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娇娘春闺-第1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十板子换一千两,确实值。
  接下来的几日,赵宴平再也没有在官署里多写一个字,除非有事,他也准时离开官署,免得被人怀疑他多用官署的墨水、炭火,回到家再在暖和的内室练字,用他在大理寺收集的废纸。赵宴平明明晃晃地收废纸,这一次,再没有言官冒出来参他。
  小年前一日,一家人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淳庆帝白送赵家的新宅。
  虽然白得了一千两,赵家仍像在狮子巷里那般过日子,并未铺张浪费,也没有多买用不着的下人。
  消息辗转传到宫里,淳庆帝笑了笑。
  希望他这次也没有看错人,赵宴平会做第二个卢太公。
  “镇北侯府是不是快办喜事了?”淳庆帝突然问高公公。
  高公公笑着点头:“是啊,今年世子爷成了亲,明年端郡王妃一嫁,侯夫人便可赴北疆与侯爷团圆了。”
  淳庆帝想起北疆传来的密报,那薛敖每日除了练兵就是练兵,有人孝敬他美人,薛敖一个没收,反而收拾了几个献美之人。
  如此重情的将军,儿女都在京城,料他也不敢生出反心。


第155章 
  腊月二十七; 阿娇的表弟镇北侯世子薛琰大婚。
  阿娇一家小年前才搬进新宅,因为紧跟着就要去姑父姑母家里喝喜酒,赵家便将乔迁新居的暖房宴定在了年后; 年前就一心替表弟贺喜了。
  马车停在侯府门前; 赵宴平跳下马,先后扶了母亲、妻子、昭哥儿兄妹俩下来。
  进了侯府就要分男女客; 赵宴平低声对母亲道:“娘,阿娇身子重,您多受累,看着她点。”
  柳氏笑道:“这还用你嘱咐?”
  那是她的儿媳妇; 怀的是她的孙女或孙子。
  柳氏嫌儿子多嘴; 阿娇也嗔了一眼自家男人,然后便牵着女儿往里走了; 孟昭交给赵宴平。
  这一年阿娇家里喜事连连; 添丁、升官又赐宅,镇北侯府也是连着三件喜事; 薛敖封侯、一双子女先后定亲。但两家为人处世都算低调; 薛家结交的多是一些半路起家的草根武官; 且官职多低于薛敖; 纯粹就是一帮子武将粗气相投喝出来的交情; 少有名门世族。
  男人们粗野; 女眷们也比豪门贵妇少了一些规矩拘束; 大家坐在一起尽情畅谈; 谈自家的发家史,谈老家发生过的奇闻异事; 善谈的欢声笑语,文静的便与文静的坐在一起聊些别的; 互不打扰。
  阿娇、柳氏入席后,女眷们纷纷过来见礼,有两户人家的夫人还流露出了结交之意。
  前阵子赵宴平挨板子换一千两的事迹早在京城传得沸沸扬扬,赵家的圣宠摆在那里,自有人想要攀附。
  婆媳俩说些客套话,含混过去了。
  越是得宠越是不能招摇,除了本就相熟的几户人家,阿娇暂且都不打算扩张自己的交际圈子,而且她要检查孟昭、初锦的功课,要管家,要分心注意绣铺、田地的情况,还要照顾肚子里的娃,一堆儿的事,哪有闲暇去结交新友?
  好在今日是薛家的喜宴,看出婆媳俩没有那个心思,那些女眷也就识趣地退下了。
  新人要进门了,大小孩子不分男女都想去前面看热闹,阿娇见女儿一直坐在她身边,奇怪道:“初锦怎么不去看表舅舅拜堂?”
  初锦看着前院道:“娘身子重,我要守着娘,表舅舅表舅母以后也能看,不着急。”
  女娃娃声音甜濡轻软,听得阿娇心里一片柔软,怪不得都说女儿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自家的昭哥儿已经够乖了,但男孩子进了官学后越来越内敛,不再像小时候那样会凑到母亲身边畅所欲言,女儿就不一样了,只要初锦想,便是以后嫁了人当了娘,照旧可以扑到她怀里撒娇。
  “去吧,娘这边有你祖母呢。”阿娇摸摸女儿的头道。
  初锦仍是不去。
  阿娇就不勉强孩子了。
  稍后,一家人移步去新房,待新郎官薛琰牵着新娘子走进来,盖头掀开,阿娇娘俩几乎是一模一样地动作偏头去看,就见新娘子唐氏化了比较淡的装,确实不是一眼令人惊艳的美人,但她眉目温婉清秀,因羞涩低头浅笑,竟有春风拂面之感。
  阿娇终于知道表弟为何会喜欢上这位只见过几面的唐姑娘了,那美好的笑容确实令人难忘。
  喜宴匆匆见了一面,大年初二阿娇、赵宴平带着孩子来侯府拜年,再次见到了唐氏。
  一番交谈下来,阿娇挺喜欢唐氏的,私谈时姑母、表妹对唐氏也都是夸赞之词。
  “现在最高兴的应该是姑父吧,姑母给自己找了个好儿媳妇,等表妹一嫁,姑母便可以过去与姑父团聚了。”阿娇打趣婆母道。
  孟氏扫眼侄女的肚子,哼道:“看你双身子我才不打你,连我都敢编排了,快说,你们打算什么时候请客,听说那宅子处处镶金富丽堂皇的,我之前忙得没空去,这次干脆在你们家住几天,跟着享享福。”
  阿娇笑道:“哪有那么夸张,还处处镶金,又不是暴发户,处处雅还差不多。”
  孟氏更加好奇了。
  赵家将宴席定在了正月初六,请的还是那些老熟人。
  孟氏带着薛琰小夫妻、薛宁最先到的,阿娇看到薛宁,还挺惊讶。
  薛宁不以为意地道:“我还没嫁呢,来自己姐姐家有何不可?”
  赵宴平在旁听了,眼中露出一丝笑意。
  小姑娘现在叫他姐夫,等四月里出嫁了,若是与郡王爷同时出现在他面前,郡王爷喊他舅舅,薛宁还能喊姐夫不成?
  薛宁看出他在笑了,脸一红,牵着初锦就去逛园子了。
  等孟氏一家参观完宅园,以卢太公为首的理国公府众人也来了。
  七十五岁的卢太公鹤发童颜,拄着一根象征性的拐杖,卢大人夫妻俩一如既往地平易近人,卢状元梅氏这对儿年轻的夫妻郎才女貌,笑意盈盈。旁边就是卢俊、卢仪小兄弟俩,十一岁的卢俊与孟昭一样都成了小少年,孟昭一直都乖巧懂事,性情上显不出太大的变化,卢俊幼时贪玩调皮,进了官学后玩性渐退,如今学问稍差,武艺上却显露出天分,每年同届的武课考试都是第一名,连淳庆帝都夸过他。
  卢俊长得比孟昭高一些,稳稳重重地站在父母一侧,八岁的卢仪与初锦同岁,哥哥已经过了捉弄小女孩的年纪,卢仪就来接班了,看到初锦就笑,目光多次瞥向初锦头顶的蝴蝶发夹。
  初锦偷偷瞪了他一眼,给长辈们见礼过后,初锦走到卢太公身边,小声道:“老太公,等会儿卢仪若是抢我的发夹,您可得替我做主。”
  卢太公笑眯眯问:“你为何会这么想?”
  初锦哼道:“他那眼神,我一看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卢太公就回头,嘱咐卢俊道:“你看着弟弟,别叫他淘气。”
  卢俊点头。
  卢仪不服气道:“我才没想摘她的发夹,你们都冤枉我!”
  梅氏戳了戳小儿子的头顶,叫他闭嘴。
  曾经的南园实在太有名气,客人们到了都是先参观园子。
  卢太公步伐慢,他让年轻人们径直先逛,单独叫了赵宴平陪在他身边。
  “你觉得这宅子怎么样?”卢太公一边欣赏园子里的布景,一边问自己的关门弟子。
  赵宴平骨子里就不是一个风雅之人,他也不想附庸风雅,答道:“看着舒服,打理起来费事,若非弟子俸禄勉强能维持府里开支,皇上赐宅时,弟子未必会收。”
  卢太公笑了,旋即道:“才用十板子换了一千两银子,这会儿倒来我面前哭穷了,哭也没用,你师父我没那么大方。”
  赵宴平微讪,虽然拿回一千两家人都高兴,但自己占朝廷便宜练字的那点心思也确实令人惭愧。
  卢太公拍了拍弟子的胳膊,悠悠道:“在朝廷做事,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忠,忠于君,忠于心,或许会清贫,但睡觉睡得安稳。你能走到今天,比绝大多数清官都幸运了,以后继续保持下去,千万别给我丢脸。”
  赵宴平正色道:“恩师放心,弟子会谨记根本。”
  卢太公看眼弟子,意味不明地叹了口气。
  现在算什么,真正考验这个弟子的时候,还在后头。
  师徒俩继续沿着园中小路慢步而行,阿娇婆媳已经带着客人们回宅子那边了,只有孩子们留在园子里玩得开心。卢仪果然在追着初锦跑了,初锦沿着早已熟悉的园中小路边跑边笑,粉白相间的裙摆在树影间穿梭,宛如春日里的蝴蝶。
  卢俊与孟昭并肩跟在后面,不知在交谈什么,直到初锦与卢仪跑到了假山上,两个小少年才跑着追了上去。
  赵宴平看得皱眉,他说过很多次了,不许女儿去假山上玩。
  卢太公见了,幸灾乐祸地摸了摸胡子。
  为家里的两个泼猴重孙,他生了多少次气,徒弟倒好,长子乖觉聪慧,女儿也很懂事,直到搬到这边家里有了可以调皮的地方,小姑娘才终于淘气了些。哼,等徒弟媳妇肚子里的生出来,从小就长在这边,还有的徒弟愁。
  卢太公正要带赵宴平换个地方走走,阿娇突然派了一个小丫头过来,说是端郡王来了,叫赵宴平快过去迎接,小丫头通知完官爷,又跑去知会大少爷、大小姐了。
  端郡王便是太子家的三爷,赵宴平的亲外甥萧炼。
  堂堂郡王外甥不打招呼自己过来,第一次经历这个的赵宴平心中一紧,下意识地请教身边的恩师:“这,这是否有违礼制?”
  卢太公挑眉:“舅舅家里乔迁新居,当外甥的过来贺喜有什么不对?皇城规矩森严,进进出出都得有腰牌,皇城外面自由多了,王爷郡王照样要走亲戚,你当舅舅的,乔迁新居不请亲外甥已属失礼,这会儿还嫌弃人家主动登门了?”
  赵宴平无言以对。
  卢太公继续道:“别太频繁走动便可,正经八百的喜事该请就请,你不请,反而显得刻意。”
  赵宴平受教了,谢过恩师,匆匆往宅子那边去了。
  ======
  萧炼确实是不请自来。
  他也没怪舅舅不请他,舅舅一家进京后谨言慎行,唯恐给住在王府、东宫的他们添乱。以前他还小,懂得也不多,不敢擅自去找舅舅,如今他封了郡王出宫自住,还在户部领了一份差事,不能与舅舅有利益上的牵扯,正常亲戚走动还是可以的。
  提前出宫的二哥恭郡王就是他的参照例子,恭郡王做过的,他再分辨分辨,觉得可为就放心去做,有违礼法的他绝不跨雷池一步。
  他一来,客人们都识趣地找借口去逛园子了,将宴客厅留给赵家人。
  消息传到三进院的女客这边,孟氏直接让女儿薛宁去初锦屋里待着,避嫌。
  宴客厅中,阿娇、柳氏最先见到了萧炼。
  客人们退下后,萧炼才跪到柳氏面前,要磕头喊外祖母。
  柳氏红着眼眶跪下去,抓着他的肩膀不许他磕头,萧炼虽然才十七岁,力气却大,带着外祖母的胳膊磕了三个头,至此,柳氏早已泪流满面。是她先改嫁,才给了二房卖掉女儿的机会,女儿在外面受了那么多苦,一丝都不曾怨她,反而还养得外孙们也愿意孝敬她,她哪里配?
  “您别哭了,今日家里大喜,您再这样,母亲知道该责怪我了。”萧炼扶起外祖母,笑着道。
  阿娇站在旁边帮着劝慰,虽然她也跟着哭了一场。
  萧炼想起舅母有孕在身,便将舅母也按在了椅子上,他迅速在对面的一张太师椅落座,免得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