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宠之下-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台。这是我们都看见的事情。人家女先生博学多才人又平和温柔,与我们侯爷相貌相匹配,做王妃怎么了?姐姐犯得着这么生气么?难不成你这么生气,是做着什么攀高枝儿的白日梦呢?”
  白荷诧异,用手指头指着她,唇畔哆嗦:“你……你…你们……”
  两个小婢女并不害怕她,直觉得她有毛病,白了她一眼,就拿着扫帚走了。
  白荷失魂落魄,呆呆立了一会儿,搂着木盆走远。回到屋里,白妈妈冷笑道:“怎么?看人家命好眼红?人家再怎么着也是读书人,父亲在朝里为官。哪里像你,是个不知道哪里来的贱种!”
  白荷终于忍不住,抬头:“那你当初为何把我生下来?生下来后为何不找个地方溺死?非留我一条贱命么?”
  话音未落,一柄木梳子便打到她脸上。白妈妈起身,拿着痒痒挠就要打她:“好你个兔崽子,自己不争气就罢了,还在这里埋怨起老娘来了,若不是当初我心软,你觉得你还在世上?当初就应该把你送走,送给青楼,青楼那种腌臜地方都不见要你!”
  白荷沉默,双眼有泪流下。
  难道真的有人就天生命好么?她不甘心,真是不甘心!
  白荷脸上一片阴郁,指甲深深掐进肉里。


第17章 他不喜欢 
  春日的晴光一片大好,照的人心里一片亮堂。傅宝仪写完了拟书单子,找了个小厮送到重华殿。
  天气暖和,身上穿的衣服也薄了许多。傅宝仪有个摄政王府读书侍婢的头衔,穿戴也不能跌了颜面。她穿粉黛色薄裙,腰间以长涤收束,朱唇一点,眉心银钗,挡不住的俏丽。她刚过了十六岁生辰,总觉得哪里变了,尤其是胸。口,涨涨的痛。
  宝仪决定回家一趟。她得取些要穿的薄衣。这些天过去,宝柒简直要无法无天,和沈离相处的如同亲姐弟一般,连家都不想回。
  “真不和长姐一同回家一趟?”傅宝仪问。
  傅宝柒正和沈离下棋,小小的两个玉团子连棋面都看不懂,只会一通瞎下。宝柒骄傲的摇了摇头:“不回!我若是回家了,阿离看不见我,又要偷偷哭鼻子了。阿离,你说是吗?”
  沈离撇嘴:“笨蛋。”
  傅宝仪也不管她了。这顽童在摄政王府里呆着,可比在家里呆着好多了,简直如鱼得水。
  她与郑伯商议,今晚回家,明日午时便能回来。
  郑伯笑道:“时间充裕,姑娘不必着急。若是想家,可在家里多住几晚。已经为您备好马车了。”
  “多谢郑伯。”傅宝仪略一施礼。
  傅宝仪坐在车上想,摄政王府给她开着花销,她就得当担起这份职责来,总是往家里跑也不像话,每月回一次家便足够。
  傅夫人与傅老爷在街口等。一下马车,傅夫人便抓住她的手:“仪姐儿,你可算是回来了。今天知道你回来,你二婶娘特意来府上瞧你呢。”
  傅宝仪整理兜帽,有些不快:“是母亲叫她来的?”
  “是。”傅夫人眉开眼笑:“你二婶娘牵挂着你,你这孩子怎么还不高兴了?”
  傅宝仪的二婶娘,是傅老爷二弟的媳妇,上京城里极其有名的红娘,以为人牵线为好。
  傅宝仪怏怏不乐:“娘,我才刚十六,您这样也太过于着急了。”
  傅夫人语气一顿:“怎么着急了?娘告诉你,挑夫婿要趁早。你再迟,好人家都被别人挑走了!况且,你在王府里当差,一个月才回家一趟,哪里有时间?这次,你父亲也同意了。到时候在你二婶娘面前,多说点好话,可晓得?”
  傅宝仪哦了声:“我知道了。”
  果然,府里坐着个头戴银花,穿着大红的胖胖女人:,捂着脸,笑的声音整个傅家都能听见:“哟,这是仪姐儿?长成大姑娘了,上次见面你还才这么高呢。”
  傅宝仪不情不愿摘下兜帽,行礼:“婶娘好。”
  傅二婶上下打量她,满意点头:“好好好。来,到婶娘身边来坐。”
  这姑娘,无论是长相还是身段,都是极好。傅二婶捏了捏她的手,嫩若无骨,又见一截细腰,是个好生好养的孩子。她眉开眼笑:“二婶这里,正好有个家室好,样貌周正的孩子,与你相配,简直天造地设!”
  傅宝仪悄悄坐的离她远了一些。
  听这位二婶说,那是个文官家的大公子,祖上曾是状元,如今父亲还在朝里当差,官比傅老爷大两级,倒是门当户对。
  傅夫人还嫌不热闹似的添油加醋:“明天,就让你二婶娘带着你,去瞧瞧那孩子。”
  现下里,朝风开放。适龄男女婚配时,可经由父母允许提前见一面。女子佩戴兜帽,男子行动不能逾越规矩。
  婶娘又说了好半天的话,才从府上离开。
  傅宝仪很不高兴。她幽怨道:“娘,您是嫌弃我吗?怎么那么着急把我嫁出去?连婶娘来都不和我商量。”
  仆人点了灯,绿芝撩起帘子,笑着接话:“夫人是为您好呀。您一去王府,十天半个月回不来,夫人又想您,眼看着家室好,为人周正的公子都被挑走了,夫人能不着急么?夫人愁的都偷偷抹眼泪。”
  “绿芝,胡闹。”傅夫人故作不悦,缓了缓:“先吃饭罢。”
  傅宝仪看向母亲。灯光下,母亲的黑发里藏着几根白发,眼角的细纹仿佛又多了。
  她满腔怨言猝然消失不见。
  是啊,母亲老了。她也不能总是像孩童一样,她已经长大了。父亲母亲唯一的牵挂,便是她和柒姐儿。她要为母亲分忧,不再叫她担心。
  傅宝仪钻进傅夫人的柔软怀抱中,微微湿了眼眶。
  第二日,傅二婶早早过来,催促她与男子见一面。
  傅宝仪穿上周正的衣衫,戴上厚实的兜帽。外人看,根本看不见她的脸。
  男子已经在亭子里等着。宝仪远远看去,那人坐的脊背笔直,蓝袍净靴,长相周正。
  傅宝仪撩开帘子,坐到男子对面。
  男子抹了抹额角的汗。他有些紧张,深呼吸着,脸侧微红。


第18章 她无所谓 
  —亭子在一处街角桥边,微风吹拂,垂柳微动。
  傅婶娘给两个人倒了茶,乐乐呵呵的说:“你们两个说会儿话,我这老婆子就不在此处碍事了。”
  那男子额头冒汗不断,说自己姓刘唤垣,是被家里亲人催促来的。他坐在对面显得十分局促紧张,面对宝仪,就好像面对一只吃人兽。
  傅宝仪微笑着:“你不必拘谨,我们只是说会儿话,不碍事的。”
  微风拂来,正好撩起宝仪兜帽一角,露出一截雪白下巴,唇瓣饱满嫣红。
  刘垣看呆了眼,直觉色授魂与,呆呆点头。
  其实他是见过她的。他读书时,她是夫子身边的助读。周围同学都议论女子美貌,可他偏偏被她一身才华所吸引。他有幸目睹过宝仪讲台布经,那周身从容气魄,要比男子更惹人注目,若她是男儿身,定会考取比他还要高的功名。
  刘垣人老实,抹了抹额头的汗,努力放轻松自己的心情。
  父亲说,媒婆子牵线的那一头是傅家,他原本还不相信,觉得她根本不会来。可她竟然真的来了,实在出于他意料,也令他欣喜若狂。
  这样想着,刘垣开口:“早就听过姑娘讲学…很有一套…小生极为佩服。尤其是《朱貢》那一节的议事…姑娘简直把朱先生给讲活了…”
  男子有些结结巴巴,说话的时候手紧紧抓着衣袍。但他没什么坏心,至少他的眼神是清澈透亮的,虽然有几分笨拙。傅宝仪会看人的眼神,来分辨这个人的为人如何。她笑着:“公子过誉了。我讲的还尚浅薄,不及夫子十分之三。”
  “怎会?姑娘实在是谦逊。”刘垣道:“朱貢遗迹共有十本,其中八册都因各种理由遗失了…若有机会,真想一睹全本尊容。”
  傅宝仪静静听着,发现刘垣心悦书文至极。每每说道文论,眼里炯炯有神,可回到现实生活与她对话,就又结结巴巴了。
  亭角燃香烧到一半,烟雾细细。
  媒婆掩着帕子一扭一扭走进来:“刘哥儿和姑娘也是投缘,都说了这么久了!倒显得我是多出来的那个人。时候不早了!我得带着我家仪姐儿回去了。刘哥儿你若是满意,就回家去,三媒六聘,迎仪姐儿上门去。到那时候再谈天说地,谈到天荒地老都行。”
  听了这话,刘垣的脸红的像朵花。
  傅宝仪真是好笑。她都没害羞,他反而像害羞女子一般扭捏起来。
  刘垣期期艾艾站起来:“劳烦傅二婶。”
  一个大男人红着耳朵,看向宝仪:“与姑娘畅谈实在是一快事。”
  傅宝仪又笑,虚虚行礼,跟在婶娘身后出了亭子。
  轿子上,傅二婶罗列了刘垣身上一大堆好处:“他爷爷可是状元,父亲也不差。在朝里当了十几年的官,家大业大,良田商铺都不缺。你嫁过去,吃不了亏。况且你看刘哥儿那人,脸皮比纸还薄,从不在外勾三搭四。多好的人家,多好的哥儿!仪姐儿,你是怎么想的?”
  傅宝仪静思片刻,对婶娘说:“全听父亲母亲安排。”
  她喜不喜欢并不重要。一辈子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有人一起经读,已经足够好了,日子也差不到哪里去。如今父母年事已高,全靠两个女儿。宝仪自己又是女子,虽恨不能上朝为官,但在家开个书院,也是极好。日子怎么过,全都是那回事儿。
  傅婶娘眉开眼笑:“这就对了,好孩子,想通了就好。女子十六岁指婚,年纪已经不小了,该嫁人啦!等回家,婶娘再与你父母商议。”
  傅宝仪撩开垂帘,向外看去。远山苍茫,日暮低垂,偶而飘过几丝流云,很快随风而散,消失的无影无踪。
  —
  山亭外,十里凉场,视野开阔。摄政王府威严肃立。
  九曲回折的连廊,树影嗡郁,遮住日光。石山后,有女子声音孟浪调笑:“我说你,轻些,你当我是什么了?”
  “你不就喜欢我这样对你?”
  “去你的。”女子一把推开穿侍卫衣服的男子,整理衣裙,脸上不高兴了:“前些日子答应我的事情,你是不是全都忘了?”
  侍卫心里着急,攥着女子的手:“怎么会忘?今天我叫你来,就是说这个事。已经从白妈妈那里讨来了名头,叫你去书房服侍。怎么?你这小野蹄子不会是嫌我地位低,要勾搭侯爷罢?”
  说罢,侍卫脸上脏笑,对女子上下其手。
  “拿开你的手。”女子故作生气,脸上却笑着:“我若是勾搭上侯爷,你觉得你的好处能少?”
  侍卫了然,又脱了她的衣:“那你若是当了侍妾,身份还了得?”
  女子一把推开他,调笑声音不绝于耳。
  夜幕深深,沈渊庭于书殿写字,诺大的殿里安静无声,中间摆着的烛台上燃着半只蜡烛。郑伯端上茶来:“侯爷,先歇歇,喝口茶。”
  说罢,郑伯咳嗽了一阵,面色有些不好。
  沈渊庭看他一眼:“郑伯不必过于劳累,你一向有咳疾,先下去罢,这里不用你照拂。”
  郑伯不与争辩,叫来了书房侍女伺候,弯腰退下去。
  婢女一来,为沈渊庭研磨,端茶伺候。
  一股十分冲鼻子的香味扑面。
  沈渊庭斜那婢女一眼。婢女见侯爷打量,姿态柔弱,福身下去:“婢子青禾,见过侯爷。”
  沈渊庭心中不悦,却什么都没说,只叫婢子下去,换了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