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娇娘春闺-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年他刚离开武安县的时候,还没有多少人在意这件事,想着他一个小小的捕头;查案再厉害;到了京城那种地方,毫无根基;都有多大出息?
  可一年年过去了,通过南来北往的客商带回来的消息,本地官员、百姓便听说了赵宴平那一桩又一桩的大事,什么长兴侯府的绣娘案;宣王侧妃的身世案;轰动全朝的荆州焚尸案,以及他的各种姻亲关系、先帝盛宠。
  十几年不短;但对于一个不入流的捕头小吏来说;只用十几年就升为了正四品京官,十几年可就太短了;多少正经进士拼命半辈子都未必有这造化;武安县的赵捕头赵宴平就做到了;不但如此;人家妹妹还成了宫里最受新帝宠爱的贵妃娘娘!
  别的官员丁忧要担心守孝结束后能不能官复原职;他赵宴平有贵妃娘娘撑腰;官复原职简直是铁板钉钉的事!
  所以;当赵宴平一家搬回武安县;就跟天上的神仙下凡似的,武安县一带的老百姓们都想来赵宅门前看看传说中的四品京官、本朝贵妃娘娘的亲哥哥。除了看热闹的;还有遇到冤情求诉无门跑来希望赵大人帮忙管一管的,更有大小捕头甚至周围的知县遇到疑案悬案跑来求赵大人帮忙指点迷津的。
  最开始只有百姓们来;官员们更讲究礼数,不敢打扰赵宴平服丧,但当他们发现赵宴平对待百姓挺客气,光坐在家里现场都没去就帮忙澄清了几桩冤案,知县、捕头们便也不客气了,三天两头就有人过来叩门,大到知县带来的杀人案,小到街坊间丢鸡丢鸭丢鹅的案子,赵宴平能帮都帮。
  为此,赵宴平还在家里搭了两个棚子,前院的棚子给他接待百姓、官员用,后院的棚子给孟昭、赵读书用。
  除了无偿替人破案解难,赵宴平还在城外买了两亩地,每到春种秋收或中间该除草的时候,他就带着孟昭、赵去地里做事,穿上粗布衣裳戴着草编的帽子,俨然真的农夫,倒是将肤色晒黑了一些,当捕头时的那些健壮肌肉也通过种地给种了回来。
  他替百姓排忧解难,阿娇主要就是照顾一家人的起居了。
  初锦不小了,阿娇要教女儿算账、管家、女红、人情往来等等,光这些就占了阿娇的大半时间。赵就完全交给赵宴平了,孟昭是孙辈,守完一年丧期后就去了本地的官学,跟着这边的先生读书。江南多才子,虽然小县城的官学肯定不如京城,但据孟昭说,这边的先生们各有风采,他一副受益匪浅的样子。
  阿娇、赵宴平对科举都不怎么了解,既然孟昭觉得不错,那应该就没什么问题,少年郎虽然年纪轻,现在却是家里名符其实的最有学问的人,赵宴平也就律法相关的书读得多一些,肚子里的墨水早被儿子超了过去。
  在这种平淡又充实的日子里,二十七个月倏忽间就过去了。
  朝廷召赵宴平回京任大理寺少卿的起复文书送到赵家时,正是气候宜人的九月,江南天蓝水清,桂花仍旧散发着缕缕清香,流水穿过小桥再从门前流过,年轻的公子小姐们在游船上欢声笑语,美好的像一卷江南风景画。
  阿娇既想回京去看她的亲朋好友们,又有些不舍这些熟悉的景象。
  回城倒也不急,赵宴平先带一家人去了扬州府,拜祭岳父岳母。
  阿娇早已记不得父母的模样,看到那两座荒凉的坟墓,她竟然也没有什么泪流,就带着女儿站在旁边,看赵宴平熟练地拔草修整墓地,直到赵宴平跪在父母的墓碑前,自陈委屈她的那些地方,阿娇才突然心中一酸,低头拭起泪来。
  她少时命苦,后来遇到赵宴平,才终于明白了什么叫甜,什么叫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爹,娘,女儿要去京城了,不能时常回来探望你们,但你们放心,女儿过得很好,以后也会更好。
  秋冬北上是逆风,官船在运河上飘飘浮浮快两个月,终于在腊月初到达了京城。
  谢郢、沈樱夫妻俩带着一双儿女来接他们了。
  寒风呼啸,岸边冷飕飕的,大家简单叙了旧,便快速上了马车。
  孩子们上了一辆,赵宴平、谢郢上了一辆,阿娇与沈樱坐在一起。
  沈樱与阿娇聊的是家长里短,谢郢与赵宴平聊的是京城的官场形势。
  谢郢笑着对赵宴平道“别看你才离京三年,这三年里官场可是换了一大批面孔。”
  宣和帝登基,作风处事自是与先帝不同,倒也分不出哪种理政的方式更好,简单来说,先帝在位时间太长,心性养得更包容,哪怕一个臣子没什么本事,但只要没有大过,看在臣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淳庆帝也愿意继续用这种臣子。
  宣和帝就不一样了,新官上任三把火,皇帝也一样,急着实现自己的抱负,急着开展早有筹谋的一批改革,守旧派的臣子们不想改,只想继续吃老本一心求稳,那自然成了宣和帝的绊脚石,于是就在赵宴平离开京城的这三年,宣和帝大刀阔斧地铲除了一大串绊脚石,屡屡提拔新官上任。
  “还有,你我这种小白脸在先帝那里很吃香,当今圣上却是不吃那一套,政绩是唯一考核标准。”谢郢摸摸自己才留不久的短须,揶揄道。
  赵宴平正色道“本该如此。”
  他也并不认为自己当初深受先帝赏识是因为这张脸。
  算上之前他替嫡母守孝,谢郢已经有五年左右没与赵宴平坐在一起闲聊了,见赵宴平这么正经,谢郢偏要开开玩笑,端详赵宴平片刻,他故意道“上次你进京,是黑脸变成了白脸,这次怎么又变黑了,莫非你在江南都听说皇上不待见小白脸了,便故意晒黑了自己?”
  赵宴平扯了下嘴角“孩子们都快谈婚论嫁了,你还……”
  谢郢打断他道:“孩子们在场咱们是长辈,现在车里只有你我,我自然要率性而为。”
  赵宴平摇摇头,无话可说。
  马车轻轻颠簸了一下,谢郢挑帘看看窗外,见路上没什么行人,他才朝赵宴平靠近一些,并拿出一把大冬天根本用不上的折扇打开,挡住脸对赵宴平道“你这次进京,时机还真是不巧,大理寺接了一桩棘手的案子。”
  赵宴平挑眉,等着他继续。
  谢郢不再卖关子,低声道“皇上登基时,追封生母潘贵人为恭仁太后,封恭仁太后之弟潘海为西亭伯。你可能不知道,自恭仁太后的父亲过世后,潘家男丁再没有考中进士者,也就没了官身,皇上封潘海为西亭伯,完全是想给恭仁太后体面,是看在舅甥的情分上。”
  赵宴平点头,京城的那些国公爷侯爷伯爷,有的是靠祖上功劳得封的,有的纯粹是因为与皇家的姻亲关系,多半都是历代太后、皇后的母族,空有爵位,能不能当官还要靠家中子孙的本事。现在宣和帝登基了,赐个爵位给母族舅舅很正常。
  谢郢继续道“西亭伯五十多岁了,膝下只有世子潘锐一个儿子。先前潘家败落,潘锐屡试不第,靠宫里有个皇子表哥的关系得以娶了冀州名门庄家女为妻。那庄氏给潘家带去了一笔嫁妆,靠嫁妆支撑了一家人的生活,还给潘家生了两个儿子。皇上登基后,潘家一家进京享福,庄氏进京时还好好的,今年十月却突然染了急症暴毙而亡。”
  赵宴平皱眉“此事有蹊跷?”
  谢郢颔首“庄氏娘家在冀州,西亭伯府刚传出丧迅时,京城诸人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对,没过几日,庄家人进京吊唁,庄氏的父亲、兄长突然在丧礼上指认潘家杀妻,跟着就抬棺去顺天府报案了,因为关系到皇亲国戚,此事直接交给了大理寺。”
  大理寺的官员赵宴平很了解,看着谢郢道“庄氏尸身还在,是突然急症暴毙还是被人谋杀,安排仵作都能查出来,放到大理寺也是小案,难道到现在还没定案?”
  谢郢道“仵作说,庄氏是被人用枕头捂死的,定是他杀,但凶手到底是潘锐还是庄氏身边的下人,或是潘府其他人,蔡大人才审到一半,突然心疾发作不得不回府休养,据说都吐血了,短时间是回不来了。大理寺右少卿曾永硕也迟迟审不出结果,百姓们听说你要起复了,都盼着你进京破案呢!”
  赵宴平沉默了。
  凶手选择用被子捂死这种势必会留下证据的作案手法,足见对方并没有仔细筹划,以大理寺的本事,无需派出蔡歧、曾永硕都能破案,结果这两人一个心疾发作回家了,一个拖了快两个月都没查出真凶,其中必有隐情。
  什么隐情?
  凶手若是潘家下人,提出来问罪就是,没什么可顾忌的,能让蔡、曾二人一个托病一个甘愿被百姓骂无能也不敢直接问罪的,整个潘府只有西亭伯父子。
  “大理寺迟迟无法破案,皇上怎么说?”
  谢郢苦笑“皇上什么都没说,只让大理寺继续查。”
  赵宴平便明白了。
  如果宣和帝明确摆出他会大义灭亲的姿态,蔡、曾二人岂会推搡拖延,定是看出宣和帝想保潘家,两人才各自找了借口。
  谢郢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该说的我都说了,你自己斟酌吧。”


第165章 
  有郭兴、翠娘、陈恺夫妻照料打理;吉祥胡同的宅子依然干净雅致,宛如主人从未离开一样。
  翠娘带着府里的下人守在门前,看到车队过来;翠娘就笑开了;马车还没停稳她就跑了过去。
  “夫人怎么一点变化都没有,还是这么美!”
  “官爷怎么晒黑了?”
  “哎呦;大少爷长这么高了啊,姑娘,这是姑娘?”
  当大小主子们一个个重新出现在她面前,翠娘的一张嘴都快不够用了;夸完这个夸那个;最后在初锦这里打了结巴。要不怎么说女大十八变呢,才三年过去;当初一脸稚气的小姑娘已经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待嫁大姑娘;那杏眸雪肤,不禁让翠娘想起了十几年前的小娘子。
  翠娘看初锦看得入神;就跟没见过似的。
  赵不高兴了;问她“你怎么不夸我?”
  翠娘哈哈笑;立即又夸了一顿小少爷。
  寂静了三年的赵府;这一日终于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一家人舟车劳顿;肯定都想先休息休息;谢郢一家四口在这边吃完午饭便告辞离开了。
  孩子们确实都累得不行;洗个热水澡就去歇晌了。
  上房这边也烧了热水;水兑好了,阿娇先洗的;洗完来到东次间,就见赵宴平坐在朝南的椅子上;不知在想什么。
  阿娇走过去,直到她停在了赵宴平面前,赵宴平才回过神来。他抬起头,看到只穿了一身绸缎中衣的阿娇,刚出浴的她带着一身的花露清香,娇嫩的脸颊透着浴后的艳丽绯色,那杏眸含着几丝幽怨,似乎在怪他的心不在焉。
  赵宴平喉头一滚。
  他与阿娇已经快三年没同房了,母亲刚去世时他自然没有那个心思,后来伤感淡了,有了心思,却因为夫妻俩各自带着子女分房睡,根本没有机会,有机会他也必须忍着。回京一路都在坐船,夫妻仍是分房,如今阿娇香喷喷地站在他面前,就算有再多的烦心事,赵宴平也想。
  阿娇见他眼里终于满满都是自己,咬唇轻笑,移步去了内室。
  赵宴平飞快洗个澡,回到内室将门一关,便钻进炕头的被窝,压着阿娇狠狠地解了一回。
  “刚刚想什么呢?”
  不知过了多久,重新恢复清明的阿娇靠在男人宽阔的胸膛上,看着他坚毅的下巴问。回京是喜事,夫妻俩终于可以睡在一起也是喜事,昨晚在船上赵宴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