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臣不得不仰卧起坐-第2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如此,那这就是我教他的最后一课。”剑尘雪身形一滞; 但到底还是一步跃上空中,施施然道,“‘天下无不散的筵席’; 小屁孩什么的我养一个就够了。解肃那里; 你帮我报个平安就好。”
  他说罢; 不能下面的人继续说,脚下剑光一闪,人已经乘剑而去; 激得集市起了一阵迅风,等到众人抬首时,只见天空如洗,唯剩一条剑影往天际行去,留下长长的云痕。
  剑尘雪的身影终消失在远方,陈殊和解臻慢慢收回目光。集市里的人见风过去,匆匆看了眼天上异景,又纷纷低头忙着自己的事情,唯有一暗影愣愣地看着渺渺真人离开的方向,隔了许久方才渐渐回神。
  剑尘雪走后,回京城的路上便只剩下路通明、陈殊、解臻。三人从康芜城出发,一路往东行去,约末过了半月,终于见到一处巍峨城池,上有皇旗猎猎飞舞,下有百姓穿梭来往,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陈殊最近两次出入京城匆匆忙忙,难得此时空闲,忍不住撩开门帘往外望去,只见满目京城盛景,依旧繁华喧闹,和离开京城之前相比,城中守军已经不再设栅栏拦民,反倒是城门口处有官吏设桌,正清点排队的流民,队伍不长,旁边还有棚子搭建,有几个百姓装扮的人正给每个流民分发食物和衣物。
  旱灾结束后,流民应当会减少许多,官员利用衣食清点灾民数量,不日再根据数量做出应策,陈殊眼睛亮了亮,道:“解肃这孩子是挺有想法的,此法可以为朝廷拉拢人心,只不过那边的官员怎么不穿官服?”
  解臻随陈殊目光看去,看到草棚下的分发食物的百姓装扮,很快轻轻笑了笑。
  陈殊奇怪,正想问解臻在笑些什么,耳边却见那领取衣食的流民队伍处,有人忽地下跪,往地上重重一拜。
  他一愣,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耳畔便传来那人拜谢的声音。
  “谢谢敬宁侯,我王家老小旱灾流离失所,幸得敬宁侯救助,我王家感激不尽,谢过敬宁侯救命之恩!”
  “……”
  那人说得激动,又往地上拜了三下,直至棚里的人走出来,方才重新站起。
  此时马车已经行远,陈殊目光惊愣地往后挪移,直至官棚消失了方才回神:“这、这是?”
  “那棚下的不是官员,是你当初救济的第一批灾民。”解臻回道。
  “……”
  陈殊这才想起,在自己离开这个世界前,第一批旱灾灾民北上,他怕流民扰乱京城治安,是收留过一批西锤灾民。那时候他受封的土地并没有多少佃户,于是索性让管家点好名册,按人口分田到人,没想到这事已经隔了将近两年的时间,这些佃户竟然在此救济别的灾民。
  他有些惊讶,隔了一会儿才讪讪道:“其实他们不必拘泥往事,毕竟林辰疏已经走了。”
  解臻复又一笑,看着旁边的短发青年,面色渐渐地柔和下来。
  林辰疏是已经走了,但现在回来的是陈殊,是他一直等候的人。
  漫长的风雪守候,无数次的混沌凝望,最终等来他生命里面的这个唯一。
  地面湿润,似刚刚下过一场新雨,车轱辘轧过地面,载着马车里的人,漫漫地拉出长长浅浅的轴痕。
  宫内,解肃早已经等候多时。
  皇上和新来的陌生青年一道前往西锤,时隔半个月的时间,京城便迎来久违的降雨,此事百姓或许不知,但他曾经见过钦天监和剑太傅的书函,知道这次天灾非同一般,算起路程和时间,很快明白这场降雨怕是那西去的两人解决了旱灾。
  一个多月后,解臻带着受伤的短发青年回宫,让他更加笃定了这个想法。
  天灾过后有一系列的举措需要部署,解肃只是代掌政事,听取了身边葛期、恭常钦等文臣的意见进行安排。但朝廷赈灾粮饷拨出多少,灾后如何重建,谁去坐镇西锤监管这些大的问题,都等着解臻亲自去安排妥善。
  当今朝廷已经不再是数年前辅政大臣摄政的局面,经历了数度罢免,新政已经融入新的血液,皇权早已统一于九五之尊手中。解臻回朝后,便先审阅了解肃的举措,随后一一对赈灾事项进行批注,吩咐解肃着手办理。
  解肃点头应是,立刻安排工部户部的人预算重建西锤,但在镇守西锤的大臣上却迟迟没有定论。
  西锤受灾严重,重建秩序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且此地幅员辽阔,占据了厉朝六分版图,若是从朝中指派大臣,这官员不仅需有能力,经验还需老道,而且对皇帝的忠心上也应该是一个可以足够可靠信赖的人。
  但放眼整个朝中,新老更替出现断层,朝中似乎并没有合适的人选。
  解肃不由得有些泄气,只感觉有些力不从心。倒是解臻并没有立即指派,他每日虽政事繁忙,但到了傍晚便摆驾回宫,就连三餐膳食也是在寝宫中用的。
  昔日皇帝寝宫冷清,常年空旷孤寂,而今宫中红烛燃烧,暖光透窗,里面时有人影,斑驳交叠,似又回到了敬宁侯在的时候。
  宫人不敢在明面上言论,只知皇帝寝宫里有一病号,这病号是个男人,和以前受宠的林辰疏长得完全不一样,他剪着一头短发,明眸亮眼,丰神俊逸,长得不赖,太医院的汤药总是在皇上不在的时候往里面送,想来身体应该不大好。
  此事唯有病号本人十分汗颜。陈殊虽然受的伤是看上去比较狰狞一些,身体恢复得是比解臻缓慢一些,但一段时间疗养下来,皮肤上的伤口开始落痂,已经痊愈得差不多了。只可惜解臻对他一直放心不下,还让太医院和膳房想着办法补他身体,这在宫里还没住上半个月,陈殊已经感觉自己好像胖了一圈。
  看着自己日益白胖的模样,陈殊郁闷了一阵,但他和解臻已经经历了数次生死,也渐渐理解了男人的想法,只是唯一让人遗憾的是,他这段时间痊愈,但身份上已经不再是以前的敬宁侯,此间他数次有心想帮解臻处理些杂物,可每每想到自己身份特殊,眼下对于旁人而言却只是个凭空出现的人,不便再像以前一样帮解臻直接批注奏折,胡乱参政。
  好在解肃那小子总是前来寻他,时不时向他请教寒山剑法的事情,试探着说一些自己参政上的苦恼,有一次还打听起剑尘雪的下落。
  陈殊看到他提到寒山渺渺时眼中闪过的灵光,不由得莞尔。他回想剑尘雪解决旱灾后甩剑溜之大吉的模样,实在不忍心告诉这孩子他的剑太傅已经抛下他不管了,只是说起渺渺真人志在高远,潜心闭关,不日再出。
  解肃信以为真,放心地点了点头。
  陈殊敛了笑,忽的想起了路通明。
  他们此去西锤九死一生,剑尘雪、鸩安予皆已经离开,眼下只剩路通明在旁边。暗影此前因为天行藏一事一直调查鸩安予,在天行藏覆灭之后,便回到京城后便重新当起了解臻的部署。他神出鬼没依旧很少在人前露面,但陈殊偶尔会看到路七现身之时,虽还和以前一样没什么表情,但眉宇间似有郁色。
  鸩安予据说已经在江湖上许久没有行踪,去西锤之前是,去西锤之后也是。像他这样的人若隐去自己的踪迹,想要寻找只怕比大海捞针还难。
  路通明和鸩安予关系匪浅,也不知再重逢会变成什么样子。
  陈殊默然。
  此去回京数日,他伤好之后便闲得无事可做,在解臻房中随手翻开画篓中的一幅旧画,拉开卷轴时竟然发现上面有隐约的血迹,他微微一愣,落眼看去,竟发现那画像上刻画着一人,红衣鲜艳,脸上却被污渍弄脏大半,但浅笑地凝视着画外之人,模样十分熟悉,竟是当初他不小心自己弄脏的画像。
  原来当初韩珩并没有修复这幅画,反而将它送回给了解臻。这画轴看上去已经有些旧了,应是被人时常拉开观看……
  往事回溯,那时懵懂不知,一路伤痕累累,直至醒悟时又时日无多,恨不得有来世重生,可到了现在他已经和解臻真的在一起了,心里又生出新的贪念。
  陈殊盯着画像许久,方才默默地重新卷起,小心翼翼地放回画篓中。
  他又在房中静静地待了一个时辰。
  平日解臻到了午时便会回寝宫与他一道用膳,但此时午时已经快过去,解臻却并没有回来。
  陈殊微微一愣,终于意识到不对。
  膳房的人已经在外面待命,没有皇上的命令谁也没敢乱动。陈殊在房中逡巡片刻,终于还是轻身跃出寝宫,往前殿寻去。
  他身份特殊,一路上尽量避开宫人,待到来到熟悉的御书房前,却见解肃一个人正在御书房外站立。
  此时正午,日头虽没有夏天和旱灾那样炎热,但就这么直接站在太阳底下也有不少燥意,解肃单单立着,额头便已经露出些薄汗。
  御书房房门紧闭,里面显然在谈论什么要事。
  陈殊一愣,见御书房外没有其他外人,忍不住出言唤了一声解肃。
  “陈大人?”解肃正一板一眼地站着,看到御书房的庭院里陈殊突然出现,惊讶道。
  陈殊点了点头,但见解肃还在阳光下站着,便在树荫下唤过这孩子。
  解肃踯躅一阵,还是小跑到陈殊身边,犹豫道:“陈大人,你怎么来了?”
  陈殊看了眼解肃额头上的汗,还是掏出帕巾给他擦了擦,皱眉道:“这么大太阳,你怎么一个人在外面待着?”
  树荫下凉快,解肃呼出一口气,道:“是皇上让小臣在这候着,小臣也不知他们什么时候出来,就知道在那先待命。”
  他对解臻一向畏惧恭敬,陈殊见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皇上一直在御书房里,是政事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他说着,想到自己的身份,又是一愣,不禁有些后悔多言。
  解肃听着,果然有些欲言又止。他看着陈殊,又看了眼陈殊手中的帕巾,很快摇头道:“不是,不是政事上的。”
  陈殊惊讶,心想解臻迟迟不归不是政事还会有什么原因,却听解肃继续说道:“今早有臣进谏皇上后宫空缺,希望皇上填补位置,早日为皇室续脉……”
  陈殊一愣。
  “不过今天众臣虽然说得激烈,但皇上听完并没有回应,只是下朝后召了礼部和翰林院的人,让小臣在外面候命。”解肃又道。


第236章 加封
  解臻迟迟不归; 竟然是为了这事。
  陈殊又看了一眼御书房,以他的能力只需扩散六识就能听到房中谈话,但此时他却没有继续往里探听的心思。
  解肃见陈殊没有说话; 连忙又道:“这其实已经是那些臣子的老调重弹了。皇上受伤以后,小臣也经常看到这些臣子的立后谏书,但也一直没有动静,皇上应该短时间内是无意立后的。”
  敬宁侯死后; 此事每隔个一两个月便会被臣子提起,解肃一开始还会不知所措,但后来见皇上回绝得简单干脆,这些谏书倒是变成了最好代批的奏折。
  但实际上,大臣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当今皇上年纪已在三十上下,常人到这个年龄都已经有了妻妾,唯独解臻身为帝王却还是只有一个人。以前林辰疏在的时候众臣不敢进谏; 而今敬宁侯传闻已经逝世; 这进谏便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陈殊一时间无言,他站在御书房外看了一阵; 正欲离开; 忽地看到御书房的房门“吱呀”一声开了。
  他皱了下眉; 本想就此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