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古代搞科研-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横刀。”
  宁非把那张桦树皮铺在桌上,给众铁匠细细讲解。
  “说起来,也算是环首刀的改良版,主要材料要用到我们刚刚制得的钢。”
  少年细白的手指定格在刀身。
  “这里的长度和环首刀差不多,以熟铁为外皮,中间夹精钢。刀柄要加长一些,让使用者可以两只手握住。”
  “重要的部分在于刀体。刀体的精钢要把含碳量控制在1%,这个硬度我们要一点点实验,确定究竟浇多少生铁才能在保证韧性的情况下,尽量接近硬度最大值。刃口要用到你们之前说的淬火工艺,盐水和猪油结合起来,要保证破甲率,还要刀身不变形,不断裂。”
  “除此以外,刀身的反复折叠锻打也很重要,所以我之前强调要合理控制碳含量就是关键点,在1%能保证钢料韧性,可以多次反复折叠锻打,包钢夹钢及覆土烧刃等后续工艺才能实现。”
  “这样造出来的刀,刀身有层叠烧刃后的波浪纹,可斩甲过三十扎,吹毛利刃,突刺劈砍无往不利。”
  宁锯子拉拉杂杂说了一大堆要求,众铁匠的眼神却是越听越明亮,一个个像是有火焰在烧,斗志喷薄欲出。
  没人觉得这么繁琐的工艺麻烦,技术却复杂,工艺越繁琐,那便越有可能做出神兵宝刃!
  天下的铁匠,谁不梦想着能打造出一把干将莫邪青史留名?即便是前朝大匠师因为铸造凶兵“藏罡”而殒命炉前,如今依旧有人将他奉为前辈大能,只因“藏罡”一剑足以流传千古。
  以前墨宗铁匠坊是苦于不知道怎么烧,现在矩子把方法都给他们递到跟前了,不动手的岂不是傻子?!
  一声令下,铁匠坊全员都像是打了鸡血,开始不眠不休地投入到火热的工作之中。
  一个改造的高炉不够分,连吵了两天众人都觉得浪费时间,索性想办法各起炉灶,反正后山有矿料可以自己挖,一人一个炉子,谁都不妨碍谁。
  可即便这样,高涨的工作热情还是不能解决全部的问题。
  比如人人都想亲手锻一把横刀出来,每个人对配方和火候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别看铁匠坊的人在宁非面前不吭声,私底下可是谁都不服气谁。
  可拉风箱倒原料的活计总得有人干,老哥一个可忙不完填料和放铁水,不会迷魂术,就要找两个人帮忙。
  前期因为配比的事,有好几个师兄弟都红了脸,最后还是宁非把人劝开,强行规定了一套工艺流程。
  他是拥有过私人实验室的男人,研究员和工程师的矛盾他太明白了,工程师就烦一拍脑门就画大饼,总觉得这些饼都是土里掺屎,根本不合实际。
  现在铁匠坊众人也是一样,都觉得对方说的那套行不通。所以干脆就各玩各的,然后按照排班轮流打杂帮下手,正好还能给矩子实验一波生铁渗料的配比。
  别说,这样一分配,研发的进度一下子快了许多,第一批锻造好的横刀纷纷出炉,摆放在一起气势磅礴,有种凛然的杀机。
  宁非恍然回到了某个历史中繁华靡丽的年代。
  长安不夜,万国来朝,靠得就是腰悬横刀的铁甲将士,创立了波澜壮丽的王朝盛世。
  可在他的时代中,唐横刀的技艺近乎失传,只能从历史文字中,或是异国存物隐约窥见曾经的风采。
  他原本也只是参照史书上零星的记载和考证,混合他个人的理解给墨宗匠人描述,没想到的是,铁匠坊众人竟然真的造出了一模一样的实物!
  暗中咽了咽口水,隐形唐刀粉的宁锯子假装一脸镇定。
  此时他正站在铁匠坊的外院中,面前一排近乎同样造型的横刀,每把刀上都刻有工匠的姓名。
  不远处放着几具从狮子口前线偷运回来的铠甲,据说还是挑着死相完整的胡人扒下来,今天被当成了试刀的靶子。
  大会开始前,宁锯子知道自己该说点什么烘托一下气氛。
  只是眼前这些刀光太晃眼,一向淡定的矩子也有点小激动,一时间脑子竟然卡住了。
  “咳咳。”
  冷场了半响,宁锯子清了清嗓子,干巴巴地憋出一句话。
  “是骡子是马,都牵出来溜溜吧。”
  话糙理不糙,墨宗众糙汉子对宁锯子的话接受度良好,立时大声应和,声音大到整个坞堡都听得清楚。
  今天的铁匠坊外还围着不少看热闹的。
  最近众人造刀,城里很其他组的人都听说了,也开始议论纷纷。
  大家各自有看好的选手,其中呼声最高的自然是铁匠坊主木东来,他本人管理铁匠坊多年,现在匠房中还有一半都是他的弟子,打铁要看老师傅偏又辈分高,很多年纪大的都看好他。
  其次就是徐进。
  身为铁匠坊的大师兄,徐大叔的技术和他的臭袜筒一样出名,不出意外他会是木东来的接班者,铁匠坊下一任的坊主,在中青年人群中很有拥趸。
  当然还有些大热人物,都是铁匠坊评价不错的老师傅,年轻一辈到底还是资历浅薄,就算有把子力气也缺乏经验,目前还属于陪榜的状态。
  就因为争论谁才能造出墨宗最好的刀这件事,最近大家都跟打了鸡血一样,说到激动处不乏有人吵架翻脸,着实让宁非见识了一把死忠粉的厉害。
  光吵架也没结果,反正要试验生铁渗碳的配比,干脆他就办了个试刀会,统一标准所有人PK,刀上一分高下。
  此话一出,墨宗瞬间沸腾。
  大家最近的日子过得太清闲,总盼着有点什么新鲜事看看热闹。听说铁匠坊要搞试刀会,这下可算是捅了马蜂窝,彻底激发出众人的八卦之情。
  从几天前开始,在铁匠坊附近围观的人忽然多了许多,还有好事的人密切关注各选手造刀进程,实时播报,转弯抹角收集情报,然后散播的小道消息满天飞,还有给选手拉票跟踩的骚套路,看得宁非也是服气的。
  谁说古代人民不八卦,骗鬼呢吧!


第78章 
  墨宗第一届试刀大会; 虽然没有冠名商赞助广告费,但观众却热情高涨到吓人的程度。
  就连宁锯子那句“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也被众人奉为金句; 齐齐高声跟着重复。
  是男人,谁想当骡子呢?
  于是各选手看彼此的眼神都带着杀气; 此一役若是败了; 丢的不仅仅是脸面,还有身为男人的尊严!
  铠甲就摆在场地当中; 因为资源有限; 所以宁非事先让人画好了劈砍的范围; 每个人只能在自己的区域动刀,分别记录第一下劈砍强度和刀刃磨损度,以及多次劈砍后刀的磨损情况。
  虽然做不到绝对客观的测试数据; 但在目前条件下已经可以区分高下。
  在众人的起哄声中,第一批选手们正式登场了。
  宁非一声令下,众人都抡圆了手臂; 手中的横刀直直朝着穿铠甲的草人砍。
  刺耳的金属摩擦声过后,克雷挥着小旗子让众人退后; 然后和鱼忻一一检查铠甲情况。
  “一号; 未破甲。”
  站在一号位的青年低下头,脸胀得通红; 恨不能找个地洞钻进去。
  他这把刀的韧性不错,就是硬度上不去; 杀伤力完全不够看的。
  不比较还不知道; 别人能破甲,自己却只能在铠甲上划出道道,简直公开处刑。
  克雷绷起小脸。
  “二号; 破甲十三扎。”
  所谓“扎”,其实就是一道甲的意思。古语有言宿铁刀斩甲三十扎,说的就是三十层铠甲的意思。
  为了确定实战效果,宁非也采用了同样的测试设置,看单下劈砍的效果如何。不过因为结果与使用者本人的力气有关,所以下一轮还会换人交叉使用,并且参考每次刀刃的磨损情况综合判断。
  第一组十人,表现最出色的是徐进,他的横刀初次破甲二十五扎。
  第二组有几个大热人物,铁匠坊主木东来也在其中,他一上场就收到了满场欢呼声,还有人朝场内投掷干草干花为他营造声势。
  宁非觉得这就是古代版的真人秀,木东来就属于内定C位的种子选手,自带大批粉丝参赛,一举一动都比其他人更受关注。
  也难怪众人这样激动,实在是墨宗的娱乐活动太少了,之前除了干活就是在为生存挣扎,现在人一清闲下来,就难免想着要搞点事。
  木东来果然不负众望,在第二组中异军突起,斩甲二十八,超过大徒弟三层,目前位居头名。
  结果发布之后,场中瞬间欢声雷动。要不是宁非知道墨宗没钱,说不定还以为这群人都开了盘口,乐得简直像是一夜暴富。
  但是不行,还达不到三十扎。
  宁锯子下意识地摸了摸下巴。
  “宿铁刀破甲三十扎”,这话其实是可以有两种理解的,或者是一刀斩破三十层,或者一刀分别砍过三十甲还不卷刃。前者的难度明显高于后者,说宿铁刀锋利也可能是夸张的笔法,华国语言博大精深,怎么理解都能说出理。
  但他不管,宁锯子就是要无理取闹。
  三十扎,那就照着三十扎砍,砍不过就是刀身设计不科学,含碳量配比不准确。
  他正想着,最后一组选手上场了。
  种子选手都放在前面,这一组都是年轻的学徒,显得有点不够看。
  可宁非却坐直了身体。
  柳铁就在这一组,柳铁的锻造过程他全程都有参与,他很期待这次实验的结果。
  柳铁是在第二天晚上来找的宁非,他把自己对熔铸横刀的想法和困惑和盘托出,然后小心翼翼地请求宁非给予一些指点或是评价。
  可问题是,宁非自己也没亲手操作过灌钢法,他所有的理论和解释都来自于文献资料,无法直接回答柳铁在实际操作中的问题。
  但他可以根据柳铁目前提供的数据做一些推演。
  于是,这样一个特殊的锻刀小组就暗搓搓地成立了。
  由柳铁负责操作,宁非观察并记录实验中的情况,根据铁料的质地和铁水的颜色,一点点总结熔铸时间和程度,并且建立模型假设,推导最后的结果。
  很快,宁锯子进入了状态,并且乐在其中,每天都闷在房间里推导数据。为了等他的结果,柳铁的横刀一直都没动工。有不少人觉得奇怪,反复追问他是不是有什么困难。柳铁都一直摇头,实话实说是再等矩子,矩子不说话他就不动手。
  打剑造刀,铁匠坊众人还是很有脾气的。虽然矩子传授了灌钢法,不过要说起抡打铁锤,每个人还都有自己的主张。
  矩子很厉害,但矩子没干过这种锻造的活计呀!柳铁也说矩子是在房子写写画画,那写写画画和实际情况也未必一样。
  话虽然这样说,但大家还是不自觉地在关注着柳铁的进度。全铁匠坊只有柳铁那把刀是没有刻名字的,因为这是他和宁非合作完成的作品,柳铁自己不敢擅专。
  那的确是把非常漂亮的刀,狭长的刀身线条流畅,刀刃上层层叠叠的波浪纹,这是淬火后用复合土包裹刀身的结果。
  宁非要求柳铁在淬火前以高岭土、膨润土等混合泥土覆刀,由刀背依次向下覆薄,刃口不沾泥,这样入水后能使迅速冷却的刃口坚硬,而刀身也因为包覆泥土而减缓水冷的速度,增加刀身的韧性与弹性。
  淬火乃是铁料与水火交锋的最后一战,刀性如何全然在此一搏。
  结果证明,宁锯子赌赢了。由柳铁锻造出的成刀,刀身不但有明显的波浪纹,在刀刃边线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