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黛玉重生-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是陈老先生,黛玉倒也不觉得惊奇了,毕竟他先时也提过,等她在长些年岁可以试着调理一下经络。
  一时姜氏又叫了紫鹃和雪雁进来,给诸人讲了许多保养之术,又讲了许多做菜之法,两丫头简直对姜氏钦佩得五体投地。姜氏说待到明年春暖,准备教给黛玉一些强身健体的法门,嘱咐丫头们再黛玉膳食上注意荤素搭配,如今已过了重孝之期,她们姑娘还在长身体,不要一味食素。
  这日离去,姜氏并没有邀请黛玉再来,只让她在家中好好看书便是。没想到这日夜里就起了风,第二日便淅淅沥沥下起小雨,又阴又冷,一直下了十来日,来便一日冷过一日,转眼又入了寒冬。
  过年的时候,黛玉给帝师和姜氏备了份年礼送去,姜氏的回礼是一本她自己总结的一些养生保养之道,还有各种美容养颜的方子,毕竟宫中的女子,最担忧的就是朱颜辞镜。年后天气回暖,黛玉再去拜会二位的时候就将这部鬼谷读的差不多了。
  这次顾远给她的却是三国志和战国策,这些书黛玉家书阁中自是有的,但是顾远给黛玉的,多批有他的注记,岂可与那些同日而语,黛玉自是拿回家好好研读,她虽然博览群书,却多喜爱看各类诗集传记,或是志怪传说,若是前世的黛玉可能还有些看不下去,但是如今她瞧着这些书倒是觉出不少味道来了。
  黛玉估摸着后边大约是兵法,果不其然,待她清明祭祖归来,将这三国志和战国册归还的时候,顾远给她准备的果然是兵法。天暖之后,姜氏也开始教黛玉五禽戏。
  帝师,帝师,自然是帝王之师,就算顾远有心教导黛玉,黛玉也一心想学,然而黛玉可不敢在明面上拜顾远为师。顾远也只是把自己的藏书翻了给黛玉看,甚少与她交流,反倒是姜氏与黛玉亲近。
  转眼间林如海已故去整整三年,其实照着当下的规矩,黛玉只需要给林如海守上二十七个月的孝。有些至纯至孝的会守满整整三年,黛玉想着若是出服,必定要进京谢恩的,她并不想那么早离开祖宅。
  且这些年,林家与贾府,面上的往来还是有的,每一年老祖宗送的节礼,都是稀罕物,她去了京中,必定还是要与贾府有所牵连,自然是能迟一日是一日。或许这么些年,京中的贵人大约把她忘了个干净也说不定。
  除服之后,黛玉又专程去拜访了顾远和姜氏,顾远起了一卦,让黛玉来年四月再动身,黛玉想了一下,如此一来她清明之时还可以去祭拜一次先祖,四月里不冷不热,正适宜赶路,也就从善如流,打定主意来年四月再走,只是那林家京中的宅子,也得着人修建起来了。
  不曾想刚过了年,姜氏写了帖子来,让黛玉得空去一趟书院,有事相约。黛玉心中纳罕,这才刚刚过年,也不知是何事,初三那日就让人架了车,匆匆往姑苏书院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继续一章过渡,收藏满200的加更,等到333的时候继续加更一章。
嗯,关于楠竹,想说本篇主角是黛玉,不要总盯着楠竹~( ̄▽ ̄~)~
话说作者关于男主的剧情,只露了个头而已,出场时候也才十四五……
而且我的楠竹表示,人家在韬光养晦hhhh,就要外人看着我不成气候hhh

  第24章 启程

  二十四、启程
  “我和夫人就要进京,也没什么可赠,先时想让你看看周易,可夫人说怕我把玉儿教成神棍,如今这套周易就赠予你,不必还了。”顾远说罢指了指一旁的那一堆破旧的书籍。
  姜氏笑而不语,也就他才拿的出这么破旧的东西送人。
  “来,玉儿,这次我也要送你几本书。”姜氏拿出来的书就新多了。
  “这本是我生平最厌之书,每每读来都想恨不得撕了著书之人的皮肉。只是玉儿,世人之见如此,你如今孤身一人,更要多加小心,赠你此书,不是要你将这书所说当做信条一一从之,只是有些东西,只要善加利用,反可以用来自保。”
  说罢,那姜氏拿出的却是崭新的《女则》,《女戒》,语重心长道,还有一本名册。
  “这册子是如今京中各家名册,虽说或有出入,但也约莫差不了多少,你好好记着。此去京中,必然不可像如今这般清净,就算我与先生想回护与你,也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多加珍重。”
  黛玉接了赠物,拜别了帝师夫妇,回程路上思绪万千。
  此去京中,帝师夫妇确实不宜出手,黛玉想要的是不引人注目,清清静静的日子。而今新皇登基也才两年,正是风起云涌之时,连跑到姑苏躲清闲的帝师也被召回。
  顾远在姑苏书院看着倒是每日教教书,与一般先生无异。但单凭林如海将金矿之事托付与他,就知他不是简单人物,是以就算进京之后顾远夫妇和黛玉保持距离,确实是为了她好。
  一时黛玉才回到了家坐定,门房那边又来了人,说是姑苏书院那边又有东西送来了。
  “这先生真是如同夫人说的那样不着调,丢三落四的。”雪雁呈了张帖子笑盈盈进来了,这些年两个丫头也和姜氏很熟了,也听过许多姜氏损自家夫君的话。
  “可不许这么说!”黛玉嗔到,接了帖子看来。
  原来是顾远想着黛玉家中虽然也有家丁,但此去并无得力的看家护院之人,是以给她荐了个人,那人一家,原是镖局的镖师,只是如今镖局散了,在家中随意找些营生。
  即是顾远荐的人,黛玉定然是信任的,当下就写了帖子后,找了林管家来,让他备好院子后去请,这样显得更加诚心。
  好巧不巧,顾远荐的这家人也住在苏州城,林家收拾好了外院的一个小院子,院外有一角门可以直接通向外边。年后瞧了个好日子,林管家带了帖子亲自去请人。
  虽然黛玉平日里甚少出门,也不与别人家交道,但是林家的状况城中有些身份的人家早就摸清了大概,这家人先前是镖师,消息门路又多,林家的状况自然是知道的。是以这林管家一去请,这家人倒是欣然应允了,立了契书,一家老小就搬了到那院子里。
  那院子没有名儿,林家人呢又不多,以前一直空置着,黛玉说让镖师一家自己取个名儿。那镖师家的家长便取了个如意苑,林管家便着人去制匾去了。
  “也不知这先生荐的是什么人家?我瞧着其它还好,就是那老人家,额头上横着那么大一个疤,腿又有些瘸,倒是吓都可以把贼人吓跑了!”这一家人的女眷是荷姨娘出面安置的,她们倒是没那么讲究,不见外男,出于好奇,荷姨娘还是打量了一下这家人的男丁,毕竟这家人是专门请来看家护院的。
  “小荷,莫要取笑,这老人家是年轻时在行伍之中受的伤!”林管家正色道,“老奴瞧着这家人倒是挺可靠,而且那两媳妇瞧着也是会些功夫,若姑娘有事,倒也可以陪着出门。”
  “是呢!紫鹃、雪雁,要不然咱们也去学个三两式,以后说不准也用得上!”荷姨娘又提议道。
  紫鹃雪雁连连点头。
  “是呢,待她们安顿好了,便带来见见,我也想学些功夫!”黛玉也附和道。
  林管家和张姨娘表示很无奈,都是荷姨娘起的头,姑娘也要跟着舞枪弄棒了!
  来人这家姓杨,老爷子叫杨如简,字衍思;如今六十有五,妻子已经故去,膝下有两子。大儿子杨山,二儿子杨河,如今都各自成家。孙辈只有大儿子膝下一子,如今虚岁只得五岁,小名当当,还没取大名。
  后几日黛玉见了这家人的女眷,果然同姨娘说的一样,这练家子瞧着通身的气度就是与一般的仆妇不同,黛玉问她们住的可习惯,还有没有什么需求,那两媳妇谦虚道主家已经安排的很是周到,聘金也足够丰厚,不敢多求。
  二月里,过了黛玉的生辰,林家下人们便又开始忙碌起来,原是二月底,家主黛玉要动身往京中谢恩,出这么远的门,一去又不知几时能够回转,要准备的东西定然很多。
  虽然帝师说让黛玉四月进京,只是黛玉还记挂着清明祭祖,反正祭田庄子够大,去到那边也不算绕了多远,索性就将东西一同带了,先去那庄子祭拜先祖,住上小半个月,再动身不迟。
  赶路辛苦,行至庄子之外时,林管家叫人,停了马车修整修整。这杨家的两个儿子,已是挑了一部分看得上眼的家丁,护送着部分大件和贵重东西走了水路先一步往京中去了,而这老人家和媳妇还有那叫当当的小孙子,跟着黛玉一路。
  “先时老头子压镖经过此地,还想着这么秀致的庄园不知是谁人家的,没想到今日可以到此一游啊!”杨如简下了马车,他右腿受过伤,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
  “这倒是缘分,不知老先生昔年从军,是在何处?”林管家附和道,毕竟收养林管家的人张虎张老爷子也曾是军中之人,他对这样的老人家自然而然有敬重之意。
  “漠北。”杨老爷子犹豫了片刻,声音忽的有些冷硬。
  “照着老年生的年纪,不知可听说过‘如意将军’?”黛玉的马车就歇在一旁,正是林如海生前常常乘坐的那一辆紫檀马车,听到外面的交谈,隔着车帘子问道。
  “说起来‘如意将军’是我们姑娘的曾外祖父呢!”林管家低声道,神色渺远,他想到了小时候张老爷子常常给他讲如意将军的故事。
  “自然……自然是知道的!”杨老爷子瞳孔微缩,下唇轻颤,“虽然老头子当年只是那军营里的一个大头兵。”
  “林管家,届时到了庄子里,可为老先生引荐一二,他大约和张老爷爷说得上话。”听是曾经和增外祖父一家同在一个兵营的故人,黛玉更加敬重了几分,吩咐道。
  林管家应是,杨老先生说自己活动得差不多了,便告辞回了自己的马车,林管家也没耽搁,瞧了瞧天色,又催促众人动身上路。
  同去年一样,黛玉在这庄子里住了个把月,挑了个适宜出门的日子,四月初踏上了进京之路。
作者有话要说:  想说,非常感谢各位读者在评论中与我讨论,提出自己的意见,然而此文,终究是同人!同人作品!作者自己的同人脑洞!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所以本文不可能事事与原著一般无二,还望各位读者不要苛责太多,写同人,看同人,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啦!
如果有不喜欢本文的,默默点叉就是,毕竟各人口味不同,建议各位若是想要自己满意的同人,不如和蠢作者一样自己动笔写啦!
PS又发烧了,昨晚还失眠

  第25章 角门

  二十五、角门
  林家京中也有房产,是林家先人为林如海进京赶考时置备下的,不过先时林家人约莫也猜到林如海不能在京中任职,是以置备的是一个三进的院子,后面带了个小花园。
  六月底,黛玉抵京,园中诸事齐备,已是收拾妥当,并没有经年不住人的陈旧之感,杨山杨海两兄弟带来的人早已把物件都归置好,黛玉住进来时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黛玉和两个姨娘还有紫鹃雪雁,住了最里一进院子,杨家女眷本要安排在第二进的,但是那两媳妇说自己家里还带着个小子,虽然年龄小,还是要避着些,不宜住的与姑娘太进,她们行走江湖,倒也不那么讲究,是以和家中男人们一起住了外院的一个小跨院。
  家中的厨娘仆妇,洒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