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古代搞科研-第2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炮口喷射出长长的火焰,大船也轰然倾覆,朝着一侧斜斜栽入南江之中。
  在众人惊愕到不敢置信的目光中,船楼连带着沉重的铜炮在半空断落,重重砸中了后船。
  轰——
  接下来的南江,几乎还是一场滑稽剧的大舞台。
  耀武扬威的陆氏火炮,伤敌和自伤的比例达到了一个可笑的程度,只要一发射炮弹,陆家的楼船就会发生剧烈的摇晃,因此倾覆在江水中的船只不知凡几。
  岸上的南郡百姓都看傻了。
  他们怎么都想不到,从来都是南郡之光的陆家船队,竟然会因为发射火炮而翻船!
  这……这……这到底是杀敌还是自杀?难不成陆氏船队中出了叛徒?
  岸上的百姓看不明白,可城头的陆涛却是心知肚明。
  他闭了闭眼,知道仿制火炮一事彻底败了。那个狡猾的弃子,不但引导他走上错误的道理,还诱使在上面投入了大量的金钱,人力和物力!
  为了仿制火炮,陆家放弃了北进的机会,堵上大量的资源,死伤无数的工匠,最终不过是死巷里挣扎,造出了一个似像非像的西贝货,成为天下的笑柄!
  而墨宗,却是踩着他的脸面打出了威势,趁他埋头仿炮的时候急需力量,造出了足以扭转战局的船队!
  他早该想到的,以那人的机灵,怎可能在临走之时留一个火炮给他们,明明那船都炸的粉碎了!
  这是计,是针对他陆氏一族最恶毒的复仇。
  此消彼长,如今的陆家败局已定,陆氏船队被消灭,不过是个时间问题。那小子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回归陆家,他自始至终,要的就是倾家灭族的结果!
  败了,到底是败了,一招错子,满盘皆输!
  越想越是气闷,胸口犹如压上了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喉头一阵阵涌着腥甜的味道。
  在隆隆的炮声中,陆涛的身体缓缓倒了下去,他再也听不到周围亲信和常随的惊呼,黑暗笼罩了他全部的世界。
  在意识隐约模糊的最后,他的视野中只有南江上格外蔚蓝的天空。
  蓝,是真的蓝,清澈和通透,一如他年少时曾经无比憎恨过的漠北草原,广阔得不可思议。
  那时候他穷困潦倒,挣扎存活,很少有机会躺在草地上看天。
  结果挣扎一生,似乎与那时看到的也没什么两样。
  原来,一样的。


第316章 
  陆涛吐血昏迷; 陆家群龙无首,理所当然输掉了南江之战。
  这一次,几乎是灭顶之灾。曾经纵横江上几百年的船队化为乌有; 从此南江再也不能成为南郡引以为傲的天险,而只是一条任由他人自由来去的水道而已了。
  这个打击; 对于南郡的世家来说; 几乎还是灭顶的。不单单是武力上遭到碾压,更严重的是信仰的崩塌!
  生活在南郡的世家大族; 甚至平民百姓; 他们中的许多人一直觉得南郡之外的地方粗鄙贫瘠; 不如南郡安逸富庶。
  这种想法在之前不无道理,毕竟南郡百年间都未经受战火的洗礼,就连先业朝太祖立国之时; 对南郡也是采用了和平收编,甚至为了拉拢南郡的世家而给予不少优待,这些都是其他地方不曾享有的。
  所以到了今日; 骤然受挫的恐惧便来的格外冲击。一夜之间,整个南郡风云变色; 岐江城中人心惶惶; 许多小世家的家主干脆等在陆府门前,就想得知陆家第一手的消息。
  他们都知道陆涛败了; 南江的船队没了。若不是边军见好就收,他们现在怕是都要成了阶下囚。
  但这次不打; 不代表以后也不会打。现在整个南郡都没有船; 南郡的大门等于敞开给边军,岐江城就算勉力一战,终究也难以抵挡来自边塞的铁骑!
  那可是……近乎灭了西胡大军的封恺啊!
  悲观的情绪不断蔓延; 再加上陆涛病重的风声传来,整个南郡都陷入到一场毫无头绪的惶恐之中。
  世家想逃,但逃到哪里?南郡以南是无法跨越的崇山峻岭,往东是茫茫大海,西侧的白龙山已经被边军封锁,唯一的出口在南江,但船,没了……
  茫然,无措,恐惧。
  前方是注定要覆灭的未来,像一把已经高悬在头顶的宝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落下,但却根本无法逃脱。
  绝望的情绪不断的滋长,陆涛在病榻上挣扎了半月,不好的消息却一个个传来,彻底击碎了他最后一根神经。在无尽的遗恨和愤怒中,陆涛死了,死于一个冰冷的冬夜。
  那天晚上,南郡罕见地下了场大雪,接下来便是旷日持久的严寒和霜冻。岐江城中的世家和平民都没经历过这样严酷的天气,开始还能用家中的勉力维持,可是当天气越来越冷,风雪越来越大的时候,南郡便彻底失控了。
  冻死,饿死的人不计其数,世家找不到足够的薪柴,便去拆掉庶民的房子,将他们像牲口一样驱赶到街上自生自灭。
  在罕见的天灾面前,一惯亲切的世家也撕下了伪善的外皮,露出了狰狞的真面目。然而等天真平民认识到这一切,已然是晚了。
  这一个冬天,南江封冻,千里冰封。
  活不下去的平民尝试着踩冰渡河,前往南江北岸寻一条生路。
  开始的时候只有零星人过江,毕竟是在南郡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人,对于岐江城和陆家还抱有一丝幻想。
  可越到后来,离开的人就开始增多了。天气丝毫没有回温的迹象,城中的世家变得凶狠无比,陆家迟迟推举不出下一任家主,岐江城沦为弱肉强食的野蛮森林。
  在这样的环境中,庶民是不可能讨到好处的。
  原本今年便是绝收,再加上战争的消耗和补给的匮乏,就连城中世家都在削减用度,更别说去照顾一下食不饱腹的灾民了。
  不想离开,也得离开。
  这一年冬天,许多平民从南郡离开,前往江北或是更远的地方。有人成功地安顿下来,获得新生,有人则是永远地留在了通往希望的路上。
  等严酷的寒冬过后,南郡的世家大族还来不及庆幸逃过劫难,就马上要面临中原世家曾经遭遇的窘境——缺人工。
  几个月前被视作是包袱的佃农们,却是耕地种田的必需品,这一个冬天人都跑光了,上哪里找人干活?!
  没人便无法耕种,误了农时这一年又要减产绝收,习惯了养尊处优的世家子可是忍不了这种辛苦,各家族之间的倾轧和争夺变得越发残酷。
  只是他们都忘了,在南郡之外,还有另外一大势力虎视眈眈。
  春暖花开,南江水化冻,随着江水一并到来的,还规模更庞大的蒸汽船队。
  而这一次,南郡再也没有能力拿出船队与之对抗,这场战争结束得毫无悬念,不到半月,边军就控制了南郡全境。
  至此,自隆成帝驾崩之后引发的混乱彻底结束,天下一统,前业朝雍西关大都护封伯晟登基,国号雍,年号泰元,史称雍高祖。
  雍高祖登基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立长子封恺为太子,坐镇定安城,清理各地残余的胡骑与造反的世家。
  在泰元三年之前,太子封恺一直率兵在外,进一步拓展版图,扫清余孽,为雍朝日后的繁荣鼎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政治上,雍高祖采用墨宗矩子的建议,在中枢设立枢机处,内含三相四佐相,采用少数服从多数,呈送意见由皇帝拍板。
  雍高祖废世家谱系,废世家所有特权,清理世家霸占的土地和奴役,收归国库,重新按照人头分配耕种权,世家与庶民从此再无等级之隔,生而平等,都是雍朝的子民,
  雍高祖大力精简官僚体系,采用年度考核与末尾追责结合的制度,并规定了详尽的举考程序,向天下平等招录人才。
  只是新朝初始,百废待兴。想要马上支撑起一个强大的国家机器投入运作,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边军出身及定安城、九凌城中擢选的人才固然是新朝班底的主力,但前朝官僚及世家中也不是没有能用的人才,不能一概摒弃。
  比如,在西河王麾下几乎灭族的虞氏和解氏,两族到底还是有子弟存活,抱着振兴家族的想法现在新朝谋得晋身。
  只是雍朝早没了世家,他们就算有出身有才华,那也要按照固定的程序进行选任,一开始也颇有些不习惯。
  但是很快,他们就适应了。毕竟是被精心培养的孩子,接受知识的速度比起完全没有根基的庶民还是要快上许多,很快就脱颖而出。
  “这……”
  负责擢选的官员看着这一期拟录用名单上罗列的名字,砸了砸嘴,颇有些为难。
  “这个虞锵,这是以前虞家的子弟吧……”
  “虽然虞家灭族,但这也算前朝的……余孽?可怎么办?”
  “这人的策论和术数做的都不错,在营建和海防上也很有见地,是个人才。”
  一旁的副选沉声道。
  “陛下说不拘出身人人平等,咱们也不好擅自落了名,不如问问陛下的意思吧。”
  彼时中原各地普遍遭受战火摧残,农牧不兴,商路停滞。为了休养生息,恢复秩序,雍高祖暂定都京城,承袭了业朝旧宫的一部分作为临时居所,并计划在适当的时候,将都城迁往定安城。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的计划,毕竟从古至今,各王朝的都城就没有沿着边塞修建的。虽然如今定安城也不算是边塞,不过距离北方游牧部族过近,可是会让许多帝王睡不安枕。
  封伯晟就没这个顾忌了。
  他一辈子都和胡人打交道,边镇的雪坑草窝都不知睡了多少,莫说现在雍朝的国境线已经被他家狗崽子推到漠南,就算胡骑再命兵临城下,身经百战的老将一样不怂!
  反倒是旧京,那奢华靡靡的宫室,前大都护睡着十分不自在,总觉得房子太大,四处都是纰漏,睡觉都不安心。
  也就睡了半年,忍无可忍的前大都护从旧京搬了出来,拜托墨宗与他造了意见“平凡无奇”的水泥房,这才找到了感觉。
  “嘿,这多好,宽敞亮堂,也没那些花里胡哨的。”
  前大都护摸了摸明亮的落地窗。
  “旧京那些亭亭台台,太过弯绕,晚上睡觉打鼾都有回声,老子还以为来了刺客,不好不好。”
  还有一点他谁也没说,就是这前朝的宫里,也不知藏着多少莺莺燕燕,他出门去趟书房,那都能偶遇五七八名美女。
  身为一个中年男人,前大都护倒是不抗拒与投怀送抱的美人们共度良宵,无奈这些美人都各有来头,心生妄念,这就不太合适了。
  他有崽子,而且还是成了年的,天纵奇才的好崽子,在封家争夺天下的过程中战功赫赫,是他及家族集体属意的继承人。
  纵然有点个人喜好上的瑕疵,但还有个小崽子可以弥补,如今两兄弟的关系十分亲近,已经不需要其他人再进去搅浑水了。
  在前朝做了这么久的官,封伯晟对家族倾轧、手足相残的事十分敏感,也不想让新生的雍朝从最开始就沾染上外戚的流毒。
  有美人愿意与他共度余生他不反对,但是子息?还是算了吧,他做人老子的现在还欠着狗崽子不少银钱,养多了都是债!
  他这样干,倒是在民间引起了一番争议。
  忙于生活的庶民没心情去琢磨皇帝老儿到底住哪里,倒是一些在中原混战中侥幸存活的世家余族,仗着自己能写几笔文章,便开始大着胆子都新朝评头论足。
  他们倒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