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探险手札-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养在灶房里。
  江守玉于是摆手,道:“你这是小事,猫聚集在你的灶屋里,说明那灶屋里有老鼠,但是你的肉又没有被偷吃,说明这老鼠它不吃肉。”
  魏五六不信,觉得江守玉在忽悠自己,他说:“哪有老鼠不吃肉的。”
  江守玉道:“当然有,红眼睛的老鼠,就是不吃肉的。那是成了精,有了灵性的老鼠,这种老鼠吸人间烟火,但已经摒除了偷窃的习惯,所以它不会偷你家
  的肉吃,只是躲在你家房梁上,借吸你家的烟火。你不要招惹它,也不要驱赶它,吸够了,它自然就走了。”
  成了精的老鼠?魏五六半信半疑的回去了,但晚上还是有大批的猫聚集在他家,一到晚上,猫叫狗吠,吵的人不得安宁。再加上家里正好有坐月子的媳妇、吃奶的孩子,更是受不得惊扰,于是魏五六又找到了江守玉,让他想办法把老鼠精给送走。
  江守玉想了想,道:“这样吧,你把你家的肉交给我,我挂在自己的灶屋里,你放心,肉我是不会动的,你要吃自己来取。你家没肉,没有肉的烟火气,它就不会去你家,转而会到我家来。”
  如今的江守玉,在村里也是一号人物,魏五六自然是放心的,只是不好意思的说道:“这样,那些猫,不就会来打扰你们吗?”
  江守玉说不碍事,于是当天,魏五六家的肉,便挂在了江守玉的房梁上。
  江守玉嘱咐家里的五哥,那老鼠出现,就当它不存在。
  晚间,老鼠果然来了,江家人进进出出,只当看不见它。老鼠胆子便越来越大,白天做饭的时候,它也趴在房梁上,吸饭菜的烟火。
  做饭的江守玉看见了,就对它露出一个笑容。
  这老鼠骨架子很大,不知活了多少年了,但非常的瘦,皮包骨似的,每一根骨头都看的清清楚楚。
  这是成了精怪的鼠,不肯吃偷窃的东西,只单单靠吸烟火,自然瘦的厉害。
  我听到此处,不由得产生了一丝联想,回忆起刚才蛇妖小墨,称呼那白毛老贼为‘鼠爷’的情形,便道:“这只大老鼠,莫非就是刚才的鼠爷?”
  刘疯子点了点头,道:“就是它,当时它还没有现在这么厉害,皮毛也还是黑的。”
  江守玉见这老鼠不肯偷吃,每日只吸房梁上的饭菜烟火,修行的心非常坚定,不由得心生敬佩,便对老鼠说:“鼠兄,你是有灵之物,修行之心坚定,在下佩服,不如咱们俩做个交易如何?”
  老鼠从房梁上探下头来,盯着江守玉,嘴里叽叽叽的发出几声叫,便静候他继续往下讲。
  江守玉微微一笑,道:“我平日里给人看病,需要上山采药,有许多好药都长在险峻之地,不如以后你帮我采药,我分你饭食,如何?”
  凭劳动换食,不损害修行,老鼠自然求之不得,如人一般点了点头。
  从那以后,老鼠便时不时为江守玉采来难得一见的草药,江守玉则将自己的饭食拨给它一些,一人一鼠平等相处,互相帮助,各取所需,如此一过便是好几年,情义甚笃。


第十章 结局(2)
  几年间,皮包骨的老鼠,变得肥墩墩的,在江家待熟了,它也就不再只蹲在房梁上,有时候会在屋里到处跑。
  原本说不到媳妇的老五,由于江守玉回来,给人看病看风水收了食财,家境渐渐不像以往那么困难,也结了婚,找了个媳妇儿。
  江守玉虽然跟老道士学了一身本领,但他本身并没有出家,所以也是能成亲的,年纪到了,便也托人说媒,找了个媳妇儿,两兄弟一起住在翻修过的老房子里,一家人和和睦睦,日子虽然清苦,但也幸福。
  后来随着战乱的加剧,偏僻的秦岭一带也受到了波及,军阀的势力蔓延到了这些小村寨里。
  军阀为了扩充势力,还会抓壮丁,或者收食粮。
  说的好听,是让大家捐助,共同对抗外敌,说的难听些,就是明抢,不上交的,那就得玩完儿。自打军阀势力蔓延到秦岭,好不容易安稳些的日子,又变得捉襟见肘起来,家家户户又过上了吃不饱饭的日子。
  家里饭食少了,分给鼠爷的东西也少了,肥墩墩的鼠爷跟着瘦了下去。它嘴馋,便不停的给江守玉叼来药材,江守玉见此,便摸着鼠爷的皮毛叹息:“药再多也没用啊,乡亲们饭都吃不饱,有病也没钱看,真看了病,有些也不忍心收钱,那是把人往绝路上逼啊。”
  当时太穷了,有些人气息奄奄的上门求救,江守玉能不救吗?他不忍心。
  可救了,对方也没有钱粮。
  鼠爷采再多的药,也无法让江家的日子好过起来,当时大大小小的军阀有很多,今天你打我,明天我灭了你,时不时就有新的军阀到村里搜刮一通,弄得民不聊生,饿死了许多人。
  而就在这种当口,江守玉和家里老五的媳妇儿,纷纷都生了,一家人急的嘴上冒泡。
  江守玉心一横,心想不如出外面去打卦算命,或许还能赚上几个钱补贴家用,但当时外面更乱,能不能弄到钱,还是两说。
  便在整个中华大地一片狼藉,黄泉村和周边村落都处于饥饿之时,鼠爷在江守玉打算临行的前一天,忽然
  咬着江守玉的裤脚,将他往外带。
  它是个灵物,江守玉一见,便知它是要带自己去什么地方,或许是有什么事,于是便跟着鼠爷去了。
  鼠爷带着他,一路到了黄泉河边上。
  黄泉河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已经不可考证,据说很久以前,那是一条大河,只不过到江守玉那一辈时,河水的水流已经日渐枯竭,黄泉河变成了黄泉沟,水位很浅。
  到了黄泉河边,鼠爷也不停下,而是沿着弯弯曲曲的河道而上。
  周边林木茂密,河边湿滑难行,江守玉跟着走了许久,体力有些不支,叫嚷着:“慢些、慢些,你这是要带我去哪儿。”
  老鼠再通灵,当时也还没有到能吐人言的地步,自然不能回答,它只是转头,冲着江守玉吱吱叽叽的叫,一边叫,一边又往前跑。
  如此这般,足足走了两个多时辰,旁边的黄泉河水流越来越小,最后尽头处,出现了一个拱月形的山洞,黄泉河水,便是自这个山洞中,缓缓流出的。
  老鼠又冲江守玉叫了两声,紧接着一溜烟的跑进了山洞里。
  这山洞顶部有很多裂缝,天光自裂缝中透进来,形成了一道道光柱或者光刀,将黑暗的山洞,映照的朦朦胧胧的。
  走进山洞没多久,便能看见一个水潭,老鼠便停在这水潭边上叫唤。
  江守玉走进一看,嚯!好多鱼!
  这水潭也不知有多深,但里面却游动着许多黑鱼,一条条的,也不怕人,每条都有十来公分长,看起来肥美无比。
  有道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饿的没办法了,打猎打鱼,都是打牙祭的法子。不过打猎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动物比人更灵敏,往往人还没有靠近,动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所以古时候的猎户都是很穷的,因为他们往往好几天才能打到一点猎物。
  至于打鱼,黄泉河的水位很低,鱼虾少,打鱼的收效甚微。
  此刻看见这么多肥鱼,江守玉大喜,心说都捉了
  来,处理处理,晒成干鱼,足够一年贴膘了,家里的产妇也能好好补补。
  那时候山里生活的人,刀是不离身的,因为山里野物多,得留刀防身,因而江守玉立刻开始捉鱼。
  这鱼又大,挨挨挤挤,捉起来特别容易,没多久便捉了三十来条。
  走了两个多时辰,又下潭摸鱼,江守玉折腾的也不行了,便在岸边歇了,心想:今天是捞不完了,捞多了,带回去也太显眼。
  那时候的人又饿又穷,也容易眼红别人,你家要出现什么好东西,起贼心想拖你后腿的人可就太多了。
  江守玉于是决定收手,既然知道了地方,以后等鱼吃完,再来打就是了。
  于是,他在岸边,开始处理这些鱼,开膛破肚,收拾干净,又脱了内衫,当成包裹,将鱼给打包了背在背上。正打算离开时,他却发现老鼠不见了。
  他叫了一声:“鼠兄?”
  平日里一般很快会回应他的老鼠,这次居然半晌没动静,江守玉有些担心起来,放下鱼在山洞里寻找,呼
  唤着老鼠。
  片刻后,他发现了老鼠的踪迹。
  那老鼠,此刻便趴卧在山洞洞壁之上的一块凸起处,小小的鼻头耸动,鼠脸上一副陶醉的表情,似乎有什么极为享受的东西,但江守玉凑近一看,却并没有发现任何异样。
  “鼠兄,咱们该回去了。”
  通人性的老鼠睁开了眼,静静的看着他,身形没有动。
  这一瞬间,他仿佛听见了一个声音在自己的脑海里说话,说的是离别的话。江守玉一下子明白了老鼠的意思:它打算留在这里修炼,让江守玉自己回去,分别的时刻到了。
  江守玉满心不舍,道:“这里有什么吸引你的呢?”
  老鼠于是在山壁上啃咬,片刻后,弄下了一个石块儿给他,江守玉在外游历,见多识广,他拿着石块细细看了一番,顿时大惊,认出这居然是玉石的原石!
  玉是不会单独出现的,有原石的地方,就有矿,
  只是分矿大矿小而已。
  这地方,是个玉矿!
  难怪老鼠不肯走,玉是天地灵气凝结的产物,老鼠伴着玉矿修行,可不比在房梁上吸食人间烟火更妙?


第十章 结局(3)
  江守玉的脑子转的很快,虽说在乱世,玉石的价格没有那么高,但价值依旧不是普通人家可以想象的,如果开一些原玉出去卖,就可以渡过燃眉之急了。
  不仅如此,江守玉还想的很透彻,那就是玉矿的事儿不能泄露出去,否则这矿就跟这里的人没关系了,肯定会被军阀给抢去,玉矿的事儿,只能掩人耳目。
  当即,他开了一些原石,悄悄回到村里,将这事儿秘密告知于自己的几个兄弟姐妹,一大家子人联合起来,悄悄挖玉,由江守玉弄到外头转卖。
  在当时卖玉,是一件很扎眼的事情,普通人去卖了,便容易被人盯上,从而惹祸上身。
  但江守玉在外游历多年,结交甚广,在当时的省会有一家玉石铺子,叫‘和氏堂’,这家的老板当然不姓和,店名以和氏璧为喻,是当时的一家老字号。
  这家店的老店主,与收留江守玉的老道长是认识的,曾经还容两人小住过,为人谨慎,道义高重,值得信任。
  江守玉到了和氏堂,打算跟老店主合作,谁知最后招呼他的,却是老店主的儿子,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老店主已经在前年就去世了,如今这和氏堂的新掌柜,就是他的儿子‘董结善’。
  这董结善,江守玉也是见过的,只不过以前没怎么打过交道,对方一开始还以为他是来打秋风求收容的,言语间左右推脱,巴不得江守玉赶紧走人。
  江守玉心中虽然不忿,但想到卖玉的事儿,也只得和声悦气对董结善道:“我是来卖玉的,原想找董老爷子过眼,却没想到他老人家已经仙逝了。既然你是这儿的掌柜,若有兴趣,不妨看看我手里的货。”
  董结善闻言,面露狐疑之色打量着他,道:“你有玉?成玉还是原玉?生玉还是死玉?传家的还是土里来的?我们这儿可不收来历不明的东西。”
  江守玉在这儿待过,自然知道玉器行当的一些说法。
  所谓的成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