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探险手札-第3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片刻后,车子开到了那片空地,尚元腿脚不利索没有下车,阿毛拿着杯子兴奋的窜到了空地中,由于这一片儿待开发,所以路灯一类的设施还没有修建,那一片空地黑乎乎的,阿毛只用手机照明,我和尚元在路口,也看不见他在干什么。
  大约半个小时后,这小子回来了,比了个OK的手势,我们这才驱车回程。
  开车时,我通过后视镜观察了一下尚元和阿毛,发现二人十分淡定,之前被人侮辱的愤怒之色一扫而光,显然是一副已经报了仇放下了此事的态度。
  联想到尚元毕竟活了几百年,再联想到之前在虫族经历的鬼市,我不禁暗自嘀咕:难不成命理风水之说,真的存在?假如真的存在,那我又是个什么命?
  想到后背上那神秘的印记,我心中一动,决定问问尚元:“有一群人,去过一个闹鬼的地方,回来后,他们后背上就长出了一个奇怪的印记,尚大师,你说这个印记会是什么东西?”


第一章 雷纹(6)
  尚元原本在闭目养神,听我这么一说,便诧异的看了我一眼,沉吟片刻,道:“有很多种可能,最常见的是‘煞印’,人在受到鬼物等东西的阴煞之气冲撞,从而形成这种煞印,如果不驱逐,这些人以后很容易百病缠身,寿命难长。”
  煞印?
  我们身上的,会不会就是煞印?
  于是我接着问道:“那该怎么祛除呢?”
  尚元道:“这到不难,用一些冲煞的药物,时常泡一泡澡就能慢慢去除,不过,很多人命丧于此,是因为并没有意识到那东西是煞印,有些人冲煞后,自己都没有发觉,有些煞印形成的很小,难以被发现,因此很容易无声无息的害死人。”
  听他这轻松的语气,看来解决煞印对他来说并不是难事,我决定试一试,立刻道:“那你帮我调配一些冲煞的药物,我回头试一试。”
  尚元又打量了我一眼,摇头道:“你没有煞印。”
  我道:“有,在后背上,我上一次出门撞鬼了,回来后背就多了个印记。”
  尚元道:“普通人虽然难以发现煞印,但你别忘了我是做什么的,一个人
  身上有没有煞印,从其他方面也能反映出来。你红光满面,精神充沛,健步如飞,不可能有煞印。”
  阿毛在旁边请教道:“那师父,有煞印的人该是什么样子?”
  尚元道:“不劳而体乏,久卧而色暗,最重要的是……印堂上一定会表现出来。”阿毛于是一个劲儿盯着我印堂的位置看,随即判断道:“前老板,我觉得你身体倍儿棒。”
  我懒得理他,立刻道:“你说,煞印是最常见的可能,那是不是还有不常见的?”
  尚元点了点头,道:“不过,剩下的情况,就得就事论事了。”我将手机里大勋发过来的照片翻出来,递给尚元看,他放大了照片仔细瞧了瞧,突然面色一变,惊骇道:“雷纹?”
  看他的模样,显然是知道这玩意儿的来历,我不禁松了口气,旁边的阿毛见他师父如此,立刻追问道:“什么是雷纹?”
  尚元没理他,眉头紧皱,对我说道:“上一次见到这个印记,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儿,我得好好想想,才能给你答复。”
  我原本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询问尚元,却没想到,他竟然真的认识这个。
  雷纹?
  不是虫纹吗?怎么到他嘴里就变成雷纹了?
  我加快了车速,回去后躺在床上,将那照片放大了看,确实很像雷电的纹路。
  尚元怎么会认识我从虫族聚集地里带出来的痕迹?
  仙丹、白骨草、与尚元长得一模一样的弯刀,天石,还有算计过尚元的老变态,这中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幸亏尚元如今腿断了,要不然放这么个人在身边,我还真是难以放心。
  第二天中午,不等我开口问,尚元便主动提起了雷纹的事。
  由于疯了几百年,时间隔的太久,因此对于以前的很多事情,尚元其实已经记不太清了,对于雷纹,他也只有一些模糊的印象。
  尚元是北方人,古时候交通不便,出家之人在外游历,全靠车马和两条腿。在尚元的游历过程中,最北到达过内蒙,最西到达过云南,走的是西北线,南边和东边没怎么去过,毕竟那个年代,靠双脚和车马,想要游历整个中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关于雷纹的印象,是尚元游历到现今的青海、甘南一代时发现的,具体是位于哪一处,今古地名变更,再加上尚元记忆模糊,因此无法判断。
  当青海、甘南一代海拔较高,接壤的区域山势起伏,呈现出横断山脉特有的刀削斧劈之感,在以前那一片人烟稀少,村落城镇零零散散,有时候在荒野里走
  四五天才能遇到一个镇子或者村寨,不像现在到处都挤满了人。
  尚元最初游历时,是想去往极西昆仑之地,昆仑山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山,相传是西王母的居所,亦是天下龙脉汇聚之所,对于我国道教的宗教人士来说,就如同佛教的天竺一样,是弟子们的向往游历之地。
  不过西部昆仑,距离中原地区太过遥远,而旧时盘亘在西部地区的藏族等少数民族,相对于中原地区来说,又属于蛮夷之地。
  因而,即便昆仑神脉是道教修炼之人向往之地,却很少有人能下定决心,在当时的条件下,许下游历昆仑的宏愿。
  这就好比唐玄奘时期,和尚虽然多,却也只有三藏一个和尚,敢于西天取经。
  尚元还是挺牛逼,挺有情怀的,从小出家,二十多岁年纪轻轻,就发下宏愿要游历去昆仑神山王母所居之处。现在去昆仑山,飞机转火车,再转个汽车,三天搞定,再有点儿功夫,买身装备,还能去昆仑山里的雪沟溜达一圈,当地的导游天天在山下面拉客,万龙之祖,西王母神山,变的毫无神秘性。
  在当时,昆仑山脉却是如同神话一般的存在,尚元年少立志,从北方出发,走西北路线,一路游历,经蒙地、山西、山西、云南、甘肃等地,历时十二年。
  “牛逼呀……”我忍不住感叹了一声,这年头,你要是环游中国,那不值得说道,但在那个年代,徒步游历,拜访名师,一走就是十二年,那可不是一句话的
  事。
  但我紧接着又觉得不对劲,道:“你走的西北线,不止走十二年吧?”
  尚元缓缓道:“游历不是旅游,是寻仙访道,感悟大道,幕天席地,走走停停,当然走的慢。”顿了顿,他叹了口气,用遗憾的语气道:“可惜,我最终还是没能到达昆仑山。”
  我道:“没事儿,晚上订个机票,飞过去就行了。”
  尚元不语,神色有些难以言喻,估计他心里挺不好受的,毕竟一疯几百年,世界大变样,曾经觉得遥不可及的朝圣之地,现在买张票就能过去,这种落差却时需要很长时间适应。
  于是我转移话题,立刻道:“你当时都已经走到青海、甘南一带了,再坚持下去,应该就能达成所愿,为什么最后却没有完成?难道是在那一带发生了什么事情?”


第一章 雷纹(7)
  “确实发生了一些事情,导致我当时没有再继续走下去。”尚元面露回忆之色,讲起了后来的经过,由于年代久远,再加上他疯了几百年,记忆受损,因此中间有许多他自己现在想起来,也无法确定的地方,但这并不妨碍我听明白这件事情,因为小细节虽然模糊了,但大的情形尚元却并没有忘记。
  当时的青海、甘南一带,人烟稀少,崇山峻岭间,野兽横行,逐渐升高的海拔和日渐低下去的温度,让尚元非常的不适应。
  十二年的漫长游历,让尚元从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变成了一个风尘仆仆的中年人,身上的道袍换了不知多少件,因为常年行走,永远都是破破烂烂,难以保持完整与整洁。
  和世人想象中仙风道骨,四处游历的道士不同,真正的修行游历之路,往往是极为狼狈的,狼狈到什么程度呢?就是一歇下来没事儿干的时候,就在自己身上抓虱子。
  尚元记得,当时自己在那一带走了好几天,没有看见半个人影,晚上准备扎营的时候,遇见了狼群。凭借着常年野外游历的经验,尚元才逃离狼嘴,侥幸逃脱。
  当时天色很晚,他握着火把,周围漆黑一片。
  搁在平日,尚元会在太阳落山前,找到一个扎营地,但由于当天遇到狼群追捕,使得尚元狼狈逃窜,大半夜还举着火把站在荒野中,累的气喘吁吁,一时间还不知该在何处落脚。
  当时尚元又累又渴,四野里漆黑一片,荒无人烟的西北地带,山脉中潜藏着数不清的危险。不得不说,信仰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东西,在现在看起来危险而又毫无回报率的事情,却因为信仰的缘故,可以让一个人将生死和享乐置之度外。
  那会儿尚元的情况虽然非常糟糕,但接近昆仑神山的信仰在支撑着他,所以虽然艰难万分,却没有一丝打退堂鼓的意思。
  举着火把休息了片刻,尚元踉踉跄跄的继续往前走,他当时停留的地方全是荒芜的野草,时值初秋,天干物燥,西北地区早早降温,夜间冷气逼人。
  他必须得找到一个适合扎营落脚的地方才能停下来休息。
  尚元饥渴疲惫,身体机械系的前行着,在寒冷荒芜的夜色中也不知走了多久,突然,远处的黑暗中,出现了零零星星,朦朦胧胧的灯火,根据灯火的多少来看,隐约是个不大的村落。
  总算是见着人烟了!
  尚元精神一振,立刻加快脚步,朝着灯火处走去。古时候的人大多信鬼神,因此对于出家之人比较尊重,特别是像尚元这种立下宏愿,游历天下的道士,更是受人敬佩。
  在尚元的想象中,他进入村落后的情形应该是这样的;村里人询问来历——回答——受到招待——讲述见闻——打听路线和风土人情——填充补给后继续上路。
  古时候消息闭塞,像尚元这种四方游历,见识广博的人,来到村落之中,一般都会被村里人围观,大人小孩好奇的像他询问远方的风土人情,奇闻异事。
  这种情形,尚元早已经习惯了,他就像一个导游似的,走到一处,就会给那里蔽塞的人讲一讲远处的风土物貌。
  但这一次,当尚元靠近那个村落后,却受到了和以往不同的对待。
  木制的村落,老旧低矮的房屋,零零星星挂着的灯笼,死一般的安静,村寨里没有任何动静。
  古时候,生产力落后,底层人民的生活大多穷困,家里的收入,绝大部分是花在刀尖上的,一到晚上,基本就上床睡觉,如非必要,是不会点着灯烛熬夜的。
  这么晚,尚元见到村落有灯火,还以为村中的人没有休息,谁知到了近前,却发现空有灯火,却无人声,显得极不寻常。
  毕竟当时青海甘南一代更为落后,平民的生活比中原更加困顿,像这种支着灯笼空熬夜的现象是不太正常的。
  村子的入口处有一个简单的牌楼,上面有那个村的名字,至今尚元还记得
  ,那个村叫做‘奔雷村’。
  他当时虽然觉得奇怪,但并没有多想,一边走进村里,一边出声发问:”叨扰了,贫道自京都而来,欲去往昆仑西王母仙地,路过此地,天色已晚想借宿一宿……”他嘴里说着标准的游方道士借宿词,和西游记里唐僧的词儿差不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