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风度剑-第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衡给了薛青澜一个“果然如此”的眼神,问道:“什么事?”
  九大人道:“杀冯抱一。”
  “……”
  闻衡没料到他这么直接,忙喝了口茶压惊:“我没听错吧?你,排行第九的大内高手,让我去杀排行第一的冯抱一?你们同僚之间可真是友爱啊。”
  九大人倒是不怕他下毒,给自己也倒了一杯茶,淡淡道:“没听错。冯抱一同后宫计贵妃勾结,欲挟新帝令天下,窃国乱政,不得不除。”
  闻衡“哦”了一声,道:“原来大内高手的手已经伸得这么长了,难怪冯抱一行事张狂——那你又是奉谁的命而来?”
  这个问题令九大人沉默了一霎,然而片刻过后,他还是决定说实话:“陛下病重不能理事,宫中一直瞒着不许外传,但眼看是要不好了;冯抱一属意计贵妃所生的八皇子,不愿让太子登基即位,眼下太子诞辰将近,在这个当口上,他恐怕要对太子不利。”
  闻衡道:“惭愧,我离开京城太久,竟不知陛下何时有了八皇子?”
  九大人道:“八皇子今年刚六岁,还是个无知稚儿,冯抱一看中他,无非是觉得他年幼好拿捏,而且计贵妃与冯抱一早已结为同盟,这几年每每暗中对太子出手,如今太子在陛下处圣眷不复以往,处境艰难,若再不铲除乱党,叫他们把持朝政,往后大家的日子都不会好过。”
  闻衡嗤笑一声,摆手道:“大人何必急着把我拉上船?在下区区一介江湖草莽,又不领朝廷的俸禄,那个位子是太子坐还是八皇子坐,同我有什么干系?”
  九大人脸色忽然变得很难看,他冷冷地问:“敢问闻公子,你还记你姓什么吗?”
  闻衡亦冷冷回道:“敢问九大人,你还记得我背的是什么罪名吗?”
  “我记得,所以才来找你。”九大人直视着闻衡的双眼,笃定地道,“世子,如果你还在意当年庆王谋逆一案的真相,那你我就是一条船上的人。”


第103章 姓氏
  上次双方见面还是兵刃相向、恨不得一人一剑把对方捅死,这一次却毫不犹豫地说出“我们是一条船上的人”,世事就是这么奇诡无常。闻衡暗觉荒唐之余,又难免生出好奇,想看看究竟是什么理由能让这位眼高于顶的九大人翻脸如翻书,主动来找他帮忙。
  也许是他表情过于泰然自若,九大人忍不住问道:“看你的样子,似乎并不惊讶,你已经知道什么了?”
  闻衡不紧不慢地答道:“不知道,但是多少能猜到一点,你可以先说来听听,我要是猜错了,或许会更惊讶。”
  九大人领教过他的聪明,也不绕弯子,直言道:“上次我告诉过你,庆王死于拥粹斋,是陛下命冯抱一亲手诛杀了他。所谓的‘叛逆谋反’当然不存在,但王爷这欺君之罪却是实打实的铁案,也正是因为真相败露,才招致杀身之祸。”
  “怎么说?”
  “四十年前,先帝在赤泉行宫避暑时,被一伙武功高强的江湖人行刺围困,当时情况十分危急,是冯抱一横空出世,救下了先帝,并且因此受到先帝信任,迅速跻身大内高手之首。虽说江湖中人鱼龙混杂,行事出格,这是大家早就知道的事,但因为行宫遇刺一案,先帝龙颜震怒,意识到这些会武功的人既不服管,又不受教,着实可怕,如果放任江湖帮派势力坐大,往后势必会动摇朝廷根基,威胁到闻家的万年江山。
  “冯抱一出身昆仑步虚宫,他觉察到先帝的忧虑,便私下里向先帝进言,说步虚宫是天下武学之宗,当今中原武林所有的武学流派,都传承自步虚宫遗留的武功秘笈,想要控制中原武林,就要先将这些秘笈掌握在朝廷手中。”
  闻衡道:“先帝信了?”
  “差不多,”九大人道,“先帝按照冯抱一提供的线索,选了一个足堪信任的人,派他去冯抱一所说的步虚宫故地探查详情。一年后,这个人带回了一柄古剑,印证冯抱一所言非虚,当地山头下确实藏着一座地宫。”
  “越影山,纯钧剑,盗剑的人名叫聂竺,是纯钧派顾垂芳唯一的弟子。”闻衡道,“你说的那个人是我父王,对吗?”
  薛青澜失声道:“什么?”
  九大人眉头重重一跳,万万没想到本最该惊愕的人居然自己说出了答案。然而闻衡的语气相当平静,甚至有种奇特的、尘埃落定的解脱之意:“三十多年前,我父王化名聂竺,拜在纯钧门下,深得临秋峰长老顾垂芳看重,不惜将地宫的秘密透露给他;次年中秋,趁着山上无人,聂竺潜入地宫偷走了纯钧剑。这件事我父王从未对任何人提起,哪怕顾垂芳因为他的背叛,一生自封于地底,他也没有泄露过一个字。”
  就连薛青澜也不知道,早在今日之前,这个结论已在闻衡心中推演了无数遍。这三十年来的恩怨纠缠,原来从他出生之前就落下了第一笔,可是斯人已逝,他没处去问一个答案,只好亲手剥开自己的陈年旧伤,近乎自虐般地逐一检视,从中拼凑起这个叫他五味杂陈的结果。
  然后闻衡发现,比起别人的一生,他的痛苦显得那么微不足道,甚至连说出口都是一种可笑的亵渎,所以他无处可诉,只好自己默默地将这些无用的情绪都掰开了揉碎了,再和着心血一点一点地咽下去。
  真相怎么会不令人动容?只是他已经没有更多的血可流了。
  熟悉的挫败感再度席卷上心头,九大人看着他平静的眉眼,略有些自嘲笑道:“你猜对了,看来今日是我失策,没带来能叫世子满意的消息。”
  闻衡搭在膝头的指尖忽然一热,是薛青澜从桌子下握住了他的手,仿佛某种无声而坚定的安慰。闻衡被他攥得心中发软,那过分冷峻的气势无声地收敛、软化,像是一泓结了冰的泉水忽然被春风扫过,他对九大人的态度居然都好了很多:“无妨。我猜到的不过十之一二,其中想必还有大把的内情,大人可以慢慢分说。”
  九大人也是心思细腻、机警敏锐的人,如何能看不出他们桌子底下的小动作?他心中暗道传言非虚,这两人果然搞到一处去了,面上却不动声色,喝了口茶继续道:“庆王奉先帝之命,得到纯钧剑后,继续出京寻找余下两柄古剑。又过一年,他交回了玄渊剑,只是天意难料,王爷刚回京不久,先帝便突发重病,龙驭宾天。而当今陛下匆匆即位,对内卫不如先前那么倚重信赖,冯抱一进言不成,寻剑一事便暂时搁置,王爷得以稍作喘息,与孟风城万籁门独女柳氏结亲,顺利地离开京城,到连州边境赴任。”
  “直到五年后,陛下重召庆王回京,正是在这一趟途中,世子在京郊保安寺降生。这五年之中,冯抱一重新得到了陛下的信任,寻找第三把古剑的重任又落回了王爷肩上,不过这一次没有先前两次那么顺利。”
  他停顿了一下,薛青澜接口道:“二十三年前垂星宗内乱,建在陆危山东麓的总坛被人炸毁,宗门内数以万计的珍宝秘笈全部毁于山崩。”
  闻衡侧头看了他一眼。
  九大人点头道:“正是如此。垂星宗颠覆,古剑当然也不存在了,冯抱一不得已放弃了凑齐古剑的计划,转而专心在朝中经营。他帮助陛下整顿内卫,重排九大高手,在暗中处置了一批江湖门派——这十几年来中原武林看似兴盛,其实许多小门派都已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只剩那几个树大根深的门派不好收拾,暂且放着没动。不过这些人之中也有识时务的俊杰,早早地察觉到朝廷有意翦除江湖势力,与其等着被人清算,还不如他们主动一步,先和朝廷站到同一边。”
  “世子还记得东阳长公主宴会上,令你名震京城的那一战么?”九大人道,“从那时开始,褚家剑派就已经在尝试接触朝廷,只可惜刚一冒头,竟被你叫一个侍卫打的抬不起头来,更令庆王殿下注意到了他们的小动作,因此褚家剑派只能撤回他们在京城的全部人手,暂时收起了入京的打算,不敢再轻举妄动。”
  “这也说不通,”闻衡道,“褚家剑派有意投效,我父王为什么要阻拦他们?他不是和冯抱一是一伙的么?”
  “我今日来,就是想将这段故事告诉世子。”九大人抿了口茶润嗓子,徐徐地道,“司幽山地宫的古剑名为‘玄渊’,是先帝在位时王爷亲手取回的,二十年来,从没有人怀疑过它的真假,直到七年之前的某一日,褚家剑派的家主褚松正进宫面圣,为表诚意,他向陛下献上了褚家珍藏已久的玄渊剑——是那把真正的‘玄渊剑’。”
  “据褚松正所言,庆王第二次潜入司幽山盗剑时不慎失手,被时任褚家家主的褚广臣当场撞破。褚广臣是光风霁月的一代宗师,并未为难王爷,反而与他秘密地长谈了一番,不知道他们二人都说了些什么,总之最后王爷放弃了玄渊剑,只带走了剑上花纹的拓本。”
  “王爷最后交上去的是他对照拓本、重新铸造的一把假剑,由于实在逼真,连冯抱一没有发现其中蹊跷。倘若褚家剑派不生别的心思,这秘密本来可以一直保守下去。”
  站在后人的立场上看,庆王此举其实是搭救了褚家剑派。如果冯抱一早早得到三把古剑,针对中原武林的大清洗本该在二十年前开始,那时纯钧派、褚家剑派和垂星宗必然首当其冲,就算不至覆灭,也容易元气大伤。
  可惜褚家剑派最终还是辜负了这偷来的二十年,他们拱手送上了玄渊剑,也亲手断送了庆王的性命。
  玄渊剑是假的,那传说中“失去下落”奉月剑自然也是假的,这个谎言甚至让冯抱一对纯钧剑的真伪都产生了怀疑,不惜冒着被发现的危险,叫褚家剑派再偷了一回的纯钧剑。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在无数扑朔迷离的谎言之中,唯有庆王落下了血色分明的一笔。他曾辜负过旁人的深恩厚谊,最终丧命于盟友的背叛;他不算一个纯粹的江湖人,却以皇室贵胄之身,为一群毫不相干的江湖草莽担下了二十年飘摇风雨。
  不知道当他被玄渊一剑穿心之时,是否曾有一刻为自己错付的“侠义”后悔过?当谎言破灭,屠刀落下,他心头闪过的是谁的影子?是将他推向今日境地的幕后黑手,还是被他庇护在羽翼之下的幸存者,抑或是本无冤仇,却被他踩在脚底、一辈子也没有再爬起来的踏脚石?
  倘若他在天有灵,看到自己唯一骨血再度站在相似的岔路口,面临着同样的抉择,心中又会作何感想?
  事已至此,闻衡无处去问答案,也不必再问答案。
  薛青澜忧心地望着他过分沉静的神色,忍不住轻轻叫了他一声:“衡哥?”
  “没事。”闻衡拍拍他的手,低声道,“早知如此,上回就不应该只砍褚松正一只左手,便宜他了。”
  深埋多年的血仇真相被一刀挑破,他竟然还能保持镇定,没有被愤怒冲昏了头,也没有失态到冲动地做出决定,九大人几乎有点佩服他了。但他的目的还没达到,必须要再给闻衡添一把火,于是话锋一转,忽然又提起了一个毫不相干的话题:“世子,我身在内卫十几年,奉命监视勋贵宗室、文武百官,却两次都没有认出你,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为什么?”
  “庆王武功高绝,王妃又是名门出身,这样一对夫妇生出的孩儿,想来应当天资过人,家学渊源,将来也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