比都不为过。
  许多新鲜的事物都是从这里传出去的,不单单是实物; 还有理念。以前谁能想过去把自家丫头、媳妇送去考工坊、上学堂,如今九凌城一招工,谁家都是全员上阵; 哪怕是做惯了家务的老妇,只要人家肯收; 也一样离家出门务工。
  原因无他; 是真的看得到实惠!
  往小了说能手里有了银钱腰板就硬气,能改善和贴补家中生计;往大了说可以造出更多的武器; 乱世中能找一块过安生日子的地方不容易,谁想抢了他们的活路; 他们就敢与谁拼命。
  事实证明; 这个选择是没错的。
  逃难到边城的流民越来越多,边城的地盘也越来越大。开始的时候大家还担心城中容纳不了这样多的人口,可有了化肥和农具; 有了水泥造房,来多少人都能给安排得妥妥当当,边城各县的产出也在稳步提升,边城财政越发宽裕。
  这个时代,人就是财富,但财富也要好好经营才能增值。流民一路过来,也和本地土著分享了不少逃难的经历。他们从中原富庶之地流浪到边城,所见所闻却与想象中的大不一样。原本的鱼米之乡,天赐粮仓,因为战乱和天灾,如今已然减收绝收;然而本地世家豪强却依旧不知收敛,不但不然佃户休养生息,反而变本加厉的压榨骨血。活不下去的佃户卖儿卖女依旧不能讨得一条生路,只能弃田逃荒,加入流民大军。
  田地无人看管,又遇上天灾人祸,很快便杂草丛生,成了荒地。有心狠的世家一边派府兵对佃户严加看管,同时还打上了流民的主意,能做活的直接逼迫卖身种地,做不了农活便转为辅兵,送去战场顶替丁役。
  一番骚操作下来,流民们也看清了局势,宁可远赴关外绕路进边城,也不想再靠近中原大城一步。
  这可是有去无回的死亡之城,不是在累死病死饿死在满是荒草的田间,便是被送去前线做炮灰,哪有一丁点活路!
  左右都是死,不如去边城碰碰运气。封家的兵马最近接连收复了忻州、定城,封家不怕胡人,就算边城再穷再苦再艰难,只要拼命,总归是能活的。
  可真等到了边城,流民们才恍然发觉,之前的自己真心是太过天真。
  穷?
  苦?
  生计艰难?
  这特么说的是中原吧!
  就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军屯,你看人家婆娘做菜都不吝惜油汁,米粥插根筷子都不会倒伏,还有人家那些田地……他们种了一辈子地,哪曾见过这样肥壮的秧苗?!
  难不成天下都在闹旱,就边关不受灾吗?
  等安顿下来几日,流民们更深刻感受到边城住民与他们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所思所想和中原大不一样。
  这里有个神奇的地方叫九凌城,只要城里传出什么动静,全边城的住民都深信不疑并积极相应,半点质疑的声音都听不到。
  “那啥……让你们把家里的丫头送进城,你们不怕给人糟蹋了吗?”
  有新落户的流民小声问她家隔壁的婆娘。她这几日都见着对方在教训闺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