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日春-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过皇后娘娘。”
  陶珏有模有样地行着礼,叫皇后见了,眼皮子不觉跳动几下。
  “都快年节了,怎么还要进京一趟?”皇后关切道,“你刚承袭爵位,东郡理应还有许多事宜没处理好,一来一往,白白要消耗许多的精力。”
  陶珏满不在意地笑笑:“皇后娘娘说的是,不过此番行程只五日,不打紧。”
  从永安到盛都,哪里能只用五日?
  皇后讶然:“又是跑死了几匹马?”


第八章 
  盛都冬日常见暖阳,干燥的厉害。
  皇后在接见陶珏的这小半柱香里,已喝了不下三盏茶。
  “三匹马,不算什么,比不得皇后娘娘对臣的关心重要。”陶珏笑笑,放下滴水未动的茶盏,“方才已去过居正殿,皇上说,您二位,想为臣赐婚。”
  “你初袭爵位,又未婚配,按年纪按规矩,都是该赐婚了的。”皇后面色和善,有理说理。
  “是。”陶珏状似腼腆,敛眉浅笑,“只是臣心里,已经有了位心上人,皇上和娘娘若是想为臣赐婚,还请务必要将这姑娘赐予臣,叫她做臣的王妃。”
  “哦?阿珏已经有了心上人?是哪家的姑娘?”
  皇后神色动容,期盼着他看上的姑娘是个小官出身好拿捏的,却不想陶珏含笑点头,朗声道:“是荣安侯家,那位师承东郡苍南山的女公子,名唤呈因,皇后娘娘应当听过的。”
  荣呈因?陶珏看上的是荣呈因?
  “听过,听过……”皇后的笑僵在脸上,一手紧紧捏着椅座扶手,一时不知该做何表情。
  早不说晚不说,偏偏这时候跑来跟她说一嘴,她现在简直是骑虎难下,两边都难做人。
  她不死心地再问了一句:“阿珏当真是喜欢荣家三姑娘?”
  陶珏肯定道:“是,喜欢得不得了,喜欢得,非她不可!”
  这是什么话?
  皇后心头一震,已经许久没有人敢这样大胆地在她面前说这些了。
  非她不可?
  她印象中,上一个这样说的人,还是宣平侯府荆家的那个独子。
  可惜荆家那孩子看上的是个戏子,最后的结果,也是红颜薄命。而他亦是心灰意冷,离家出走,至今未归。
  他是真正地做到了“非她不可”。
  然而……
  皇后抬眸看向坐在对面的陶珏,见他狭长的一双凤眸眯的煞是好看,面上也笑得温和,丝毫不像信口胡说的样子,只是也不见几分真情实意就对了。
  “那,阿珏可知道荣三姑娘的心思?”皇后绕着圈子道。
  “知道。”陶珏把玩着手上的玉扳指,“臣这般的家世样貌,外头不是人人都传,是大晏姑娘们做夫君的第一人选?荣家三小姐,莫非还有异议?”
  皇后抚额:“……”
  这话她可没从第二个人的嘴里听说过。
  “不如,阿珏先去登了荣家的门,问问荣家人的意思?毕竟,荣三姑娘大病初醒,阿珏若急着要娶人过门,人家恐怕是要不乐意的。”
  本想顺理成章将这烫手山芋扔给陶珏自己处理,孰知其竟摆摆手,大咧咧占着椅座道:“臣不急,求亲这事,还得等皇上皇后娘娘得空,亲自出面替我说媒,这才显得郑重。”
  陶珏是疯子,不是傻子。
  这等在荣家面前坏名声的事,自然不能自己来做。
  皇后无奈道:“陛下近来事务繁忙,恐脱不得身……”
  “那便有劳皇后娘娘了。”
  陶珏话接的快,叫皇后再想开口,也不好再多言推辞。
  真是前世欠下的债孽。
  皇后头疼不已,随便摆了摆手,打发他道:“知道了,阿珏先回吧,本宫有些乏了。”
  “臣告退。”
  陶珏低头,礼数齐全地退了出去,却又想起了什么,停在朱红正门处,开口道:“听闻荣三小姐醒来后身子不适,不能下榻,臣这里备了些药,烦请皇后娘娘替臣差人送了去,聊表心意。”
  他顿了顿,补充道:“不过臣名声不大好,便请皇后娘娘,暂时不要透露是臣所为。”
  这哪里是求人的语气,刘嬷嬷听了都直皱眉头,偏皇后只遥遥看着他的背影,轻叹一口气:“随他去吧,反正无论如何,本宫都是少不了要得罪人的,多一桩少一桩又如何?”
  刘嬷嬷替皇后颇感不平:“可终究您才是皇后娘娘。”
  “可这天下,始终是他们陶家的。”皇后看她一眼,“你跟在我身边多年,还不明白这道理吗?以后这些话,都不要再说了。”
  “是。”刘嬷嬷低声应道,不敢再多言。
  大晏地方四郡,除去西郡王姓白,其他皆为国姓陶姓,是正儿八经的太。祖时期便传下来的皇室贵族。除了京中皇室一脉,还真没有哪个人,能在四郡王爷面前摆脸色。
  皇后自己出身小官之家,张家如今的地位,都是靠着她一步一步拉扯起来的。说好听点,也算是皇亲贵胄,可往上数三代,便会发现其出身白丁,商贾之家,连一开始的小官,都是捐来的。在正儿八经的皇室宗族面前,实在没底气得很。
  *
  “皇后命人送了些药材来。”
  荣呈玉刚踏进荣呈因的房中,就察觉到了一丝诡异。
  他眯了眼,小心打量着四周,冷不丁后背被拍了一下,一片大红盖头自天而降,落在了荣呈玉的头上,惊喜又滑稽。
  “荣呈因!”
  荣呈玉一把扯下大红盖头,看了一眼,愤愤地将其扔在地上,转身欲找人算账,却见荣呈因笑嘻嘻的一张脸放大几倍出现在自己面前,立时吓得后退了半步。
  “没劲儿。”
  荣呈因双手负在身后,轻嗤一声,绕过他,踩着地上的大红盖头走到了桌前坐下。
  “你这是哪里来的红盖头?”荣呈玉问她。
  “你不知道?皇后送来的。”
  “什么?她送的不是那几箱药材——”荣呈玉语塞半晌,迟疑道,“不会是,塞在了药材箱子里?”
  荣呈因瞪他一眼,“哼。”
  “这也太心急了些。”
  荣呈玉捡起红盖头进了屋,随手扔到桌上,指着它道:“你说皇后这回卖的又是什么关子?此番派来的人,只字未提封县主之事,我还当是外祖母进宫起了作用,可她赐的这些东西里,又有这玩意儿,究竟,所谓何意?”
  荣呈因哼哼唧唧道:“他在讽刺我。”
  “谁?皇后?”
  “不是,是陶珏。”
  见她一副笃定的模样,荣呈玉摩挲着下巴,起了些疑心:“你说这事是陶珏干的?你认识陶珏?”
  “不认识。”荣呈因坦荡看他,“不是你们说他性情古怪的吗?将嫁衣和盖头藏在药材箱子里这种事,只有疯子才干的出。”
  荣呈玉面部抽搐,舒张了半晌,最后晃着身子点头,向荣呈因竖起个大拇指,“不错,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荣呈因盯了他良久,闭着嘴干笑两声,“呵呵。”
  这笑声真是怎么听怎么古怪。
  荣呈玉只觉后背发凉,照例嘱咐了她看顾好自己身子后,便欲起身往外走,却又被荣呈因一声“二哥哥”叫住。
  他难得浑身端正地回了头。
  荣呈因挑眉,粲然一笑:“你腰带没系好。”
  “哦。”
  荣呈玉低头,前后摸了摸,可腰间衣带分明系的好好的。
  他皱了眉头,见荣呈因仍是笑看着他。
  “二哥哥慢走!”她道。
  “嗯。”他虚头虚尾应了声。
  待出了她的院子,荣呈玉晦暗不明的神情才逐渐浮现在脸上。
  他低头仔细检查了身上的腰带,见不知何时跑出了根红线头,软软塌塌地搭在墨绿腰带上头,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
  红丝线……红丝线?
  荣呈玉一怔,顺着那根线头,扯出了藏在腰间的一方月牙玉佩。
  那是块汉白玉质地的月牙形玉佩,上头穿了个浑圆小孔,系着根红绳。
  荣呈玉牵着那根红绳,悬挂在半空的玉佩摇摇晃晃,不停旋转,在阳光的照射下,显现出影影绰绰的两面。
  一面是闲情山水,稍熟悉东郡的人,一眼便能看出,这是苍南山顶的景象;而另一面,只用隶书简单篆刻了两个小字,“呈因”。
  她方才,是看到了?
  荣呈玉眼神一暗,手里捏着那小块玉佩,似要将其粉碎,却又始终狠不下心来。
  挣扎了好一会儿的功夫,他终于还是将东西收回腰间,妥善藏好。
  眼看着人消失在了门边上,荣呈因脸上天真无邪的笑容这才渐渐隐去。
  她脱力般倒在榻上,不可置信地睁着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看上去空洞又可怖。
  她就着这样的姿势,细细回想着方才荣呈玉腰间的那抹红丝线,直到红雨进来发出一声惊呼,才将她唤回神来。
  “小姐!”红雨紧张地冲了上来,扶起荣呈因。
  如今的床榻上一片狼藉,软枕被子乱作一团,被搀起来的荣呈因哪里还顾得上这些,胡乱抓住红雨的手就问道:“二哥哥回来了吗?”
  红雨却提醒她:“小姐您是糊涂了,侯爷一个时辰前刚从咱们院子里出去呢。”
  荣呈因摇摇头:“不是,那不是荣呈玉,我问的是荣呈玉,二哥哥他回来了吗?”
  “小姐,您这是怎么了?方才那个,就是咱们侯爷呀!”红雨见她思绪似乎出了错,不免有些着急起来。
  荣呈因执拗道:“那不是!”
  “小姐,小姐您这是怎么了?那就是侯爷啊!奴婢这就去告诉侯爷,这就去请大夫去,小姐您可千万别吓着奴婢!”
  红雨赶紧为她掖好被褥,脚下生风似的跑的飞快。
  “不好了不好了,三小姐出事了!”
  这一喊,可把在厅中吃茶的荣呈玉吓了个半死,也把京中那些个看热闹的人家给吓得震了一震。


第九章 
  荣呈因傻了,傻的毫无征兆,傻的有些蹊跷。
  日暮渐合,荣安侯府陆陆续续点起了烛火,盛似白日通明。
  荣家三小姐的院子里,看热闹的人围了一茬又一茬,直到当家的侯爷赶了过来,人群才四散开来,竖起的耳朵却能比兔子还长。
  “你说,你方才在这屋中,见到的人是谁?”
  荣呈玉一张俊脸放大几倍出现在荣呈因面前,似要将她的脸盯出几个洞来。
  荣呈因卷了被子,害怕地向床尾缩了缩,“是,是爹爹。”
  “胡说!”
  荣呈玉一拍大腿,看着眼前似小鹿般无辜的荣呈因,竟有些手足无措。
  思来想去,他试着伸出手,想探探她的额头。
  荣呈因眼睛眨得飞快,明显有些慌张,双脚不安分的动着,但还是乖乖地由着他将手放到了自己额头上,听他喃喃自语道,“奇怪,不烧呀……”
  “太医来了!”
  门外有丫鬟通报了声,荣呈玉如蒙大赦,赶紧奔出去拉了太医进来。
  “陈太医,陈太医,您可算是来了,赶紧,赶紧来给我们家阿因瞧瞧,这回可不得了了!”
  荣呈玉一路走一路喊,直至回到荣呈因榻前,在太医的示意下,这才闭了嘴。
  太医伸出手,想试探荣呈因的额头,荣呈因猛地一躲,揪着被子,战战兢兢地看着他。
  荣呈玉急忙道:“脑袋不烧,不烧!”
  太医点点头,从随行医箱中掏出一包针灸,荣呈玉眼明手快,强行拉过荣呈因的手,拖到太医跟前。
  紧绷的手腕上被盖了一方帕子,太医先行把脉,面色逐渐凝重。
  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