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探险手札-第2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偏殿里有桌椅架子等,甚至还有一张木床,明显是住人的,或许以前有獐庙的管理人员住这儿。盘左很明显将这里都搜索了一遍,因此桌案的很多抽屉柜子都是打开的,里面空空荡荡没什么东西,唯一被找出来的,就是他手上的蓝皮书。
  他沉默的将书递给弯刀,道:“庙志。”盘左、盘右两兄弟的身形有些奇怪,个头比较矮,大约只到我肩膀处,外貌很不起眼,看起来十分普通,甚至放在男人堆里,这种身高容易成为被嘲笑的对象,可谁能想到,这两人却有一手绝活。
  弯刀将那书拿在手里翻了起来,我和弯刀立刻凑上去,里面的字儿写的不怎么样,有些潦草,看起来挺吃力的,打着手电筒看了一会儿,总算是明白了这座古怪庙宇的来历。
  抗战那会儿,东北沦陷,很多老百姓为了避难,都往深山里躲。
  这一片儿曾经也躲过人,而且那些人在山里生活了好几年时间,所以离这庙不远的地方,其实还有一片儿古村落的遗迹,但由于是暂时避难,所以都建造的
  很简单,战争结束后,没人居住了,那些简易的木屋茅草棚很容易毁坏,因此就连一点儿痕迹都没有留下,所以我们一路过来,并没有发现这一点。
  当初老百姓进这儿避难的时候,发现这地方很多獐子,而且好几个男人都出现了异常,一到白天就消失的没影儿,晚上才悄悄出现,一出现二话不说便搂着媳妇儿亲热。
  媳妇儿晚上被弄得晕晕乎乎,但白天脑子清醒过来,就怎么想怎么不对劲儿,跟家里的婆婆一说,有经验的老一辈人就知道是出事儿了,八成是有獐子精作祟。
  成了精的雄獐子是很难抓到的,而可以抓到的,往往都是些无害的母獐子,避难的人没有办法,只得按照一些老人的建议,修了个简简单单的獐庙,供奉獐子不需要肉食一类的,上香即可,因此也不算什么难事。
  别说,这么一弄,后来还真没再出什么怪事。
  战后,山里躲着的人重回家园,这里也就荒废了。
  后来,一晃眼到了破四旧时期,当时的人思想冲动,到处都在打击封建迷信,见庙就砸,高喊着打倒一切牛鬼蛇神。
  在将周围的牛鬼蛇神打倒后,不知道是谁传出这团结沟深处还有一个獐庙。
  獐子庙?
  当然也是牛鬼蛇神,于是一群年轻气壮的,带着红袖章的红卫兵,就举着旗子进入团结沟,将獐庙给砸了,不大的庙,很快就砸了个稀巴烂。
  砸獐庙的时候,是破四旧第一年,砸完没多久,这一带的人家里就频频出怪事,不过这一次不是男人出事,而是家里的孩子出事,好些孩子都失踪了。
  这些孩子同样是白天失踪,夜里却离奇的出现,大人在夜晚看见失踪的孩子回来了,高兴之余又气孩子乱跑,边骂边让熊孩子赶紧回家。
  但孩子却反而笑呵呵的转身就跑,家人立刻追上去,那时候周围都是荒山野岭,大人追进荒草丛里,孩子没见着,却见到了草丛里一张小孩子的人皮!
  当时进山躲过战乱的人都知道獐子扒皮的事儿,认为肯定是红卫兵砸了獐庙,所以獐子精出来报复了。
  但那会儿正赶上破四旧,打击封建迷信,没人赶提这事儿,往上报,上面的人只说是有变态之内的,让各家看好孩子,也在各家各户排查凶徒,可并没有什么结果。
  那段时间,时不时就失踪一个小孩儿,弄的人心惶惶,而那会儿红卫兵也很厉害,众人不敢把事情摆在明面上,一群老人凑在一起,便暗暗想出这么个主意,重新修了獐庙。
  当时因为破除封建迷信,所以很多出家的道士、和尚,都被迫还俗了,出家人没有产业,还俗后日子过的很艰难。
  獐庙修好,但由于位置太深,不方便祭拜,再加上当时的社会环境,也不敢时常祭拜,因此便找了个还俗的道士,在獐庙里当庙祝。
  獐庙在破四旧时期,暗暗接受着供奉,还俗的道士,就住在重新修好的獐庙里,躲避那个混乱的年月,树上的那些挡在童子,便是那些暗暗修庙的人,为自家孩子给请的。
  我们手上的这本庙志,就来源于那个还俗的道士。
  这个道号叫‘清风’的年轻道士,赶上了破四旧,所在的宫观被损毁,他自己也被迫还俗,生活相当艰难,得到了这个差事后,便在獐庙里住下,平日里主要打理獐庙,自己也动手种些吃的,日子还算凑合。
  庙志的前半截,写的是獐庙的来历,但后半截,却更像是清风道士的笔记。清风在这獐庙里,一待就是十多年,对这片原始森林,变得可谓了如指掌,文革结束的那一年,也就是清风在山里的第八个年头,他在靠落月湖的地方,发现了一种奇特的植物。
  这种植物形似白骨,生长时,周围有许许多多的动物聚集,互相争斗,仿佛都是在争斗那株植物。清风躲在大树上观看,最后夺得头筹的,竟然是一只獐子。
  那獐子体型比普通的獐子都大,当一些小型动物都被吓走,只剩下虎狼等猛兽在搏斗时,那獐子出其不意的从躲身的地方窜出,叼起那白骨一样的植物就跑
  ,虎狼反应过来后,立刻就跟着追了上去,消失的无影无踪。
  清风在猛兽离开后,跳下了树,去观察那植物剩余的部分,就见那白骨模样的东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变得枯黄了。
  清风一下子想起了古代医书中,一种关于‘延骨草’的记载。


第三章 扒皮獐子(3)
  “……这上面写,延骨草在古代方士的炼丹目录中,是炼制长生不老仙药的药材之一。”我艰难的看着潦草的字迹,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已经狂奔过一万头草泥马了。
  这延骨草,不就是我们此次要寻找的目标吗?
  没想到,在几十年前,竟然就被一个道士发现了。
  等等,这地方真的有獐子精吗?
  事实上,再次之前,我已经见识过延骨草的神奇之处,因此比起这道士关于延骨草的记载,我对这上面关于獐子扒皮的事儿更在意。
  根据民间传说和笔记中的记载,獐子体内的麝香香囊,会散发出一种气息,让人判断力和辨别能力下降,甚至出现幻觉。
  獐子用麝香香囊扒人皮,也用麝香香囊,迷惑女人。
  我之前看到的红孩儿……难道是獐子批了小孩儿的
  皮?这个猜测,让我头皮一阵发麻,再联想到那红孩儿,一路把我往黑暗中引,恰好和一些民间传说不谋而合。
  我们队伍里有女人,莫非是獐子精看上了梭梭或者是傅雪莉,所以打算把我引到无人处,取我的人皮?我将自己这想法对众人一说,安巴立刻点头,一副吃定了的表情:“绝对是这样!咱们赶紧撤,那獐子肯定就在附近!”
  弯刀没回话,依旧沉默的翻着手里的书,这后面的内容就更有意思了。
  由于清风是道士,在一些古方术书籍中,看过延骨草的记载,因此他知道,延骨草这种植物,虽然十年一次,一次很短暂就枯萎,但事实上,那只是一种休眠,十年后就会再生,而延骨草的根茎,只需要取下一截,找到合适的地方,就有成活的可能性。
  于是清风道士,便收集了一截延骨草的根茎,在文革结束后,他又重新出家了,獐庙便也就此荒废下来。
  清风道士并没有写自己去了什么地方,不过我留意到了一个细节,就是在这本庙志里,清风提到过自己的俗家名字,他姓许,由于小时候身体不好,父母为了让他
  活的就一点儿,就叫他许仙,也就是许给神仙的意思,遂送他出了家。
  我刚开始看到许仙这个名字的时候,还觉得好笑,因为自然而然的想起了《白蛇传》,但当我跟着弯刀翻完庙志后,我就笑不出来了。
  许仙。
  姓许。
  带走过白骨草的根茎。
  而我的家乡,吴老婆婆至今还居住着的村子,许家在里面就是大姓,而那白骨猫儿洞,离我老家的村子就不远,那洞内部也明显有人工的痕迹。
  难道……清风道士并没有还俗,他到了方若县,种下了白骨草,开枝散叶的?除了这个可能性,我实在想不出,为什么会有这么巧合的事。
  如果是真的,那没准儿这个许仙,也就是清风道士,还是我祖宗?
  我不禁抹了抹脸,八成是我的神情太古怪,弯刀发现了不对劲,他侧头,灰色的瞳孔一眨不眨的盯着我,缓缓道:“怎么了?”
  我能说实话吗?
  当然不能。
  于是我道:“就是觉得写的太离奇了,这上面记载的延骨草,和咱们找的,不就是同一种植物吗?上面说延骨草长在落月湖旁边……安巴,你知道这里有个叫落月湖的吗?”
  安巴嘴里嘶了一声,道:“这地方湖泊很多,我知道的大湖就有五个,不过都是些野湖,没人给它们起过名字,这个落月湖,估计是清风道士自己起的吧,我不知道。”
  弯刀收起了庙志,说道:“无碍,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线索,到时候我们沿着湖找。”没有获得其他东西,弯刀示意众人回程,我这会儿脑子里全是许仙的事儿,这种可能性让我觉得很不可思议,同时也打心里觉得古怪。
  老话说无巧不成书,写故事的人,书里总有很多巧合,否则掰不下去。
  可我的人生不是一本书,也不是一本,在我的生活中,怎么可能遇到这么巧合的事?如果是巧合,那
  岂不是巧合的有点儿可怕?岂不像是命中注定了似的?
  真的有命运这个东西吗?命运又打算拿我怎么做?
  不。
  我甩了甩头,深深吸了口气。
  不可能是巧合,我不相信巧合。
  吴老婆婆、猫儿洞、延骨草、这一次出任务、清风道士的庙志,这一切的一切,绝对不可能是巧合!一定是是我忽略了什么,一定是有什么东西,在推动着这一切……
  我决定,这次回去之后,先联系一下家中二老,看看能不能找到族谱一类的记载,或许从族谱中,可以来验证一下我这个猜测的可能性。
  不过印象中,我从没有听说过家里有族谱,找到的可能性比较小。
  古时候的人会穿族谱、宗谱,但那一般都是大户才干的事儿,所以搁到现在,有族谱的人,甭管他现在有多穷困潦倒,至少证明祖上还是混的不错的,因为族谱如果能传下来,说明这个家族枝繁叶茂。
  而在古代,人的平均寿命低,越是穷苦的人,长时间处于劳累和肮脏的生活环境中,极容易生病,再加上古代战乱打仗,而且实行的还是一夫多妻制度,混的好的,娶妻纳妾,一人占好几个;混的不好的男人,根本娶不上媳妇儿。
  所以过去,一般的穷苦人家,很难说能一代一代往下传,说不定传到下一辈,孩子就因为生存环境不好病死了,也说不定传个两三代,没准儿太穷根本娶不上媳妇儿,直接绝后也有的,又或者后人干脆服兵役死在战场上了。
  要知道,古时候当兵的,可都是穷苦人。
  正因为如此,所以但凡有十几二十几辈家谱的,祖上即便不是豪门大户,必然也是那种小康家族。
  我虽然生的晚,没在村里待过,但小时候村里还有人的时候,也去过几次,我们那地儿是真够穷的,一村老人没几个是认识字儿的,所以往上数,估计我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