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古代搞科研-第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这也是牛婶子最近一直憋闷的原因。
  墨宗建起水泥房后,因为需要烧灶加热,所以很多有家室的都把粮食领回家,自己烧饭烧菜吃。
  如此一来,一直兴盛热闹的新食间一下子就冷清了不少,饶是牛婶子变着花地给大家烧菜,来食间吃饭也只有那些还没成家的半大小子,食间变成了发放食材的地方。
  重要性没了,牛婶子一下子心态失衡,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
  然而这还只是个开始。
  没过多久,刘通和萍花造出了织布机,坞堡里的女人好多都去学织布。开始的时候新食间的几个还信誓旦旦说没意思,结果没过多久就被牛婶子发现她们偷偷去上课,回来还私底下相互探讨,和当初说的一点都不一样!
  她也问过那几个女人,她们要么痛哭流涕,要么结结巴巴,但都说织布是个能活下去的生计,她们绝对不会耽误食间的活计,希望牛婶子也放她们在空余时间琢磨一下。
  牛婶子还能说什么?她这个人虽然泼辣爽利,但从来不强人所难。人家另有它路,她也只能希望她们能走好。
  “结果……就成了现在这德行……”
  说到这里,牛婶子叹了口气,转头看向宁矩子。
  “都不来食间吃饭我能懂,谁不想回家就能吃口热乎的称心的?但矩子啊,你说咱们这灶台活真就这样不受待见么?咋就比不得人家织布的,没人爱干呢?”
  “也不是。”
  宁非摸了摸鼻子,和牛婶子一起坐在台阶上,把碗里最后一口麦粥喝掉。
  “城里那些大酒楼的掌勺大师傅,那不也是很受待见的人物?可是店里的顶梁柱呢!”
  这话一下子就戳中了牛婶子的痒处,让她心情瞬间好了不少。
  稀罕矩子不是没原因的,人家就是会说话,一张口就说到你心坎里,让你想不高兴都难!
  再加上长得又好看又乖巧,还有本事,可不比木东来那张老脸顺眼太多!
  心里虽然熨帖,但嘴上还是要谦虚一下。
  “咱就是个烧菜的,哪能跟人家城里酒楼的大厨子比?”
  “怎么不能比?”
  少年矩子转过头,清秀的脸上满是真诚。
  “婶子你做菜很好吃的,上次调制汤头的时候,鲜得我舌头差点掉了,就连封大都护和封家的公子都赞不绝口呢!”
  “封家人你知道吧?定安城里的酒楼他们都吃过,你是没看到他们吃了多少,大都护把汤都喝干了……”
  这话倒真不是恭维,那天封家父子三人大开吃戒,横扫了整整一桌的食材才走人,宁非是亲眼看到的。
  是以话说得根本不心虚,越发听得牛婶子心花怒放,整个人都轻飘飘地要飞上天!
  哎呀,这是多大的光彩!堂堂大都护什么好吃的没尝过,偏偏就喜欢她做的汤头,这也太涨脸了吧!
  但转头想到新食间的现况,牛婶子又觉得憋闷。
  既然不是她手艺不好,那为啥大家都不来了?
  现实就是,以后来新食间吃饭的人越来越少,那她要给谁做饭去?难不成也要织布?
  可她绕着灶台转了半辈子,从来也不会织布啊!?
  宁锯子看出牛婶子的心思,放下了手中的碗筷。
  “没事。”
  少年矩子笑眼弯弯。
  “婶子那些酱油,酿的怎么样了?”
  牛婶子一愣,然后点头。
  “都按矩子说的方子,算算再过一个月也快到时候了。”
  “这油做出来要咋用?”
  宁非没有回答,而是反问了牛婶子一个问题。
  “婶子可知‘醢’”
  牛婶子点头。
  “自然是听过。”
  她想了想,“据说是用肉制成的好物,烹菜时倒入一些,味道鲜美无比。”
  “嘿嘿。”
  宁锯子笑得一脸奸诈。
  “我这油也是一样,烧肉烧菜倒些进去,味道鲜美无比。”
  “啥?!”
  牛婶子被吓了一跳,本能地以为矩子吹牛。
  宁非一本正经。
  “真的,味道不相上下,几可乱真。”
  他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
  “我以大德圣人的名声和功德担保,绝对是差不多味道的好东西。”
  墨宗弟子都信大德圣人,牛婶子也不例外,听矩子这样说便信了。
  但心里还是有些不踏实,忍不住压低了声音问道。
  “真一样?可咱……咱这油……可是豆子沤的啊……”
  “婶子放心。”
  宁锯子笑得一脸纯善。
  “婶子莫不是忘了豆腐?豆子做的豆腐传到京城,那些高姓大阀的郎君不也说和那价值千金的玉膏脂一个味道?不然也不会把薛家的店铺都砸啦!”


第112章 
  不管牛婶子信不信; 对于酱油的好奇心已经被吊到最高,倒也没时间去和织布坊争风吃醋了。
  她重新打起精神,照顾酱缸也越发用心; 倒是让宁非刮目相看。
  牛婶子真是位女中豪杰,说不纠结就不纠结; 马上满血复活状态; 比好些小心眼的爷们都利索。
  比如宗门的某些汉子,因为失恋的缘故; 到现在还没缓过劲呢。
  不过时间不等人; 春耕过后; 九凌湖的建设就提上了日程。
  这日宁非召集三老开会,传令的依旧是小孩克雷,地点定在宗门小会议室。
  所谓的会议室; 其实就是宁非家的西厅。
  这里刚建成的时候,曾经被用作上课的教室。后来墨宗全员上农课,这个小厅就显得有些拥挤; 索性又择址建了一个大平层。
  于是这个西厅便改成了议事的地方,各匠房的负责人有事也可以来这里找矩子汇报; 兼具办公室的功能。
  鱼山进来的时候; 谢增和木东来都已经到了。
  除了这二人,坐在一旁的还有种植组的柳老头; 矿队的杨东林,以及秋婆婆。
  最让鱼山没想到的; 是萍花也在场。虽然这小娘子坐在最不起眼的角落; 却已经吸引了全场的目光。
  鱼山有些惊讶。
  矩子最近的动作,他大概能猜到织布坊是要造起来了。
  秋婆婆来理所应当,棉花和织布机她都有出力; 做织布坊的领头人当之无愧。
  如果有第二个人,他以为来的会是刘通,毕竟刘通是改造了织布机的人,矩子也很看重他的本事。
  但萍花……?
  于是等宁非进门的时候,对上的便是一屋子若有所思的目光。
  当然,这里面大部分都是冲着萍花去的。宁非笑了笑,倒也很能理解这些人的想法。
  毕竟相对于其他几个匠房的负责人,萍花的年纪和资历都太年轻。不过他的团队从来都不是有年资就能熬出头的,关键还是要看个人能力。
  刘通有能力,是块搞研究的料子,但是今天商量的是要组建织布坊的事,刘通算是技术型人才,做经营他性格不适合。
  上辈子的宁非虽然一直走佛系路线,但能在勾心斗角的大家族中混成人缘奇好,除了他那个无药可救的破身体是加分项外,善于和人打交道也是他的专长。
  他不是学经营出身,但他可以观察,从他的叔伯长辈,堂兄表妹的行为中品味诀窍。家族企业中,成功的,失败的,霸气侧漏,马失前蹄,得意忘形,功亏一篑,这些例子就放在他眼前,只要用心,总能获取不少经验。
  更别说他还有个好人缘,家族的兄弟姐妹叔伯长辈都喜欢他,在闲聊的时候也不吝分享一些成功的体悟。
  宁得觉得,想做好一家企业,最重要的还是用人。把合适的人放在适合的位置,让他去做最擅长的事,就算不能事半功倍,但也不会浪费资源。
  萍花就是他看好的人。
  这个小姐姐,刚来的时候基本是社交自闭,几乎不与任何人接触或交谈。大家除了知道知道她的来历,看到她脸上的青印,余下几乎一无所知。
  但是很快,萍花就抓住命运给予的第一次机会,她接下了别人都不敢接或是不屑接的工作,成为墨宗第一也是目前唯一的劁猪匠,成功在宗门站稳了脚跟,并且让大老板宁非注意到她。
  接下来,她又一个人承包了养猪的活计,展示了自己强大的工作能力。有了这样的铺垫,第二次机会很快到来,她得到了和秋婆婆一起做纺织机的机会。
  萍花的胆子很大,一旦认准就不回头,不畏惧男女大防,不在意外人的眼光,和技术骨干刘通一起,成功晋升为纺织机研发小组的核心成员。
  宁非很欣赏这种敢想、敢拼、敢闯的劲头。
  织布坊是九凌湖新城开工建设的第一个轻工业,是工业区的重要组成,他需要一个有魄力有胆识的人负责管理和运营。
  而这一点,正是他接下来要考较萍花小姐姐的关键。
  “人都到齐了,那就开始说正事。”
  宁非在最前面的桌前坐下,从怀里摸出那个桦树皮小本本。
  “可能大家也猜到了,今天找各位过来,主要是为了织布纺的事儿。”
  “刘通他们已经把新的织布机造出来了。接下来这段时间,宗门的主要精力,都放在织布坊的建设上。”
  他先看了下土木组的鱼山。
  “鱼老,之前我给鱼忻的规划图,研究的怎么样了?”
  听到矩子问话,鱼山马上站起身,将土木组研究下水管网规划图的进度汇报了一下。
  前些天宁非将一卷图纸给了土木组,要大家琢磨一下新城的下路,顺便试制一下陶瓷管道。
  墨宗本就能制陶,烧瓷和制陶本就是层窗户纸,现在铁匠坊又能造出耐烧高温的焦炭,墨宗史上第一批瓷器很快出炉。
  不过因为有个对艺术不太感冒的理工矩子,这些精美的瓷器并没有被当做装饰品对待,而是成为了九凌新城下水管网的主力组成。
  直到几百年后,有远来的吟游诗人来到这个被称为传奇的城市,亲眼看到下水管道都是在外界卖出天价的昂贵瓷器,才忍不住脑洞大开,写出了“九凌城遍地黄金瓷器,水中有奶奶中流蜜”的史诗咏叹调,竟然还流传了千百年。
  不过现在说这些还太早,九凌城的主人还在为第一个轻工业单元的落地煞费苦心。
  宁非看向谢增和木东来。
  “谢老,木老,刘通已经把织布机造好了,接下来你们要去尽快造一批机器出来,”他眼神没动,却直接点了萍花的名字。
  “萍花姐,你们现在需要多少织布机?”
  萍花怔愣了一下,略有些仓促地起身。
  “现在参加织布课的有32人,两个年纪比较小的可能不太会操作,至少需要30台。”
  “另外,”她定了定神,很快恢复了冷静,又继续说道。
  “还有些婶子和阿姊说家中有姊妹想要过来做工,但我们都没让她们过来,如果要算上这些人,至少还要加15台左右。”
  宁非点了点头,心中给萍花点了个赞。
  是个有心人,心思也在织布坊上,没让他失望。
  “布坊还没建成,暂时不要让这些人来。”
  宁非摇头。
  “我们自己先组建个布坊的框架,培养出一批成手。现在有了纺织机,棉纱的供应反而是个问题,还需要继续改良。”
  “等九凌湖的织布坊正式建好,在考虑招工的问题也不迟。”
  他把目光投向萍花。
  “秋婆婆身体不好,还是作为技术指导给大家上课。这个内部织布小组,就由萍花姐组织,尽快拿出一批成果来。”
  于是,新成立的织布组正式在墨宗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